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景旅游区开发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9页风景旅游区开发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1 概况1.1 X所面临的机遇: X县位于X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距宜昌市仅40公里,距三峡大坝1公里,溯江而上水路距重庆790公里县内地质构造奇特,因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形成独特的长江三峡峡谷地貌X水资源丰富,境内溪流汇集成8条河流注入长江,形成以长江为骨干的“蜈蚣”状水系;境内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水热同季,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因其“上控巴蜀、下引荆襄、扼楚蜀之交带,当水陆之要冲”,经济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长江发达地带与三峡贫困带的分界点,长期以来,工业、农业较为薄弱三峡大坝的修建,各项基础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国家推动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对X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有利的推动作用尤其是依托X县丰富自然和人文景源资源而兴起的旅游业,将成为新X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综合协调开发现有众多旅游景点的基础上,X县提出了集“三峡大坝雄姿,高峡平湖风光,屈原文化特色及移民风情为一体”的国际旅游明星城的旅游发展目标而X旅游区就是构成这一整体旅游形象的九大景区之一1.2 X区位X位于长江南岸,X新县城(茅坪)西部发源于云台荒南麓,杨林桥镇朱溪荒西北,依河段为渡河、杜家河、老林河、X河,统称X。
溪河流至聚鱼坊注入长江,距三峡大坝20公里主流由林家河、老林河、周坪河等支流汇集,流长42.3公里,流域面积达514.5平方公里,河床宽40~710米,平均水深0.8米,河流落差1073米,平均坡降25‰,年平均流量每秒17.5米/秒,洪水期最大流量超过每秒7000立方米,蓄水季节最小流量为每秒2.5立方米系长江X段八大支流之三溪流流经的地区,由于溪河等外营力的作用,形成以峡谷,喀斯特为主的侵蚀地貌两岸风景奇特秀丽,大部分地区人员稀少,生态环境良好,形成多处别具特色的景观 X曾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早期开坛讲学,修身养性的地方,他曾在《离骚》里怀念这一时期的生活:“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这正是溪名的来历因此沿线有很多关于屈原的传说及景点,如:砚窝台、笔峰石、问天简、巨鱼坊等 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使X极具旅游开发价值,在《X县旅游总体规划》中,确定了其作为“探险游乐区”的开发方向X主要景点所在的周坪乡、芝兰乡则已将发展X旅游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为基本思路1.3 周坪乡和芝兰乡有关情况周坪乡与芝兰乡南北相邻,共同位于X县东南部,X新县城搬迁之前,因交通闭塞,经济发展较为滞后,人口密度也是县内最低的(约96~123人/平方千米)。
目前两个乡加起来面积约250平方公里,人口合计约24600人,40个行政村,266个村民小组土地状况体现为山多地少,耕地仅36平方公里,其他为林地146平方公里,园地4.11平方公里,牧草地0.08平方公里,水面2平方公里,以及建设用地(含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等)9平方公里,闲置地4平方公里 (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X从芝兰乡大河口至周坪乡的巨鱼坊全长约14公里,集中了X沿线的主要景点,即是本旅游区规划的主要范围近年来,周坪乡率先提出了“科技扶贫、异地搬迁脱贫、生态旅游移民、民营兴乡”等发展经济的新路子,在抓旅游、促经济上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和初步的成效;芝兰乡也提出了“水电奠基、多经富民、旅游强乡”的发展战略地方政府和民众对发展旅游十分迫切和积极1.4 市政设施状况 ①交通:联通县城茅坪和周边省县的风茅公路和正在建设中的江南通道均经过本旅游区从茅坪至聚集坊为已经铺好的省级公路,从聚集坊到周坪为三级油路标准,周坪至芝兰之间为二级油路标准,较为方便而从芝兰镇到槐树坪及目前漂流起点X水电站之间则为土路,亟待改善 ②水:除乡镇所在地采用集中供水外,其他村落和居民点基本为自然取水;排水方面则都是采用自然排水。
③电:丰富的水力资源使得流域内较早地解决了供电问题目前从大河口到聚集坊之间有四个水电站:纸坊河水电站(2×400千瓦)、X水电站(3×1600千瓦)、车溪沟电站(250千瓦)、黑龙潭电站(1260千瓦),电力能源充足 ④通讯:X旅游区内的两个乡均已设立了符合标准的广播电视站,集镇建立有线电视,并开通了程控2旅游资源及其评价 X旅游区内的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X景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首先确立各资源景点的量化排序,对主要景点进行专家测试法,得到如下的分值:表1 X风景旅游区景观资源评定一览表(只列前十位)序号景观资源名称分值限制型备注1X漂流9.21受气候和季节限制大坝修筑有影响2坛包9.02不受限制含聚集坊镇3圣天观8.67不受限制含鹰子山4干溪沟8.34受水量(天气)限制含多处小景点5棺木岩8.34不受限制6X大桥8.28不受限制7青钟地缝8.28受天气限制大坝修筑有影响8砚窝台8.04不受限制9镇宝将军与神牛泉7.85不受限制两个景点相临在溪流入口10槐树坪7.24不受限制综合分析以上列表,我们认为X风景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具有如下特征:① 具有集中的自然景观资源。
