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艺术歌曲《硕鼠》创作技法分析.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1768****007
  • 文档编号:246397953
  • 上传时间:2022-01-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21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艺术歌曲《硕鼠》创作技法分析 摘要:在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中,中国作曲家们不断汲取西方现代的创作技法尽力使之与中国的曲调、语言相融合,使作品具有多元化气息艺术歌曲《硕鼠》在中西方作曲技法上的结合非常巧妙,整体上具有由西渐东、中西结合的特点《硕鼠》原为《诗经》中的一首中国现实主义古诗,曲作者通过中西方作曲技法的巧妙组合运用,将该诗以艺术歌曲形式完美展现在众多中国原创艺术歌曲中,以艺术歌曲《硕鼠》为例,通过纵向、横向与音响效果三个角度入手对其进行深入探析,阐释该作品的创作技法 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硕鼠》;由西渐东;中西结合;创作技法 艺术歌曲《硕鼠》是一首东西方作曲技法兼顾的创新作品,具有很高的技巧性,且有较高的词曲贴合度该曲共有58小节,整体结构为三段体,共有五部分,分别为引子(1-4)、第一部分(5-19)、第二部分(20-27)、第三部分(28-43)与尾声(44-58) 一、由西渐东的作曲技法 (一)西方作曲技术的运用1、弗里几亚调性弗里几亚调式是西方中古调式的一种,由两个相同的四音音列前后组合而成,其半音关系为小二、大二、大二、小二、大二、大二。

      在《硕鼠》中,曲作者胡晓东在乐曲调性上使用了a弗里几亚调式的调式音阶但其对该音阶的处理是通过纵向和弦形式出现,前7小节的和声进行为弗里几亚调式i-vii-vi-i的两个循环我们若只从结构上来看,弗里几亚调式与七声燕乐羽调式结构上完全相同,主音同为a但两者在本质上具有明显差别,其一是弗里几亚音阶一种自然音阶,又叫做特种自然调式,而羽调式有变化音其二是两者的稳定音级不同,所以在使用中,稳定音级的使用频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具体是哪个调式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弗里几亚调式中的所有音级在使用过程中地位相对平等,而七声燕乐羽调式中的正音与偏音地位不同其中宫商角徵羽作为正音是应该作为主干音使用(在强拍强位,结构位置突出),而清角和闰作为偏音则通常使用在不重要的位置或者作为装饰(在弱拍弱位,结构位置不重要)在《硕鼠》中,不仅音阶中的每个音都有使用,且相对使用频率也较为平衡,其中i-iii-v级音的也使用在重要结构位置若将该调式看作七声燕乐羽调式,则偏音的地位过于重要,其中国七声调式的风格特点也就被大幅度弱化因此,在该曲中的调式应是弗里几亚而非七声燕乐《硕鼠》中弗里几亚调式与七声燕乐羽调式结构上的高度重合,也是曲作者在创作之初所精心设计。

      2、离调和弦的使用《硕鼠》第9-16小节,可以明显看出属七或者导七到主和弦的离调如第9小节两个和弦,第一个和弦是G大调的属七原位和弦,第二个和弦是G大三和弦,这就相当于通过属七和弦离调到G大调3、半音旋律进行第14-16小节钢琴伴奏部分旋律声部与9-11小节人声旋律部分可以明显看出半音化旋律进行:由升F音开始,到C的半音旋律进行半音化的旋律进行由于倾向性较强,在传统中国音乐中基本不使用但曲作者在该处运用半音化旋律进行作为连接,用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过渡该连接在听觉上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具有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半音化风格二)中西作曲技术纵向结合第二部分中,曲作者使用复功能和弦与五声性旋律相结合的作曲手法,将两种不同的风格糅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较为新颖的音响效果20小节-27小节的人声部分旋律,主体框架由G、A、C、D四个音构成,唯独第21小节加了一个偏音B该旋律以级进为主,具有明显的五声化色彩钢琴右手部分也是旋律,与人声部分不同的是对旋律进行三、四度音的加粗,明显也具有五声化色彩但是如果将钢琴部分左右手纵向来看,可以明显看出左手琶音音型与右手加粗的旋律构成了复合和弦,形成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音响。

      三)中国传统作曲技术的运用第三部分与第二部分相比,伴奏织体发生了明显变化,钢琴左手部分全部由中国传统常用的空五度构成,并且人声旋律为七声雅乐结尾更是将五声性创作手法使用在整个结尾部分,通过e羽五声调式的音阶级进,逐步将音乐情绪推动起来尾声部分具有明显的五声性化色彩,具有浓烈的中国风格 二、结构和弦中音程的安排 (一)增四、减五的运用《硕鼠》的引子与第一部分中,存在许多的增四减五和弦,增添了第一部分的不和谐性如人声旋律中出现的E-降B(减五度)、降B-E(增四度)除此之外,钢琴伴奏中也出现的大量增四度与减五度进行由于增四减五不属于中国调式中的特有音程,所以在听觉上会有不和谐感,增强该部分感情的戏剧性与张力二)半音化二度的运用第一部分中除了存在许多增四减五音程外,还存在着许多非传统功能理论的半音化二度音程,这些音程在进行过程中存在着导向性,具有很强的西方风格三)传统四五度的运用在中国传统音乐中,通常线性思维占主导由于缺乏和声思维,所以四度、五度、八度的使用较为突出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中,即存在着许多四度、五度、八度的音程在第二部分的钢琴伴奏中,有许多的复功能和弦,复和弦在左手即由四度与五度的进行。

