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疟疾防治知识讲座.ppt

151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85591122
  • 上传时间:2024-09-0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4.84MB
  • / 15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疟疾防治知识讲座疟疾防治知识讲座襄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范志成2010.9.32010.9.3 对防治疟疾的认识对防治疟疾的认识1.“瘴气瘴气”2.1847年,年,Mockel观察到血中有黑色碎片状物;观察到血中有黑色碎片状物;3.1884年,法国年,法国军医军医拉弗兰拉弗兰Laveran最早在病人血细最早在病人血细胞中发现疟原虫;于胞中发现疟原虫;于1907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4.1891年,罗曼诺夫期基年,罗曼诺夫期基RO manowskv创用多染性创用多染性染剂对疟原虫染色,疟原虫的形态才被人们认识染剂对疟原虫染色,疟原虫的形态才被人们认识5.5.  1897年,英国军医罗斯年,英国军医罗斯 Ronald Ross发现疟疾的发现疟疾的传播媒介;于传播媒介;于190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6.6.  20世纪初,基本弄清能寄生于人类的疟原虫有世纪初,基本弄清能寄生于人类的疟原虫有4种种7.  1949—1960年间,年间,Shortt等相继证实了人体几种疟等相继证实了人体几种疟原虫的红细胞外期(肝细胞期)原虫的红细胞外期(肝细胞期)8.  1977年,年, Lysenko等提出子孢子休眠学说。

      等提出子孢子休眠学说 n nDr. Alphonse LaveranDr. Alphonse Laverann n((((18451845----19221922))))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07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02n nfor his work on malaria, by which he has shown how it for his work on malaria, by which he has shown how it enters the organism and thereby has laid the foundation enters the organism and thereby has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successful research on this disease and methods of for successful research on this disease and methods of combating it" combating it" Ronald RossRonald Ross (1857(1857----1932)1932) 什么是疟疾?什么是疟疾?n疟疾,又叫 “冷热病”、“打摆子”。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周期性寒战、高热、出汗以及贫血和脾肿大为特点因疟原虫种株、感染程度、免疫状况和机体反应性等差异,发作规律及表现不尽相同 疟疾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疟疾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n n   疟疾疟疾疟疾疟疾是由人体疟原虫引起并经蚊子传播的的一种常见是由人体疟原虫引起并经蚊子传播的的一种常见是由人体疟原虫引起并经蚊子传播的的一种常见是由人体疟原虫引起并经蚊子传播的的一种常见的寄生虫传染性疾病疟原虫的种类很多,全世界疟原虫的寄生虫传染性疾病疟原虫的种类很多,全世界疟原虫的寄生虫传染性疾病疟原虫的种类很多,全世界疟原虫的寄生虫传染性疾病疟原虫的种类很多,全世界疟原虫共有共有共有共有150150多种,它们是一类无运动器且具有完整生理功能多种,它们是一类无运动器且具有完整生理功能多种,它们是一类无运动器且具有完整生理功能多种,它们是一类无运动器且具有完整生理功能的有核单细胞动物,可寄生于人、哺乳动物、鸟、爬行动的有核单细胞动物,可寄生于人、哺乳动物、鸟、爬行动的有核单细胞动物,可寄生于人、哺乳动物、鸟、爬行动的有核单细胞动物,可寄生于人、哺乳动物、鸟、爬行动物疟原虫对宿主细胞的寄生有严格的特异性,寄生于人物。

      疟原虫对宿主细胞的寄生有严格的特异性,寄生于人物疟原虫对宿主细胞的寄生有严格的特异性,寄生于人物疟原虫对宿主细胞的寄生有严格的特异性,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只有四种:体的疟原虫只有四种:体的疟原虫只有四种:体的疟原虫只有四种:n n 间日疟原虫间日疟原虫间日疟原虫间日疟原虫 ( (Plasmodium Plasmodium vivaxvivax,,,,PvPv. ). )n n 恶性疟原虫恶性疟原虫恶性疟原虫恶性疟原虫 ( (Plasmodium Plasmodium faciparumfaciparum, Pf, Pf.) .)n n 三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 ( (Plasmodium Plasmodium malariaemalariae, Pm, Pm.) .) n n 卵形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卵形疟原虫 ( (Plasmodium Plasmodium ovaleovale, Po, Po. ). )n n 我国主要流行的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其它二种我国主要流行的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其它二种我国主要流行的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其它二种我国主要流行的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其它二种少见。

      少见 薄薄薄薄   血血血血   膜膜膜膜   上上上上   疟疟疟疟   原原原原   虫虫虫虫   各各各各   期期期期   形形形形   态态态态P.vP.vP.mP.m   P.fP.f    P.oP.o(模式图) 间日疟原虫1000x Plasmodium vivax环状体环状体 Ring stage配子体配子体Gametocyte大滋养体大滋养体 Trophozoite裂殖体裂殖体Schizont薄血膜镜下观 恶性疟原虫1000xPlasmodium falciparum环状体环状体 Ring stage大滋养体大滋养体 Trophozoite裂殖体裂殖体Schizont配子体配子体Gametocyte薄血膜镜下观 三日疟原虫1000xPlasmodium malariae环状体环状体 Ring stage配子体配子体Gametocyte大滋养体大滋养体 Trophozoite裂殖体裂殖体Schizont薄血膜镜下观 卵形疟原虫1000xPlasmodium ovale环状体环状体 Ring stage大滋养体大滋养体 Trophozoite裂殖体裂殖体Schizont配子体配子体Gametocyte薄血膜镜下观 国际疟疾流行概况国际疟疾流行概况n n疟疾是人类最大的杀手之一。

      全球每年发病人数约1.5亿-2亿(多数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国家), 死亡人数约150万-270万,仅非洲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疟疾,且70%为儿童 进几年来,随着我国援外人员的增加,疟疾的危害不断显现,中国公民感染恶性疟的病人越来越多不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导致从境外输入恶性疟病例和感染恶性疟死亡人数逐年增加 国际疟疾流行概况国际疟疾流行概况n n在热带和亚热带及其他国家与地区,疟疾流行仍在热带和亚热带及其他国家与地区,疟疾流行仍在热带和亚热带及其他国家与地区,疟疾流行仍在热带和亚热带及其他国家与地区,疟疾流行仍很严重除非洲很严重除非洲很严重除非洲很严重除非洲撒哈拉沙漠撒哈拉沙漠撒哈拉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外,在中南以南地区外,在中南以南地区外,在中南以南地区外,在中南美洲、印度次大陆、东南亚以及太平洋岛国地区美洲、印度次大陆、东南亚以及太平洋岛国地区美洲、印度次大陆、东南亚以及太平洋岛国地区美洲、印度次大陆、东南亚以及太平洋岛国地区尤甚全球约有全球约有33亿人口受到疟疾传播的威胁,亿人口受到疟疾传播的威胁,其中其中21亿人口居住在疟疾传播低度风险地区(即亿人口居住在疟疾传播低度风险地区(即每千人口报告病例数少于每千人口报告病例数少于1例),主要分布在非洲例),主要分布在非洲以外地区,分布广泛、人口较多、但病例发生较以外地区,分布广泛、人口较多、但病例发生较少。

      另有少另有12亿人口居住在疟疾传播高度风险的地亿人口居住在疟疾传播高度风险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东南亚区,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东南亚 全球全球86%的疟疾病例发生在非洲,的疟疾病例发生在非洲,9%的病例的病例发生在东南亚,全球其他地区仅占发生在东南亚,全球其他地区仅占5%而非洲80%的病例则集中分布在的病例则集中分布在13个国家,超过个国家,超过50%的病例集的病例集中于尼日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坦中于尼日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和肯尼亚等国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和肯尼亚等国 在非洲以外的疟疾病例中,在非洲以外的疟疾病例中,80%集中于印度、集中于印度、苏丹、缅甸、孟加拉、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苏丹、缅甸、孟加拉、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以及巴基斯坦等国亚以及巴基斯坦等国 全球全球91%的疟疾病例为恶性疟,的疟疾病例为恶性疟,75%的恶性疟的恶性疟病例分布在非洲,而病例分布在非洲,而91%的疟疾死亡病例也发生在的疟疾死亡病例也发生在非洲,非洲,85%为为5岁以下的儿童,因此在非洲多数流行岁以下的儿童,因此在非洲多数流行区,孕妇、区,孕妇、5岁以下儿童均是疟疾的高危人群。

      岁以下儿童均是疟疾的高危人群 非洲地区非洲地区非洲大部是高疟区,非洲大部是高疟区,80%80%以上为恶性疟以上为恶性疟ØØ肯尼亚每年约肯尼亚每年约30.730.7万病例万病例ØØ马达加斯加每年约马达加斯加每年约35.435.4万病例;万病例;ØØ贝宁每年约贝宁每年约68.568.5万病例;万病例;ØØ布隆迪每年约布隆迪每年约179.4179.4万病例;万病例;ØØ喀麦隆每年约喀麦隆每年约63.763.7万病例;万病例;ØØ乌干达每年约乌干达每年约198.2198.2万病例 东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1. 1. 1. 1.有有8 8个国家流行疟疾:个国家流行疟疾:2.2.2.2. 孟加拉、不丹、印度、印尼、缅甸、孟加拉、不丹、印度、印尼、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和泰国尼泊尔、斯里兰卡和泰国3.3.3.3.总人口中有总人口中有86%86%((12.1212.12亿)受疟疾威亿)受疟疾威胁,报告胁,报告337337万例镜检确诊疟疾患者,万例镜检确诊疟疾患者,41%41%为恶性疟,其中为恶性疟,其中84%84%来自印度来自印度, , 其次为斯里兰卡其次为斯里兰卡(8%)(8%) 西太区西太区有有9 9个国家存在疟疾传播:个国家存在疟疾传播:ØØ柬埔寨、中国部分地区、老挝、马来西亚、柬埔寨、中国部分地区、老挝、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所罗门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和越南瓦努阿图和越南ØØ其中其中1.121.12亿亿(7.1%)(7.1%)住在疟区。

      住在疟区 共有共有300300万万临床病例,其中所罗门群岛、柬埔寨、瓦临床病例,其中所罗门群岛、柬埔寨、瓦努阿图、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病率较高努阿图、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病率较高 国内疟疾流行概况国内疟疾流行概况n n解放前中国每年至少有解放前中国每年至少有解放前中国每年至少有解放前中国每年至少有30003000万以上疟疾病人,病死率约为万以上疟疾病人,病死率约为万以上疟疾病人,病死率约为万以上疟疾病人,病死率约为1 1%在解放后的%在解放后的%在解放后的%在解放后的19541954年、年、年、年、19601960年和年和年和年和19701970年曾发生三次大范年曾发生三次大范年曾发生三次大范年曾发生三次大范围的疟疾暴发流行,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造成巨围的疟疾暴发流行,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造成巨围的疟疾暴发流行,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造成巨围的疟疾暴发流行,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经过多年的积极防治,近几年疟疾发病人数已控大危害经过多年的积极防治,近几年疟疾发病人数已控大危害经过多年的积极防治,近几年疟疾发病人数已控大危害经过多年的积极防治,近几年疟疾发病人数已控制在制在制在制在2020万-万-万-万-3030万例,疟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目前我国万例,疟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我国万例,疟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我国万例,疟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流行的是间日疟,恶性疟主要流行于大部分地区流行的是间日疟,恶性疟主要流行于大部分地区流行的是间日疟,恶性疟主要流行于大部分地区流行的是间日疟,恶性疟主要流行于海南海南海南海南、、、、云云云云南南南南二省,其余各省也有不少数量的输入病例,三日疟和卵二省,其余各省也有不少数量的输入病例,三日疟和卵二省,其余各省也有不少数量的输入病例,三日疟和卵二省,其余各省也有不少数量的输入病例,三日疟和卵形疟已罕见我国的疟区大多分布在海拔形疟已罕见我国的疟区大多分布在海拔形疟已罕见我国的疟区大多分布在海拔形疟已罕见我国的疟区大多分布在海拔15001500米以下地带;米以下地带;米以下地带;米以下地带;北纬北纬北纬北纬3333度以北地区传播季节为度以北地区传播季节为度以北地区传播季节为度以北地区传播季节为7 7月至月至月至月至1111月间,北纬月间,北纬月间,北纬月间,北纬3333度至北度至北度至北度至北纬纬纬纬2525度间地区传播季节为度间地区传播季节为度间地区传播季节为度间地区传播季节为5 5月至月至月至月至1212月间,北纬月间,北纬月间,北纬月间,北纬2525度以南地区度以南地区度以南地区度以南地区全年均有传播发生。

      全年均有传播发生全年均有传播发生全年均有传播发生黑龙江黑龙江黑龙江黑龙江、、、、吉林吉林吉林吉林、、、、内蒙内蒙内蒙内蒙、、、、甘肃甘肃甘肃甘肃、、、、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宁宁宁宁夏夏夏夏、、、、青海青海青海青海、、、、新疆新疆新疆新疆(除(除(除(除伊犁河伊犁河伊犁河伊犁河谷地带)以及谷地带)以及谷地带)以及谷地带)以及西藏西藏西藏西藏(除(除(除(除雅鲁雅鲁雅鲁雅鲁藏布藏布藏布藏布江河谷的最东南端)目前已不存在疟疾流行的危险性江河谷的最东南端)目前已不存在疟疾流行的危险性江河谷的最东南端)目前已不存在疟疾流行的危险性江河谷的最东南端)目前已不存在疟疾流行的危险性当前我国疟疾防治策略作出重大调整当前我国疟疾防治策略作出重大调整当前我国疟疾防治策略作出重大调整当前我国疟疾防治策略作出重大调整::::正从控制疟疾阶段正从控制疟疾阶段正从控制疟疾阶段正从控制疟疾阶段走向消除疟疾阶段,即由过去走向消除疟疾阶段,即由过去走向消除疟疾阶段,即由过去走向消除疟疾阶段,即由过去“ “针对高发区,降低发病率针对高发区,降低发病率针对高发区,降低发病率针对高发区,降低发病率” ”调整为调整为调整为调整为“ “针对每个疫点,阻断疟疾传播针对每个疫点,阻断疟疾传播针对每个疫点,阻断疟疾传播针对每个疫点,阻断疟疾传播” ”。

