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如何打好反光板.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670631
  • 上传时间:2017-08-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04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如何打好反光板哈哈 ~俺壮了壮胆子,抖了抖精神,胡乱说两句其实说起来反光板,是一个对于拍人像很有用的东东本来以为补光嘛,这有什么难的,不就是把光补在MM脸上不就大功告成了?呵呵 ~经过第一次拍摄补光实践,效果惨不忍睹,我这才知道,补光还真没那么简单呢!还真是个技术活!赶快请教FAN、MO兄,这才知道其中的博大精深反光板最大的作用莫过于补光,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它补的光较之闪光灯更加柔和,也更容易控制另外,它可以使人物产生明亮的眼神光,从而使所拍摄的人物更加有神但应该怎么控制反光板的具体位置呢?这可是个难题了,反光板距人物太远,光量补的就不到位,起不到补光的效果,而离人太近光量太强,造成“鬼脸”现象相应的,反光板离得太近,人物的眼神光就会太大,象得了白内障似的,太远,眼神光过小,起不到提神的效果而补光的位置也很重要,若反光板的位置与人物实际姿态相悖,那么就会在人物的鼻子上下侧产生难看的阴影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使用闪光板呢?俺厚着脸皮试着胡说两句,不到之处还请各位DX指正 1、当人物处于逆光状态下,反光板的位置应该和人物头部角度相配合,反光板的位置就应该在眼睛平齐,根据人物仰视和俯视的角度上下移动。

      并应该根据面部的阴影,调整反光板的位置 2、当人物处于侧逆光的时候,应注意反光板反光的位置,注意不应把反光大量加到受光一面的脸上,从而过曝这时应注意反光板的反光面的使用,可以控制反光板的反光面,适当的时候应遮挡,是全反、半反、或是1/3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而测光的时候应注意侧光点!应注意,测高光部,则暗部曝光就会过暗,反之,高光部则会过曝!所以应适当加减曝光补偿,其实俺觉得这个时候点测光最有用处了 3、当人物处于顺光状态下,可将反光板从摄影者的背后打出逆光,使人物看着更立体 4、对于眼神光的大小,应以1/2稍欠为宜!过大有的白内障的感觉! [踏歌行 编辑于 2001-09-14 22:21] Fan (发表时间 2001-09-15 05:22)那么我也就来点我最拿手的〔纸上谈兵〕吧简单的谈谈我到现在为止对反光板使用的一点认识和经验也只能简单的说,复杂的说不了 ) 反光板的使用中,比较关键的,首先要考虑的几个要素是∶角度、高低、强度 然后还有一些是∶面积、数量(光源点的数量) A. 角度 这个角度指的是被摄主体为中心,〔被摄体-----相机〕与〔被摄体-----反光板〕之间的角度。

      如何选择和设置反光板的角度,一般来说要根据被摄体的特征来决定 图一∶失败的例子 这张片子是一张十分明显的补光失败的例子 最失败的地方就是补光的角度过于偏,也就是离相机过远 一般来说,拍女性人像的布光,应该适当的使用小光比,尽可能的使用柔和的光影来表现女性柔美的一面而这张片子的光明显偏硬同时由于反光板的位置过于偏,在鼻子右侧造成了很重的阴影,使MM脸部的线条变得生硬加上反光板打得过强,更使MM变得魅力全无(这将在〔强度〕部分里谈 再说说角度以及位置的配置 反光板的配置也是要根据现场的主光位置来适当的布置 一般的情况,主光与反光板配置在拍摄轴线(镜头轴线,或者说相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的连线)两侧是常用的手法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主光为从画面的左侧照射过来的侧逆又偏逆的光位,但是画面里的背景是左暗右亮的时候,反光板可配置在轴线的左侧 B. 高低 反光板配置角度的高低,是一个直接影响被摄人物脸部线条,层次以及直观效果的重要因素 通常我们知道,高光位会在脸部形成比较重一些的阴影,而这些阴影所造成的直观效果是人物显得瘦削;那么低光位因产生的阴影不是很重,人物就显得略微丰满 但是这些也只是一种套路而已,因为每个人物脸部的线条都不尽相同。

