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童年的水墨画教案含教学反思.pdf
11页1 课题童年的水墨画课型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 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墨、染”等6 个生字,会写“墨、染、竿”等11 个生字,正确读写 “水墨画、葫芦、蘑菇”等词语 2.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教学 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 难点 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 1. 认识“墨、染”等 6 个生字,会写“墨、染、竿”等11 个生字,正确读 写“水墨画、葫芦、蘑菇”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 () 分 钟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 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童 年的水墨画 (板书:童年的水墨画) 2. 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 生活实际,谈话导入, 激发学习兴趣,进入诗 歌的学习中。
2 享快乐 3. 让我们走入诗歌,感受“我”童年的快乐吧!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初读全文,认识生字 1. 初读课文 初读诗歌,我们不仅要读准确,还要用心去感受请 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把字音读准确,还 要把声音放轻一些 (课件出示 2)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 检查读书情况 (1) (课件出示 3)生字,读生字 m r n n t ng su b l n h shu n m 墨 染竿腾碎拨浪葫蘑菇 自己练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注意读准:平舌音“碎”翘舌音“染 爽 ” ,前鼻音“竿”,后鼻音“腾浪”等 “蘑菇”在一起 时, “菇”读轻声 (2) (课件出示 4)词语,读词语 水墨 画 染 绿浪 花 溅 起 清爽 打碎 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 注意读准:前鼻音“溅” ,后鼻音“爽” (开火车读,齐读) 3.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几首儿童诗(可 以独自读,也可以和同座合作读) ,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 印象深刻,做做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4组长汇报,全班交流,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 题,并解决疑问相机进行词句训练和朗读指导) 5. 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 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并做 好笔记 (2) 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 预习要求,放手学生自 学,让学生有据可依, 体现了学生是主体的教 学理念 】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 自主识字,互相交流指 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 力、探究能力 3 请同学们分篇读课文, 看生字的读音是否正确 抽查对词语的理解,要求同学们不但能谈出字 典上的释义,而且能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课件 出示 5) 水墨画:中国画的一种用水墨或以水墨为主略施淡 彩的绘画 斗笠: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用竹篾夹油 纸或箬竹的叶子等制成 梳妆:梳洗打扮 玉带:古代官员所用的玉饰腰带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 “水墨画、斗笠、梳妆、 玉带”这几个词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 轻声朗读课文,说说各首儿童诗的主要内容 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词,概括主要内容; 生个别回答,教师随机板书:“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 中采蘑菇” (板书: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 2. 分组读诗,生概括全诗大意 3. 朗读课文,质疑,解决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四、识记生字,写字指导 1. (课件出示 6 生字田字格) 会写字: 墨 染 竿 腾 碎 拨 浪 葫 爽 蘑 菇 指名读,齐读,指名领读。
2. 识记生字 看看这些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1) 形声字识字:竿 浪 葫 蘑 菇 碎 腾 (2)熟字比较如:黑一墨醉一碎 (3)猜谜语: “飞刀投向人靶子:夺夺夺夺! ”谜底是 “爽” “八点九点十点”谜底是“染” 3. 开火车读,一边读一边说说怎样写好会写的字 大家一起读一读,记住每个字的字形 【设计意图:会写字先 读后记,再书写,保证 足够的时间书写,使学 生能够培养良好的书写 习惯 】 4 这几个字怎样写才能做到规范、美观?出示田字格 中的范字,对照例字认真观察读帖 交流:提醒大家在写哪个字的时候注意什么? “墨、染、竿、葫、蘑、菇”都是上下结构的字除 了“墨”是上宽下窄的字,其余都是上窄下宽的字 “碎、浪”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范写强调“爽、蘑”: “爽” 的笔顺是:先写“大” ,再写左边两个 “” , 最后写右边的两个“” “蘑”注意字要写扁一些,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 学生再次练写一生到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在本子 上写,教师评价 4.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 实物投影写得优秀的学生习字, 由写字的学生说说 写好字的做法。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 分钟 抄写本课生字,小组评比,说一说谁写的最好,好在 哪里 读熟溪边 板书 内容 【板书设计】 18 童年的水墨画 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本课上课伊始,谈话导入,然后出示预习要求,学生自主解决生字新词,扫清阅读障 碍学生轻轻松松完成了学习任务 不足之处: 应该鼓励学生多多质疑,养成从小动脑的好习惯 5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 ()分 钟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 指名朗读生字、新词 (课件出示 8) 水墨画 染绿浪花 溅起 清爽 竹竿 打碎 葫芦 蘑菇 松针 2. 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这三首儿童 诗都写了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复习旧 知,出示字词,引入课 题,温故而知新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 自由读诗生自由朗读全诗,理解诗歌大 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 2. 理解大意指名生读诗,其余生边听边试着在 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词, 概括主要内容;生个别回答, 教师随机板书(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 。