      2008年全国疟区分布图年全国疟区分布图 2009年全国年全国疟疟疾疾发发病情况病情况序号序号序号序号省(市、区)省(市、区)省(市、区)省(市、区)疟疾发病数疟疾发病数疟疾发病数疟疾发病数间日疟间日疟间日疟间日疟恶性疟恶性疟恶性疟恶性疟未分型未分型未分型未分型死亡病例死亡病例死亡病例死亡病例发病数占疟疾发病数占疟疾发病数占疟疾发病数占疟疾总发病数百分总发病数百分总发病数百分总发病数百分比(比(比(比(%%))))死亡数占疟疾死亡数占疟疾死亡数占疟疾死亡数占疟疾总死亡数百分总死亡数百分总死亡数百分总死亡数百分比(比(比(比(%%))))1 1安徽安徽安徽安徽592159214995499518189089081 141.8741.8710102 2云南云南云南云南27312731201920195675671451452 219.3119.3120203 3河南河南河南河南1616161615511551333332321 111.4311.4310104 4贵州贵州贵州贵州8668664834833 3380380- -6.126.12- -5 5湖北湖北湖北湖北7207205385382020162162- -5.095.09- -6 6海南海南海南海南6876872512511111425425- -4.864.86- -7 7江苏江苏江苏江苏34434424124199994 41 12.432.4310108 8浙江浙江浙江浙江22622617417449493 31 11.601.6010109 9四川四川四川四川1891898989494951511 11.341.3410101010山东山东山东山东116116575721213838- -0.820.82- -1111湖南湖南湖南湖南9696373719194040- -0.680.68- -1212广东广东广东广东82823838131331311 10.580.5810101313福建福建福建福建6565272728281010- -0.460.46- -1414陕西陕西陕西陕西646424247 73333- -0.450.45- -1515上海上海上海上海585840406 61212- -0.410.41- -1616广广广广   西西西西5252313118183 3- -0.370.37- -1717重庆重庆重庆重庆4848202011111717- -0.340.34- -1818甘肃甘肃甘肃甘肃47472 2303015151 10.330.3310101919西西西西   藏藏藏藏43432929- -1414- -0.300.30- -2020河北河北河北河北43438 810102525- -0.300.30- -2121辽宁辽宁辽宁辽宁35358 8131314141 10.250.2510102222北京北京北京北京32329 98 81515- -0.230.23- -2323江西江西江西江西18188 8- -1010- -0.130.13- -2424吉林吉林吉林吉林11114 4- -7 7- -0.080.08- -2525黑龙江黑龙江黑龙江黑龙江9 92 24 43 3- -0.060.06- -2626山西山西山西山西7 73 31 13 3- -0.050.05- -2727新疆新疆新疆新疆6 62 22 22 2- -0.040.04- -2828天津天津天津天津4 4- -- -4 4- -0.030.03- -2929内蒙古内蒙古内蒙古内蒙古3 3- -1 12 2- -0.020.02- -3030青海青海青海青海1 11 1- -- -- -0.010.01- -全全全全   国国国国1414014140106911069110411041240824081010- -- - 我区疟疾流行概况我区疟疾流行概况n n我区为非稳定性单一间日疟流行区,主要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

      疟疾发病人数由20世纪60年代末的4032/万减少到90年代末的0.6/万左右2000年后,我区部分乡镇出现疫情回升,但随着《2006-2015年全国疟疾防治规划》的实施,特别是近几年来,在第五轮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的资金支持下,使局部地区疫情回升得到有效遏制到2009年,全区疟疾发病率已降至0.82/万 疟疾在世界传染病控制中的战略地位疟疾在世界传染病控制中的战略地位 1 1、、、、19751975年:年:年:年:n nWHOWHO、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指定重点防治的六、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指定重点防治的六、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指定重点防治的六、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指定重点防治的六大热带病之一(大热带病之一(大热带病之一(大热带病之一(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 利什曼利什曼利什曼利什曼病、锥虫病、病、锥虫病、病、锥虫病、病、锥虫病、麻风病麻风病麻风病麻风病 )) 2 2、、、、8080年代:年代:年代:年代:n n全球基金项目设立的三大重大公共卫生疾病控制之一(全球基金项目设立的三大重大公共卫生疾病控制之一(全球基金项目设立的三大重大公共卫生疾病控制之一(全球基金项目设立的三大重大公共卫生疾病控制之一(疟疟疟疟疾、疾、疾、疾、AIDSAIDS、结核病)、结核病)、结核病)、结核病)n n3 3、、、、20002000年年年年9 9月:月:月:月:n n联合国首脑会议上,由联合国首脑会议上,由联合国首脑会议上,由联合国首脑会议上,由189189个国家签署个国家签署个国家签署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千年发展联合国千年发展联合国千年发展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宣言目标宣言目标宣言目标宣言》》》》,正式做出承诺的八项目标之一。

      正式做出承诺的八项目标之一正式做出承诺的八项目标之一正式做出承诺的八项目标之一n n4 4、、、、20072007年年年年5 5月:月:月:月:n n第六十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第六十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第六十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第六十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20082008年起将每年年起将每年年起将每年年起将每年4 4月月月月2525日或个别成员国决定的一日或数目作为日或个别成员国决定的一日或数目作为日或个别成员国决定的一日或数目作为日或个别成员国决定的一日或数目作为“ “世界疟疾世界疟疾世界疟疾世界疟疾日日日日” ” 行 动                        20052005年年年年6 6月月月月3030日,美日,美日,美日,美国总统布什说:国总统布什说:国总统布什说:国总统布什说:“ “疟疾疟疾疟疾疟疾((((malariamalaria)问题是非常)问题是非常)问题是非常)问题是非常悲剧性的,因为该疾病悲剧性的,因为该疾病悲剧性的,因为该疾病悲剧性的,因为该疾病本身是高度可治、可防本身是高度可治、可防本身是高度可治、可防本身是高度可治、可防的。

      的 盖茨向疟疾开战n n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 n n切断传染途径切断传染途径 n n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 1 1亿美元亿美元 研制几种抗疟疾新药研制几种抗疟疾新药50705070万美元万美元 对杀虫剂和灭杀蚊子的手段进行改进对杀虫剂和灭杀蚊子的手段进行改进1.0761.076亿美元:亿美元:葛兰素史克公司,用于研制一种抗疟疾葛兰素史克公司,用于研制一种抗疟疾疫苗,最早疫苗,最早20102010年上市年上市 n盖茨基金会盖茨基金会20062006年年1212月月1212日宣布,将日宣布,将再提供再提供83508350万美元用于疟疾的防治万美元用于疟疾的防治n世界银行世界银行发起一项全球抗击疟疾计划,发起一项全球抗击疟疾计划,准备动用准备动用5 5亿至亿至1010亿美元资金帮助非洲亿美元资金帮助非洲国家抗击疟疾国家抗击疟疾 非洲疟疾日n n2000年年4月月25日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日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举行的非洲首脑会议达成了举行的非洲首脑会议达成了《《关于在关于在非洲遏制疟疾的阿布贾宣言非洲遏制疟疾的阿布贾宣言》》,,《《宣宣言言》》重申了非洲各国联合打击疟疾疫重申了非洲各国联合打击疟疾疫情。

      联合国把这天定为情联合国把这天定为“疟疾日疟疾日” 世界疟疾日n n2007年年5月,第六十届世界卫生大会通月,第六十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过决议,决定从2008年起将每年年起将每年4月月25日或个别成员国决定的一日或数日作日或个别成员国决定的一日或数日作为为“世界疟疾日世界疟疾日”n n2008年年“世界疟疾日世界疟疾日”的主题为的主题为“疟疾疟疾—一种没有国界的疾病一种没有国界的疾病” 疟疾在我国传染病控制中的战略地位疟疾在我国传染病控制中的战略地位n n1 1、建国初期被列为五大寄生虫病之一(疟疾、血、建国初期被列为五大寄生虫病之一(疟疾、血、建国初期被列为五大寄生虫病之一(疟疾、血、建国初期被列为五大寄生虫病之一(疟疾、血吸虫、丝虫病、利什曼病、钩虫病)吸虫、丝虫病、利什曼病、钩虫病)吸虫、丝虫病、利什曼病、钩虫病)吸虫、丝虫病、利什曼病、钩虫病)n n2 2、、、、20062006年年年年2 2月月月月2222日卫生部颁布日卫生部颁布日卫生部颁布日卫生部颁布《《《《 20062006----20152015年全国年全国年全国年全国疟疾防治规划疟疾防治规划疟疾防治规划疟疾防治规划》》》》。

      到2015年底,云南边境地到2015年底,云南边境地到2015年底,云南边境地到2015年底,云南边境地区和海南中南部山区的高传播地区(以下简称区和海南中南部山区的高传播地区(以下简称区和海南中南部山区的高传播地区(以下简称区和海南中南部山区的高传播地区(以下简称“ “高传播地区高传播地区高传播地区高传播地区” ”)各县控制疟疾流行,全国其它流)各县控制疟疾流行,全国其它流)各县控制疟疾流行,全国其它流)各县控制疟疾流行,全国其它流行县(市、区)均要基本消除疟疾;海南省消除行县(市、区)均要基本消除疟疾;海南省消除行县(市、区)均要基本消除疟疾;海南省消除行县(市、区)均要基本消除疟疾;海南省消除恶性疟 n n3 3、响应第六十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我国卫、响应第六十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我国卫、响应第六十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我国卫、响应第六十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决定从生行政部门决定从生行政部门决定从生行政部门决定从20082008年起将每年的年起将每年的年起将每年的年起将每年的4 4月月月月2626日定为日定为日定为日定为“ “全国疟疾日全国疟疾日全国疟疾日全国疟疾日” ”。

      疟疾在我国传染病控制中的战略地位疟疾在我国传染病控制中的战略地位n n4 4、响应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提出的在全球根、响应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提出的在全球根、响应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提出的在全球根、响应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提出的在全球根除疟疾的倡议,我国政府决定在除疟疾的倡议,我国政府决定在除疟疾的倡议,我国政府决定在除疟疾的倡议,我国政府决定在20102010年全面开展消除疟疾年全面开展消除疟疾年全面开展消除疟疾年全面开展消除疟疾工作,卫生部于工作,卫生部于工作,卫生部于工作,卫生部于20102010年年年年5 5月月月月1919日制定了日制定了日制定了日制定了《《《《中国消除疟疾行动中国消除疟疾行动中国消除疟疾行动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计划(计划(计划(2010-20202010-2020年)年)年)年)》》》》,工作目标要求(,工作目标要求(,工作目标要求(,工作目标要求(1 1)所有三类县,)所有三类县,)所有三类县,)所有三类县,到到到到20152015年,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年,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年,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年,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2 2)))). .所有二类县以及所有二类县以及所有二类县以及所有二类县以及除云南部分边境地区外的一类县,到除云南部分边境地区外的一类县,到除云南部分边境地区外的一类县,到除云南部分边境地区外的一类县,到20152015年,无本地感染年,无本地感染年,无本地感染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到疟疾病例;到疟疾病例;到疟疾病例;到20182018年,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

      年,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年,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年,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3 3)))). .云南云南云南云南边境地区的一类县,到边境地区的一类县,到边境地区的一类县,到边境地区的一类县,到20152015年,疟疾发病率下降到万分之年,疟疾发病率下降到万分之年,疟疾发病率下降到万分之年,疟疾发病率下降到万分之一以下,到一以下,到一以下,到一以下,到20172017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4 4)))). .到到到到20202020年全国达到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年全国达到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年全国达到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年全国达到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n n5 5、、20092009年年年年7 7月月月月21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对我国疟疾防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对我国疟疾防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对我国疟疾防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对我国疟疾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疟疾防治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的健疟疾防治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的健疟疾防治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的健疟疾防治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联合国峰会提出了康和安全联合国峰会提出了康和安全联合国峰会提出了康和安全联合国峰会提出了20152015年消除疟疾死亡病例的年消除疟疾死亡病例的年消除疟疾死亡病例的年消除疟疾死亡病例的目标我国疟疾防治工作有较好基础,应继续努力,增加目标我国疟疾防治工作有较好基础,应继续努力,增加目标我国疟疾防治工作有较好基础,应继续努力,增加目标我国疟疾防治工作有较好基础,应继续努力,增加投入,依靠科学,扎实工作,务求实现投入,依靠科学,扎实工作,务求实现投入,依靠科学,扎实工作,务求实现投入,依靠科学,扎实工作,务求实现20152015年的目标,并年的目标,并年的目标,并年的目标,并落实好援非疟疾合作项目落实好援非疟疾合作项目落实好援非疟疾合作项目落实好援非疟疾合作项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李克强都对疟疾防控工作作出批示李克强都对疟疾防控工作作出批示李克强都对疟疾防控工作作出批示李克强都对疟疾防控工作作出批示 历界“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n n 20082008年年年年 疟疾疟疾疟疾疟疾------- ------- 一种没有国界的疾病一种没有国界的疾病一种没有国界的疾病一种没有国界的疾病 Malaria------a disease without bordersMalaria------a disease without borders 20092009年年年年 消除疟疾危害,促进和谐发展;消除疟疾危害,促进和谐发展;消除疟疾危害,促进和谐发展;消除疟疾危害,促进和谐发展; 一顶蚊帐,一份关爱,远离疟疾一顶蚊帐,一份关爱,远离疟疾一顶蚊帐,一份关爱,远离疟疾一顶蚊帐,一份关爱,远离疟疾 20102010年年年年 加大防治工作力度,实现消除疟疾目标加大防治工作力度,实现消除疟疾目标加大防治工作力度,实现消除疟疾目标加大防治工作力度,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20112011年年年年 消除疟疾,履行承诺消除疟疾,履行承诺消除疟疾,履行承诺消除疟疾,履行承诺 2010年宣传主题年宣传主题 疟疾的生活史疟疾的生活史n疟原虫生活过程都需要人和蚊子两个生物作为发育和繁殖的宿主,并在人和蚊子两个宿主间经历世代交替。

      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主要寄生在人体肝脏中的肝细胞和血液中的红细胞在蚊体内发育主要寄生在蚊胃中 疟原虫二直接宿主生活史疟原虫二直接宿主生活史人人雌蚊雌蚊生活史 疟原虫生活史分期疟原虫生活史分期在人体内发育在蚊体内发育疟原虫红细胞外期(肝细胞内期)(肝细胞内期)红细胞内期配子生殖期孢子增殖期红细胞内周期繁殖阶段配子体形成阶段 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和繁殖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和繁殖n感染了疟原虫的蚊子(按蚊)叮咬健康人后,疟原虫侵入人体经血液侵入肝细胞,在肝细胞内寄生、繁殖,成熟后又侵入红细胞内寄生、繁殖,使红细胞定时的、成批的破裂而发病 疟原虫在人体内生活史(间日疟间日疟))迟发性子孢子迟发性子孢子速发性子孢子速发性子孢子  人体内的发育人体内的发育—无性生殖阶段(内潜伏期)无性生殖阶段(内潜伏期)                            子孢子(蚊唾液腺内约子孢子(蚊唾液腺内约40个)个)                                       随血流进入肝细胞随血流进入肝细胞                                                                      红外期裂殖体红外期裂殖体                                                                                                    红细胞外期红细胞外期                          红外期裂殖子红外期裂殖子                                       进入红细胞进入红细胞                         滋养体滋养体  (环状体)(环状体)                                                  裂殖体裂殖体                                                                                                       红细胞内期红细胞内期                             裂殖子裂殖子                  雌配子体雌配子体    雄配子体(雄配子体(8::1)) 有性体有性体P.v/p.o有速发或迟发有速发或迟发2种种疟原虫在人体的寿命疟原虫在人体的寿命:p.f:9-12m; p.v:2y; p.m:3yp.V::速发速发子子孢子孢子8d,迟发迟发子子孢子孢子6-12mp.v:12000; p.f:40000; p.m:15000;p.o:15400配子体形成阶段配子体形成阶段肝细胞破裂肝细胞破裂红细胞破裂红细胞破裂30分钟分钟p.v:48h p.f:36-48h p.m:72h p.o:48hp.v:12-24; p.f:18-36; p.m:612; p.o:6-12;约约40个个入人体入人体 肝细胞内肝细胞内 疟原虫疟原虫 感染的红细胞及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感染的红细胞感染的红细胞感染的红细胞疟原虫疟原虫疟原虫疟原虫 疟疾发作数次后,可出现贫血,尤疟疾发作数次后,可出现贫血,尤以恶性疟为甚。

