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治性鼻出血治疗方法对比.doc
3页难治性鼻出血治疗方法对比难治性鼻出血治疗方法对比[摘 耍]目的:通过难治性鼻出血两种止血方法效果的比较, 探求最优的止血方法方法:冋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P12月就诊的 62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 者分为两组,第一组32例行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第二组30例行 传统鼻腔填塞治疗,治疗后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第一组总有效率 为100%,无无效例数;第二组总有效率为76. 6%,无效7例,第一组 与第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o结论:鼻内镜下双极电凝 治疗难治性鼻出血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小、疗效显著等特点,值得临 床推广应用[关键词]鼻出血;填塞;鼻内镜;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具有出血量凶猛、出 血点隐蔽的特点,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的生命[1]鼻腔填塞是治疗难 治性鼻出血的传统方法,其具有盲目性、患者痛苦大、再出血发生率 高的缺点本院采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32例患者,取得良好疗 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ri2月就诊的62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为研究 对象,所有患者均排除外伤、血液系统疾病、鼻咽癌等鼻腔占位病变。
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35、76岁,平均49. 6岁根据治疗 方式不同,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32例,行鼻内镜下双 极电凝治疗;第二组30例,行传统鼻腔填塞治疗,治疗后3个月观 察疗效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出血点、出血量等一般资料经统计 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第二组采用传统的鼻腔填塞压迫止血法,第一组采用鼻内镜下双 极电凝止血法患者取仰卧位,逐步抽出鼻腔填塞物,吸净鼻腔内液 后,以1%丁卡因棉片作鼻腔表面麻醉2~3次,每次5~10min,鼻腔 狭窄及出血剧烈患者加用0. 1%肾上腺素,然后在鼻内镜下依次观察 鼻中隔黏膜面、嗅裂、中鼻道前后段、下鼻道,观察出血点,明确出 血部位后即用双极电凝对出血点行电凝1〜2s,以黏膜变焦黄不出血 为度2结果2. 1疗效评定标准治愈:3个月内鼻腔无再出血,黏膜愈合好;有效:创面恢复, 出血量、出血次数明显减少;无效:创面无变化,出血量、出血次数 无变化或加重2. 2治愈率的比较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第一组与笫二组疗效相比,第一组治愈 22例,痊愈率为68. 7%,总有效率为100.0%,无无效例数;对照组 治愈10例,痊愈率为33. 3%总有效率为78. 6%,无效9例,治疗组与 对照组痊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总有效率相比,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见表1。
3讨论鼻出血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对于临床上前鼻镜下未发 现出血点的反复发作性鼻出血,就是我们所说的难治性鼻出血对于 此类鼻出血,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鼻腔填塞,将凡士林纱条填塞前鼻孔 或后鼻孔,由于无法明确判断出血部位,治疗效果差,多需反复多次 填塞,并发症多,可引起头痛、缺氧、呼吸困难等症状,病人承受痛 苦大,给患者精神和经济带来双重压力随着鼻内镜技术在鼻腔手术中的应用,提高了鼻出血的诊断和治 疗水平鼻出血的处理关键在于能够准确找到出血点,鼻内镜可以深 入鼻腔的任何位置,具有视角多、视野广阔、图像清晰、有放大作用 等优点,为鼻腔检查提供了良好的视野,可准确发现和处理出血点, 达到准确止血的效果在鼻内镜配合下,双极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 具有许优点[2]:双极电凝能够使医生在吸引器配合下准确找到出血 点,使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小,术后患者无明显痛苦,止血效果迅速 可靠总之,我们认为难治性鼻出血理想的治疗方法应符合以下要求: 1止血效果好;2患者反应轻;3方法简单,易操作;4风险小,并发 症少;5复发率低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符合上述要 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吴旋,陈锡辉,苏振忠•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治疗[J]・中国实 用医药,2008, 3 (30): 60-61 ・⑵蔡波,村伟•鼻内镜电凝法治疗难治性鼻出血48例[J] •世界 健康诊断,2008, 5 (8): 1251-12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