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叶深加工产业化工程项目建议书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19页).docx
119页茶叶深加工产业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 总 论 1一、项目概况 1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 2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四、萧县老年大学及法人代表简介 4五、华美学园及法人代表简介 5第二章 项目的由来和必要性 7一、项目的由来 7二、多种形式 10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第三章 项目选址和实施条件15、项目选址1515三、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15四、区域经济发展概况17五、城市交通区位2090六、市政公共设施依托条件 21七、施工条件 21第四章 工程建设方案 22一、项目设计规范依据 22二、老年大学活动中心建筑造型理念 23三、华美学园工程建设的原则 24四、项目工程建设方案 25第五章 公用工程 29一、 给水工程 29二、排水工程 31三、电力工程 34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 40一、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40二、环境保护的标准 40三、环境现状及环境影响因素 41四、环境治理与保护措施 41第七章 节能、节水 43一、建筑节能 43二、公用工程节能 46三、项目能耗分析 46四、项目能耗评价 47第八章 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 49一、项目管理 49二、实施进度计划 49第九章 工程招标方案 51一、招标范围 51二、招标组织形式 51三、招标方式 51四、投标人资格确认 52五、招投标程序 52六、中标与招标备案 52七、招投标监督 53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4一、估算范围 54二、估算依据 54三、投资估算 54四、资金筹措 55第十一章 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56一、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56二、社会风险分析 56三、社会效益评价 56第十二章 结论和建议 57一、结论 57二、建议 57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XX县茶叶深加工产业化工程项目1.1.2 法人及法人代表概况1、法人概况项目法人: XX有限公司单位地址: XX省 XX县 XX镇 XX路注册资金: 200 万元注册类型:有限责任公司XX有限公司是 XX县茶叶生产企业之一, 主要生产销售名优绿茶和 繁育国家级茶树良种“舒茶早” 。
公司拥有一座年产量 10 吨的高档绿 茶生产厂,产品主要面向省内市场;另外还有一个占地 30 亩的苗圃, 年出圃优质茶树苗 500 万株XX有限公司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涉农科技型企业,企业产权明 晰企业按照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建立企业管理制度,包括行政综合 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物资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等,做到管 理有准则、生产有计划、销售有目标、科研有保障,令行禁止,奖罚 分明,确保企业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企业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 定岗,采取定期考核的办法,工资收入与实际贡献挂钩、与考核成绩 挂钩XX有限公司现有职工总数 18 人,大专文化以上 10人,其中本科 文化以上 8 人;主要管理人员 4 人,全部为大专文化以上,其中本科 文化 3人,年龄均在 35-40 岁;工程技术人员 8 人,占 44%:生产人员 6 人,占 33%;销售人员 4 人,占 22%2、法人代表概况法人代表 XX,华南理工大学化工机械系毕业具有较严谨的企业 管理能力与开拓创新意识主要负责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技术管理以 及生产管理工作,确保企业正常运作,建立并完善工厂建设、技术协 作、知识产权等管理制度,协调建立公平合理的企业利益机制。
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10 个五年计划纲要》;2、国务院发布的 2001 年《农业科目发展纲要》 (2001 年- 2010 年);3、《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10 个五年计划纲要》;4、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农副产品深加工的有关政策文件;5、《XX县茶叶深加工产业化工程项目建议书》及六安市计委对项 目建议书的批复;6、《茶多酚市场调研报告》 ;7、XX县工业园区与项目法人签订的入园协议书;8、XX有限公司与 XX省工程咨询研究院签订的咨询合同书;9、XX有限公司提供的工艺及公用工程背景资料;10、国家发改委频布的有关可研报告编制内容与深度的要求1.1.4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及理由1.1.4.1 项目建设的背景项目属现代农业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范畴,利用最新分 离纯化工艺 ( 膜工程、分子筛工程和系统萃取工程 ) 为核心的茶功能性 成分系统分离制备技术及装备,实现茶叶深加工产业化和茶叶天然活 性物质的提取及利用1、我国茶叶生产的现状 我国是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茶叶种植面积列世界第一位,产量 列世界第二位 1998年我国茶园面积为 76 万公顷,产量达 70 万吨, 其中国内销售量为 39.50 万吨,人均消费茶叶 0.30 公斤,在 70 万吨 总产量中,低档茶约占总产量的近 30%。