      以恶性疟为甚1、疟原虫直接破坏红细胞疟原虫直接破坏红细胞2、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3、红细胞生成障碍红细胞生成障碍4、免疫病理反应免疫病理反应 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和繁殖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和繁殖n n疟疾是由蚊子叮咬而传播 ♀♀按蚊刺按蚊刺吸疟疾患者血液(平均吸疟疾患者血液(平均2-32-3天天叮咬叮咬1次次,♂♂按蚊不吸血)后,疟原虫随血进入按蚊不吸血)后,疟原虫随血进入蚊胃,在蚊胃中约经蚊胃,在蚊胃中约经2 2周时间发育周时间发育成熟,成熟,形成形成成千上万个成千上万个疟原虫的疟原虫的子孢子,子孢子,经经蚊子蚊子唾唾液液腺激活后再腺激活后再叮咬他人而传播叮咬他人而传播 传疟按蚊传疟按蚊 疟原虫在蚊体内生活史 疟原虫疟原虫疟原虫疟原虫按蚊体内的发育增殖按蚊体内的发育增殖按蚊体内的发育增殖按蚊体内的发育增殖  (  (  (  (配子生殖配子生殖配子生殖配子生殖和和和和孢子增殖孢子增殖孢子增殖孢子增殖))))受精受精受精受精配子体     配子    合子配子体     配子    合子配子体     配子    合子配子体     配子    合子减数减数减数减数分裂分裂分裂分裂出丝出丝出丝出丝作用作用作用作用♀♀♀♀ ♂♂♂♂♀♀♀♀ ♂♂♂♂动合子动合子动合子动合子囊合子囊合子囊合子囊合子子子子子孢子孢子孢子孢子SporozoiteSporozoite(卵囊)(卵囊)示示::蚊蚊胃胃             蚊体内发育蚊体内发育--有性生殖阶段(外潜伏期约有性生殖阶段(外潜伏期约10天)天)            雌配子体雌配子体         雄配子体雄配子体               雌配子雌配子               雄配子雄配子                                          受精受精                      蚊胃腔内(蚊胃腔内(配子生殖期配子生殖期))                           合子合子                         动合子动合子                                 穿胃壁穿胃壁                     囊合子(卵囊)囊合子(卵囊)                                                                           蚊胃壁蚊胃壁(孢子增殖期孢子增殖期))                      子孢子(成千上万)子孢子(成千上万) 24-72h8-9d疟原虫在蚊子体内发育天数疟原虫在蚊子体内发育天数(270c)::p.v:9-10d; p.f:10d。

      在蚊子体内寿命在蚊子体内寿命p.v:40-45d,一般:一般:30-35d在蚊体内适应发育温在蚊体内适应发育温度度:160c-300c;相对;相对湿度:湿度:60-85%胞质出胞质出丝丝4-8条条在胃弹性纤在胃弹性纤在胃弹性纤在胃弹性纤维膜下发育维膜下发育维膜下发育维膜下发育 疟疟 原原 虫虫 生生 活活 史(恶性疟)史(恶性疟) 恶性疟恶性疟生活史生活史 疟疟疟疟   原原原原   虫虫虫虫   生生生生   活活活活   史史史史((((间间间间日日日日疟疟疟疟)))) 间日疟间日疟生活史生活史 在人体内在人体内在人体内在人体内 在蚊体内在蚊体内在蚊体内在蚊体内迟发型迟发型 速发型速发型 子孢子裂殖体裂殖子子孢子裂殖体裂殖子RBCRBCRBCRBC外期(在肝细胞内)外期(在肝细胞内)外期(在肝细胞内)外期(在肝细胞内) RBCRBCRBCRBC内期(在红细胞内)内期(在红细胞内)内期(在红细胞内)内期(在红细胞内) 环状体环状体滋养体 裂殖子♀♂配子体配子体 裂殖体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无性生殖无性生殖无性生殖 ♀♂配子配子合子合子 动合子动合子 囊合子囊合子二、生活史二、生活史 四种人疟原虫生活史主要不同点 疟原虫生活史各期的临床意义疟原虫生活史各期的临床意义 生活史要点 1、在人体内寄生的细胞:肝细胞及红细胞。

      在人体内寄生的细胞:肝细胞及红细胞2、感染期:子孢子;、感染期:子孢子;3、感染方式:、感染方式: 1)自然情况下经媒介昆虫传播自然情况下经媒介昆虫传播 2)红内期各发育阶段(除了配子体))红内期各发育阶段(除了配子体)可输血感染可输血感染 4、生殖方式:世代交替在人体内的裂体增、生殖方式:世代交替在人体内的裂体增殖、在蚊体内的配子生殖及孢子生殖殖、在蚊体内的配子生殖及孢子生殖 5、宿主:、宿主:1)终宿主:按蚊()终宿主:按蚊(♀););2)中间宿主:人及按蚊()中间宿主:人及按蚊(♀) 6、、子子孢孢子子的的“多多型型学学说说”::对对于于间间日日疟疟原原虫虫与与卵卵形形疟疟原原虫虫其其子子孢孢子子具具有有遗遗传传学学上上的的二二种种类类型型,,即即速速发发型型子子孢孢子子和和迟迟((缓缓))发发型型子子孢孢子子前前者者进进入入肝肝细细胞胞后后很很快快发发育育,,后后者者则则进进入入休休眠眠状状态态((休休眠眠子子))迟迟发发型型子子孢孢子子的的存存在在是是间间日日疟疟原原虫虫与与卵卵形疟原虫复发的原因形疟原虫复发的原因生活史要点 7 7、红细胞外期(红外期):、红细胞外期(红外期):、红细胞外期(红外期):、红细胞外期(红外期): 疟原虫在肝细胞内只疟原虫在肝细胞内只疟原虫在肝细胞内只疟原虫在肝细胞内只进行一次裂体增殖,导致肝细胞破裂,产生的大进行一次裂体增殖,导致肝细胞破裂,产生的大进行一次裂体增殖,导致肝细胞破裂,产生的大进行一次裂体增殖,导致肝细胞破裂,产生的大量裂殖子并侵入红细胞。

      量裂殖子并侵入红细胞量裂殖子并侵入红细胞量裂殖子并侵入红细胞 8 8、致病期:红细胞内期(红内期)、致病期:红细胞内期(红内期)、致病期:红细胞内期(红内期)、致病期:红细胞内期(红内期)疟疟疟疟原原原原虫虫虫虫在在在在红红红红细细细细胞胞胞胞内内内内进进进进行行行行裂裂裂裂体体体体增增增增殖殖殖殖,,,,其其其其过过过过程程程程为为为为环环环环状状状状体体体体→→大大大大滋滋滋滋养养养养体体体体→→红红红红内内内内期期期期裂裂裂裂殖殖殖殖体体体体→→红红红红内内内内期期期期裂裂裂裂殖殖殖殖子子子子增增增增殖殖殖殖的的的的结结结结果果果果使使使使被被被被寄寄寄寄生生生生的的的的红红红红细细细细胞胞胞胞胀胀胀胀破破破破( (发发发发病病病病)))),,,,裂裂裂裂殖殖殖殖子子子子释释释释出出出出产产产产生生生生的的的的裂裂裂裂殖殖殖殖子子子子又又又又侵侵侵侵入入入入新新新新的的的的红红红红细细细细胞胞胞胞进进进进行行行行裂裂裂裂体体体体增增增增殖殖殖殖,,,,如如如如此此此此循循循循环环环环往往往往复复复复数数数数次次次次后后后后产产产产生生生生的的的的裂裂裂裂殖殖殖殖子子子子,,,,一一一一部分侵入新的红细胞后并发育为配子体。

      部分侵入新的红细胞后并发育为配子体部分侵入新的红细胞后并发育为配子体部分侵入新的红细胞后并发育为配子体生活史要点 9 9、、、、红内期周期:红内期周期: 疟原虫在红细胞内进行一次裂体增疟原虫在红细胞内进行一次裂体增殖所需要的时间殖所需要的时间 间日疟原虫与卵形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与卵形疟原虫:48小时;小时; 恶性疟原虫:恶性疟原虫:36~48小时 三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72小时;小时; 红内期周期与疟疾的临床发作周期一红内期周期与疟疾的临床发作周期一致 生活史要点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n n疟疾以周期性寒热发作,后继发性贫血及肝脾肿疟疾以周期性寒热发作,后继发性贫血及肝脾肿疟疾以周期性寒热发作,后继发性贫血及肝脾肿疟疾以周期性寒热发作,后继发性贫血及肝脾肿大为特征大为特征大为特征大为特征人体疟疾典型的临床发作大体可分为人体疟疾典型的临床发作大体可分为人体疟疾典型的临床发作大体可分为人体疟疾典型的临床发作大体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发作期(发冷、发热、出汗)潜伏期、前驱期、发作期(发冷、发热、出汗)潜伏期、前驱期、发作期(发冷、发热、出汗)潜伏期、前驱期、发作期(发冷、发热、出汗)和间歇期四期。

      和间歇期四期和间歇期四期和间歇期四期n n潜伏期潜伏期潜伏期潜伏期 ( incubation period )( incubation period ):疟原虫侵入人体到:疟原虫侵入人体到:疟原虫侵入人体到:疟原虫侵入人体到疟疾发作疟疾发作疟疾发作疟疾发作n n 间日疟 短潜伏期间日疟 短潜伏期间日疟 短潜伏期间日疟 短潜伏期 1212----3030天,平均天,平均天,平均天,平均 1414天天天天, ,长潜伏期长潜伏期长潜伏期长潜伏期 6 6----9 9个月或更长个月或更长个月或更长个月或更长n n 恶性疟 恶性疟 恶性疟 恶性疟 9 9----1414天,平均约为天,平均约为天,平均约为天,平均约为1212天天天天n n         三日疟 三日疟 三日疟 三日疟 1818----3535天,平均天,平均天,平均天,平均2828天天天天 典型疟疾发作典型疟疾发作n n三步曲(一三步曲(一三步曲(一三步曲(一冷、二热、三出汗,冷、二热、三出汗,冷、二热、三出汗,冷、二热、三出汗,过程过程过程过程6-106-10小时)小时)小时)小时)n n    寒战寒战寒战寒战                高热高热高热高热                出汗退热出汗退热出汗退热出汗退热n n (0.5-2h) (4-6h, 40-41oC)(0.5-2h) (4-6h, 40-41oC) (36oC) (36oC)n n周期性:冷、热、汗。

      周期性:冷、热、汗周期性:冷、热、汗周期性:冷、热、汗n n冷:全身颤抖冷:全身颤抖冷:全身颤抖冷:全身颤抖 、皮肤鸡皮样、面色苍白,口唇与指甲、皮肤鸡皮样、面色苍白,口唇与指甲、皮肤鸡皮样、面色苍白,口唇与指甲、皮肤鸡皮样、面色苍白,口唇与指甲发紫等;夏天盖几层棉被也不觉暖发紫等;夏天盖几层棉被也不觉暖发紫等;夏天盖几层棉被也不觉暖发紫等;夏天盖几层棉被也不觉暖1-2h) 1-2h) 1-2h) 1-2h) n n热:面色绯红、皮肤灼热;热:面色绯红、皮肤灼热;热:面色绯红、皮肤灼热;热:面色绯红、皮肤灼热;T T T T::::39-40℃39-40℃39-40℃39-40℃可伴头痛、全可伴头痛、全可伴头痛、全可伴头痛、全身酸痛,小儿或严重成人可发生惊厥、谵亡或昏迷身酸痛,小儿或严重成人可发生惊厥、谵亡或昏迷身酸痛,小儿或严重成人可发生惊厥、谵亡或昏迷身酸痛,小儿或严重成人可发生惊厥、谵亡或昏迷 (4-6h) (4-6h) (4-6h) (4-6h) n n出汗:大汗淋漓、体温急降,乏力出汗:大汗淋漓、体温急降,乏力出汗:大汗淋漓、体温急降,乏力出汗:大汗淋漓、体温急降,乏力。

      疟疾发作的原因疟疾发作的原因             ?? 裂殖子裂殖子疟原虫代谢产物疟原虫代谢产物红细胞碎片红细胞碎片被单核巨噬细胞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吞噬体温调体温调节功能节功能紊乱紊乱红细胞破裂红细胞破裂   后释放后释放  疟疾发作的原因疟疾发作的原因 发作特点:发作特点:发作特点:发作特点:    间日疟间日疟间日疟间日疟::::隔天发作,周期隔天发作,周期隔天发作,周期隔天发作,周期   48 48 h h 三日疟三日疟三日疟三日疟::::隔隔隔隔两天两天两天两天发作,周期发作,周期发作,周期发作,周期   72 72 h h恶日疟恶日疟恶日疟恶日疟::::起初隔天发作,后常不规则起初隔天发作,后常不规则起初隔天发作,后常不规则起初隔天发作,后常不规则   , ,一般一般一般一般   36-48h36-48h机理:机理:机理:机理: 1 1、与疟原虫红内期裂体增殖周期有关、与疟原虫红内期裂体增殖周期有关、与疟原虫红内期裂体增殖周期有关、与疟原虫红内期裂体增殖周期有关 2 2、与发作阈值有关(、与发作阈值有关(、与发作阈值有关(、与发作阈值有关(p.vp.v: 10-500: 10-500个个个个/mm3; /mm3; p.fp.f: : 500-1300500-1300个个个个/mm3)/mm3)3 3、与虫体毒力及人体抵抗力有关、与虫体毒力及人体抵抗力有关、与虫体毒力及人体抵抗力有关、与虫体毒力及人体抵抗力有关典型典型发作发作 n n间日疟临床表现特点:间日疟临床表现特点:n n间日疟潜伏期一般为间日疟潜伏期一般为间日疟潜伏期一般为间日疟潜伏期一般为1111----2525天,多有前驱期。

      复天,多有前驱期复天,多有前驱期复天,多有前驱期复发时常无前驱期临床急性发作以体温超过发时常无前驱期临床急性发作以体温超过发时常无前驱期临床急性发作以体温超过发时常无前驱期临床急性发作以体温超过3838℃℃℃℃为准,隔日定时发作者约占半数为准,隔日定时发作者约占半数为准,隔日定时发作者约占半数为准,隔日定时发作者约占半数n n发热始于中午前后和晚上发热始于中午前后和晚上发热始于中午前后和晚上发热始于中午前后和晚上9 9点以前,偶见于深夜点以前,偶见于深夜点以前,偶见于深夜点以前,偶见于深夜n n初发病例决大多数每日发作一次,发热时间长,初发病例决大多数每日发作一次,发热时间长,初发病例决大多数每日发作一次,发热时间长,初发病例决大多数每日发作一次,发热时间长,与恶性疟相似初发时可因感染两批以上虫株先与恶性疟相似初发时可因感染两批以上虫株先与恶性疟相似初发时可因感染两批以上虫株先与恶性疟相似初发时可因感染两批以上虫株先后发育成熟,发热可不规则尔后虫株仅以一批后发育成熟,发热可不规则尔后虫株仅以一批后发育成熟,发热可不规则尔后虫株仅以一批后发育成熟,发热可不规则尔后虫株仅以一批为主,故为主,故为主,故为主,故2 2----3 3日后呈典型隔日发作。

