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面向学生的校园网建设实践研究.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51033394
  • 上传时间:2024-01-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5.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面向学生的校园网建设实践研究  摘 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教育部“校校通”工程为教育的信息化提出了目标和实施的途径,校园网络建设成为当前教育改革深入的一项大工程校园网建设的热潮为教育的信息化创设了基础设施,但是有些校园网络的应用与效益极低,引起初始投资和资源闲置的双重浪费,学生得益很少而大多数的校园网为教与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数字化教育资源严重缺乏,学生学习方式改变不如人意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拥有信息时代学习与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是当今世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大趋势面向学生的校园网建设旨在为学生营造一个动态开放社会化的学习研究环境,深化素质教育,从而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本文从课题的提出、设计的理论依据、研究的内容及目标、研究方法与步骤、实验的操作、研究成效、研究体会和后继研究设想七个方面来阐述如何研制、开发面向学生的新一代的校园网,研究并开发新一代网络资源,以学生为本,面向教与学的实践,探索面向学生的数字化校园网络学习环境建设关键词:校园网建设    面向学生                                            一、课题的提出(一)信息时代的到来迫切要求进行校园网建设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世纪,教育部提出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要达到两个主要目标:一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二是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与网络联通,使每一名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校园信息网络系统已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实现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与教育制度转变的技术先导与物质基础二)面向学生的校园网建设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很多学校已经配备了校园网,但在校园网的实施过程中,很多学校只注重校园网本身的先进性甚至是建设校园网引起的轰动效应,对校园网建成后的应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普遍偏低,造成一种“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引起初始投资和资源闲置的双重浪费据调查了解,学校电脑有50%以上处于不完全使用甚至闲置状态,即使是投资几十万,上百万的校园网工程,使用效果也比较差,甚至成为接待贵宾的风景不少学校自行开发了局部的应用系统,替代了部分手工劳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如校长办公系统内的数据和多媒体教学系统内的数据无法沟通,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生成的信息和资料无法顺利的在管理信息系统内归档和调用,等等尽管这些系统都建立在通用的校园网上,却不能在教育系统内达到信息的高度共享,不能对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有效的跟踪与分析。

      因此,我们提出了面向学生的校园网建设这个课题校园网活动主体应该是学生,只有学生成为校园网活动主体,那么校园网文化才能充满生机活力所以我们觉得面向学生的校园网建设这个课题很有研究价值在信息时代,信息素养将成为网络时代公民的基本生存能力培养学生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中高效学习的方法与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大趋势如今从网上课程和远程教育的课程内容看,“课堂搬家式”课程内容占多数,即使有些课程内容增加了“即时性”“双方向交流性”,但是,还没有真正发挥网络课程的优势,基于网络的或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与教”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特别是如何学会在数字化环境下的生存,如何学会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要使学习者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在虚拟情境环境下的探究学习;学会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学会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因此,开展“面向学生的校园网建设”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三)我校校园网的建设历程我校校园网的建设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单机+电脑室局域网阶段学校创办初期,93年开始投资建成以386机为主的计算机网络第二阶段:局部联网阶段98年建成第一个计算机校园网络及建成了多媒体电脑室,在这样的条件下部分教师开展了多媒体电脑辅助教学的探索,并为进一步建设校园网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第三阶段:校园网建立阶段2000年,新校区落成并投入使用,投资近200万元构建计算机网络系统:全新桥架布成、更合理的多媒体电脑教室、供教师使用的CAI开发室(内有管理功能强大的服务器)第四阶段:校园网逐步完善阶段2001年引进了宽带网,使学生、教师能够更加方便的使用电脑,上网查找信息同时增加了杀毒、防毒软件应用的教学以及网络道德的教育,告诫学生教师远离网络黄、黑页自行开发了局部的应用系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特别是我校校园网的资源库里有丰富的论文、教案资源,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说是从单纯的为建校园网而建校园网,上升到了面向教师的校园网建设,让广大教师利用校园网来进行教育教学,提高效率然而利用网络的优势开展教学却很少,校园网还没有真正发挥出的它的优势校园网活动主体应该是学生,只有学生成为校园网活动主体,那么校园网文化才能充满生机活力如何更好发挥校园网的功效?我校的《面向学生的校园网建设》正是在信息时代网络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根据学校实际提出来的本课题《面向学生的校园网建设》搭建一个运用校园网络平台,把它引入课堂,使之发挥出更强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课堂内容放入网页中,由校园网把课堂内容展示出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校园网的价值也体现出来了。

