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育论文: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研究——以O为例.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423438110
  • 上传时间:2022-11-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65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育论文: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研究一一以为例摘要:本文对教学实践中发现的关于韵母]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认为教师在教学前应悉知单韵母]及在音节中的发音区别,熟悉《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各项规则,尤其是省略与改写规则在教学中应适应学生的认知心理,将趣味性放在拼音教学的重要位置,并运用对比记忆、信息技术等方式开展教学关键词:汉语拼音教学;汉语拼音方案;韵母发音;优化策略从1912年8月7日民国政府教育部通过了《采用注音字母案》到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我国第一套注音字母方案开始,注音字母便进入了小学语文教学任务中直至2016年秋季,教育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投入教学使用我国拼音教学历经百年发展演变,而创立拼音字母的初衷依然未变,仍是帮助学生识字和正音(学说普通话)从拼音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韵母0的读音把握不准亟需教师基于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认知程度,探索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汉语拼音教学策略一、汉语拼音0的发音问题1 .单韵母0的正确读音首先明确概念何谓单韵母?在黄伯荣廖旭东版《现代汉语》中认为“由单元音形成的韵母叫单元音韵母J[1]而单元音是指发音时口形(包括舌位、唇形、开口度)始终不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单元音韵母共有6个,分别是舌面元音:a、0、e、i、u、uo所以,如果按照o[uo]来直接进行发音教学,很明显没有搞清楚单韵母的定义是什么,并且对学生而言,在后面学习复韵母uo[uo]时也容易产生困惑。

      在曹文的《现代汉语语音答问》中认为汉语普通话中单元音韵母的实际发音比国际音标(如下图)[3]的[o]舌位略低,介于半高和半低之间,用严式的国际音标来表示应当是[丁],是个舌面后、中、圆唇元音[2]那么怎样对一年级学生进行教授才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呢?可以告诉学生先发单韵母a[a],然后舌根慢慢抬起,嘴唇隆圆整个发音过程像是大老虎叫一样,最后保持住的发音部位即为o[o]的实际发音也可以利用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嘴巴圆圆在注重趣味性的同时,教师需不断强调单韵母的发音方法是口型舌位保持不变,旨在为后面的复韵母教学做好铺垫工作THEINTERNATIONA1.PHONETICA1.PHABET(revisedto2018)[3]2 .bo、po、mo、fo的拼合方法跟在唇音声母b、p、m、f后面的韵母o,从书写上来看是单韵母θ[θ],但是如果直接让学生按单韵母进行拼合,发现很多学生会发成bo[bao]等,很难掌握正确发音由此思考,唇音声母后面的韵母真的是单韵母o[o]吗?单韵母o[o]与复韵母uo[uo]是否存在音位变体现象?本文梳理了汉语普通话中o/uo与辅音声母拼合情况,如下:汉语普通话中o/uo与辅音声母拼合情况显而易见,单韵母。

      []只出现在唇音声母后,复韵母uo[uo]只出现在舌尖音声母后,均不与舌面音相拼合在查阅文献过程中发现,就此问题学界早就探讨:王理嘉先生在《北京话的中元音音位》中就曾论述过[]与[uo]的关系,认为在北京话里,[]只出现在唇音声母b、p、m、f之后,而[uo]只出现在非唇音声母之后Jo]算为[u]的音位变体[4]石锋、贝先明先后都通过语音学实验证明汉语普通话单元音]当与唇音声母相拼时,发音具有明显的动程石锋认为此时单元音O实际发音是[u6][5],贝先明认为实际音值为[uo][6]o陈宏从传统音韵学和实验语音学两方面论证,认为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单韵母丁]是/uo/的表层变体形式,单韵母实际读音是带有合口介音的uo[u6]0[7]基于此,按照《汉语拼音方案》的省写规则,汉语拼音中唇音与合口呼相拼时,韵头U按规定需省略究其深层原因,我们可以从语音演变角度来考察单元音OM的发展变化,从威妥玛《语言自迩集》中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由单元音韵母组成的韵母活性极强,开齐合撮四呼俱全,并且在当时的音系中存在单元音韵母O与复元音韵母UO的对立Uo韵母在当时拼合能力不强,如今看来,单韵母的拼合能力逐渐降低,而u。

