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杜伊斯堡景观公园.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39626653
  • 上传时间:2018-05-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54.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近现代景观史结课论文 指导教师:孙青丽1生态主义生态主义——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摘要:摘要:西方发达国家对工业文明衰落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社会经济问题,使西方发达国家对工业文明衰落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社会经济问题,使人们不得不从以人为中心转化为以自然为中心,生态主义就是从中发展出人们不得不从以人为中心转化为以自然为中心,生态主义就是从中发展出来,面对现在环境的不断恶化,生态主义的出现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来,面对现在环境的不断恶化,生态主义的出现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关键词:关键词:生态主义生态主义 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区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区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后工业后工业景观景观 1 1 研究地概况研究地概况鲁尔区在历史上曾经是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工业中心,20 世纪 50 年代由于结构性危机导致地区主导导产业衰落,产生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其中受影响至深的就是埃姆舍地区为推动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结构的更新和持续发展,将地区的工业、历史文化、教育、劳动力、土地资源、区位条件、交通等优势条件转化为发展潜力,北莱因——威斯特法伦州政府的区域规划联合机构于 1989 年开始启动 “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计划的第一个 10 年(1991 年~2000 年)规划。

      其中,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被认为是后工业景观公园的代表作2 2 现状分析现状分析2.12.1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背景概况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背景概况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位于杜伊斯堡市北部,总占地面积 2.3 km 2,利用原蒂森公司的梅德里希钢铁厂遗迹建成该钢铁厂 1903 年投产,总产量共 3 700万吨,仅 1974 年生铁产量就达 100 万吨,是高产量的钢铁企业1985 年钢铁厂关闭,曾经与杜伊斯堡市共存了大半个世纪的工厂面临着拆除或保留的抉择,最终城市选择了后者,对工业遗迹予以保留,赋予其新的功能,并在景观美学意义和生态特质上加以强化1989 年北莱因——威斯特法伦州政府机构在一项房地产基金的支持下购买了钢铁厂的用地,组建了开发公司;杜伊斯堡市也调整了规划,将用地性质转化为公园用地2.1.2 废弃工业场地及设施的整体结构保护与综合再利用近现代景观史结课论文 指导教师:孙青丽2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最突出的特色是强调工业文化的价值,体现在对废弃工业场地及设施保护与利用的理念和对策上其一,表明了对废弃工业场地及设施的态度。

      拉兹认为,废弃工业场地上遗留的各种设施(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具有特殊的工业历史文化内涵和技术美学特征,是人类工业文明发展进程的见证,应加以保留并作为景观公园中的主要构成要素其二,对原工业遗址的整体布局骨架结构以及其中的空间节点、构成元素等进行全面保护,而不仅仅是有选择地部分保留拉兹在对各种由炼钢高炉、煤气储罐、车间厂房、矿石料仓等独立工业设施构成的点要素,铁路、道路、水渠等构成的线要素以及广场、活动场地、绿地等开放空间构成的面要素等进行结构分析的前提下,使旧厂区的整体空间尺度和景观特征在景观公园构成框架中得以保留和延续(图 4-8)其三,通过对场地上各种工业设施的综合利用,使景观公园能容纳参观游览、信息咨询、餐饮、体育运动、集会、表演、休闲、娱乐等多种活动,充分彰显了该设计在具体实施上的技术现实性和经济可行性2.1.2 综合利用具体对策(1)整体厂区的“博物馆模式”布局结构和各节点要素得到全面保护的整体厂区向公众全面展示了有关工业生产的组织、流程、技术特征、相关设施、景观尺度和综合形象,也映射了近现代景观史结课论文 指导教师:孙青丽3工厂的发展历史进程,可以作为有关工业技术与文化的具有科普教育意义的巨型博物馆。

