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光伏电站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380985714
  • 上传时间:2023-10-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3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光伏电站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二○一七年四月重庆地区光伏电站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项目编号:勘察等级:丙级院 长:教授级高工技 术总 负 责:教授级高工项目负责:高级工程师报告编写:高级工程师审 核:教授级高工审 定:教授级高工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二○一七年四月目 录1 前言11.1 任务来源及工程概况11.2 勘察目的及任务11.3 勘察等级11.4 勘察范围与勘察阶段的判定11.5 勘察依据及勘察执行标准11.6 前人研究成果11.7勘察方案及工作完成情况21.8 勘探工作质量评述22 自然地理22.1 行政区划及交通现状22.2 气象22.3 水文33 工程地质条件33.1 地形地貌33.2地层岩性33.3 地质构造33.4 水文地质条件33.5 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43.6 岩土施工工程分级44 环境工程条件44.1地面建(构)筑物44.2 主要地下管网45岩土设计参数选取及建议46 工程地质评价及建议46.1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46.2场地地震效应与岩土地震稳定性评价56.3 基础持力层与基础形式56.4地下水、土的腐蚀性评价56.5 地下水作用评价57 结论与建议5图 件序号图 名比例尺1工程地质平面图1:5002工程地质剖面图1:500光伏电站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 前 言1.1 任务来源及工程概况(以下简称业主)拟建光伏电站项目,受业主委托,我院承担该项目的工程地质勘察任务。

      兆瓦光伏电站项目位于重庆,北临镇至镇乡村道路本项目是太阳能面板铺设地块,拟采用桩基础1.2 勘察目的及任务本次勘察的目的是根据编制设计文件的需要,全面地收集兆瓦光伏电站项目拟建区的岩土工程资料和水文资料,为编制工程设计文件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勘察任务如下:(1) 查明场地地层结构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并对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作出评价;(2)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条件、水位变化情况、侵蚀性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3)对基础的型式提出建议,并提出相应各岩土参数,为基础设计提供依据;(4)查明场地内及邻近地段有无不良地质作用,评价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程度以及工程处理建议; (5)判明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参数;(6)根据场地条件和施工条件,选择合理的地基持力层1.3勘察等级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本工程安全等级为三级,场地复杂程度类别属于简单场地,本工程地质勘察等级为丙级1.4勘察范围与勘察阶段的判定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下发的渝建[2013]345号、渝建[2013]346号文件,对本工程的勘察范围与勘察阶段进行判定,具体见附表本工程的勘察范围满足对环境边坡及其影响范围、基坑边坡及其影响区范围的要求;本工程依据勘察阶段制定条件及工程指标,可进行一次性详细勘察,本次勘察工作为详细勘察。

      1.5勘察依据及勘察执行标准1.5.1 勘察依据(1)我院与业主签订的《建设工程勘察合同》2)业主提供的《兆瓦光伏电站项目详细勘察技术要求》3)业主提供的拟建工程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电子版)1.5.2勘察执行标准本次勘察主要执行下列规范: (1)《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同时,参照执行下列规范:(1)《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1.5.3基准系统坐标系统: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56年黄海高程系1.6前人研究成果兆瓦光伏电站项目所在地段以往的地质工作程度比较高,四川省地矿局南江队、四川省地矿局208队和冶金地质607队等都先后在该地区作过大量的区域地质、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1977年四川省地矿局南江队测制出版了重庆幅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报告及综合水文地质图,1975年我院编制了重庆市1~5区1:2.5万区域工程地质图及报告。

      以上资料,本次勘察前进行了收集,部分资料直接或间接地被本次勘察所参考上述资料对本次勘察工作起了指导性作用,提供了大量基础性资料,为本次勘察的地层识别、划分,了解场地地质构造部位,地下水分布情况等提供了参考1.7勘察方案及工作完成情况1.7.1 勘察方案本次勘察手段以人工钻为主,辅以工程地质测绘、室内岩土试验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勘察工程地质测绘主要采用穿越法,并辅以追索法进行地质填图(调查与测绘)范围为拟建物覆盖范围及周边影响范围,测绘比例尺为1:500,测绘面积约0.135km2勘探点布置原则:勘探点主要布置于场地,勘探点距约100~200m,钻孔深度进入地面标高以下3.0m或中等风化基岩0.1~0.2m本次勘察共布设了8条勘探线,16个勘探点为评价场地地震效应,应在场地内选取钻孔进行土层的剪切波速测试,因勘察区土层较薄,本次勘察未布置剪切波速测试工作,故利用临近工程剪切波钻孔资料1.7.2 工作完成情况本次勘察开始于2017年4月10日,由我院专业测绘人员用1台全站仪对钻孔进行定位、实测地质断面,2台麻花钻施钻本次勘察共布设16个钻孔,全部外业工作于4月12日结束尔后开展室内资料的整理、检查、分析、编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完成工作量见表1.7.2-1表1.7.2-1 勘察实物工作量一览表测量地质调绘地质钻探钻孔(个)1:500调绘(km2)本次钻孔(m/孔)160.13542.7/161.8 勘探工作质量评述接受任务以后,我院工程人员在充分收集已有勘察资料的基础上,对拟建场地进行踏勘,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及勘察技术要求编制了勘察纲要勘察中严格按纲要和现行规范执行,坚持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的各项要素,对勘测全过程实行动态管理,加强事前指导,中间检查,成果验收的三环节控制,杜绝不合格资料产生1) 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使用比例1:500的地形图,观测定点、填绘精度为岩性层点位精度图上误差小于3mm,重点观察记录拟建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不良地质作用、邻近建构筑物特征等2) 钻孔测量和管线探测勘察测量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黄海高程系,测量基准点采用我院一~三级测量控制点,每个钻孔测放采用全站仪测量,测放精度满足规范要求钻探前采用探管仪逐孔核实孔位地下管线等设施情况,确保施工安全,对可疑孔位进一步采用先人工开挖至基岩面,再进行机械钻探3) 遗留问题本工程勘察钻孔共16个钻孔,钻孔由于受到环境条件影响进行了适当移位,对勘察精度、勘察成果总体质量基本无影响。

