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路人的现代化建设的与时俱进.doc
7页1公路人的现代化建设的与时俱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下,公路人如何提高现代化水平,在完善自身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特别是多样化、多层次的交通需求,是公路交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迫切呼唤“公路人的现代化” 实践证明,“公路人的现代化”必须与改革同步,这是公路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关键任务一、 “公路人的现代化”的内涵“公路人的现代化”的实质,就是指公路人的综合素质达到与现代公路事业的改革发展相适应或略超前的水准这种综合素质包括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智能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政治意识的现代化从国内生活讲,个人、集体、国家利益既对立又统一,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这就需要我们要有“现代化”的政治意识来认识、处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从国际环境来看,经济发展的“社会化”以及信息的“全球化”促使人的民主、法制、人权等观念不断增强不同观念的碰撞2也会更加激烈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鲜明的政治观念,就容易迷失方向。
“大法”迷惑部分群众的现象就是社会政治意识淡化的产物因此要教育广大公路工作者,尤其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自觉培养和树立先进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观念,即对事关政治方向、重大原则的问题,必须旗帜鲜明,分清是非,要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意识,真正做到“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任何事物都是发展运动的,人的认识也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不断深化的改革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方面就是要求人们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在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公路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背景下,公路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不能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应该不断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去主动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改革形势知识结构的现代化知识结构的“现代化”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所从事工作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而且还要掌握自然科学、现代科技以及生产经营知识;另一方面,越分越细的科学门类和越来越多的学科领域交叉以及越来越快的知识更新速度,促使人们必须有更广泛的知识,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结构,达到一专多能或者几专多能,如掌握现代知识知识、电脑网络知识及技术操作、机械汽车驾驶、外语知识等,以适应市场经济和行业改革发展的要求。
心理素质的现代化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和经济贸易、3政治文化交往的大范围、高频率,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的心理压力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瞬息万变,意味着人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也必须要“现代化” 这种适应能力包括对社会变革和行业改革以及各种压力、挫折的承受能力、适应新世纪的知识更新能力、处理人际关系和突发性事件的应变能力等,如一个人在改革中,从机关到基层,从事业到企业,岗位的突然转变等等,这些都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承受二、在公路管理体制改革中应高度重视人的“现代化”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改革的主体和动力越是现代化,越要重视人的因素在生产力中的作用改革的每一步都需要人去设计、去落实、去完善,这意味着改革最终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改革者和广大参与者综合素质的高低因此,要使公路管理体制改革能够顺利进行,就要着重提高公路系统职工干部的素质,特别是以下四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增强开拓观念,提高质量意识和创新能力凡是有生命力、经济效益好的事业或企业,都与该单位领导、干部职工的开拓观念和创新能力有关公路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增强敢于开拓的观念公路体制机制改革最终要把公路管理机构所属的厂、公司等生产性单位从中剥离出来,使之成为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并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最终立足行业参与市场竞4争。
从这一改革发展趋势来看,公路系统干部职工必须敢于开拓,转变观念:即对于一个即将面临市场竞争的公路企业来说,质量就是形象,创新就是生命因此当前要引导广大职工干部增强开拓观念,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二)改善知识结构,提高职工的知识更新能力21 世纪将是知识经济世纪,知识要素成为生产要素中越来越重的组成部分就目前公路养护系统职工队伍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质而言,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行业的相对封闭、点多线长的分散作业以及艰苦恶劣的工作环境等客观原因,公路系统职工科学文化素质相对偏低交通部副部长李居昌在 1999 年全国公路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事企分开,转变机制,减员增效,引入竞争机制,走社会化、专业化、机械化路子”的基本改革思路,这一思路的提出要求公路系统职工尽快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与之相适应因此,提高领导和职工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知识更新能力,是思想政治工作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公路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新形势下要引导职工树立“科技兴路” 、 “知识就是力量”等观念,摒弃“人多力量大” 、 “一把铁锨打天下”的传统观念,加强对领导和职工干部进行现代管理知识、业务技术知识的学习培训,引导他们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文化素质,改善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
3)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职工的心理适应能力5在大变革时期,社会在变,体制在变,机制在变,人们周围的客观事物在变,这要求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必须随之转变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改革不仅需要有良好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而且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在公路管理体制机制转型过程中,必然会有一场与其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素质方面的深刻变革,也就是社会心理环境的变革 “公路人的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提高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在激烈的社会变革和行业改革中,尽量保持心理上的平衡,保持一种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心态三、公路管理体制改革与人的现代化建设要同步推进交通部部长黄镇东在加快全国公路建设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公路管理队伍”作为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在公路管理体制改革中,公路系统干部职工全体成员素质的现代化进程,要同步发展1、实现同步发展的前提条件改革的基础也首先取决于思想观念的更新和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讲,公路系统职工干部思想解放的程度和观念更新的力度决定着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在公路系统“下岗分流、裁减富余人员、三年减员30%”的改革过程中,由于观念滞后等原因,一部分职工会产生改革是“领导定调、职工下岗”等错误认识。
要使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就必须要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只有广大职工真正对改革的理解到位,才会有行动6上的到位和工作上的支持当前首先要增强公路系统职工群众的改革参与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这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建设与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同步发展的前提条件2、实现同步发展的重要环节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建设与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步发展,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高不高是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和因素一个单位有个好的领导班子,就会有好的思路、好的决策、好的管理、好的队伍,乃至好的效益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首要任务,是要做好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他们的素质江泽民总书记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讲话中指出:“提高广大干部特别领导干部的素质,已经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无庸置疑,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推进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各级领导班子综合素质的现代化应比广大职工群众先走一步,对其要求也应更高3、实现同步发展的重要措施事实表明,政治意识、道德观念、知识结构的更新以及思想观念的转变,心理素质的提高往往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和条件,但其中最重要的是科学的教育培训工作和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
因此,不断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力度和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与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同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在知识及知识结构的更新方面,要加强继续教育、岗位培训、信息获取的力度,围绕改革的要求更新培训内容改善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在加强7政治意识、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心理素质等方面,也要不断加大职工教育工作,尤其要坚持长期细致、结合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克服计划经济条件下形式主义、脱离实际的工作方法和作风增加有效投入,完善机构组织、健全规章制度、改进工作方法,以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人的现代化与改革的同步发展公路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度取决于公路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职工干部综合素质的“现代化”程度,而一支高素质公路职工干部队伍的形成最终又有赖于公路管理体制的健全和完善,这是一种对立统一、相互递进的辩证关系因此,我们必须从改革体制机制与造就具有现代化综合素质的公路人才的结合点上,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专业技术管理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实现公路人的现代化建设与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步进行,以促进公路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