      有圆线条的脸型但还是相对棱角分明;也有瘦弱型但线条饱满的脸型比如,鹅蛋形脸的MM,不论高光位还是低光位,都不会太难看 同时,单单是反光板位置的选择是不够的,更主要的是机位选择或者被摄者的角度选择,这不是这个帖子的讨论范围,就不多说了 (这个高低问题由于手中没有对比用的片子,因此就没图了 C. 强度 也可以说反光板打到主体上的亮度 也许有朋友会问,反光板打上去就是那么亮了,又不能调整输出功率的 非也非也 反光板的反光是中心区域亮,越往边缘越暗,而且是相对比较均匀的 手中有反光板的朋友,只需在晴天,将反光板对准一个物体试试就能很明显的体会到这个效果 但是,这个亮度递减区域要比中心等亮度区域小很多过于小的反光板可能不容易看清,因为本身中心亮区就不大,加上反光板的亮度递减区域也比较小,小反光板的这个区域就更小) 一般使用反光板最多的就是这个亮度递减区域利用这个区域可以打出随心所欲的照度效果 我见过很多反光板失败的片子,这里也有不少朋友贴过此类片子最多的问题就是一说用反光板补光,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将反光板的光全部反到MM的脸上结果造成的效果,不是MM脸部过曝,就是背景欠曝当然,背景同样是比较明亮的时候也许不会)还搞得MM睁不开眼睛。

      这样不讲究反光板的正确使用方法的打反光板是不可取的 当然,相对比较正确的,恰当的打好反光板是有相当的难度的 因为使用反光板补光,等于是给被摄体增加了一个光源,与用闪光灯或者室内影室灯造型是一个原理而灯光可以随意的控制输出功率,可反光板就不是那么好控制的了 你能说你给反光板减1档输出?或者让打反光板的人〔给我减2/3档〕?即便你用测光表控制光比,控制到1:2,打反光板的人只要手微微一动,你刚测好的1:2也许就变成1:3或者只有1:1.5了哈哈!:D:D:D 只有真正的反光板高手,如电影厂里的老资格照明师(工),那是可以做到他只需看一眼你选用的背景,MT的Pose,你使用的焦距,他就知道大约该在哪个位置打反光板,然后抬起反光板就可以打个八九不离十你只需做一些细微调整,〔再撇掉一些;再足一点〕哪怕你给MM说戏,他把反光板放下,正式拍的时候再举起,仍然基本上是你刚才调整过的效果那是真正的Pro 而我们一般拍片的时候,是很难有这样的高手来为你打反光板的 因此控制反光板所反射出来的光,成为一般利用反光板补光里最大的一个难题说到底就是利用反光板来控制光比而这个控制光比的问题就不是在这里用几句话能说清的问题了。

      只能靠自己的经验和感觉以及对MT的特点做出判断 这经验和判断能力是要靠胶片喂,加上自己的悟性不断练习才能提高或者靠高人,老师在身边指导 下面贴的两张是我觉得光比控制比较成功的片子 图②∶控制光比在高亮度前景中突出MM的眼神 图③∶补光使MM脸部的层次达到最柔美的效果 (注∶此片非我拍的我只是连接过来做一个例子不过是Zeiss镜头拍的哦!嘿嘿!!!:D:D:D) 这是两张完全不同内涵的片子 但是同样是我觉得利用补光(有时未必非要是反光板,尽管我们这里谈的是反光板,但是万物归宗,其原理是一样的)来表现被摄者最佳效果的例子 图②的补光是利用反光板注∶这是我这次拍摄中,这位打反光板的家伙为我打得最好的一张0;-0;-0 他是一个初学者,喜欢人像,就买了一台1N+EF85mmF1.2L,说要跟我学拍照,我们就出去拍了这么一次,后来就没联系了,嘿嘿!!!) 当时是接近顶光的侧逆光,不用反光板肯定是不行,是在一条小河的当中拍摄,同时又用了桦树杆做前景和MM的支撑点,相对来说MM脸就比较黑了 从片子里可以看出,MM脸部的补光不是〔全反〕的反光板全部反射到被摄体上,我们称为全反,那么反一半的亮度就成为半反或者撇一半,反1/3就叫撇2/3了。

