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通信第三次作业.doc
5页第七章7.1GSM系统中的主要功能实体:GSM由移动台(MS)、基站子系统(BSS)、网络和交换子系统 (NSS)、操作支持子系统(OSS)等子系统构成其中BSS包括多个基台(BTS)和一个基站控制器(BSC)NSS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及与之相连数据库(VLR、HLR、AUC和EIR)操作支持子系统主要由操作维护中心(OMC)构成,负责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各个子系统的配置和数量将取决于系统的用户容量7.2GSM系统物理信道的组成(帧结构):GSM的物理信道由复杂的帧结构构成其时隙帧结构有五个层次:时隙、TDMA帧、复帧、超帧和超高帧时隙:物理信道的基本单元TDMA帧由8个时隙组成,是占据载频带宽的基本单元,即每个载频有8个时隙复帧:有两种类型1)由26个TDMA帧组成的复帧这种复帧用于业务信道(TCH)、慢速随路控制信道(SACCH)和快速随路控制信道(FACCH)2)由51个TDMA帧组成的复帧,这种复帧用于广播控制信道(BCCH)和公共控制信道(CCCH)超帧:由51个由26帧组成的复帧或26个51帧组成的复帧构成超高帧:等于2048个超帧7.3GSM系统中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映射原理1)DCH 和CCCH在TS0 上的复用广播控制信道和公共控制信道共占用51个TS0时隙。
尽管只占用了每一帧的TS0时隙,但从时间上讲,长度为51个TDMA帧作为一种复帧,以每出现一个空闲帧作为此复帧的结束,在空闲帧之后,复帧再从F、S开始进行信道复帧以此方法进行重复,即为时分复用构成TDMA的复帧结构在没有寻呼或呼叫接入时,基站也总在f0上发射,此时CCCH用空位脉冲序列代替TS0上RACH的复用对上行链路,C0上的TS0只用于移动台的接入,即用于上行链路作为RACH信道7.7GSM的抗干扰技术1)信道编码解码技术2)交织编码技术7.9位置登记: ??????????????位置登记的原因:每个移动用户的数据,包括个人固定号码、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移动台漫游码等,是存放在归属局的位置寄存器中当移动用户从归属MSC业务区 A进入访问MSC业务区B时,移动台需要被访问移动交换中心进行位置登记7.10GSM系统的漫游接续流程:7.11GSM系统中越区切换过程:在通话过程中,移动台不断地向所在小区的基站报告本小区和相邻小区基站的无线电环境参数本小区基站依据所接受的该移动用户无线电环境参数来判断是否应该进行越区切换当满足越区切换条件时,基站向MSC 发送越区切换请求,越区切换请求信息包括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新基站位置码。
MSC 立刻判断此新基站位置码是否属于本MSC辖区,若确认是属于本MSC辖区的BS,MSC 则通知VLR为其寻找一空闲信道VLR 将找到的信道号及IMSI传送给MSC ,而MSC将信道号的频率值及IMSI经过本区的BS发送给MSMS依据信道号的频率值将工作频率切换到新的频率点上,并进行环路核准核准信息经MSC 核准后,MSC通知BS释放远信道至此,MS完成一次越区切换如果换率核准不符,则BS重发,直到核准正确为止若BS是在不同 MSC辖区的小区间越区切换,本 MSC判断出此新基站位置码是属于新MSC辖区,则将越区请求转送给新MSC这时,VMSC访问它的MLR,找到一个空闲信道VVLR将找到的空闲信道号传送给VMSC,而VMSC将新BS 站号、信道号的频率值及IMSI经过MSC本区的BS发送给 MS其后的核准和释放过程同上如果VVLR找不到空闲信道,则此次切换失败稍后再行试图切换流程图:附加题:检验波道序号为1、3 、12 、17、20、24、26 的波道组是否为无三阶互调波道组选用无三阶互调波道组工作的利弊如何?1 3 12 17 20 24 262 9 5 3 4 22=2,则该波道组不上无三阶互调波道组选用无三阶互调波道组的优点是避免了三阶互调干扰,使系统在非线性区也能稳定地工作;缺点是该信道组数目有限,且会占用较多频道。
