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一六至一七年度入学学生适用 主修课程要求.pdf
5页哲學哲學 二○一二○一六六至一至一七七年度入學學生適用年度入學學生適用 主修課程要求主修課程要求 學生須至少修畢以下科目共 72 學分: 學分 1. 學院課程: 9 PHIL1110* 及選修下列任何兩科: ANTH1020, ARTS1003, CHLL1900, CUMT1000, CURE1000, 1110, ENGE1000, FAAS1900, HIST1000, JASP1090, LING1000, MUSC1000, THEO1000, TRAN1000 2. 必修科目: 30 [PHIL1110*], 1310, 2020, 2030, 2040, 2050, 2060, 3000, 3800, 3820, 4800 3. 選修科目: 33 除 PHIL1110 及上列(2)所列 30 學分之必修科目外,其他所 有哲學科目均為選修科目學生須於一、二及三每個範圍最 少修讀 6 學分應屆畢業生可修讀最多 6 學分範圍五科目 共:共: 72 * PHIL1110 計算為學院課程學分 註: 1. PHIL 2000 及以上程度科目將會計入主修科目之平均積點,並用以釐定學位 等級。
2. 學生須於 PHIL1110 及 1310 兩科均獲取不低於「C-」等級之成績,否則須重 修該(等)必修科目此項重修將不影響學生選課之正常程序學生如經兩 次修讀仍有上述其中一科未能符合規定之「C-」成績者,須自本校退學 3. 獲准修讀兩項副修課程之學生可申請豁免若干主修課程要求哲學系將作個 別考慮 修課推介修課推介 學分學分 第一修業學年第一修業學年 第一學期 學院課程:PHIL1110 及第二科學院課程科目 6 主修必修科目:PHIL1310 3 主修選修科目: 第二學期 學院課程:第三科學院課程科目 3 主修必修科目:PHIL2060 3 主修選修科目:一科 3 第二修業學年第二修業學年 第一學期 主修必修科目:PHIL2020, 2040 6 主修選修科目:一科 3 第二學期 主修必修科目:PHIL2030, 2050 6 主修選修科目: 第第三三修業學年修業學年 第一學期 主修必修科目:PHIL3000 或 3800 或 3820 3-6 主修選修科目:兩科 6 第二學期 主修必修科目:PHIL3000 或 3800 或 3820 3-6 主修選修科目:兩科 6 第四修業學年第四修業學年 第一學期 主修必修科目:PHIL4800 3 主修選修科目:兩科 6 第二學期 主修必修科目: 主修選修科目:三科 9 合共(包括學院課程) :合共(包括學院課程) : 72 主修課程要求主修課程要求(持副學士學位或高級文憑入讀高年級生學額者適用)(持副學士學位或高級文憑入讀高年級生學額者適用) 學生須至少修畢以下科目共 54 學分: 學分 1. 學院課程: 3 PHIL1110* 2. 必修科目: 24 [PHIL1110*], 1310, 2020, 2030, 2040, 2050, 4800 及 於 PHIL3000, 3800, 3820 中選修兩科 3. 選修科目: 27 除上列(1)及(2)所列 27 學分之必修科目外,其他所有 哲學科目(包括 PHIL3000/3800/3820 未用以符合上述(2) 要求的科目)均為選修科目。
學生須於一、二及三每個範圍 最少修讀 3 學分應屆畢業生可修讀最多 6 學分範圍五科 目 共:共: 54 * PHIL1110 計算為學院課程學分 註: 1. PHIL 2000 及以上程度科目將會計入主修科目之平均積點,並用以釐定學位 等級 2. 建議學生於第一修業學年修讀 PHIL1110, 1310, 2020, 2030, 2040 及 2050 3. 學生須於 PHIL1110 及 1310 兩科獲取不低於「C-」等級之成績,否則須重 修該(等)必修科目此項重修將不影響學生選課之正常程序學生如經兩 次修讀仍有其中一科未能符合規定之「C-」成績,須自本校退學 修課推介(持副學士學位或高級文憑入讀高年級生學額者適用)修課推介(持副學士學位或高級文憑入讀高年級生學額者適用) 學分學分 第一修業學年第一修業學年 第一學期 學院課程: PHIL1110 主修必修科目: PHIL1310, 2020, 2040 主修選修科目: 3 9 第二學期 主修必修科目: PHIL2030, 2050 PHIL3000 或 3800 或 3820 主修選修科目: 兩科 9 6 第二修業學年第二修業學年 第一學期 主修必修科目: PHIL3000 或 3800 或 3820, PHIL4800 主修選修科目: 三科 6 9 第二學期 主修必修科目: 主修選修科目: 四科 12 合共合共(包括學院課程包括學院課程): 54 副修課程名稱副修課程名稱 哲學 副修課程要求副修課程要求 學生須至少修畢以下科目共 18 學分: 學分 1. 必修科目: 3 PHIL1110 2. 選修科目: 15 除 PHIL1110 外的 PHIL 科目均為選修科目。