      2) 煤气储罐的“体育休闲活动模式”工厂关闭后煤气储罐废弃潜水爱好者向气罐内注入了 2 万立方米的水,将煤气储罐改造成了欧洲最大的人工潜水中心图 12-13)(3) 料仓花园的“体育休闲活动、儿童娱乐、展览模式”利用原来贮存矿石和焦炭的料仓,更新改造为能容纳攀岩、儿童活动、展览等综合活动的场所料仓的顶部设计成纵横交错的网格状步行道,与“铁路园”的高架步道系统位于同一标高上;拉兹在“料仓花园”的北侧设计了专供儿童游戏的滑梯、绳索等设施;串联式的展览空间则是通过在厚达 2 m~3 m 的混凝土墙壁上开凿出洞口形成的2.22.2 优化环境的对策优化环境的对策2.2.1 景观层次梳理与整合设计者将范围广阔、尺度巨大、景观破碎、布局混乱的园区梳理、整合为水公园、铁路公园、公共使用区和公园道路系统四个景观层次1)水公园公园标高最低的层次,由净化水渠、净水池、冷却池等水体构成净化水渠是对由东向西流经整个厂区的埃姆舍河进行净化的河道水渠两岸栽植了自由生长的植被,每隔一段距离布置有台阶和平台以满足游人亲水的需求2)铁路公园铁路公园与高架步行道系统相结合,是园区标高最高的层次,高出地面约12 m,通过楼梯、台该层阶等与其他空间层次相联结。

      次不仅形成了独特的景观视野,而且作为水平线元素将各个庞大的独立工业设施联结起来,丰富了景近现代景观史结课论文 指导教师:孙青丽4观向度(图 36)铁路公园层在东西方向上穿越整个园区,并在中部偏西的位置呈编组形式放大,设计者将其命名为“铁路竖琴”3)公共使用区包括金属广场、考珀活动场地、熔渣公园、料仓花园、开放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4)公园道路系统包括公园步行道和自行车路将原来零散分布的城市街道联结整合成完整的交通系统2.2.2 优化环境的生态对策(1)水污染净化与雨水收集彼得·拉兹提出对由东向西穿越公园、原作为开敞的排水渠的埃姆舍河道进行处理,将污水与净水系统分离埃姆舍河流经公园的长度约 3 km,过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垃圾等都排放到河道中,使水体污秽不堪,夏季气味刺鼻现在经改造后污水由地下直径 4 m 的污水管道排走,经过净化的水则采用水渠的形式以避免与受污染的土壤接触;从场地和建筑屋顶上收集的雨水经过管道进入冷却池和经过清除污泥的沉淀池过滤后,再进入水渠湿地进一步净化,水污染净化的部分主要布置在厂区中部。

      2)风能利用设置在水渠岸边的“风塔”可以利用风力将水渠中经净化的水从底部提升到高架步行道标高层,作为旱季灌溉植被用水;在其他季节,经过提升的水又回灌到水渠中通过这一循环过程,一方面营造了富有意趣的水的流动、跌落的视听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增加水体与氧气的接触来提高净化质量 “风塔”装置中的关键组件是“风轮” ,它能保证即使在风力较弱时也能产生较高的输出效率3) 植被保护彼得·拉兹认为,在废弃地受污染土壤上顽强地进行生态演替的野生植被近现代景观史结课论文 指导教师:孙青丽5是生态学家难得的试验对象,应加以保护在厂区与周围环境的边缘地带,有大面积的原生生境,成为多种植物生长和鸟类栖息的场所4)工业废弃物利用利用工业生产形成的沉积在厂区内的废渣铺筑道路、广场以及新的净水河渠的河床 3.5 对自然演化进程的尊重公园的设计和营造包含了生态演化进程,因此期的循序渐进的自然演化过程,例如金属广场铁板包括规划设计工作的不断修正和完善3.13.1 结语结语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项目本来是作为埃姆舍地区绿色空间结构系统中的构成元素之一,以开放空间整合及生态恢复与重建为主题。

      生态主义景观公园建设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工业文明衰落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从文化、生态、景观等多维视角和层面提出的系统整体对策,并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也有学者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开发管理角度出发,提出建设后工业景观公园只是工业废弃地土地利用的过渡性对策,经过进一步的生态修复与重建后,土地景观终究会回归到工业文明前的田园牧歌式的环境状态可以看出,这种对土地景观格局发展的预判饱含着生态理想,但却忽略了对负载着文化传承使命的工业遗产的景观意义给予足够的思考和重视工业废弃地土地利用的未来模式将取决于多重因子作用的叠加,生态因子极其重要,但并非全部应用生态学的生态位理论来作进一步的思考,可以看出,工业文明时期的工业场地、工业景观是工业生产的物化表征和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是地区经济辉煌的标志目前,工业废弃地的再生问题是我国大量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必须面对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作为后工业景观公园的经典范例,对国内工业废弃地改造利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彼得 ·拉兹.废弃场地的质变. 孙晓春 译. 风景园林,2005(创刊号):29-近现代景观史结课论文 指导教师:孙青丽63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