第八章8.1IS-95 前、反向信道构成的种类 各自的作用、特点IS-95 前向链路中的逻辑信道包括:控制信道(导频信道、同步信道、寻呼信道) 、业务信道(业务数据和功率控制子信道)前向链路中包括 1 个导频信道,1 个同步信道,至多 7 个寻呼信道,多个前向业务信道,共计 64 个导频信道:用于传送导频信息,由基站连续不断地发送一种无调制的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用于移动台捕获信道的定时信息,使与之同步,并提取相干载波进行信号的解调;移动台对周围基站导频信号强度进行检测和比较,决定何时进行越区切换特点:在基站工作期间连续不断发送,在基站的整个覆盖范围内有效,功率高于业务信道和寻呼信道同步信道:用于传输同步信息,在基站覆盖范围内,各移动台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同步捕获其上载有系统的时间和基站引导 PN 码的偏置系数,以实现移动台接受解调特点:在同步捕获阶段使用,一旦捕获成功,一般就不再使用当业务信道数量不够时,可以临时改为业务信道来使用数据速率是固定的,为1200b/s寻呼信道:功能包括向覆盖区域内的移动台广播系统配置参数,在呼叫接续阶段传输寻呼移动台的信息,向尚未分配业务信道的移动台传输控制消息等。
反向链路接入信道:在移动台没有占用业务信道之前,提供移动台至基站的传输通路特点:用于发送非业务信息,是一种分时隙的随机接入信道,允许多个用户同时抢占同一个接入信道业务信道:用来传输业务信息(话音) ,也可以用来传送辅助业务和信令信息特点:其信号类似于反向接入信道,其信号需要经过卷积编码、符号重复、交织、六十四进制正交调制、数据加扰,最后经过 OQPSK 调制后再送往射频发送8.2 Walsh 码、短码、长码在 IS-95 中的作用分别是Walsh 码在 IS-95 中的作用:前向信道中用于区分信道,反向信道中用于提供64 阶调制短码在 IS-95 中的作用:提供导频信道上的参考相位信息和信号强度长码在 IS-95 中的作用:前向信道中用于加扰数据,需抽样到符号速率;反向信道中用于区分用户,不需要改变速率8.3 Walsh 码在 IS-95 前向和反向链路的作用的不同前向信道中用于区分信道,惊醒扩频;反向信道中用于提供 64 阶调制8.4 远近效应:就是当用户共享同一信道时,强信号对弱信号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使得弱信号的接收性能很差,甚至根本无法通信IS-95 系统功率控制的主要作用:使发射功率竟可能小,从而有效限制多址干扰降低远近效应产生的干扰,保证通信质量。
8.8 切换的过程:1)链路检测和测量;2)目标小区的确定和切换触发;3)切换执行8.9 软切换技术的优点:可以提高切换成功率,降低了移动台整体的发射功率,从而降低了对其他用户的干扰,增大了系统容量;若移动台处于小区边缘上,软切换能提供前向业务信道分集和反向业务信道分集,从而保证通信的质量缺点:硬件设备增加,占用更多资源;当切换的触发机制设定不合理导致过于频繁的控制消息交互时,会影响用户正在进行的呼叫质量采用软切换技术的前提:小区间使用相同频率,故为 CDMA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所独有第九章1. 3G 系统的标准都有哪些,2G 向 3G 的演进过程如何?3G 系统的标准: 1)WCDMA(欧洲和日本),其演进过程: 3GPP R99->3GPP R4->3GPP R5->3GPP R6->3GPP R7->LTE2)CDMA2000(美国)其演进过程为:CDMAONE->(IS-95B)CDMA20001X(3X)->CDMA20001XEV3)TD-SCDMA(我国) 演进过程:TD-SCDMA LCR->TD-SCDMA HSCPA->TD-SCDMA HSUPA->TD-SCDMA LTE->B3G/4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