學生須至少修讀 6 學分 3000 或以上程度之科目 共:共: 18 科目總表科目總表 科目編號 科目名稱 學分 PHIL1110 哲學概論 3 PHIL1310 邏輯 3 PHIL2020 中國哲學史(一) 3 PHIL2030 中國哲學史(二) 3 PHIL2040 西方哲學史(一) 3 PHIL2050 西方哲學史(二) 3 PHIL2060 哲學與人生處境 3 PHIL3000 倫理學 3 PHIL3800 形上學 3 PHIL3820 知識論 3 PHIL4800 論文 3 範圍一範圍一:中國:中國/東方哲學東方哲學 PHIL2301 中國/東方哲學原典導讀 3 PHIL3111 先秦儒家哲學 3 PHIL3131 先秦道家哲學 3 PHIL3141 魏晉玄學 3 PHIL3191 印度哲學 3 PHIL3211 印度佛家哲學 3 PHIL3531 中國哲學專題 3 PHIL3541 古代中國哲學專題 3 PHIL3551 現代中國哲學專題 3 PHIL3561 東方哲學專題 3 PHIL4111 中國佛家哲學 3 PHIL4121 禪學 3 PHIL4131 宋代儒學 3 PHIL4141 明代儒學 3 PHIL4351 墨家哲學 3 PHIL4361 法家哲學 3 PHIL4371 中國哲學研討 3 PHIL4381 東方哲學研討 3 範圍範圍二:西方哲學二:西方哲學 PHIL2202 符號邏輯 3 PHIL2302 西方哲學原典導讀 3 PHIL3152 古代西方哲學專題 3 PHIL3172 中古西方哲學專題 3 PHIL3302 分析哲學 3 PHIL3592 現代西方哲學專題 3 PHIL3652 當代西方哲學專題 3 PHIL3662 英美哲學專題 3 PHIL3672 歐陸哲學專題 3 PHIL4232 康德 3 PHIL4242 德意志觀念論 3 PHIL4262 存在主義 3 PHIL4272 現象學 3 PHIL4282 解釋學 3 PHIL4292 當代英美哲學 3 PHIL4302 批判理論 3 PHIL4522 當代法國哲學 3 PHIL4532 西方哲學研討 3 範圍範圍三三::哲學問題哲學問題 PHIL1413 人生哲學 3 PHIL3233 社會政治哲學 3 PHIL3253 實用倫理學 3 PHIL3313 美學 3 PHIL3333 比較宗教哲學 3 PHIL3363 法律哲學 3 PHIL3373 愛情哲學 3 PHIL3383 死亡哲學 3 PHIL3683 應用哲學專題 3 PHIL3693 政治哲學專題 3 PHIL3743 跨科哲學探討專題 3 PHIL3803 形上學專題 3 PHIL3823 知識論專題 3 PHIL3833 倫理學專題 3 PHIL4153 文化哲學 3 PHIL4183 科學哲學 3 PHIL4313 語言哲學 3 PHIL4323 歷史哲學 3 PHIL4333 心靈哲學 3 PHIL4343 教育哲學 3 PHIL4413 比較哲學專題 3 PHIL4423 哲學文獻研讀 3 PHIL4433 道德心理學 3 PHIL4443 哲學問題研討 3 範圍範圍四:其他選修科目四:其他選修科目 PHIL1210 語言、哲學思考與寫作 3 PHIL2060 哲學與人生處境 3 PHIL2400 拉丁文初探 3 範圍五範圍五:研究院科目:研究院科目 PHIL5070 中國哲學研討 3 PHIL5090 西方哲學研討 3 PHIL5110 東方哲學研討 3 PHIL5130 中國哲學專題 3 PHIL5150 西方哲學專題 3 PHIL5170 東方哲學專題 3 PHIL5180 哲學問題研討 1 PHIL5190 東西比較哲學研討 3 PHIL5310 中國古代哲學專題研討 3 PHIL5320 近現代中國哲學專題研討 3 PHIL5330 中國哲學史專題研討 3 PHIL5340 現代西方哲學專題研討 3 PHIL5350 當代英美哲學專題研討 3 PHIL5360 歐陸哲學專題研討 3 PHIL5370 西方哲學史專題研討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