      日后呈典型隔日发作日后呈典型隔日发作日后呈典型隔日发作n n开始症状较轻,热度较低,随后日益加重经多开始症状较轻,热度较低,随后日益加重经多开始症状较轻,热度较低,随后日益加重经多开始症状较轻,热度较低,随后日益加重经多次发作,随着免疫力的产生,症状又由重转轻,次发作,随着免疫力的产生,症状又由重转轻,次发作,随着免疫力的产生,症状又由重转轻,次发作,随着免疫力的产生,症状又由重转轻,不治而不治而不治而不治而“ “愈愈愈愈” ”间日疟预后良好间日疟预后良好间日疟预后良好间日疟预后良好 间间间间   日日日日   疟疟疟疟   发发发发   热热热热   图图图图 恶性疟临床表现特点:恶性疟临床表现特点:l 潜伏期潜伏期11--16天天.l 多突然发病,无寒战,仅有畏寒感高热多突然发病,无寒战,仅有畏寒感高热 者多见,常伴有头痛、全身酸痛、心、呕者多见,常伴有头痛、全身酸痛、心、呕吐、贫血等;热型复杂吐、贫血等;热型复杂l 出汗期不明显出汗期不明显l 间歇期极短间歇期极短,(由于在裂殖体热外还可有,(由于在裂殖体热外还可有 滋聚热,故在滋聚热,故在48小时内可有二次发热)小时内可有二次发热) 体温曲线呈体温曲线呈“M”型。

      型 间日疟间日疟间日疟间日疟恶性疟恶性疟恶性疟恶性疟三日疟三日疟三日疟三日疟蛋型疟蛋型疟蛋型疟蛋型疟潜伏期潜伏期潜伏期潜伏期( ( ( (天天天天) ) ) )I I I I型型型型 12~3012~3012~3012~30IIIIIIII型型型型 12~3012~3012~3012~30IIIIIIIIIIII型型型型 6~96~96~96~9个月个月个月个月7~277~277~277~27平均平均平均平均11111111天天天天18~4018~4018~4018~40平均平均平均平均28282828天天天天11~1611~1611~1611~16发作周期发作周期发作周期发作周期48h48h24~4824~4824~4824~4872h72h72h72h48h48h主要症状主要症状主要症状主要症状冷、热(间歇热)、汗冷、热(间歇热)、汗冷、热(间歇热)、汗冷、热(间歇热)、汗冷、热(驰冷、热(驰冷、热(驰冷、热(驰张热)、汗张热)、汗张热)、汗张热)、汗冷、热(间冷、热(间冷、热(间冷、热(间歇热)歇热)歇热)歇热) 、汗、汗、汗、汗冷、热(间冷、热(间冷、热(间冷、热(间歇热)歇热)歇热)歇热) 、汗、汗、汗、汗复发复发复发复发I I I I型型型型 有潜隐期甚短的频繁复发有潜隐期甚短的频繁复发有潜隐期甚短的频繁复发有潜隐期甚短的频繁复发IIIIIIII型型型型 近期复发(近期复发(近期复发(近期复发(3 3 3 3个月内)者个月内)者个月内)者个月内)者约占约占约占约占8%8%8%8%,远期复发(,远期复发(,远期复发(,远期复发(8 8 8 8----10101010个月)个月)个月)个月)约占约占约占约占90%90%90%90%以上以上以上以上IIIIIIIIIIII型型型型 有潜隐期短和长的复发有潜隐期短和长的复发有潜隐期短和长的复发有潜隐期短和长的复发无复发无复发无复发无复发无复发无复发无复发无复发有复发有复发有复发有复发预后预后预后预后极少发生脑型疟,一般预后好极少发生脑型疟,一般预后好极少发生脑型疟,一般预后好极少发生脑型疟,一般预后好易发生脑型易发生脑型易发生脑型易发生脑型疟,不及时疟,不及时疟,不及时疟,不及时治疗而死亡治疗而死亡治疗而死亡治疗而死亡预后好预后好预后好预后好预后颇佳预后颇佳预后颇佳预后颇佳四种疟疾临床特点比较 疟疾的传播周期疟疾的传播周期 间日疟间日疟恶性疟恶性疟三日疟三日疟孢子增殖期孢子增殖期(外潜伏期外潜伏期) 原虫出现前期原虫出现前期(内潜伏期内潜伏期) 配子体成熟期配子体成熟期 10天天  10天天  0天天 20天天 13天天  11天天  11天天 35天天16天天  18-35天天,平均平均28天天p.v:从蚊子叮咬到出现第一代病例时间最早在从蚊子叮咬到出现第一代病例时间最早在20天,一般在天,一般在4-5周周传传 播播 周周 期期(潜伏间隔潜伏间隔) 疟疾的再燃再燃 (recrudescence) 和和复复发发 (relapse) 1.1.   再燃再燃再燃再燃   (recrudescence)(recrudescence)                          ((((与红内期疟原虫有关)与红内期疟原虫有关)与红内期疟原虫有关)与红内期疟原虫有关)                急性患者在疟疾发作停止后,如体内仍急性患者在疟疾发作停止后,如体内仍急性患者在疟疾发作停止后,如体内仍急性患者在疟疾发作停止后,如体内仍有少量残存的有少量残存的有少量残存的有少量残存的红内期红内期红内期红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可重新大量增殖起来,虽无再感染,但又出可重新大量增殖起来,虽无再感染,但又出可重新大量增殖起来,虽无再感染,但又出可重新大量增殖起来,虽无再感染,但又出现疟疾发作的临床症状,现疟疾发作的临床症状,现疟疾发作的临床症状,现疟疾发作的临床症状,时间:时间:时间:时间:初次症状控初次症状控初次症状控初次症状控制后制后制后制后2 2个月内再次个月内再次个月内再次个月内再次发作。

      发作4 4种疟原虫均有再燃种疟原虫均有再燃种疟原虫均有再燃种疟原虫均有再燃 再燃的特点及再燃的特点及机制机制再燃的特点再燃的特点::发作比原发症状轻发作比原发症状轻 发作次数少发作次数少 配子体出现率高配子体出现率高n n再燃机制:再燃机制:疟原虫抗原变异或带虫免疫疟原虫抗原变异或带虫免疫n n 治疗不彻底治疗不彻底n n 机体抵抗力下降机体抵抗力下降 2 2、、、、   复发复发复发复发   (relapse)(relapse)        [ [与红外期迟发型子孢子(休眠子)有关与红外期迟发型子孢子(休眠子)有关与红外期迟发型子孢子(休眠子)有关与红外期迟发型子孢子(休眠子)有关] ]                疟疾初发后,红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疟疾初发后,红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疟疾初发后,红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疟疾初发后,红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并未经蚊媒再感染,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潜隐并未经蚊媒再感染,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潜隐并未经蚊媒再感染,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潜隐并未经蚊媒再感染,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潜隐期,由于期,由于期,由于期,由于休眠子休眠子休眠子休眠子   ( (hypnozoitehypnozoite)  ) 被激活,随被激活,随被激活,随被激活,随即发育所释放出红外裂殖子进入红细胞而引即发育所释放出红外裂殖子进入红细胞而引即发育所释放出红外裂殖子进入红细胞而引即发育所释放出红外裂殖子进入红细胞而引起疟疾的发作。

      时间:初次症状控制后起疟疾的发作时间:初次症状控制后起疟疾的发作时间:初次症状控制后起疟疾的发作时间:初次症状控制后6 6个个个个月后再次月后再次月后再次月后再次发作pvpv、、、、popo有复发;有复发;有复发;有复发;pfpf、、、、pmpm无复发 时时  间间红红内内期期虫虫数数发热阈值发热阈值时时  间间红红内内期期虫虫数数发热阈值发热阈值再再再再     燃燃燃燃复复复复     发发发发2月内月内6个月以上个月以上((((p.vp.v: 10-500: 10-500个个个个/mm3; /mm3; p.fp.f: : 500-1300500-1300个个个个/mm3)/mm3)((((p.vp.v: 10-500: 10-500个个个个/mm3; /mm3; p.fp.f: 500-1300: 500-1300个个个个/mm3)/mm3)(4种疟原虫均有再燃种疟原虫均有再燃)pv、、po有复发;有复发;pf、、pm无复发无复发 疟疾的免疫疟疾的免疫疟疾的免疫疟疾的免疫1.1.先天性免疫先天性免疫先天性免疫先天性免疫2.2.获得性免疫(包括消除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包括消除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包括消除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包括消除性免疫和非消除性免疫)和非消除性免疫)和非消除性免疫)和非消除性免疫)          疟原虫为非消除性免疫疟原虫为非消除性免疫疟原虫为非消除性免疫疟原虫为非消除性免疫          3.3.                  体液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为主4.4.                  细胞免疫为辅细胞免疫为辅细胞免疫为辅细胞免疫为辅         1、先天免疫(由遗传决定的对、先天免疫(由遗传决定的对疟原虫的先天抵抗力):疟原虫的先天抵抗力):Duffy(达非)血型抗原阴性的人对达非)血型抗原阴性的人对间日疟原虫具有先天性抵抗力。

      间日疟原虫具有先天性抵抗力镰状细胞血红蛋白(镰状细胞血红蛋白(Hbs)及)及G-6-P脱氢酶缺乏症者对恶性疟原虫有抵脱氢酶缺乏症者对恶性疟原虫有抵抗作用抗作用 2、获得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疟疾的获得性免疫具有:疟疾的获得性免疫具有:              种、期、株的特异性种、期、株的特异性同种同株免疫力强同种同株免疫力强同种不同株免疫力低同种不同株免疫力低异种无免疫力异种无免疫力         人体感染疟原虫后,大多数产生一定人体感染疟原虫后,大多数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能抵抗重复感染并使体内的保护性免疫,能抵抗重复感染并使体内疟原虫降至较低水平,但未能完全消灭虫疟原虫降至较低水平,但未能完全消灭虫体,一旦用药物杀灭残存的疟原虫后,已体,一旦用药物杀灭残存的疟原虫后,已获得的免疫力逐渐消失,这种免疫状态称获得的免疫力逐渐消失,这种免疫状态称疟疾的带虫免疫疟疾的带虫免疫原因原因:未激发机体足够的细胞免疫:未激发机体足够的细胞免疫 带虫免疫特点带虫免疫特点n n为非消除性免疫为非消除性免疫n n因有免疫性抗体存在,可使虫荷维持因有免疫性抗体存在,可使虫荷维持较低水平较低水平。

      n n对同种再感染具有抵抗力对同种再感染具有抵抗力n n一旦用药,使残存的疟原虫被杀灭后,一旦用药,使残存的疟原虫被杀灭后,已获得的免疫力逐渐消失已获得的免疫力逐渐消失n n儿童感染多见儿童感染多见         疟疾的带虫免疫显示了疟原疟疾的带虫免疫显示了疟原虫既具有有效的免疫原性,同时虫既具有有效的免疫原性,同时部分原虫又具有逃避宿主免疫效部分原虫又具有逃避宿主免疫效应的能力,疟原虫与宿主保护性应的能力,疟原虫与宿主保护性抗体共存的现象称为免疫逃避抗体共存的现象称为免疫逃避 免疫逃避机制免疫逃避机制n细胞隔离作用:因疟原虫在细胞内细胞隔离作用:因疟原虫在细胞内寄生逃避宿主免疫系统寄生逃避宿主免疫系统n抗原变异抗原变异((p.f)和伪装(虫表吸附)和伪装(虫表吸附宿主宿主Ag)n改变了宿主的免疫应答性(疟原虫改变了宿主的免疫应答性(疟原虫循环抗原的作用)循环抗原的作用) 疟疾的诊断疟疾的诊断n n疟疾诊断是疟疾控制的基础,只有及时、准确地对疟疾病例作出诊断,才能对疟疾病例进行及时、正确、规范的治疗n n世界卫生组织主要以实验室血检诊断作为确诊疟疾病例标准,临床病例诊断和抗疟药物治疗有效不能作为确诊疟疾病例。

      1、病史和流行病学史、病史和流行病学史(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夜间停留或近疾流行区住宿、夜间停留或近2 2周内有输血史)周内有输血史)2、临床症状:临床症状:发病时有周期性发冷、发热、出发病时有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等临床症状,脾大等体征,汗等临床症状,脾大等体征,3、病原学检查、病原学检查   常用方法:常用方法:薄血膜法薄血膜法、、厚血厚血膜法膜法,染色采用:,染色采用:姬氏染色姬氏染色4、其它诊断方法:免疫学方法、、其它诊断方法:免疫学方法、PCR法及法及DNA探针法等探针法等采血的适宜时间采血的适宜时间 薄血膜与厚血膜优缺点的比较薄血膜与厚血膜优缺点的比较诊断原则诊断原则 血液血液红内期红内期取材取材虫期虫期方法方法厚血膜厚血膜法法薄血膜法薄血膜法﹟ ﹟采血采血时间时间恶性疟:发作时恶性疟:发作时其他疟:发作后数小时其他疟:发作后数小时~十小时期十小时期                 实验诊断:实验诊断: 恶性疟患者在外周血一般查恶性疟患者在外周血一般查到环状体及配子体,其它疟到环状体及配子体,其它疟疾患者在外周血中各期疟原疾患者在外周血中各期疟原虫均可查到。

      虫均可查到         薄血膜中原虫形态特征明显,容易识别,薄血膜中原虫形态特征明显,容易识别,但原虫密度低时,易漏诊厚血膜中原虫由于但原虫密度低时,易漏诊厚血膜中原虫由于制片过程中造成的变形,红细胞的溶解,鉴别制片过程中造成的变形,红细胞的溶解,鉴别困难,但原虫较集中,容易发现困难,但原虫较集中,容易发现       基于两种血膜各自的优缺点,宜在一张玻基于两种血膜各自的优缺点,宜在一张玻片上同时做薄血膜及厚血膜片上同时做薄血膜及厚血膜 我国对疟疾病例的分类我国对疟疾病例的分类n n1 、、 带虫者带虫者((1 1)无临床症状无临床症状2 2)显微镜检查血涂片查见疟原虫显微镜检查血涂片查见疟原虫 n n2、 疑似病例疑似病例 ((1 1)患者有不明原因发热症状(体温超过)患者有不明原因发热症状(体温超过3737..5℃5℃);); ((2 2)有生活或去过疫区)有生活或去过疫区( (或输血或输血) )史;史; ((3 3)未能进行实验室病原学检查或检查结果阴性;)未能进行实验室病原学检查或检查结果阴性; ((4 4)采用抗疟药试治但不能证实或排除试治有效采用抗疟药试治但不能证实或排除试治有效。

      n n3、临床诊断病、临床诊断病n n((1 1)有流行病学史)有流行病学史n n((2 2)症状典型)症状典型n n((3 3)试治有效)试治有效n n4、确诊病例、确诊病例n n((1 1)诊断标准)诊断标准1 1::n n a a、有流行病学史、有流行病学史n n b b、症状典型、症状典型n n c c、血检阳性、血检阳性n n((2 2)诊断标准)诊断标准2 2::n n a a、有流行病学史、有流行病学史n n b b、具有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但热型和、具有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但热型和发作周期不规律发作周期不规律 n n c c、血检阳性、血检阳性 临床诊断要点:临床诊断要点:n多数病例在发热前有时间长短不一的寒战或畏寒n体温短时迅速上升,持续数小时后很快下降,然后有不同程度的出汗n开始发作不规律,发热1-2次后发作有定时性,发热与无热期交迭出现且有规律n间歇期除疲劳无力和略感不适外,一般感觉良好n发病多见于中午前后和下午,夜间发作者较少n临床症状一次比一次严重,经多次发作后,又渐次减 轻,有“自愈”的趋势。