(板书: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 3. 分组读诗,生概括全诗大意 4. 赏析诗句 (课件出示 9:问题) 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 (1)读了童年的水墨画 ,你有什么感觉 ? (感觉作者写的真是一幅幅画,是童年生活的一 个个镜头 (2)如果溪边是一幅画的话,不知你在画上都 看到了什么 ? 预设:看到了澄澈的碧绿的小溪,小溪中映出溪 【设计意图:注重引导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注 重学生的主观体验 6 边的垂柳,映出了钓鱼孩子的影子 预设:我看见了孩子钓竿上的红蜻蜓 预设:我看见了当鱼钓上来时,那溪里的涟漪和 碎了的人影、树影,以及在草地上蹦跳的鱼和手忙脚 乱的孩子 (板书: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 (3)就这样边读边想象,你才能真正地走进诗 境不知这些画给你怎样的感觉? (课件出示 10: 溪边图文) 生 1:这是一幅有静有动的画小溪、垂柳、人 影、钓竿、蜻蜓都是静止不动的,因为它们都在等待 水里鱼儿上钩;当鱼儿上钩后,这种静被鱼的挣扎、 人的欢笑打破了,溪边热闹起来了 生 2:这是一幅色彩艳丽的画这里有绿色的柳 树,有绿色的溪水,连人影都被这溪水染绿了,并且 有红色的蜻蜓点缀,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多美 的画面啊 ! (课件出示 11: 江上图文) 生 3:这是一幅快乐的戏水画。
水中鸭子拍着翅 膀玩耍,孩子们也用双手拨动着浪花,快乐地在水中 嬉戏 (板书:鸭子、孩子戏水) (课件出示 12: 林中图文) 生 4:这是一幅快乐的采蘑菇图,山林中, 蘑菇点点,人影绰绰板书:蘑菇多多,人影绰绰) 小结:你们真的是用心去读书,用心去体会了, 把这样的体会,融入我们的朗读中,一定会读得很美 很美 三、鉴赏写法,仿写诗歌 1. 这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主要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 【设计意图:分析诗歌 的表达特点,模仿诗歌 特点,练习写话,训练 学生的写话能力 7 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2. 模仿这两首诗中的其中一首, 记录下自己的童 年梦想与童年趣事 3. 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 4. 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 分钟 四、总结延伸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请大 家课外多阅读其他儿童诗, 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 忆, 或者仿照课文写法, 记录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 与大家分享 板书 内容 【板书设计】 溪边钓鱼: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 江上戏水:鸭子、孩子戏水童年的水墨画 林中采蘑菇:蘑菇多多,人影绰绰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在儿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丽;在他们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 在他们看来,梦想可以无限飞翔,快乐可以无限传达。
因此,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朗读, 让他们读个够,读个透,结合诵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体会诗歌情感,并且鉴 赏诗歌写法,用诗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重视朗读训练 2. 最后指导学生借鉴诗歌写法,借鉴诗歌的表达方法,诗化自己的表达方式,及时抒 于笔端 不足之处: 8 在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朗读的指导和朗读量还欠缺要想让学生真正 理解一篇课文的内容和它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光靠教师在讲台上一句一句的讲解是起不 到多大的效果的所以要想学生理解得彻底,一个重要的手段便是读 备课素材 备课素材 【写作背景】 童年的水墨画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组儿童诗, 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溪边钓鱼的孩子,那样的快乐,静静的溪水映着爱美的柳树,映着钓鱼孩子的 倒影,静静的钓鱼竿,立着红蜻蜓,我们仿佛觉得空气都停止了流动,似乎大家都怕鱼受惊, 而鱼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寥寥几句,勾 勒出一个现代垂钓儿童的形象 江上戏水的孩子,那样的调皮,一群孩子像鸭群一样跳入水中,在水里互相你 泼我溅地嬉戏,就在这嬉戏中,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一阵水花,他出现了,调 皮地笑着,露出两对小虎牙。
一群孩子的嬉戏和一个孩子的特写,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林中孩子们戴着斗笠,冒着毛毛细雨,在林中采蘑菇蘑菇多多,星罗棋布,人影 绰绰,布满林中,惊喜的叫声,收获的喜悦,响彻松林 这首诗里洋溢着的浓浓的现代气息,现代儿童生活得更加幸福,或呼朋唤友去钓鱼、游 泳、采蘑菇,时时享受着童年生活的快乐读着它,那孩子嘴边的笑意,那阵阵快乐的笑声, 仿佛就在眼前闪烁着,就在耳边充盈着 【作者介绍】 张继楼,男,江苏宜兴人,1926年出生,汉族,大专学历,文学创作一级职称 解放前即开始发表小说、散文参加革命后,由于工作需要,向民间艺人学习曲艺创作, 发表和整理出版了十多本唱词(包括传统相声 ) 后从事儿童文学创作, 出版儿童文学集 ( 包括 儿歌、儿童诗、民间故事等 )20 多种主编儿童文学读物30 多种,有 20 件作品在全国、省(市) 级报刊的儿童文学创作优秀作品评奖中获奖(全国一等奖 1 件、三等奖 2 件) 国家级文艺协 会职务 : 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作品童年的水墨画被选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儿童诗两首中第二首 著有营帐边有一条小河在城市的大街上在农村的田野上夏天到来虫虫飞种 9 子坐飞机彩色的童年张继楼儿歌金佛山下的传说 ( 合出 )会唱歌的洒水车 ( 合 出) 张继楼儿童文学选等作品27 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