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2013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单元知识要点达标试题含解析12.doc
15页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内容梳理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内容梳理篇篇 目目第一单元 5.童趣 第二单元 10.《论语》十则第三单元 15.古代诗歌五首 第四单元 20.山市第五单元 25.《世说新语》两则 第六单元 30.寓言四则教材精梳理教材精梳理1.重点字音童稚( ) 拟作( ) 藐小( ) 鹤唳( ) 怡然( )土砾( ) 壑( ) 癞虾蟆( ) 愠( ) 三省吾身( )论语( ) 罔( ) 碣石( ) 澹( ) 竦峙( )青冥( ) 飞甍( ) 高垣( ) 睥睨( ) 连亘( )窗扉( ) 倏忽( ) 奕( ) 柳絮( ) 庇护( )塞上( ) 遽( ) 髀( ) 跛( )提示提示zhì nǐ miǎo lì yí lì hè lài yùn xǐng lún wǎng jié dàn sǒng zhì míng méng yuán pì nì gèn fēi shū yì xù bì sài jùbì bǒ 2.重点词义(1)项为之强(2)徐喷以烟(3)鹤唳云端(4)以土砾凸者为丘(5)以丛草为林(6)兴正浓(7)方出神(8)驱之别院(9)学而时习之(10)不亦说乎(11)人不知而不愠(12)吾日三省吾身(1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14)学而不思则罔(15)思而不学则殆(16)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7)次北固山下(18)客路青山外(19)最爱湖东行不足(20)路转溪头忽见(21)数年恒不一见(22)相顾惊疑(23)始悟为山市(24)历历在目(25)惟危楼一座(26)或凭或立(27)逾时,楼渐低(28)倏忽如拳如豆(29)寒雪日内集(30)白雪纷纷何所似(31)俄而雪骤(32)未若柳絮因风起(33)陈太丘与友期行(34)相委而去(35)下车引之(36)元方入门不顾(37)果大亡其财(38)马无故亡而入胡(39)人皆吊之(40)居数月(41)其马将胡骏马而归(42)父子相保提示提示(1)项:颈,脖颈。
2)徐:慢慢地3)唳:鸟鸣4)砾:瓦砾、小石块5)林:树林6)兴:兴趣7)方:正8)驱:赶9)时:按一定的时间10)说:通“悦” ,愉快11)愠:生气,发怒12)日:每天省:反省,自我检查13)信:真诚,诚实14)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5)殆:有害16)凋:凋谢17)次:停泊18)客路:旅途19)不足:不够20)见:通“现” ,出现21)恒:经常22)顾:看23)悟:明白24)历历:清楚的样子25)危:高26)凭:靠着27)逾时:过了一会儿28)倏忽:突然29)集:聚会30)似:像31)骤:急、大32)因:凭借33)期:约定34)委:丢下、舍弃去:离开35)引:拉36)顾:回头看37)果:果然亡:丢失38)亡:逃跑39)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40)居:经过41)将:带领42)保:保全3.古今异义(1)盖一癞虾蟆盖:古义,句首发语词,无义;今义,常用作名词、动词,如盖子,盖上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义,对人的敬称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凭借某种条件去做,可以……;今义,表示允许或能够4)是知也是:古义,这,这个,这样;今义,表示肯定判断。
5)高垣睥睨睥睨:古义,指城墙上呈凸凹形的矮墙;今义,斜着眼睛看,形容高傲的样子6)惟危楼一座危:古义,高,高耸;今义,危险7)暮而果大亡其财亡:古义,丢失,逃走;今义,死亡,灭亡8)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古义,儿女辈、子侄辈的人;今义,儿子和女儿4.一词多义之 ),,,()““,()““,(可不译取消句子独立性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助词心之所向它们代代词昂首观之的可译为结构助词故时有物外之趣为 ),()()(看作当作以虫蚊为兽被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因为项为之强以 )()(把以丛草为林用徐喷以烟其 ),(),(),(指自己所想象的境界代词神游其中自己代词蹲其身指所观察之物代词必细察其纹理观 )()(看昂首观之景象作青云白鹤观亡 )()(逃跑马无故亡而入胡丢失暮而果大亡其财5.特殊句式(1)宾语前置白雪纷纷何所似(“何所似”实际为“所似何”)(2)省略句见二虫斗草间(“斗”后省略介词“于”)(3)被动句式二虫尽为所吞(用“为……所……”句式表被动)(4)判断句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用“也”表示判断)6.通假字(1)项为之强强”通“僵” ,僵硬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 ,愉快。
3)由,诲女知之乎!“女”通“汝” ,人称代词,你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通“智” ,聪明5)路转溪头忽见“见”通“现” ,出现6)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乌”通“无” ,没有7)数至八层,裁如星点“裁”通“才” 8)尊君在不“不”通“否” 7.词类活用(1)鞭数十鞭:名词用作动词,可译为“用鞭子打” 2)不耻下问耻:形容词意动用法,可译为“以……为耻” 8.理解翻译(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3)神游其中,怡然自得4)见二虫斗草间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7)数年恒不一见8)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9)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10)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11)未若柳絮因风起1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3)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14)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15)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提示提示(1)见到极小的东西,必定细细去观察它的纹路,所以常常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趣味2)夏日的蚊子声音像雷鸣,我自己把它比作成群的仙鹤在天空中飞翔。
3)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想象之中,心情愉悦,自觉是一种满足4)看见两只虫子在草丛间相斗5)温习旧知识,能够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6)读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强,他们责任重大,道路遥远7)经常是多年看不见一次8)忽然看见对面山头上有一座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入云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很是惊讶9)其中有的像楼,有的像厅堂,有的像街巷,都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多得要)用亿和万来计算10)再往上,就昏暗得看不分明,不能数出它有多少层了11)不如比作凭借风飘起的柳絮12)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来拉他,元方进门而去,连头都不回13)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是隔壁那个老人偷的14)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个擅长术数的人,(他的)马无缘无故走失到胡人的地区去了15)靠近边塞的人,战死的人有十分之九9.文学常识(1)《童趣》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叙事散文,在文中作者叙述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驱蛤蟆等童年趣事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沈复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3)《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 20 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4)《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 ,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5)《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 ,作者是唐朝诗人王湾6)《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 ,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朝伟大诗人,其诗通俗易懂,深受广大人民喜爱7)《西江月》选自《稼轩长短句》 从词的常识看, “西江月”是词牌名这首词的作者是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朝著名爱国词人,词风以豪放著称8)《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 ,从曲的常识看, “天净沙”是曲牌名, “秋思”是题目其作者是元朝著名戏曲作家马致远9)《山市》选自《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1640~1715),清朝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南)人出身商人家庭,早岁即有文名,但屡试不第,至 71 岁方为贡生长期穷愁潦倒,以教书为业一生著作很多,诗、文、词、赋、戏曲、俚曲等均有佳作,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为其代表作该书以讲狐说鬼的浪漫主义手法,揭露抨击封建礼教的束缚,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封建统治的黑暗,主张个性自由,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现实生活,艺术成就达到古代文言小说的高峰,一向为后世所称道。
另有《聊斋诗集》 《文集》等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10)《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11)《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12)《智子疑邻》节选自《韩非子·说难》 ,作者韩非,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13)《塞翁失马》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14)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著名的寓言故事有《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愚公移山》等10.名句段梳理(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定神细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游其中,怡然自得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写出三个出自《〈论语〉十则》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论语〉十则》中阐明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论语〉十则》中孔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明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论语〉十则》中孔子认为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论语〉十则》中孔子赞美松柏坚强品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1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12)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13)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14)《观沧海》中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