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课件(精选4篇)_第一次世界大战公开课.docx

31页
  • 卖家[上传人]:h****
  • 文档编号:250448203
  • 上传时间:2022-02-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45K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课件(精选4篇)_第一次世界大战公开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课件(精选4篇)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一次世界大战公开课” 第1篇:第23课_第一次世界大战_教学设计课件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通过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讲述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的进程、影响 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坚持“论从史出”的科学历史观,运用史实分析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 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认识帝国主义战争的罪恶,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进步的现代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百周年》 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会爆发?它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灾难,又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思考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那场灾难空前的战争,共同揭秘一战风云。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介绍,激发学生心理上的共鸣,为学习一战奠定基础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教师: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依据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妄图重新分割世界,争霸各国剑拔弩张,欧洲大陆暗流涌动 第一篇 暗流涌动 扩军备战现危机 展示: 1913年英、德、美、法四国工业产品数量所占位次与殖民地面积比较 教师:依据1913年英、德、美、法四国工业产品数量所占位次与殖民地面积比较表格,你会获得什么信息? 学生一:英国经济退居第三位法国则居第四位1913年,美国的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德国居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 学生二:美德两国经济位居前列;拥有的殖民地面积却远远落后于英法两国 教师:帝国主义各国经济实力的变化,使得按照旧的实力瓜分世界的格局成为过去欧洲经济实力第一的德国,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展示: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教师:皮洛夫所说的“别的国家”主要指哪些国家? 学生:英法等西方列强。

      教师:皮洛夫的话,反映了德国的什么要求? 学生:根据经济实力重新分割世界的要求 教师:这样德国与英、法、俄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以上分析告诉我们,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教师:帝国主义国家在激烈的角逐中,为了自身利益,纷纷寻找伙伴以壮大自己的力量,促成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史料,引导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做到论从史出 展示: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教师:请依据地图,在《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地图上标出同盟国与协约国 学生:三国同盟包括俄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协约包括英国、法国和俄国 展示: 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概况 德国万吨级的现代化巡洋舰 英国军工厂的炮弹海洋 教师:这些数字、图片说明了什么? 学生: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教师: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扩军备战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 学生: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形象直观的让学生明白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如何疯狂的扩军备战 教师:1914年夏天,战火最先从欧洲点燃,迅速燃烧世界,给人类留下沉重的灾难。

      下面让我们共同回首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 第二篇 硝烟弥漫 生灵涂炭遭祸殃 展示: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133页,看一看,哪里素有欧洲的“火药桶”之称?“一粒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学生:欧洲的“火药桶”是巴尔干半岛,“一粒火星”指萨拉热窝事件 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 教师:由于巴尔干半岛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会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地民族关系、宗教信仰复杂;19世纪以后,列强插手巴尔干半岛、两大军事集团的争夺,使巴尔干半岛小规模战争不断,成为欧洲的火药桶,最终被萨拉热窝事件这粒小“火星”引爆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巴尔干半岛的地图和错综复杂的民族关系,引导学生了解巴尔干半岛问题的由来及其发展,分析其成为“欧洲火药桶”的原因 教师:请结合导言框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经过 学生: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经过 展示: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奥匈帝国立即寻求德国的支持,以摧毁塞尔维亚;德国立即表示全力支持奥匈对塞尔维亚采取军事行动德皇威廉二世声称:“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并说:如果俄国干涉,它将以对同盟国的忠诚,与奥匈并肩对俄作战。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 教师:阅读材料结合课文思考,什么事件标志“一战”的正式开始? 学生: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教师:两颗愤怒的子弹引发了一场世界大战!有人认为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学生:一战爆发的根源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十分尖锐萨拉热窝事件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不可以避免因为一战的爆发有其深远的历史原因和复杂的国际背景,是长期矛盾激化的结果即使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也会有别的事情代替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只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的分析,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的必然性,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见风使舵加入协约国一方,反过来向昔日的盟友开战,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 教师:这说明列强间的关系是以什么为转移的? 学生:自身利益 教师:战争在欧洲爆发后,蓄谋已久的帝国主义列强在十天内先后参战,所有人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一场短暂而光荣的战争。

      但是,他们不久便发现自己卷入了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之中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有“人体磨坊”之称的凡尔登战役的情况 播放:《凡尔登战役》视频片段 教师:这段视频,反映了战争的什么特点? 学生: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反映了战争残酷性、破坏性的特点 (设计意图:运用视频给学生一种较强的视觉冲击,更便于直观、形象的认识战争的残酷性和破环性 教师:凡尔登战役是一战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久的战役之一,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教师: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是什么使战争更加残酷? 展示: 远程大炮 潜艇 学生:交战双方使用坦克、毒气、飞机、远程大炮、潜水艇等新式武器,使战争由平面发展为立体,造成了大量人员的伤亡 教师:以上学习告诉我们,科技是把双刃剑!因此,我们发展科技要趋利避害! 教师:旷日持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规模空前,随着局势的发展,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饱受战争折磨的人们企盼和平早日来临,有哪些事件加速了大战的结束? 学生:1917年,美国放弃“中立”政策,参加协约国对德宣战;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一战;中国也加入协约国方面作战。

      教师:美国和中国的参战对大战的进程有何影响? 学生:加速一战的结束 教师:美国参战极大地加强了协约国集团的力量胜利的天平逐渐转向协约国一方战争是在什么时候结束的? 学生:1918年,德国投降,历时四年的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宣告结束 教师:同学们,持续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呢? 学生:结合教材第134页动脑筋展开讨论 展示: 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的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争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学生:„„ 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尽管塞尔维亚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是人类有史以来流血极多、代价极高的一场恶战 教师:请你根据表格数据,说一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和影响? 学生:一战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 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经散尽,然而,近百年来,一战的枪炮声给人们心头蒙上的阴影难以抹去。

      一战结束了,但战争给我们留下的思考还远远没有结束 (设计意图:用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来引导学生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 以史为鉴 远离战火保和平 教师:历时四年的战争留给人类无情的伤痛,每每提及“一战”, 犹如一场噩梦让人神经绷紧,留给人类心理上的伤痕久久不能抚平我们如何才能防止战争悲剧的重演? 展示: “政府和个人都按照这悲剧的韵律,摇摇晃晃地进入到无效的暴力之中,屠杀和破坏的规模日益增大,使人类社会所遭到的伤害,在一个世纪内都难以恢复胜利的代价是如此昂贵,以至于几乎难和失败相区别„„既不能解决欧洲问题,也不能消除再产生战争的危险 ——英国首相丘吉尔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材料谈一谈,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思考? 学生一: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学生二:科技的发展加剧了战争的残酷性,给人类带来了更大的灾难,人们应利用科技造福人类等 学生三:提高国家综合国力,不干涉他国内政,;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反对霸权主义 思考: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启示呢? 学生:战争具有残酷性,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我们应当呼吁和平、远离战争 教师:一战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隔着时空的距离仍然能够真切的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血腥!理性的思考和人性的善良是人类文明的希望所在!战争总是残酷的,和平总是美好的在全球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学习战争的目的是要以史为鉴,树立珍爱和平的意识 第2篇: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讲课人:杨艳云 讲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萨拉热窝事件起了大战导火线的作用;凡尔登战役造成了严重灾难;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历史影响 二、能力目标 通过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