      二、本课题设计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学习资料,借助他人(教师、学习同伴等)的交互,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该理论强调:(1)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2)情境对意义建构和学习的作用;(3)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来支持学习;(4)教师对学习环境的设计;(5)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督促,激励和帮助;(6)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教学视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教学观更加关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这种教育理论对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及其所提供的学习环境的开发起到了推动和指导作用,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深具指导意义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理论整合指的是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定义为:将教学系统中的各种教学资源和各个教学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教学理论、方法、技能与教学媒体很好地结合起来,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以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载体,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目的。

      3、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认为,所谓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在全面考虑规律原则,现代教学形式和方法的情况下,在全面考虑教学系统的特征及其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组织对教学过程控制,以保证过程发挥从一定标准来看最有效的作用教学过程最优化也可具体理解为教师有目的选择组织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这一方案能保证在规定时间内,使教学和教育任务的解决达到可能范围内的最佳效果教学过程最优化提出了效果,质量和时间、精力的双重标准,即一看效果,二看效率(即时间消耗率),他认为在基本相同的教学效果下,如果师生实际所用的教学时间tT,则教学效率就低最优化理论对教育信息技术运用的效果检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4、脑科学理论 从现代生理解剖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传统教材编重左脑教育只重视抽象思维训练,而人脑左右两个半球分工不同,左脑主管抽象思维,右脑主管开象思维,人的左右脑协调发展,人的个性才智才能全面发展多媒体网络教学从根本上弥补传统教材的不足,创造了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教学环境,促进了左右脑功能协调发展,使人的个性全面发展其二、人脑具有近乎无限的可开发性,这为培养人的创新潜能提供了重要启示。

      5、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学科,它所研究的教育教学系统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资源的开发,配置、成果与效益等的理论和技术实践经验,都可做为本课题的理论基础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标(一)研究内容  1.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策略研究;  2.网络环境下管理平台、教学平台及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建设教学资源数据库,把网络应用直接推向课堂;  3.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三校区间利用网络共享教育教学资源;  5.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过程的评价  本课题重点研究内容:网络环境下管理平台、教学平台及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建设教学资源数据库,把网络应用直接推向课堂 (二)预期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研制、开发面向学生的新一代的校园网,研究并开发新一代网络资源;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教育思想和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和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基本理论和模式;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研究并探索应用网络进行教学的新途径。

      四、实验研究方法与步骤(一)实验方法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实验研究、评价研究等方法,行动研究法要注意五个环节(指:计划、行动、考察、反馈与调整)和螺旋式上升的规律二)实验步骤1、准备阶段:(2003、8--2003、10)进行课题认证、方案设计、课题申报工作及实验教师的培训工作,召开专题研讨会,交流开展课题研究的计划和具体做法开发网络环境下管理平台、教学平台、教学资源数据库2、实施阶段:(2003、10--2004、6)依据课题的总体构思和实验教师各自承担的任务,具体进行实验的实质性操作与实施,在实验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课题研究方案、调整研究策略继续开发完善网络环境下管理平台、教学平台、教学资源数据库3、总结阶段:(2004、6--2004、7)对研究过程作全面的梳理和总结,撰写课题结题报告、整理有关研究成果五、实验的操作(一)实验教师的培训为把教师培养成集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多种能力于一身的综合型教师,我们按照“学习—实践—学习”的思路,开展了以下内容的培训:(1)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高中)》,还请专家作指导、查看网上专家论坛、搜索最新教学理念,引导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2)加强实验教师专业技术技能的培训举办网络技能讲座,学习数据库、VB、C等语言学习提高教师的网络操作、编程技能3) 召开专题研讨会,交流开展课题研究的计划和具体做法通过培训,实验教师基本实现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网络技术技能大大提高,使实验得以顺利开展二)设计学生教育管理系统软件网络环境下管理平台、教学平台及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建设教学资源数据库着手校园网改版三校区教师可以把各种教学资源上传到FTP或资源中心,尝试通过校园网进行教学工作情况交流三)收集教学资源,丰富校园网资源库教学资料库中教师教案、论文、课件、积件提交,丰富校园网资源库四)设计“面向学生”“课程整合”基于WEBQUST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方案实验教师自行设计教学方案,课题组教师共同探讨,提出修改意见,落实教师上课,课题组教师听课、评课、写出反思五)创建学生专题学习网站学生利用专题学习网站进行研究性学习,并上传研究性成果,利用论坛、电子邮件、MSN、POP、聊天工具进行讨论,在作品展示区进行作品展示、评价、交流五)创建数字化校园      六、实验研究成效面向学生的校园网建设课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