近年来,我国茶叶种植面积 持续扩大,大宗茶已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销售 已出现一定的困难,特别是 2003 年我国茶叶不仅价格持续下跌,而且 还频频遭遇欧盟和东南亚国家的各种壁垒 2003年 1-9 月,我国对欧 盟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为 10175吨和 1829 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 降 39.16 %和 34.35 %与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茶叶的科 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国际知名品牌较少另外,我国每年约有 10 万吨左右的低档茶积压, 同时还有 10—15 万吨茶叶和 15 万吨左右的茶籽因市场需求的阻力和茶叶深加工产品组 合没有进一步开发而留在茶树上未被采收在茶叶产成品生产中自然产生的副产品约占总产量的 20%以茶 叶总产量为 50 万吨计算,则低档茶叶(包括副产品)的数量达 16 万 吨,这预示着茶叶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如果将茶叶副产品进行深加 工,挖掘茶业产品组合方案的深度,则能大大激活和提升我国的茶叶 产业,占领更多的细分市场,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2、茶叶深加工研究的发展背景我国茶叶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各种原因,每年都有大量的茶叶 浪费,尤其是对于那些低档茶叶来说,大部分被弃用,造成资源严重 的流失。
随着食品生产技术及其它科技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茶叶中有 效成分认识逐渐深化,如今从茶叶中可以提取到多种具有功能性的食 品添加剂,如茶多酚、茶色素、茶氨酸等,特别是从低档茶中提取天 然的食品添加剂意义重大,已引起国内外食品、化工、医药等部门的 关注目前国内外茶叶深加工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茶叶的深 加工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由应用茶叶深加工研究成果而形成的产 业正在崛起,这也成为今后茶叶行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茶叶深加工研究快速进展,主要归功于以下方面:(1)固定不变的产品结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饮料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 化,逐渐趋向“营养、方便、快速、天然、多样” 近年来,饮料业发 展迅速,新产品不断涌现,竞争激烈茶叶作为一种传统的饮料,受 到其他饮料的挑战,茶叶行业必须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丰富饮茶 方式,满足多层次消费者需要,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2)市场供过于求,必须寻求新的出路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国际茶叶市场需求量相对饱和,世界茶叶 出口停滞不前,整个市场供略过于求,导致我国茶叶生产与出口开始 走入低谷,出现全国范围内的“卖茶难” 在茶叶生产过程中, 会产生 20%左右的低档茶和副产品。
因此,提取和利用茶叶中的功能性 成分,开辟茶叶新用途,已成为茶叶行业发展的新方向3)茶多酚等天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倍受关注由于 BHA、BHT等人工合成抗氧化剂有致癌的嫌疑,因此,各国均 致力于寻找天然抗氧化剂由茶叶中提取的茶多酚天然抗氧化物质具 有优异抗氧化活性,倍受人们的重视,从而推动茶叶中茶多酚等功能 性有效成份的开发利用4)茶叶保健药效研究成果斐然 茶叶最早是被当作药物利用的,茶的药用早已载入史册,现代科 学研究也证实了茶叶的药用功能长期研究表明,茶叶具有降血糖、 降血脂、降血压、抗衰老、防辐射、防龋齿、抗过敏、消炎灭菌、抗 癌抗突变等功效,并揭示出茶叶中对人体具有保健效果的有效成分如 儿茶素、咖啡碱、多糖、黄烷酮类、粗纤维、叶绿素、β胡萝卜素、 维生素 B、维生素 C、维生素 E、维生素 P、维生素 U 等目前,茶叶 药用成分的提取利用已成为国内外天然药物开发关注的热点3、茶叶深加工技术背景(1)近 20 年来,我国茶叶有效成分的利用研究越来越引起广泛 的重视,研究主要集中在茶多酚上,其次是茶皂、茶多糖、咖啡碱和 色素在茶叶活性物质药效研究的带动下,茶叶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的研 究首先在浙江、福建等沿海经济发达的产茶区受到重视。
茶多酚的提 取主要采用有机溶剂率取分离,咖啡碱的提取主要采用有机溶剂萃取 法和升华法茶多酚、茶皂素、咖啡碱已实现批量生产,并在食品工 业行业中应用上述提取技术均处于单项成分提取制备阶段随着茶 叶深加工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采用膜分离技术对茶叶提取物 进行浓缩、 分离;用超临界 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咖啡碱均在实验室内 获得成功,但尚未投入工业化应用我国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率先从茶叶中提取出以茶多酚为主体 的天然抗氧化剂,并成功地应用于月饼、火腿等食品,有效地延长食 品的保质期以后,茶多酚的提取技术不断完善和提高,中国农科院 茶叶研究所提出用茶叶原料同时制备出茶多酚、咖啡碱、多糖和茶色 素的系统分离中试工艺路线, 产品中茶多酚含量达到 95%以上,其中儿 茶素含量超过 60%,得率约 3.90%;咖啡碱含量达到 80%以上,得率为 1.50%,另外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成功地分离出 5 种儿茶素单体,其 中 4 种单体的纯度达到 97%以上,茶叶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研究取得了突 破性进展特别值得提到的是采用酶技术将酯型儿茶素转化为非酯型 儿茶素也获成功2) 茶叶深加工提取成分茶多酚 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含量约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 20-30%,是由黄烷醇类为主和少量黄酮及苷组成的复合体。
茶多酚 (TP) 的主要成分为儿茶素、黄酮及黄酮醇、花色素、酚酸 及缩酚酸四类化合物以儿茶素为主的黄烷醇类化合物占茶多酚总量 的 60—80%,其中含量最高的几种组分为 L—EGC、GL—EGC、L—ELG 和 L—EC,分别占 50%—60%、 15%—20%、10%—15%、5%— 10%茶多酚含有 30 种以上的酚性物质,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四类,即 儿茶素、黄酮及黄酮醇、花白素及花青素、酚酸类和缩酚酸类在这 四类物质中,儿茶素含量最高,占茶多酚总量的 60%— 80%儿茶素又 分为许多种,各种儿茶素及其在茶多酚中所占的比例如表 1-1 儿茶素在茶多酚中的比例表表 1-1分类儿茶素名称简称在茶多酚中所占的 %非酯型儿茶素(+) 儿茶素(-) 表儿茶素(+) 没食子儿茶素(-) 表没食子儿茶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