      疟疾的社会危害疟疾的社会危害n疟疾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除了中外历史上许多因疟疾暴发而造成重大军事失败的记载以外,还有学者考证,疟疾曾对罗马帝国的衰落起到过重要的作用 疟疾对健康的危害疟疾对健康的危害 n n贫血,肝、脾肿大,凶险型((脑型)疟疾,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脑型疟病理标本脑型疟病理标本(左左)疟色素沉积在脑血管内疟色素沉积在脑血管内,使脑呈现出灰褐色使脑呈现出灰褐色,右边是正常对照右边是正常对照 流行区患疟疾的儿童流行区患疟疾的儿童流行区患疟疾的儿童流行区患疟疾的儿童 疟疟 疾疾 防防 治治 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染途径切断传染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 n n我国制定的防治原则我国制定的防治原则::n n加强和落实灭蚊和传染源防治的综合措加强和落实灭蚊和传染源防治的综合措施,解决治疗抗氯喹疟药的研制和生产施,解决治疗抗氯喹疟药的研制和生产供应,严格执行流动人口疟疾管理制度。

      供应,严格执行流动人口疟疾管理制度执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执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疟疾疟疾★★防治防治 治:治:控制症状控制症状::氯喹、青蒿素类等氯喹、青蒿素类等 防止复发:防止复发:根治药伯喹根治药伯喹 阻断传播:阻断传播:伯喹伯喹查查::大力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发现大力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发现病人、病人、   带虫者灭灭::灭蚊灭蚊管管:疟区管理、流动人口管理、疟情及蚊媒监测疟区管理、流动人口管理、疟情及蚊媒监测疟疾疟疾★★防治防治 防:防:防:防:预防性服药预防性服药::氯喹、乙胺嘧啶氯喹、乙胺嘧啶氯喹、乙胺嘧啶氯喹、乙胺嘧啶+ + + +磺胺多辛等磺胺多辛等磺胺多辛等磺胺多辛等 防蚊防蚊 疫苗研制疫苗研制:: 抗感染:抗感染:子孢子疫苗子孢子疫苗子孢子疫苗子孢子疫苗 抗抗 病:病:裂殖子疫苗裂殖子疫苗裂殖子疫苗裂殖子疫苗 阻断传播:阻断传播:配子疫苗配子疫苗配子疫苗配子疫苗疟疾疟疾★★防治防治 宣:宣: “ “五知道五知道””:: 1 1 1 1、知道疟疾是由疟原虫所引起,是由按蚊传播的、知道疟疾是由疟原虫所引起,是由按蚊传播的、知道疟疾是由疟原虫所引起,是由按蚊传播的、知道疟疾是由疟原虫所引起,是由按蚊传播的;;;; 2 2 2 2、、、、知道得了疟疾要报告村医生;知道得了疟疾要报告村医生;知道得了疟疾要报告村医生;知道得了疟疾要报告村医生; 3 3 3 3、知道得病后要认真服药;、知道得病后要认真服药;、知道得病后要认真服药;、知道得病后要认真服药; 4 4 4 4、知道疟疾是可控制和消灭的;、知道疟疾是可控制和消灭的;、知道疟疾是可控制和消灭的;、知道疟疾是可控制和消灭的; 5 5 5 5、知道消灭疟疾人人有责。

      知道消灭疟疾人人有责知道消灭疟疾人人有责知道消灭疟疾人人有责疟疾疟疾★★防治防治 2、治疗、治疗控制症状(杀灭红内期疟原虫):控制症状(杀灭红内期疟原虫):抗抗复发(杀灭红外期疟原虫):复发(杀灭红外期疟原虫):切断传播(杀灭配子体):切断传播(杀灭配子体):氯氯喹、青蒿素、喹、青蒿素、咯奈啶咯奈啶等等伯喹伯喹伯喹伯喹1、预防、预防蚊媒防制蚊媒防制预防服药预防服药疫苗预防疫苗预防氯氯喹、乙胺嘧啶、喹、乙胺嘧啶、磷磷酸哌喹酸哌喹 疟疾疟疾★★治疗治疗 n n抗疟药品针对疟疾发病机制作用位点抗疟药品针对疟疾发病机制作用位点病因预防药控制症状药控制传播药控制复发药伯氨喹伯氨喹伯氨喹、乙胺嘧啶伯氨喹、乙胺嘧啶乙胺嘧啶乙胺嘧啶氯喹、青蒿素、氯喹、青蒿素、咯奈啶咯奈啶等等可阻断疟原虫二氢叶酸转化可阻断疟原虫二氢叶酸转化可阻断疟原虫二氢叶酸转化可阻断疟原虫二氢叶酸转化为四氢叶酸,阻碍核酸合成,为四氢叶酸,阻碍核酸合成,为四氢叶酸,阻碍核酸合成,为四氢叶酸,阻碍核酸合成,从而抑制疟原虫繁殖从而抑制疟原虫繁殖从而抑制疟原虫繁殖从而抑制疟原虫繁殖 *抑抑抑抑 制制制制 DNADNA复复复复 制制制制 及及及及RNARNA的的的的 转转转转 录录录录 , ,并并并并 使使使使RNARNA断裂;断裂;断裂;断裂;*抑制疟原虫分抑制疟原虫分解血红蛋白和血解血红蛋白和血红素聚合酶活性红素聚合酶活性*损伤线粒体损伤线粒体抑制疟原抑制疟原虫的氧化磷酸化过程。

      虫的氧化磷酸化过程 *氧化作用氧化作用影响红细胞影响红细胞外期疟原虫的代谢外期疟原虫的代谢破坏疟原破坏疟原虫膜系统虫膜系统 疟疾治疗的一般原则n1、早期治疗:凡疟疾病人一定要及时治疗,对无、早期治疗:凡疟疾病人一定要及时治疗,对无免疫免疫 力的恶性疟尤需及时,以免转为脑型疟力的恶性疟尤需及时,以免转为脑型疟n2、全程足量:所有病例均需全程足量以防复发或、全程足量:所有病例均需全程足量以防复发或复燃n3、给药途径:一般患者均适用口服给药,凶险型、给药途径:一般患者均适用口服给药,凶险型疟疾患者应酌情以注射途径给药疟疾患者应酌情以注射途径给药n4、联合治疗:根治间日疟需用组织期裂殖体杀灭、联合治疗:根治间日疟需用组织期裂殖体杀灭剂与血内裂殖体杀灭剂联合治疗对抗药性恶性剂与血内裂殖体杀灭剂联合治疗对抗药性恶性疟也要用联合疗法疟也要用联合疗法n5、对症治疗和护理:除及时使用抗疟药外,对症、对症治疗和护理:除及时使用抗疟药外,对症治疗和护理也相当重要治疗和护理也相当重要 疟疾治疗方案疟疾治疗方案n n目前,在我国中部地区当地流行的间日疟存在短目前,在我国中部地区当地流行的间日疟存在短目前,在我国中部地区当地流行的间日疟存在短目前,在我国中部地区当地流行的间日疟存在短潜伏期潜伏期潜伏期潜伏期+ + + +长复发期以及长潜伏期长复发期以及长潜伏期长复发期以及长潜伏期长复发期以及长潜伏期+ + + +短复发期两种间短复发期两种间短复发期两种间短复发期两种间日疟原虫株,同时还存在从我国云南和海南以及日疟原虫株,同时还存在从我国云南和海南以及日疟原虫株,同时还存在从我国云南和海南以及日疟原虫株,同时还存在从我国云南和海南以及从国外输入的抗药性恶性疟。

      因此,在我国中部从国外输入的抗药性恶性疟因此,在我国中部从国外输入的抗药性恶性疟因此,在我国中部从国外输入的抗药性恶性疟因此,在我国中部地区的疟疾治疗包括:地区的疟疾治疗包括:地区的疟疾治疗包括:地区的疟疾治疗包括: 1 1、间日疟的临床治疗、间日疟的临床治疗 2 2、间日疟的休根治疗、间日疟的休根治疗(春季抗复发治疗(春季抗复发治疗(春季抗复发治疗(春季抗复发治疗)) 3 3、输入性恶性疟的治疗、输入性恶性疟的治疗 间日疟临床治疗方案间日疟临床治疗方案((1 1)氯喹)氯喹/ /伯氨伯氨喹八日疗法(成人剂量):喹八日疗法(成人剂量):• •总剂量总剂量 1.2g1.2g((8 8片)氯喹加片)氯喹加180mg180mg((2424片)伯氨喹片)伯氨喹 氯喹第氯喹第1 1天:天:0.6g0.6g((4 4片);第片);第2-32-3天:天: 每天每天0.3g0.3g(各(各2 2片)片)n n伯伯氨氨喹喹每每天天::22.5mg22.5mg((3 3片片)) ,,连连服服8 8天天 间日疟的休根治疗间日疟的休根治疗n n在疟疾传播休止期(春季)对上年间日疟病例进在疟疾传播休止期(春季)对上年间日疟病例进在疟疾传播休止期(春季)对上年间日疟病例进在疟疾传播休止期(春季)对上年间日疟病例进行休根治疗是我国根据长期控制疟疾工作经验中行休根治疗是我国根据长期控制疟疾工作经验中行休根治疗是我国根据长期控制疟疾工作经验中行休根治疗是我国根据长期控制疟疾工作经验中创造的。

      创造的n n间日疟休根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下一个疟疾传间日疟休根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下一个疟疾传间日疟休根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下一个疟疾传间日疟休根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下一个疟疾传播季节的起始传染源播季节的起始传染源播季节的起始传染源播季节的起始传染源n n间日疟休根治疗的药物靶目标是肝细胞内疟原虫,间日疟休根治疗的药物靶目标是肝细胞内疟原虫,间日疟休根治疗的药物靶目标是肝细胞内疟原虫,间日疟休根治疗的药物靶目标是肝细胞内疟原虫,唯一药物是唯一药物是唯一药物是唯一药物是伯氨喹n n采用采用采用采用伯氨喹进行伯氨喹进行伯氨喹进行伯氨喹进行间日疟休根治疗时,总剂量间日疟休根治疗时,总剂量间日疟休根治疗时,总剂量间日疟休根治疗时,总剂量180mg180mg180mg180mg((((24242424片),每天片),每天片),每天片),每天1 1 1 1次,每次次,每次次,每次次,每次22.5mg22.5mg22.5mg22.5mg((((3 3 3 3片),片),片),片),连服连服连服连服8 8 8 8天 扩大休根治疗扩大休根治疗在重点流行区,为减少下一个流行季节的起始传染源,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扩大的春季休根治疗:n n前一年疟史病例;n n病人及其家属;n n病人、家属及其四邻;n n以村为单位进行全民服药。

      假定性治疗假定性治疗n对疑似疟疾病人,可用氯喹总量0.6克(基质)顿服或两次分服,每次0.3克作假定性治疗,确诊后全程治疗 预防服药n氯喹0.3克,间隔7-10天,或氯喹0.6克,间隔半个月 疟疾流行病学疟疾流行病学三个环节和两个因素三个环节和两个因素 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媒介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媒介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媒介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媒介和易感人群n n两个因素:两个因素:两个因素:两个因素:n n自然因素(如地形、温度、湿度、雨量等)自然因素(如地形、温度、湿度、雨量等)自然因素(如地形、温度、湿度、雨量等)自然因素(如地形、温度、湿度、雨量等)n n社会因素(如社会政治状况、经济水平、文社会因素(如社会政治状况、经济水平、文社会因素(如社会政治状况、经济水平、文社会因素(如社会政治状况、经济水平、文 化教化教化教化教育、人群活动等)育、人群活动等)育、人群活动等)育、人群活动等)n n流行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加快或减慢传流行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加快或减慢传流行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加快或减慢传流行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加快或减慢传播速度,构成不同的流行形式。

      播速度,构成不同的流行形式播速度,构成不同的流行形式播速度,构成不同的流行形式 一、三个环节一、三个环节n n现症病人和带虫者,当其末梢血液中存在现症病人和带虫者,当其末梢血液中存在配子体配子体时即具有传染性,成为传染源时即具有传染性,成为传染源n n现症病人是指有临床症状,有明显的疟原现症病人是指有临床症状,有明显的疟原虫血症者带虫者是指无临床症状,但血虫血症者带虫者是指无临床症状,但血液中可查出疟原虫液中可查出疟原虫n n在疟疾传播过程中,传染源具有在疟疾传播过程中,传染源具有传染性的传染性的时间时间((配子体存在的时间配子体存在的时间)和感染的持续)和感染的持续时间(时间(疟原虫寿命疟原虫寿命)有重要意义有重要意义 (一)、传染源(一)、传染源 (二)、(二)、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n n1、、蚊传疟疾蚊传疟疾: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疟疾是重要蚊媒传染病,按蚊是传播人疟的唯一媒介在全世界已知蚊种1000多种,其中按蚊有400余种,而可成为疟疾主要媒介的约35种已知我国有按蚊56种,其中证明5种是传播疟疾的主要媒介,即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和日月潭按蚊 传疟按蚊分布n 平原区间日疟:平原区间日疟:中华按蚊中华按蚊 山区:微小按蚊山区:微小按蚊 丘陵地区:丘陵地区:嗜人按蚊嗜人按蚊 海南山林地区:大劣按蚊海南山林地区:大劣按蚊 按蚊成蚊与库蚊、伊蚊的区别 蚊虫能否被疟原虫感染取决于蚊虫能否被疟原虫感染取决于下列因素下列因素n n蚊虫对疟原虫的敏感性:蚊虫对疟原虫的敏感性:蚊虫对疟原虫的敏感性:蚊虫对疟原虫的敏感性:种类有中华按蚊、嗜种类有中华按蚊、嗜种类有中华按蚊、嗜种类有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n n配子体的发育程度:配子体的发育程度:配子体的发育程度:配子体的发育程度:成熟配子体成熟配子体成熟配子体成熟配子体30-6030-60天感染力天感染力天感染力天感染力强强强强n n配子体的雌、雄比例:(配子体的雌、雄比例:(配子体的雌、雄比例:(配子体的雌、雄比例:(8 8::::1 1))))n n配子体的数量:(配子体的数量:(配子体的数量:(配子体的数量:(>0.01%>0.01%))))n n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温度、湿度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温度、湿度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温度、湿度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温度、湿度等)上述因素造成了疟疾流行的地域性分布和季节性消长上述因素造成了疟疾流行的地域性分布和季节性消长 n n2 2、、、、输输血血疟疟疾疾:一些低疟原虫血症者虽常规血片检查阴性,但输血后仍可使受血者感染发病。