      因为树干下露出的那一点点黄色的衣服是很亮的,同时树干的下部也比较亮 这里要提到一个打反光板的技巧 ------- 不是全反的时候往哪里撇反光板的光请注意这是一个技巧,不等同与开头提到的反光板使用的要素) 往上(头顶上面)往下,往左,往右都可以撇但怎么撇是最合理也是最右效果的呢? 图②这幅片子我在拍的时候,因为周围环境都比较亮,而这位MM的脸本身比较黑,加上又半藏在树干和她自己的手的后面因此我想制造一个相对暗层次里的一双眼睛的效果 当时那个为我打反光板的家伙一下子全反上来,我让他往下撇,一直撇到几乎都快没了,我才说∶OK 这样既让脸部增加了一些密度,也造出一点眼神光,但是可以达到脸部与树干和手臂形成一定的反差让相对暗的脸上那一对眼睛更抓人一些 (其实这也是一个摄影的密度控制技巧 ------ 大面积高密度中的一小块低密度与大面积低密度中的一点高光因为白色中的一点黑与黑色中的一点白,那〔一点〕总是最抓视线的部分) 图③是一个利用补光将被摄人物脸部的光比压到能接受,能区分的最小程度的例子 从画面里可以看出,有3个光源 ------ 左侧的主光,正面偏右的辅光以及右侧的轮廓光 尽管轮廓光不是十分的清晰,但是从右侧的头发上仍然能辨别出来。

      而这幅作品里是将MM脸部的光比压到最小的程度,但又不是形成大平光的效果 小光比形成的低反差可以衬托MM柔美的脸部曲线但仍然有明暗区分,仍然有立体感这就是这幅作品布光成功的地方 D. 面积 这面积有两个方面 ------ 反射到被摄体上的面积和在眼睛形成的眼神光的面积 被摄体上的面积其实和我在〔强度〕里说的〔撇〕的方向有关 一般来说,半身人像,撇的时候如果没有前、后景,可以向两边撇,这样就不太容易出现反光板打得面积过大,造成其他部分亮度过高抢脸部的戏的问题而当有前、后景,的时候就可以向上撇 如果象图②那样是有意制造前景的高亮度的话,自然没问题了 眼神光的面积我觉得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常听说眼神光不能过大,不能超过瞳仁(也称眼黑)的1/3,否则就象白内障的感觉等等 请看一下下面这张片子∶ 图④∶相对大面积的眼神光 (同样不是我拍的) 这张片子里的眼神光还不是最典型的专业人像拍摄的作品,眼神光还不是很大但是也不小了,看上去的感觉已经快要占到瞳仁的1/2了但是却一点都没有白内障的感觉 等我找到更说明问题的片子后再补上来 为什么呢???------ 还是一个光比的问题! 这个光比并不是脸部的明暗比例,主、辅光比例。

      而是主光与脸部,脸部与眼神光的关系问题 片子里有十分明显的从右侧过来的高光,MM的胳膊上也有已经毛掉了的高光,脸部也有毛掉了的高光 那么,在这么多的高光色块陪衬下,眼神光的面积大一些也就无妨了 比较忌讳的是∶在暗背景,脸部又无明显的高光时,瞳仁里却有相对大面积的眼神光 因为这样的眼神光不自然,不合理,不符合视觉效果 象图③,因为周围的照度相对平均,因此眼神光的面积就不是很大 不过我觉得他正面的补光是用的闪光灯而闪光灯因为是点光源,一般是不会出现大面积的眼神光的 E. 数量 如果有条件,最好使用两块以上的反光板 一块在通常的高度上补光,另一块放到低一些的角度,也可以近一些,冲淡脸部的阴影,同时又可以在眼睛里增加一个眼神光,某些环境和背景的拍摄时会显得更自然一些 如果再有条件,可再使用一块为被摄体勾一个轮廓光,使片子更有立体感 如果把反光板使用中的这些要素,在掌握上从难到易做一个排列的话,那么这个顺序是∶ 强度>角度>面积>高度>数量 就是说,最难掌握的也就是最关键的部分 好了,胡编乱造的扯了一大通,还不知道是否有错误的地方呢 请大家指正可折叠五合一多用途反光板,不用时收藏于包装袋内,完全不占用空间,外出摄影随身携带.包括柔光、银色、金色、白色、黑色5种常用色反光板的类形:在摄影器材中,常用四种类型的反光板——白色、银色、金色和黑色。

      偶尔还使用柔光板或”纱幕”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使用不同类型反光板的情况白色反光板:白色反光板反射的光线非常微妙由于它的反光性能不是很强所以其效果显得柔和而自然需要稍微加一点光时,使用这种反光板对阴影部位的细节进行补光这种情况经常在使用类似窗户光照明时使用,可以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