      的拼合能力不断增强[8]但是回归到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中来,鉴于学生理解程度和实际情况,不需要将如此复杂的语音演变教与学生,一旦如实告知学生拼音方案中的省写规则,也不适合低龄儿童学情鉴于此,由于语文教材的编写是按单韵母、声母、音节进行的,所以在教声母b、p、m、f时,由于辅音声母本音响度较小,为了学生们听感上的需要,在辅音声母后面加上一个响亮的元音韵母来呼读,这就是声母的呼读音为了增添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通过创编故事告诉学生,声母宝宝很害羞,从来不敢大声说话,只能来请韵母宝宝来帮忙所以教师在范读时便可直接将声母b、p、m、f读成带韵母的呼读音“bo、po、mo、fo,∖而后当进行音节bo、po、mo、fo教学时,不强调拼合过程,只重视音节读音结果,并且可以带领学生回忆之前声母b、p、m、f的读音,告诉学生那个时候已经请来韵母来帮忙了由此一来,既适应了低龄学生的心理认知,也巧妙地避开了繁琐的理论规则3 .韵腹o[o]省略规则有人认为qiu是两拼音节,声母是q,韵母是iu,中间没有介母首先明确两拼音节的定义是由一个声母和一个非介母韵母组成的音[9]何又谓介母呢?又称介音,是介于声母和韵腹之间,由i、u、U充当的,发音轻而短,只表示韵母发音的起点。

      由此可以判断直接将qiu判断为两拼音节实属不妥有人解释qiu里虽然有韵母i,但是这里的iu是连在一起的,是复韵母这明显是对《汉语拼音方案》的不熟悉以及对语音学术语的认识不充分所致首先,《汉语拼音方案》在设计之初,为了方便书写与认读,制定了不少特殊音节的改写与省写规则,其中一条规则是:iou自成零声母音节时,按照其改写规则应写为you,而与其他辅音声母相拼合时,需把韵腹]省略掉,也就变成了我们看到的qi(o)Uo[10]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一年级学生在学习复韵母iu的时候存在困惑,认为直接韵母i和U无法拼合成为iu[iou]o并且在自主拼写过程中,很多学生容易写成qiou,其实这是学生按照其所拼即所写而来的与iou省写规则相似的还有uei和Uen这两个复韵母,这种情况下,如果直接告诉一年级学生其省写规则,一来不符合学生认知情况,二来也达不到理想化效果所以本人在教带有省写规则的音节时,借鉴了与传统拼读法相左的直呼法,取其精髓试用于课堂直呼法又称“基础音节换韵直读法”,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潘自由在对比类推直读法基础上探究出来的[11]直呼法的精髓是抓住了传统拼音教学拼读法的薄弱之处:对于类似具有省写规则的音节直呼音节,弱化拼读教学,不单独教声母,不教字母的名称音,不教拼读方法。

      适合儿童心理及思维特点,同时方法简捷,易教易学4 .合口呼ong,撮口呼iong通过音标可以看出ong[uQ]属于合口呼之所以改用O来替代u,是因为当初在制定《汉语拼音方案》时,方案制定者考虑到手写体中U与a及易混淆,为避免使用者书写时误将Ung写作ang,做出了上述的改写规则,类似的改写还有au和iau改写为ao与iaoo而iong[yιj]通过音标来看一目了然,属于撮口呼出于字形便于辨认书写等原因的考虑,认为Ung和Ung书写不便且不易辨认,故将U用io进行了替代其实就是听感而言,改写后的Ong和iong并不太影响母语者听感自然度但作为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师者必须知晓《汉语拼音方案》中的改写规则,并且从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来看,关于后鼻音部分书中只介绍了ang、ong、ing、ong四个,并未对iong进行细致讲解此时为了学生能对其进行理解,教师教学时可以在本课中进行自主添加,把iong的发音用直呼法告诉学生,由此增强学生对后鼻韵母iong和音节yong的认识,为学生将来的自主学习夯实基础二、汉语拼音教学的优化策略1.教学时应具备科学性对于汉语拼音教学而言,教师的专业素养至关重要,直接关乎学生可理解性知识输入掌握程度。