      此种感染者无红细胞外期,受染后潜伏期短,抗红细胞内期药物疗效好,蚊叮咬感染有所不同n n3、胎胎传传疟疟疾疾:带虫或患疟的孕妇疟原虫可通过有损伤的胎盘进入胎儿,或在围产期通过羊水、产道损伤进入有损伤的胎儿体内,引起早产、流产、死产或新生儿疟疾 (三)、易感人群(三)、易感人群n人体对各种人类疟原虫普遍易感 二、流行因素二、流行因素n n(一)、自然因素(一)、自然因素n n地形:地形:地形:地形:按蚊孳生地,媒介种类及其种群数量按蚊孳生地,媒介种类及其种群数量按蚊孳生地,媒介种类及其种群数量按蚊孳生地,媒介种类及其种群数量n n气温:气温:气温:气温:疟原虫在蚊体内孢子增殖期的长短,间日疟在疟原虫在蚊体内孢子增殖期的长短,间日疟在疟原虫在蚊体内孢子增殖期的长短,间日疟在疟原虫在蚊体内孢子增殖期的长短,间日疟在1616℃℃℃℃~~~~3030℃℃℃℃,恶性疟,恶性疟,恶性疟,恶性疟 和三日疟在和三日疟在和三日疟在和三日疟在1818℃℃℃℃~~~~3030℃℃℃℃之间在1010℃℃℃℃以下以下以下以下疟原虫停止发育,疟原虫停止发育,疟原虫停止发育,疟原虫停止发育,2525℃℃℃℃~~~~3030℃℃℃℃最适宜疟原虫发育。

      全球气最适宜疟原虫发育全球气最适宜疟原虫发育全球气最适宜疟原虫发育全球气候变暖,可通过加速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延长传播季候变暖,可通过加速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延长传播季候变暖,可通过加速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延长传播季候变暖,可通过加速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延长传播季节,增加疟疾传播,也可使目前气候还不适于疟疾流行的节,增加疟疾传播,也可使目前气候还不适于疟疾流行的节,增加疟疾传播,也可使目前气候还不适于疟疾流行的节,增加疟疾传播,也可使目前气候还不适于疟疾流行的地方出现疟疾流行地方出现疟疾流行地方出现疟疾流行地方出现疟疾流行 n n湿度:湿度:湿度:湿度:60%60%~~~~8585%为最为适宜%为最为适宜%为最为适宜%为最为适宜n n雨量:雨量:雨量:雨量:雨量对疟疾流行的影响错综复杂雨量对疟疾流行的影响错综复杂雨量对疟疾流行的影响错综复杂雨量对疟疾流行的影响错综复杂 (二)、(二)、社会因素社会因素 ((((1 1 1 1))))无免疫力人群进入高中疟区,在临时工无免疫力人群进入高中疟区,在临时工无免疫力人群进入高中疟区,在临时工无免疫力人群进入高中疟区,在临时工地及集散地迅速出现暴地及集散地迅速出现暴地及集散地迅速出现暴地及集散地迅速出现暴 发性流行。

      发性流行发性流行发性流行 ((((2 2 2 2))))流动人口造成的输入性疟疾流动人口造成的输入性疟疾流动人口造成的输入性疟疾流动人口造成的输入性疟疾:::: 1 1、、社会经济水平、居民文化素质、生活习惯等社会经济水平、居民文化素质、生活习惯等  2 2、、人口流动人口流动:: 三、三、流行特征流行特征n n疟疾分布广泛,北纬疟疾分布广泛,北纬60°60°至南纬至南纬30°30°之间,海拔之间,海拔27712771米高至海平面以下米高至海平面以下396396米广大区域均有疟疾发米广大区域均有疟疾发生一般北纬生一般北纬32°32°以北(长江以北)为低疟区;以北(长江以北)为低疟区;北纬北纬25°25°~~32°32°间(长江以南,台北、桂林,昆间(长江以南,台北、桂林,昆明连线以北)为中疟区;北纬明连线以北)为中疟区;北纬25°25°以南为高疟区以南为高疟区间日疟分布最广;恶性疟次之,以云南及海南为间日疟分布最广;恶性疟次之,以云南及海南为主;三日疟散在发生主;三日疟散在发生 间日疟流行于全省,是我省主要的寄生虫传间日疟流行于全省,是我省主要的寄生虫传染病。

      恶性疟在我省不流行,即无当地感染传播,染病恶性疟在我省不流行,即无当地感染传播,多为输入性病例现主要分布云南、海南及中越、多为输入性病例现主要分布云南、海南及中越、中缅边境及非洲国家中缅边境及非洲国家 怎样预防疟疾怎样预防疟疾 n n一、预防疟疾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止蚊虫叮咬n n1、防蚊:床上挂蚊帐、房屋安装纱门、纱窗n n2、灭蚊:燃烧蚊香,室内采用灭蚊剂药物喷洒n n二、在疟疾流行季节开展人群预防服药,可有效降低疟疾发病n n服用预防疟疾药对感染上疟疾的患者也可起到预防性治疗作用 怎样防治恶性疟疾的输入怎样防治恶性疟疾的输入 n n恶性疟疾对人类的危害极大,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死亡凡到非洲、东南亚国家及我国的云南、海南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后都应到当地村卫生室开展氯、伯8日预防服药若出现发热症状者应立即到当地卫生院开展血检血片送区疾控中心以上的预防医疗机构确诊,看是否患上了恶性疟,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后,不仅危及自己的生命,还会造成传播 核心知识核心知识n n1 1、疟疾是由蚊虫叮咬而传播的传染病俗称、疟疾是由蚊虫叮咬而传播的传染病俗称“ “冷热病冷热病” ”、、“ “打摆子打摆子” ”、、“ “打老痫打老痫” ”、、“ “打脾寒打脾寒” ”等。

      等n n2 2、疟疾的病原体叫疟原虫疟疾的病原体叫疟原虫n n3 3、疟疾的症状主要是发冷、发热、出汗,隔日或每日发、疟疾的症状主要是发冷、发热、出汗,隔日或每日发作n n4 4、疟疾引起贫血,肝、脾肿大,严重损害健康恶性疟、疟疾引起贫血,肝、脾肿大,严重损害健康恶性疟或凶险型疟疾会危及生命或凶险型疟疾会危及生命n n5 5、预防疟疾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止蚊虫叮咬预防疟疾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止蚊虫叮咬n n6 6、早期诊断和全程、足量的规范用药是治疗疟疾的关键早期诊断和全程、足量的规范用药是治疗疟疾的关键n n7 7、春季休止期治疗是清除疟疾传染源的重要措施之一春季休止期治疗是清除疟疾传染源的重要措施之一n n8 8、非洲、南亚次大陆、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是疟疾高、非洲、南亚次大陆、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是疟疾高度流行区,到上述国家和地区工作、生活和学习要谨防疟度流行区,到上述国家和地区工作、生活和学习要谨防疟疾感染 思考题思考题n n1 1、疟疾传染源是、疟疾传染源是、疟疾传染源是、疟疾传染源是 、、、、 。

      n n2 2、疟疾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疟疾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疟疾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疟疾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n n3 3、我区传播疟疾的蚊种是、我区传播疟疾的蚊种是、我区传播疟疾的蚊种是、我区传播疟疾的蚊种是 和和和和 n n4 4、疟疾的诊断标准是、疟疾的诊断标准是、疟疾的诊断标准是、疟疾的诊断标准是 、、、、 、、、、 n n5 5、典型的疟疾发作症状是、典型的疟疾发作症状是、典型的疟疾发作症状是、典型的疟疾发作症状是 。

      n n6 6、用于根治疟疾的抗疟药是、用于根治疟疾的抗疟药是、用于根治疟疾的抗疟药是、用于根治疟疾的抗疟药是 n n7 7、人体疟原虫有、人体疟原虫有、人体疟原虫有、人体疟原虫有 、、、、 、、、、 和和和和 四种,在我四种,在我四种,在我四种,在我 区主要流行的是区主要流行的是区主要流行的是区主要流行的是 n n8 8、间日疟疟疾病人的治疗方法是、间日疟疟疾病人的治疗方法是、间日疟疟疾病人的治疗方法是、间日疟疟疾病人的治疗方法是 n n9 9、每年、每年、每年、每年 月月月月 日是全国疟疾宣传日。

      日是全国疟疾宣传日日是全国疟疾宣传日日是全国疟疾宣传日n n1010、每年的、每年的、每年的、每年的3—43—4月份要对上一年的疟疾病人进行一次月份要对上一年的疟疾病人进行一次月份要对上一年的疟疾病人进行一次月份要对上一年的疟疾病人进行一次 治疗n n1111、疟疾复发是由、疟疾复发是由、疟疾复发是由、疟疾复发是由 引起的n n1212、疟疾复然是由、疟疾复然是由、疟疾复然是由、疟疾复然是由 引起的n n1313、根据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我区被卫生部划分为、根据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我区被卫生部划分为、根据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我区被卫生部划分为、根据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我区被卫生部划分为 类疟区n n1414、我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目标要求,我区于、我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目标要求,我区于、我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目标要求,我区于、我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目标要求,我区于 年达到无本地感染病例,年达到无本地感染病例,年达到无本地感染病例,年达到无本地感染病例, 达到消除疟疾目标。

      达到消除疟疾目标达到消除疟疾目标达到消除疟疾目标n n1515、省卫生厅消除疟疾行动计划方案要求、省卫生厅消除疟疾行动计划方案要求、省卫生厅消除疟疾行动计划方案要求、省卫生厅消除疟疾行动计划方案要求, ,我区于我区于我区于我区于 年达到无本地感年达到无本地感年达到无本地感年达到无本地感染病例,染病例,染病例,染病例, 年达到消除疟疾目标年达到消除疟疾目标年达到消除疟疾目标年达到消除疟疾目标 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介绍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介绍((2010-2020年)年)n n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n n 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方针,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主动采取以消除疟疾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的落实,明确职责,强化管理,充分动员各类资源,保证消除疟疾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疟疾流行区分类二、疟疾流行区分类n n疟疾流行区分类疟疾流行区分类疟疾流行区分类疟疾流行区分类n n 根据根据根据根据2006-20082006-2008年疟疾疫情报告,全国以县为单年疟疾疫情报告,全国以县为单年疟疾疫情报告,全国以县为单年疟疾疫情报告,全国以县为单位分为以下四类。

      位分为以下四类位分为以下四类位分为以下四类n n 一类县:一类县:一类县:一类县:3 3年均有本地感染病例,且发病率均大于或等年均有本地感染病例,且发病率均大于或等年均有本地感染病例,且发病率均大于或等年均有本地感染病例,且发病率均大于或等于万分之一的县于万分之一的县于万分之一的县于万分之一的县n n 二类县:二类县:二类县:二类县:3 3年有本地感染病例,且至少年有本地感染病例,且至少年有本地感染病例,且至少年有本地感染病例,且至少1 1年发病年发病年发病年发病率小于万分之一的县率小于万分之一的县率小于万分之一的县率小于万分之一的县n n 三类县:三类县:三类县:三类县:3 3年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的流行县年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的流行县年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的流行县年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的流行县n n 四类县:非疟疾流行区四类县:非疟疾流行区四类县:非疟疾流行区四类县:非疟疾流行区n n我区在全国疟疾流行区分类中的地位我区在全国疟疾流行区分类中的地位我区在全国疟疾流行区分类中的地位我区在全国疟疾流行区分类中的地位n n根据疟疾疫情报告统计,根据疟疾疫情报告统计,我区我区我区我区20062006、、、、20072007、、、、20082008年年年年疟疾疫情报告率分别为疟疾疫情报告率分别为疟疾疫情报告率分别为疟疾疫情报告率分别为4.46/4.46/万、万、万、万、4.10/4.10/万、万、万、万、1.69/1.69/万,万,万,万,连续连续连续连续3 3年疟疾发病率都大于万分之一,且均有本地年疟疾发病率都大于万分之一,且均有本地年疟疾发病率都大于万分之一,且均有本地年疟疾发病率都大于万分之一,且均有本地感染病例,感染病例,感染病例,感染病例,被划分为一类疟疾流行区。

      被划分为一类疟疾流行区被划分为一类疟疾流行区被划分为一类疟疾流行区 三、防控目标三、防控目标 全国目标全国目标 (一)总目标一)总目标n n到到20152015年,全国除云南部分边境地区外,其他地区均无本地感染疟疾年,全国除云南部分边境地区外,其他地区均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到病例;到20202020年,全国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年,全国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n n(二)阶段目标二)阶段目标n n1 1.所有三类县,到.所有三类县,到20152015年,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年,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n n2 2.所有二类县以及除云南部分边境地区外的一类县,到.所有二类县以及除云南部分边境地区外的一类县,到.所有二类县以及除云南部分边境地区外的一类县,到.所有二类县以及除云南部分边境地区外的一类县,到20152015年,无本年,无本年,无本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到地感染疟疾病例;到地感染疟疾病例;到地感染疟疾病例;到20182018年,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年,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年,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年,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n n3 3.云南边境地区的一类县,到.云南边境地区的一类县,到20152015年,疟疾发病率下降到万分之一以年,疟疾发病率下降到万分之一以下;到下;到20172017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到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到20202020年,实现消除疟疾的目年,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

      标n n我区目标我区目标我区目标我区目标n n(一)总目标(一)总目标n n1 1、、到到到到20132013年,全区实现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目标;年,全区实现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目标;年,全区实现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目标;年,全区实现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目标;n n2 2、到、到、到、到20182018年,全区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年,全区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年,全区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年,全区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 到到2012年实现以下目标及指标:年实现以下目标及指标:n n1 1.技能培训.技能培训n n((1 1))卫生单位及镇(地名)卫生院有关人员接受卫生单位及镇(地名)卫生院有关人员接受卫生单位及镇(地名)卫生院有关人员接受卫生单位及镇(地名)卫生院有关人员接受过疟疾防治知识技能及消除疟疾工作要求的培训过疟疾防治知识技能及消除疟疾工作要求的培训过疟疾防治知识技能及消除疟疾工作要求的培训过疟疾防治知识技能及消除疟疾工作要求的培训比例在比例在比例在比例在95%95%以上n n((((2 2)医疗卫生单位及镇(地名)卫生院医疗门诊)医疗卫生单位及镇(地名)卫生院医疗门诊)医疗卫生单位及镇(地名)卫生院医疗门诊)医疗卫生单位及镇(地名)卫生院医疗门诊相关科室临床医生、实验室检验人员接受过疟疾相关科室临床医生、实验室检验人员接受过疟疾相关科室临床医生、实验室检验人员接受过疟疾相关科室临床医生、实验室检验人员接受过疟疾诊断、治疗、疟原虫血片镜检技能培训的比例在诊断、治疗、疟原虫血片镜检技能培训的比例在诊断、治疗、疟原虫血片镜检技能培训的比例在诊断、治疗、疟原虫血片镜检技能培训的比例在95%95%以上。