      在这里的四五度进行不仅与旋律在纵向上结合构成了复功能和弦,也在横向上展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四五度运用第三部分左手部分是空五度的伴奏进行,而空五度也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经常使用的音程,具有明显的中国五声性特点曲作者在此使用大量的空五度来对五声性旋律进行伴奏,即使为了突出音乐的五声化音响效果 三、音响效果上由紧到宽 (一)由西方小调调性和声造成的紧张感《硕鼠》在开始时所使用的是西方中古调式中的弗里几亚调式由于其主音上方三度为小三度,所以为小调调性,在感情上较为阴郁曲作者通过短促的切分节奏与休止符相结合,使音乐不仅有着阴郁的情感,更因为节奏与休止的衬托而造成一种紧张感除此之外,由于半音化音响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在听觉上也会产生一定的紧张感引子与第一部分在刚开始就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气氛,与“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完全贴合,使人联想到硕鼠的动作与农民对硕鼠的愤怒二)由西方大调功能和声与五声化旋律结合所造成的希望感第二部分是西方大调复合和弦与五声化旋律的结合,由于大调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光明与希望感,所以即使是复合功能的和弦,从整段来看也是具有一定希望感的在第二部分中,由于旋律主干音只有四个(宫商徵羽),且具有五声化特征,所以在情感上也具有一定的希望感。

      结合此处歌词:“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爱得我所可以明显感觉到主人公对乐土的向往之情,对摆脱“硕鼠”具有强烈的愿望曲作者通过独特的手法将诗歌主人公的希望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三)由中国五声化旋律与四五度和音构成的美好与坚定感五声性风格通常给人以美好的感觉在第三部分中的调性与音高旋律是以中国七声雅乐为主,并且伴有左手空五度音响效果,该部分的构成从音响上看较为优美,描述一幅美好的场景尾声以带有重音五声音阶的级进推动情绪,不断重复“乐郊”两字,重复次数达到8遍之多,使音乐情感逐渐走向坚定在经过了一小节的休止之后,缓慢拉长的四音旋律以“谁之永号?”的疑问语气结束结尾在钢琴中再一次出现五声音阶的级进,更加突出了坚定之感,加强了主人公呐喊的语气与向往乐土的坚定信念 四、《硕鼠》创作手法分析的结论与启示 (一)创作手法分析结论《硕鼠》在创作手法上较为独特,从横向上看,其创作手法是由西渐东、中西结合的由最开始的弗里几亚调性、离调和弦的使用和半音化的旋律进行,到复功能和弦与五声性旋律的结合,再到五声性创作手法创作中的中国因素从最初的较少,逐渐增加西方因素从最初的较多,逐渐减少在中间部分可以看成是两者的结合,具有一定的复风格因素。

      曲作者巧妙地运用西方的作曲技术,将较弗里几亚调性、离调和声或者半音化进行作为情绪紧张或者音响化部分的表达手段,逻辑上较为贴合,也不会因为手段的不同使词曲情绪混乱通过中西结合的方法,将中西方风格融入音乐,使音乐具有一定的复风格意味通过明亮的大调调性与美好的中国美好的五声化旋律,将诗歌主人公向往乐土的希望之情完整体现最后曲作者将中国传统的五声性旋律运用在第三部分与尾声部分,使美好与坚定之感完美展现从纵向结构上看,其和弦的音程的使用也有着一定的由西渐东、从紧张逐步过渡到明亮的特点引子与第一部分的音程使用中,主要使用的是增四减五、大二度再到小二度,之后的第二、第三部分主要使用的是四五度音程还有最常用的三度音程,到了第三部分与尾声又增多了八度音程的使用从音程的协和度来看,从增音程的极度不协和与待解决,到大二度,再到小二度,最后到四五度甚至八度音程这个过程就是从协和到不协和的过程,表现的音响情绪也是由紧张到明亮最后结合横向与纵向的分析,从音响效果上来看,该作品又是由紧到宽的从引子与第一部分紧张的情绪,到第二部分形成的希望感,再到第三部分与尾声所展现得美好与坚定感正是贴合了了诗歌主人公诉说的语气,从对“硕鼠”的紧张愤怒,再到摆脱的希望,最后表达了对乐土的向往与对去乐郊的坚定信念。

      二)创作手法分析启示《硕鼠》的创作手法较为新颖,具有其独特的特色不拘泥于中国传统音响的束缚,结合中西各种创作手法,使作品更贴合诗歌歌词与情绪在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中,不仅要使用传统的手段,也要将不同的风格、手法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有逻辑的组织利用不同的手段,贴合地表现词曲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与意境只有如此,才可以使中国艺术歌曲不仅在风格上有独特特点,也使其蕴藏着深厚的逻辑内涵得以展现 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