      在教学前应悉知《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各项规则,尤其是省略与改写规则以单韵母]为例,在教学前,教师应了解其发音时口形(包括舌位、唇形、开口度)始终保持不变的基本特点,在和学生进行解释时,虽无需将晦涩的概念直接讲授给学生,但可用儿童可理解的语言和情境,将其科学地传授给学生以此为学生搭建科学的拼音学习脚手架,使学生从底层逻辑上知晓拼音拼读的基本规则,而非为“囱囤吞枣”地死记硬背一二,减少后续拼音内化上的误区2 .教学时应注重趣味性对于刚进入小学第一学段学习的学生而言,趣味性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在备课时积极思考,如何将不易理解的拼音知识用学生喜爱的可接受的形式进行教授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内容丰富有趣例如,大情境贯穿拼音教学始终,可将即将学习的知识与儿童的实际生活相连接,声母比作“家长”、韵母比作“儿童”、声调比作“小帽子”,汉语拼音格比作“家工家长和孩子要住在家里,由此引导学生将声韵母写在拼音格的正确位置;以帽子戴在头上作为引导,让学生了解声调应标在韵母上;将六个单韵母比作兄弟姐妹,将先后顺序比作长幼顺序,老大哥是单韵母a,小弟是单韵母U,i和u是双胞胎做好情境铺设后,将声调规则讲授给学生;“i、U并列标在后”等规则用故事的方式使学生加深记忆。

      站在儿童的视角,将真实的生活与课内知识相连接,便于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最终将所学的拼音知识应用回生活中去实现循环二是形式新颖有趣教师在拼音教学时可作适当的角色扮演,更快地将学生带入大情境中去活动形式多种多样,避免只是一味枯燥的机械练习例如,教师可以扮演声母,学生可以扮演韵母,依次组合使学生沉浸式完成拼读练习;练习韵母发音时,可适当添加手势进行辅助,帮助学生准确发音;将明快短促的节奏融入拼读练习,手势打拍子,帮助学生巩固拼音记忆;男女对抗赛、小组保卫赛、一对一擂台赛等多种竞赛机制,促进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记忆3 .教学时应注意对比记忆由于一年级学生处于儿童认知发展前运算向具体运算过渡的阶段,对空间和距离的感知还未完善,偶尔还会产生镜像书写行为或相似拼音分辨困难的情况基于此,教师应有耐心,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并将易混淆的拼音进行对比训练例如“bo—po”对比训练,可以让学生运用手势+生活情境联想记忆,用左手给自己比个大拇指,表示“我真棒!”此时左手的形状即为b的样子;将左手大拇指向下,表示“破!”此时左手的形状即为p的样子而与b相对的就是d,与P相对的就是q还可利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联想记忆“伯伯拔萝卜,婆婆怕爬坡。

      以此类推,易混淆的拼音皆可使用对比记忆,加深巩固4 .教学时应运用信息化信息时代,掌握并运用信息技术是教师必不可少的技能将语文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使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最优价值在讲解晦涩难懂的知识点时,运用动画技术可事半功倍例如,将音节进行拆分与合并,使学生视觉上直观感受音节的概念;iou自成零声母音节时,用动画将i换成y,整个零声母音节呈现为you,在讲解它与辅音声母相拼合时,用动画将韵腹]藏起来,直观呈现出qi(o)Uo配合直呼法使学生建构对汉语拼音的改写规则和省略规则的初步理解;讲解n的时候,配合顺口溜“一个门洞nnn”出示门洞的图片,帮助学生快速图文联系,加强记忆;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可加入“幸运大转盘、开心夸夸乐、天降红包雨”等多媒体互动小游戏,在趣味人机互动中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顺应时代要求参考文献:[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4.[2]曹文.现代汉语语音答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79.[3]1.adefoged,P.(2001).ACourseinphonetics.HarcourtCo1.1.egePub1.ishers.[4]王理嘉.北京话的中元音音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