      以上n n((((3 3)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医生接受过疟疾防治基)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医生接受过疟疾防治基)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医生接受过疟疾防治基)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医生接受过疟疾防治基本知识培训的比例在本知识培训的比例在本知识培训的比例在本知识培训的比例在95%95%以上n n((4 4))各级消除疟疾行动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等各级消除疟疾行动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等各级消除疟疾行动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等各级消除疟疾行动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等相关工作人员接受过疟疾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的相关工作人员接受过疟疾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的相关工作人员接受过疟疾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的相关工作人员接受过疟疾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比例在比例在比例在比例在95%95%以上 n n2 2.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n n((1 1)区级综合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够开展)区级综合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够开展疟原虫血片镜检的比例达到疟原虫血片镜检的比例达到100%100%;;镇(地名)卫镇(地名)卫镇(地名)卫镇(地名)卫生院医疗门诊能够开展疟原虫血片镜检的比例达生院医疗门诊能够开展疟原虫血片镜检的比例达生院医疗门诊能够开展疟原虫血片镜检的比例达生院医疗门诊能够开展疟原虫血片镜检的比例达到到到到90%90%。

      n n((((2 2)以镇(地名)卫生院为单位)以镇(地名)卫生院为单位)以镇(地名)卫生院为单位)以镇(地名)卫生院为单位“ “三热三热三热三热” ”病人病人病人病人(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和不明原因的发热(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和不明原因的发热(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和不明原因的发热(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和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年疟原虫血检的总数不低于辖区人口数的病人)年疟原虫血检的总数不低于辖区人口数的病人)年疟原虫血检的总数不低于辖区人口数的病人)年疟原虫血检的总数不低于辖区人口数的2%2%且在疟疾传播季节(且在疟疾传播季节(且在疟疾传播季节(且在疟疾传播季节(5-105-10月)血检人数不低月)血检人数不低月)血检人数不低月)血检人数不低于年血检总人数的于年血检总人数的于年血检总人数的于年血检总人数的80%80%n n((((3 3)疟疾病例实验室检测率达到)疟疾病例实验室检测率达到)疟疾病例实验室检测率达到)疟疾病例实验室检测率达到100%100%,实验室确,实验室确,实验室确,实验室确诊比例达到诊比例达到诊比例达到诊比例达到75%75%n n((((4 4)劳务输出部门对自境外疟疾流行区入境的人)劳务输出部门对自境外疟疾流行区入境的人)劳务输出部门对自境外疟疾流行区入境的人)劳务输出部门对自境外疟疾流行区入境的人员介绍到区疾控中心进行疟疾筛查的比例达到员介绍到区疾控中心进行疟疾筛查的比例达到员介绍到区疾控中心进行疟疾筛查的比例达到员介绍到区疾控中心进行疟疾筛查的比例达到100%100%。

      n n3 3.病例报告、治疗和个案调查.病例报告、治疗和个案调查n n诊断后诊断后诊断后诊断后2424小时内报告率达到小时内报告率达到小时内报告率达到小时内报告率达到100%100%,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达,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达,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达,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达到到到到100%100%,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达到,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达到,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达到,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达到100%100% n n4 4.疫点处置.疫点处置n n疫点处置率达到疫点处置率达到疫点处置率达到疫点处置率达到50%50%n n5 5.媒介防制.媒介防制n n疟疾传播季节,居民的长效蚊帐、浸泡蚊帐、纱门纱窗等疟疾传播季节,居民的长效蚊帐、浸泡蚊帐、纱门纱窗等疟疾传播季节,居民的长效蚊帐、浸泡蚊帐、纱门纱窗等疟疾传播季节,居民的长效蚊帐、浸泡蚊帐、纱门纱窗等防护设施覆盖率达到防护设施覆盖率达到防护设施覆盖率达到防护设施覆盖率达到70%70%n n6 6.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健康教育n n((((1 1)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70%70%,中小学生疟疾防,中小学生疟疾防,中小学生疟疾防,中小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治知识知晓率达到治知识知晓率达到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0%80%;各级消除疟疾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各级消除疟疾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各级消除疟疾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各级消除疟疾行动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等相关工作人员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成员单位等相关工作人员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成员单位等相关工作人员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成员单位等相关工作人员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90%。

      n n((((2 2)卫生、劳务输出、旅游、交通等部门所管理的各级)卫生、劳务输出、旅游、交通等部门所管理的各级)卫生、劳务输出、旅游、交通等部门所管理的各级)卫生、劳务输出、旅游、交通等部门所管理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劳务市场、宾馆、车站等场所张贴疟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劳务市场、宾馆、车站等场所张贴疟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劳务市场、宾馆、车站等场所张贴疟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劳务市场、宾馆、车站等场所张贴疟疾防治宣传画、放置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材料的比例达到疾防治宣传画、放置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材料的比例达到疾防治宣传画、放置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材料的比例达到疾防治宣传画、放置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材料的比例达到90%90% 到到2015年实现以下目标及指标:年实现以下目标及指标:n n1 1.技能培训.技能培训n n((((1 1)医疗卫生单位及镇(地名)卫生院有关人员)医疗卫生单位及镇(地名)卫生院有关人员)医疗卫生单位及镇(地名)卫生院有关人员)医疗卫生单位及镇(地名)卫生院有关人员接受过疟疾防治知识技能及消除疟疾工作要求的接受过疟疾防治知识技能及消除疟疾工作要求的接受过疟疾防治知识技能及消除疟疾工作要求的接受过疟疾防治知识技能及消除疟疾工作要求的培训比例达到培训比例达到培训比例达到培训比例达到100%100%。

      n n((((2 2)医疗卫生单位及镇(地名)卫生院医疗门诊)医疗卫生单位及镇(地名)卫生院医疗门诊)医疗卫生单位及镇(地名)卫生院医疗门诊)医疗卫生单位及镇(地名)卫生院医疗门诊相关科室临床医生、实验室检验人员接受过疟疾相关科室临床医生、实验室检验人员接受过疟疾相关科室临床医生、实验室检验人员接受过疟疾相关科室临床医生、实验室检验人员接受过疟疾诊断、治疗、疟原虫血片镜检技能培训的比例达诊断、治疗、疟原虫血片镜检技能培训的比例达诊断、治疗、疟原虫血片镜检技能培训的比例达诊断、治疗、疟原虫血片镜检技能培训的比例达到到到到100%100%n n((((3 3)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医生接受过疟疾防治基)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医生接受过疟疾防治基)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医生接受过疟疾防治基)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医生接受过疟疾防治基本知识培训的比例达到本知识培训的比例达到本知识培训的比例达到本知识培训的比例达到100%100%n n((((4 4)各级消除疟疾行动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等)各级消除疟疾行动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等)各级消除疟疾行动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等)各级消除疟疾行动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等相关工作人员接受过疟疾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的相关工作人员接受过疟疾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的相关工作人员接受过疟疾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的相关工作人员接受过疟疾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比例达到比例达到比例达到比例达到100%100%。

      n n2 2.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n n((((1 1)区级综合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够开展)区级综合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够开展)区级综合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够开展)区级综合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够开展疟原虫血片镜检的比例保持疟原虫血片镜检的比例保持疟原虫血片镜检的比例保持疟原虫血片镜检的比例保持100%100%;镇(地名)卫;镇(地名)卫;镇(地名)卫;镇(地名)卫生院医疗门诊能够开展疟原虫血片镜检的比例达生院医疗门诊能够开展疟原虫血片镜检的比例达生院医疗门诊能够开展疟原虫血片镜检的比例达生院医疗门诊能够开展疟原虫血片镜检的比例达到到到到100%100%n n((((2 2)以镇(地名)卫生院为单位)以镇(地名)卫生院为单位)以镇(地名)卫生院为单位)以镇(地名)卫生院为单位“ “三热三热三热三热” ”病人病人病人病人(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和不明原因的发热(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和不明原因的发热(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和不明原因的发热(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和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年疟原虫血检的总数不低于辖区人口数的病人)年疟原虫血检的总数不低于辖区人口数的病人)年疟原虫血检的总数不低于辖区人口数的病人)年疟原虫血检的总数不低于辖区人口数的1%1%。

      疟疾传播季节血检人数不低于年血检总人数疟疾传播季节血检人数不低于年血检总人数疟疾传播季节血检人数不低于年血检总人数疟疾传播季节血检人数不低于年血检总人数的的的的80%80%n n((((3 3)疟疾病例实验室确诊比例达到)疟疾病例实验室确诊比例达到)疟疾病例实验室确诊比例达到)疟疾病例实验室确诊比例达到100%100%n n((((4 4)劳务输出部门对自境外疟疾流行区入境的人)劳务输出部门对自境外疟疾流行区入境的人)劳务输出部门对自境外疟疾流行区入境的人)劳务输出部门对自境外疟疾流行区入境的人员介绍到区疾控中心进行疟疾筛查的比例保持员介绍到区疾控中心进行疟疾筛查的比例保持员介绍到区疾控中心进行疟疾筛查的比例保持员介绍到区疾控中心进行疟疾筛查的比例保持100%100% n n3 3.病例报告、治疗和个案调查.病例报告、治疗和个案调查n n诊断后诊断后诊断后诊断后2424小时内报告率达到小时内报告率达到小时内报告率达到小时内报告率达到100%100%,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达,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达,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达,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达到到到到100%100%,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达到,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达到,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达到,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达到100%100%。

      n n4 4.疫点处置.疫点处置n n疫点处置率达到疫点处置率达到疫点处置率达到疫点处置率达到100%100%n n5 5.媒介防制.媒介防制n n疟疾传播季节,居民的长效蚊帐、浸泡蚊帐、纱门纱窗等疟疾传播季节,居民的长效蚊帐、浸泡蚊帐、纱门纱窗等疟疾传播季节,居民的长效蚊帐、浸泡蚊帐、纱门纱窗等疟疾传播季节,居民的长效蚊帐、浸泡蚊帐、纱门纱窗等防护设施覆盖率达到防护设施覆盖率达到防护设施覆盖率达到防护设施覆盖率达到90%90%n n6 6.健康教育.健康教育n n((((1 1)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0%80%,中小学生疟疾防,中小学生疟疾防,中小学生疟疾防,中小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治知识知晓率达到治知识知晓率达到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90%;各级消除疟疾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各级消除疟疾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各级消除疟疾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各级消除疟疾行动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等相关工作人员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成员单位等相关工作人员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成员单位等相关工作人员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成员单位等相关工作人员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100%100%。

      n n((((2 2)卫生、劳务输出、旅游、交通等部门所管理的各级)卫生、劳务输出、旅游、交通等部门所管理的各级)卫生、劳务输出、旅游、交通等部门所管理的各级)卫生、劳务输出、旅游、交通等部门所管理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劳务市场、宾馆、车站等场所张贴疟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劳务市场、宾馆、车站等场所张贴疟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劳务市场、宾馆、车站等场所张贴疟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劳务市场、宾馆、车站等场所张贴疟疾防治宣传画、放置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材料的比例达到疾防治宣传画、放置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材料的比例达到疾防治宣传画、放置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材料的比例达到疾防治宣传画、放置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材料的比例达到100%100%n n7 7、通过实施完成上述工作指标,到、通过实施完成上述工作指标,到20132013年全区实现无本年全区实现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状态地感染疟疾病例状态 到到2018年实现以下指标:年实现以下指标:n n1 1.消除考核认证.消除考核认证((1 1)、继续保持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状态继续保持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状态n n(2)(2)、迎接省对我区消除疟疾考核认证迎接省对我区消除疟疾考核认证。

      n n2 2.疑似疟疾病人实验室诊断.疑似疟疾病人实验室诊断.疑似疟疾病人实验室诊断.疑似疟疾病人实验室诊断n n((((1 1)区级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均具备完善的疟原)区级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均具备完善的疟原)区级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均具备完善的疟原)区级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均具备完善的疟原虫血片镜检设施和能力虫血片镜检设施和能力虫血片镜检设施和能力虫血片镜检设施和能力n n((((2 2)所有疑似疟疾病人均得到实验室疟原虫血片)所有疑似疟疾病人均得到实验室疟原虫血片)所有疑似疟疾病人均得到实验室疟原虫血片)所有疑似疟疾病人均得到实验室疟原虫血片镜检n n((((3 3)流行病学不能确定感染来源的实验室确诊疟)流行病学不能确定感染来源的实验室确诊疟)流行病学不能确定感染来源的实验室确诊疟)流行病学不能确定感染来源的实验室确诊疟疾病例均得到基因溯源检测疾病例均得到基因溯源检测疾病例均得到基因溯源检测疾病例均得到基因溯源检测 四、防治策略和措施四、防治策略和措施n n(一)加强传染源控制和管理(一)加强传染源控制和管理(一)加强传染源控制和管理(一)加强传染源控制和管理n n1 1.及时发现疟疾病人。

      有镜检条件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及时发现疟疾病人有镜检条件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及时发现疟疾病人有镜检条件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及时发现疟疾病人有镜检条件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机构应当对机构应当对机构应当对“ “三热三热三热三热” ”病人开展疟原虫血片镜检,或进行快病人开展疟原虫血片镜检,或进行快病人开展疟原虫血片镜检,或进行快病人开展疟原虫血片镜检,或进行快速诊断试条(速诊断试条(速诊断试条(速诊断试条(RDTRDT)辅助检测辅助检测辅助检测辅助检测RDTRDT检测阳性者,须采检测阳性者,须采检测阳性者,须采检测阳性者,须采集并保留血片备查所有经镜检发现的阳性病人均制作滤集并保留血片备查所有经镜检发现的阳性病人均制作滤集并保留血片备查所有经镜检发现的阳性病人均制作滤集并保留血片备查所有经镜检发现的阳性病人均制作滤纸血并及时报告区疾控中心进行核实诊断后方可进行网纸血并及时报告区疾控中心进行核实诊断后方可进行网纸血并及时报告区疾控中心进行核实诊断后方可进行网纸血并及时报告区疾控中心进行核实诊断后方可进行网络直报和治疗络直报和治疗络直报和治疗络直报和治疗n n无镜检条件的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对就诊发现的无镜检条件的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对就诊发现的无镜检条件的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对就诊发现的无镜检条件的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对就诊发现的“ “三热三热三热三热” ”病人应告知其到当地卫生院或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血检。

      病人应告知其到当地卫生院或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血检病人应告知其到当地卫生院或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血检病人应告知其到当地卫生院或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血检n n2 2.规范治疗疟疾病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对发现的.规范治疗疟疾病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对发现的.规范治疗疟疾病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对发现的.规范治疗疟疾病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对发现的疟疾病人均应当按照卫生部下发的疟疾病人均应当按照卫生部下发的疟疾病人均应当按照卫生部下发的疟疾病人均应当按照卫生部下发的《《《《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药方案药方案药方案》》》》进行治疗对所有疟疾病人由当地卫生院疟防专进行治疗对所有疟疾病人由当地卫生院疟防专进行治疗对所有疟疾病人由当地卫生院疟防专进行治疗对所有疟疾病人由当地卫生院疟防专业人员完成全程督导服药业人员完成全程督导服药业人员完成全程督导服药业人员完成全程督导服药 n n3 3.加强疟疾疫情报告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对发现的.加强疟疾疫情报告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对发现的疟疾病人均应按照疟疾病人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规定报告疟疾病例。