从风茅公路出X县城开始,经陆路观景及水路漂流,一路所见所赏,各种山、水景观连绵不断,络绎不绝 ②自然景观资源有较为突出的资源特点这就是以X漂流段、坛包、圣天观等为代表的“险”和以X、干溪沟、青钟地缝等为代表的“原始、无污染、无破坏生态”特征这两种个性化资源特色连同其他景观一起,构成了整个自然资源既有普通观赏价值,又有鲜明生态环保价值、探险娱乐价值的自然资源景观 ③人文资源虽然相对较少,但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吸引力屈原文化、巴楚文化是X县的主流文化X的屈原文化景点虽然不如香溪、屈原故里等地集中,但“九畹”之名的来历、巨鱼坊、砚窝台、问天神简等都是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景点;棺木岩则是具有极佳科学研究和观赏探奇价值的巴楚文化遗址景点;圣天观的宗教特色也是极有民间文化吸引力的景观资源④景观资源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从聚集坊到周坪的公路两侧、从槐树坪到漂流终点的水陆两岸,以及聚集坊和槐树坪两个居民点附近⑤景观资源基本尚未开发除漂流项目启动外,其他景点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具有典型意义的如干溪沟,人迹罕至,无路可走这部分得益于该地区原来经济较为落后和人口较为稀少(但这一情况已经有改变的趋势)。
⑥同时应该看到,该景区内的景观资源还存在着整体效果不太突出的问题即这些景观单个来看都有其各自的特色,但集中在这里,总体上能给人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呢?这样的印象和周边其他景区(比如四溪)给人的印象有什么不同之处呢?从这个角度来讲,可以说还不太鲜明;景观的整合优势还不够突出 ⑦部分景点的可达性还较为薄弱无论是到单个景点,还是各个景点之间的道路来说,交通都不太方便,这就制约了景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⑧水土流失仍然要引起高度重视成片高大的森林基本没有,一有大雨,溪水就变成黄色,反映了生态面临着严峻的考验⑨由于景区地域现在分属两个乡管辖,X上的电站又归水利部门管理,故条块分割给景观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保护有一定的制约⑩三峡大坝的修建,还会给该景区带来一定的影响最有特色的漂流河段将消失,有些景点也将不复存在3客源及市场分析3.1 客源分析 X风景区潜在的客源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 双休日带来的近中程游客,2、三峡大坝带来的中远程游客,3、未来翻坝游带来的大量中远程游客,4、2003年以后,大坝第一台机组发电,到2009年大坝全面建成,作为翻坝地点,中外客人由水路经陆路转运游三峡,揽平湖风光;X将成为集散中心和客运交通枢纽,必将带来极为大量的中远程游客,预测年旅游客人将达到100万人次左右。
未来的X将成为更多游客的可选择旅游点客源年龄和职业构成分析:未来的旅游消费群体,将是多元化的比较传统的以青年游客为主、以商务差旅人员为主的旅游客源状况,今天的游客是跨越年龄界限、多种职业背景的因而未来的客源市场在进行主体对象定位的同时,应具有兼容性,以吸引更多的游客综上所述,结合X的资源特色,参照《X县旅游事业“十五”发展规划》的有关数据,X游客按全县游客30%计算,我们认为,在搞好景区 建设与保护,突出特色、面向市场稳步发展的基础上,X未来将具有如下三个主要阶段的潜在客源值:第一阶段(2003年):64*20%=12.8万人次/年第二阶段(2005年):80*20%=16万人次/年第三阶段(2009年):100*20%=20万人次/年3.2 市场分析(S.W.O.T比较研究)具有潜在的客源市场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达到该层次的市场规模,还依赖于X的竞争力水准、X景区的市场竞争力,应放在大的旅游区位体系中,综合考虑政治、经济、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来分析寻找优良的竞争策略· 优势(Strong): ——X的区位优势:与外部及茅坪便捷的公路交通及水路交通优势; ——旅游资源的特色优势:拥有突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居民的积极态度; ——起步较好;漂流项目一炮打响,提升了X的知名度。
· 弱势(Weak): ——景区内基础设施较差,制约了进一步发展; ——当地政府财政困难,资金来源少,无力进行设施改善和环境维护; ——最有特色的现漂流河段受季节和天气的影响,并且暂时无可替代产品; ——2003年水位上升至135米及2009年至175米后,X下游水面将上升,自然景观将受到影响; ——由于行政区划形成的条块分割,影响景区开发管理缺乏全局性、整体性及有效的实施策略; ——专业人才匮乏·机会(Opportunity): ——当前旅游业作为无烟工业得到了蓬勃发展,X县已将旅游产业作为未来的支柱产业,X景区的发展正逢其时; ——周边地区长江三峡、三峡大坝及神龙架等旅游大体系的形成有利于X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已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旅游,追求个性化的、参与式的绿色旅游;X的具有探险特色漂流、登高、涉水等正是切合了这一趋势,因而有机会树立良好的市场品牌,良性发展; ——X流域,尤其是周坪乡和芝兰乡的全力投入,在景区良性发展的过程中将实现新的经济腾飞,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与此同时,加强环保措施,使生态得到综合保护;将使景区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威胁(Thread):竞争的威胁来自景区内部和外部,它们可能使景区的发 展因各种不利因素而陷入停滞而无法达到目标,主要有以 下几方面: ——景区自身的几个弱势如资金匮乏、基础设施差、服务功能差也将对未来景区建设形成制约,也是目前发展的最大威胁; ——周边其他景区的竞争压力:X的旅游发展,依托于高峡平湖、屈原文化和三峡大坝等国际性的景点,与X类似层次的景区如四溪、香溪以及周边县市长阳、巴东、宜昌等境的景点将与之一起来争夺潜在的市场X景区面临着市场的挑战; ——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面临着考验,如何在妥善的生态维护下挖掘资源的潜力,推出更完善的旅游产品;当地生态和社会结构可能受到的破坏和影响将是景区建设与开发中面临的最直接挑战 4规划目标和设计宗旨根据资源分析评价与以上的客源和市场分析,规划认为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