      4)本报告文字编写软件采用Microsoft word 2003,制图软件采用北京理正工程地质勘察CAD8.5和AUTOCAD2010中文版5)经我院自评,本次勘察成果资料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要求,符合《重庆市建设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之要求,勘察工作重点突出,查明了拟建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满足规范要求,可供设计使用2 自然地理2.1 行政区划及交通现状拟建工程场地位于重庆市忠县拔山镇双古村,场地北侧紧临乡村公路,交通便利2.2 气 象根据重庆市气象局1951年~2007年间的气象观测资料,勘察区内的气象特征具有空气湿润,春早夏长、冬暖多雾、秋雨连绵的特点,年无霜期349天左右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8.3℃,月平均最高气温是8月为28.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月为5.7℃,日最高气温43.0℃(2006年8月15日),日最低气温-1.8℃(1955年1月11日) 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1082.8mm,降雨多集中在5~9月,其降雨最高达746.1mm左右,日最大降雨量266.7mm(出现在2007年7月17日),小时最大降雨量可达65mm表-1 1951~2007年累计年月各月及年平均总降水量(0.1mm)月份123456789101112年平均降水量1932043809141583165015301369132996546124810828 雾日表2.2.3-1 重庆地区各月多年平均雾日数月份123456789101112年平均雾日数11.16.75.74.44.45.74.43.95.67.99.110.779.6 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左右,绝对湿度17.7hPa左右,最热月份相对湿度70%左右,最冷月份相对湿度81%左右。

      风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频率13%左右,夏季主导风向为北西,频率10%左右,年平均风速为1.3m/s左右,最大风速为26.7m/s2.3 水 文拟建场地内无常年性地表水流,主要为水田中水,水深一般小于0.5m,水文地质条件简单3 工程地质条件3.1 地形地貌勘察区原始地貌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拟建场地原为浅丘地势,现已经人工改造为田地场地整体地势平坦,仅局部存在低于五米的缓坡,宏观坡角一般低于15°,地面高程518.0~539.0m3.2地层岩性场地内地层由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层和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岩层组成基岩以厚层砂岩为主,夹中厚层砂质泥岩,各地层岩性特征简述于下:3.2.1第四系全新统(Q4)(1)粉质粘土(Q4ei+dl)褐色,灰褐色,可塑稍有光滑,摇震反应无,残坡积成因厚度0.4~4.1m,该层在沿线连续分布,顶部0.4~1.2m含植物根系,为耕植土~~~~~~~~~~~~~~~~~角度不整合~~~~~~~~~~~~~~~~3.2.2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1) 砂质泥岩(J3p)多呈紫褐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泥质结构,泥质胶结,中厚层状~薄层状构造该层是场地内的次要岩层,中等风化带岩石岩质较软,裂隙较发育~不发育,岩芯呈柱状,砂质泥岩为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级。

      2)砂岩(J3p)灰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及少量云母,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钙质胶结,裂隙不发育~较发育该层与泥岩相间分布,为场地内的主要岩层,厚度大、分布广,多属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II级场地内岩层强风化带厚度一般1.30~2.6m,其岩体破碎,岩质软,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3.3地质构造勘察区位于万州向斜东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勘察区及附近无断层通过构造地质条件简单,岩层倾向220º~240º,倾角5º~8º,优势产状235º∠6º层间结构面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勘察区内主要有两组构造裂隙:J1:倾向310°~330°左右,倾角60~70°,裂隙间距约1.0~2.0m,为硬性结构面,隙面闭合,无充填,延伸3~10mJ2:倾向40°~60°,倾角70°~80°裂隙间距约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