      的规定报告疟疾病例n n4 4..病例核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对网络直报的所病例核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对网络直报的所有疟疾病例立即进行疟原虫血片镜检核实,并在有疟疾病例立即进行疟原虫血片镜检核实,并在3 3个工作个工作日内完成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日内完成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对上年度疟疾发病率下降到对上年度疟疾发病率下降到十万分之一以下的县(区),由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十万分之一以下的县(区),由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网络报告的所有疟疾病例进行实验室病原学确认和基因分网络报告的所有疟疾病例进行实验室病原学确认和基因分析n n5 5..疫点处置在出现疟疾病例并具有传播条件的自然村疫点处置在出现疟疾病例并具有传播条件的自然村或居民点(疫点),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开展病例或居民点(疫点),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开展病例搜索,对近搜索,对近2 2周内有发热史者采集血样进行疟原虫血片镜周内有发热史者采集血样进行疟原虫血片镜检或检或RDTRDT检测,同时对疫点所有住家采取相应的媒介防制检测,同时对疫点所有住家采取相应的媒介防制和预防服药措施,发放疟疾防治宣传材料,提供疟疾咨询和预防服药措施,发放疟疾防治宣传材料,提供疟疾咨询服务信息。

      服务信息n n6 6.休止期根治在疟疾传播休止期,对上年度间日疟病.休止期根治在疟疾传播休止期,对上年度间日疟病人进行抗复发治疗人进行抗复发治疗 n n(二)加强媒介防制(二)加强媒介防制n n1 1.防蚊灭蚊疟疾传播季节,各地应当结合爱国卫生运.防蚊灭蚊疟疾传播季节,各地应当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和新农村建设,进行环境改造与治理,减少蚊虫孳生场动和新农村建设,进行环境改造与治理,减少蚊虫孳生场所,降低蚊虫密度在疫点采取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和杀所,降低蚊虫密度在疫点采取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和杀虫剂处理蚊帐等措施虫剂处理蚊帐等措施n n2 2.加强个人防护疟疾传播季节,提倡流行区居民使用.加强个人防护疟疾传播季节,提倡流行区居民使用驱避剂、蚊香、蚊帐、纱门纱窗等防护措施,减少人蚊接驱避剂、蚊香、蚊帐、纱门纱窗等防护措施,减少人蚊接触n n(三)加强健康教育(三)加强健康教育(三)加强健康教育(三)加强健康教育n n1 1..加强大众媒体宣传教育广电、新闻等宣传部门要结加强大众媒体宣传教育广电、新闻等宣传部门要结加强大众媒体宣传教育广电、新闻等宣传部门要结加强大众媒体宣传教育广电、新闻等宣传部门要结合合合合“ “全国疟疾日全国疟疾日全国疟疾日全国疟疾日” ”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形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形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形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疟疾防治知识和国家消除疟疾政策,提高居式,广泛宣传疟疾防治知识和国家消除疟疾政策,提高居式,广泛宣传疟疾防治知识和国家消除疟疾政策,提高居式,广泛宣传疟疾防治知识和国家消除疟疾政策,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和参与疟疾防治和消除工作的积极性。

      民自我防护意识和参与疟疾防治和消除工作的积极性民自我防护意识和参与疟疾防治和消除工作的积极性民自我防护意识和参与疟疾防治和消除工作的积极性n n2 2.加强出入境人员健康教育劳务输出机构要设置公益.加强出入境人员健康教育劳务输出机构要设置公益.加强出入境人员健康教育劳务输出机构要设置公益.加强出入境人员健康教育劳务输出机构要设置公益广告宣传栏或电子大屏幕等设施,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广告宣传栏或电子大屏幕等设施,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广告宣传栏或电子大屏幕等设施,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广告宣传栏或电子大屏幕等设施,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对劳务输出人员及返乡务工人员发放疟疾防治宣传材料,对劳务输出人员及返乡务工人员发放疟疾防治宣传材料,对劳务输出人员及返乡务工人员发放疟疾防治宣传材料,对劳务输出人员及返乡务工人员发放疟疾防治宣传材料,进行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商务、旅游等部门应当组织对集进行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商务、旅游等部门应当组织对集进行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商务、旅游等部门应当组织对集进行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商务、旅游等部门应当组织对集中出境务工、旅游人员的疟疾防治知识培训中出境务工、旅游人员的疟疾防治知识培训。

      中出境务工、旅游人员的疟疾防治知识培训中出境务工、旅游人员的疟疾防治知识培训 n n3.加强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在中、小学校,.加强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在中、小学校,教育部门应当结合健康教育课或主题班会教育部门应当结合健康教育课或主题班会活动,开展疟疾防治健康教育,通过活动,开展疟疾防治健康教育,通过“小小手牵大手手牵大手”的方式,让学生向家长和周围的方式,让学生向家长和周围人群开展宣传,不断扩大疟疾防治知识的人群开展宣传,不断扩大疟疾防治知识的传播范围传播范围n n4.加强社区宣传教育由区疾病预防控制.加强社区宣传教育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有关单位在各医院候诊大厅、社中心组织有关单位在各医院候诊大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大型工程建设工地等场所,设立疟疾防治大型工程建设工地等场所,设立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栏,定期更新内容编制适合群知识宣传栏,定期更新内容编制适合群众特点的宣传材料进行宣传众特点的宣传材料进行宣传 n n1 1.建立健全信息通报制度卫生、商务、质检、旅游等.建立健全信息通报制度卫生、商务、质检、旅游等部门定期向公众发布境内、外疟疾流行状况和相关信息。

      部门定期向公众发布境内、外疟疾流行状况和相关信息部门之间定期交流工作信息部门之间定期交流工作信息n n2 2.加强出境人员疟疾保护劳务输出、商务、旅游部门.加强出境人员疟疾保护劳务输出、商务、旅游部门应对出境人员宣传疟疾防治知识和提供咨询服务;商务部应对出境人员宣传疟疾防治知识和提供咨询服务;商务部门应督促劳务派遣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为出境人员安排随队门应督促劳务派遣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为出境人员安排随队医生、抗疟药品、防蚊设施等医生、抗疟药品、防蚊设施等n n3 3.做好入境人员疟疾筛查劳务输出部门应当对自境外.做好入境人员疟疾筛查劳务输出部门应当对自境外疟疾流行区入境的务工或返乡人员介绍到区疾控中心进行疟疾流行区入境的务工或返乡人员介绍到区疾控中心进行疟疾筛查商务、旅游、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配合区疾疟疾筛查商务、旅游、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配合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报告的疟疾病例的同行返回人员进行追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报告的疟疾病例的同行返回人员进行追踪随访n n4 4.做好境内流动人口疟疾防控在疟疾流行区实施大型.做好境内流动人口疟疾防控在疟疾流行区实施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单位,应当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疟疾防工程建设项目的单位,应当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疟疾防护用品,并配合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疟疾防控工作。

      护用品,并配合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疟疾防控工作流动人口疟疾病例实行属地化管理,病例输入、输出地疾流动人口疟疾病例实行属地化管理,病例输入、输出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相互间应当及时沟通相关信息公安、卫病预防控制机构相互间应当及时沟通相关信息公安、卫生部门应当密切配合,做好流动人口疟疾病例追踪,重点生部门应当密切配合,做好流动人口疟疾病例追踪,重点人群筛查和相关信息的沟通人群筛查和相关信息的沟通 五、政策和保障五、政策和保障n n(一)加强政府领导,健全管理机制(一)加强政府领导,健全管理机制(一)加强政府领导,健全管理机制(一)加强政府领导,健全管理机制n n区政府建立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协调会议制度,由区政府建立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协调会议制度,由区卫生局有关部门牵头,各有关部委(局)的部区卫生局有关部门牵头,各有关部委(局)的部门负责人参加,负责研究制定全区消除疟疾工作门负责人参加,负责研究制定全区消除疟疾工作的政策、规划、措施,指导、督促全区消除疟疾的政策、规划、措施,指导、督促全区消除疟疾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n n区、镇、村各级政府要把消除疟疾工作纳入政府区、镇、村各级政府要把消除疟疾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明确职责任务,加强组织协目标管理考核内容,明确职责任务,加强组织协调,完善政策措施,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工作到调,完善政策措施,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工作到位。

      区及各镇人民政府建立消除疟疾工作领导小位区及各镇人民政府建立消除疟疾工作领导小组,各行政村成立消除疟疾工作领导专班,加强组,各行政村成立消除疟疾工作领导专班,加强领导,明确要求,落实任务领导,明确要求,落实任务 n n(二)明确部门职责,强化措施落实(二)明确部门职责,强化措施落实(二)明确部门职责,强化措施落实(二)明确部门职责,强化措施落实n n 各地、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共同做各地、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共同做好消除疟疾工作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区好消除疟疾工作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区卫生局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我区消除疟疾工作卫生局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我区消除疟疾工作的政策、规划和措施,负责综合协调工作发展的政策、规划和措施,负责综合协调工作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负责将疟疾消除工作列入国民经改革、财政部门负责将疟疾消除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安排疟疾防治与消除专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安排疟疾防治与消除专项经费,并加强资金监管劳务输出、商务、公安、费,并加强资金监管劳务输出、商务、公安、旅游等部门负责出入境人员疟疾健康教育,协助旅游等部门负责出入境人员疟疾健康教育,协助区疾控中心开展入境人员病例检测的管理,并及区疾控中心开展入境人员病例检测的管理,并及时与卫生部门沟通有关信息。

      时与卫生部门沟通有关信息广电、教育部门负广电、教育部门负广电、教育部门负广电、教育部门负责安排多种形式的疟疾防治知识宣传责安排多种形式的疟疾防治知识宣传责安排多种形式的疟疾防治知识宣传责安排多种形式的疟疾防治知识宣传科技部门科技部门把疟疾防治与健康促进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好把疟疾防治与健康促进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好科普材料的研发和宣传推广工作科普材料的研发和宣传推广工作 n n(三)依照法律法规,开展消除疟疾工作n n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方案,依法、科学开展消除疟疾工作 n n(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技术水平n n区疾控中心、各镇(地名)卫生院要建立、健全区疾控中心、各镇(地名)卫生院要建立、健全疟疾防治专业队伍疟疾防治专业队伍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区卫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区卫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区卫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区卫生局的领导下,成立消除疟疾行动计划技术指导生局的领导下,成立消除疟疾行动计划技术指导生局的领导下,成立消除疟疾行动计划技术指导生局的领导下,成立消除疟疾行动计划技术指导小组,设置专门科室并配备必须办公、镜检设备小组,设置专门科室并配备必须办公、镜检设备小组,设置专门科室并配备必须办公、镜检设备小组,设置专门科室并配备必须办公、镜检设备和得力人员,指导全区消除疟疾的技术指导工作;和得力人员,指导全区消除疟疾的技术指导工作;和得力人员,指导全区消除疟疾的技术指导工作;和得力人员,指导全区消除疟疾的技术指导工作;各镇(地名)卫生院也要成立相应的消除疟疾行各镇(地名)卫生院也要成立相应的消除疟疾行各镇(地名)卫生院也要成立相应的消除疟疾行各镇(地名)卫生院也要成立相应的消除疟疾行动计划技术指导小组,完善办公条件并有专人负动计划技术指导小组,完善办公条件并有专人负动计划技术指导小组,完善办公条件并有专人负动计划技术指导小组,完善办公条件并有专人负责疟疾防治工作,;村级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医生责疟疾防治工作,;村级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医生责疟疾防治工作,;村级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医生责疟疾防治工作,;村级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医生依照区政府依照区政府依照区政府依照区政府《《《《消除疟疾行动计划消除疟疾行动计划消除疟疾行动计划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的部署和的部署和的部署和的部署和《《《《消消消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除疟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除疟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除疟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后下发)的要求,(以后下发)的要求,(以后下发)的要求,(以后下发)的要求,落实好疟疾病人的收索、协助督导治疗、健康宣落实好疟疾病人的收索、协助督导治疗、健康宣落实好疟疾病人的收索、协助督导治疗、健康宣落实好疟疾病人的收索、协助督导治疗、健康宣传和疫点处理工作。

      对各镇(地名)卫生院疟防传和疫点处理工作对各镇(地名)卫生院疟防传和疫点处理工作对各镇(地名)卫生院疟防传和疫点处理工作对各镇(地名)卫生院疟防专业人员进行公开选拔,实行资格准入制度专业人员进行公开选拔,实行资格准入制度专业人员进行公开选拔,实行资格准入制度专业人员进行公开选拔,实行资格准入制度区区疾控中心对选拔准入人员要逐级分期、分批开展疾控中心对选拔准入人员要逐级分期、分批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保证培训效果,提高专业人员业专业技术培训,保证培训效果,提高专业人员业务水平 n n(五)增加财政投入,多方筹集资金n n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区政府将消除疟疾区政府将消除疟疾行动计划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列入行动计划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列入专项工作经费,及时足额拨付,确保消除专项工作经费,及时足额拨付,确保消除疟疾工作的需要并结合农村医疗卫生机疟疾工作的需要并结合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设施建设,将发热病人疟原虫血片构基本设施建设,将发热病人疟原虫血片镜检纳入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同镜检纳入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同时,广泛动员和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提供时,广泛动员和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消除疟疾工作。

      资金和物资支持消除疟疾工作 六、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六、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 n n(一)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n n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行动计划的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行动计划的要求,结合实际,制订本地、本部门的实施求,结合实际,制订本地、本部门的实施方案在明确职责的基础上,将工作目标方案在明确职责的基础上,将工作目标和任务逐级分解,层层签订包保责任书和任务逐级分解,层层签订包保责任书对没有实现工作目标的,要追究有关责任对没有实现工作目标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n n(二)监督检查n n区政府消除疟疾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区政府消除疟疾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根据“科学、定量、随机科学、定量、随机”的原则,制订的原则,制订详细的监督检查方案,通过开展定期与不详细的监督检查方案,通过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自查、抽查,对工作内容和定期相结合的自查、抽查,对工作内容和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考核评价要及时将监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考核评价要及时将监督检查的情况反馈给被检查单位区卫生督检查的情况反馈给被检查单位区卫生部门将不定期组织对各地和有关部门行动部门将不定期组织对各地和有关部门行动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通报。

      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通报 n n(三)考核评估n n1、区政府消除疟疾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区政府消除疟疾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年度目标及阶段性目标考核评估室,建立年度目标及阶段性目标考核评估体系,定期组织人员对各地、各部门开展体系,定期组织人员对各地、各部门开展考核检查,评估行动计划进度执行的效果考核检查,评估行动计划进度执行的效果n n2、到、到2013年完成省对我区无本地感染疟疾年完成省对我区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评估考核病例评估考核n n3、到、到2018年完成省对我区消除疟疾目标考年完成省对我区消除疟疾目标考核认证n n4、到、到2020年完成国家对我区消除疟疾目标年完成国家对我区消除疟疾目标考核认证考核认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