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韩都市青春偶像剧比较.docx

18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99876021
  • 上传时间:2023-01-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86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韩都市青春偶像剧比较  关键词:青春偶像剧社会转型偶像文化跨文化  [摘要]:中韩两国同处于社会转型期,两国的都市青春偶像剧也相应诞生和发展在韩国都市偶像剧备受欢迎的今天,探讨中韩都市青春偶像剧的异同颇有意义本文即比较了两国都市偶像剧在“青春偶像”方面的差异具体而言,从社会转型程度、青春偶像本身、文化传统的认同等方面考察了两国青春偶像剧的“偶像差异”,并讨论了两国都市青春偶像剧新的发展走向  随着电视媒介的普及,电视剧也成为当代社会最重要的一种媒介文化,它已经取代了往昔的戏剧和电影,是人们工作之余最重要的消遣品为了适应不同观众的消费和娱乐需求,电视剧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历史剧、家庭剧、侦探剧、战争剧和都市青春剧等多样的电视剧类型,都市青春偶像剧是其中的一个都市大众文本类型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青春偶像剧《血疑》和其后的《东京爱情故事》开启了亚洲都市青春偶像剧的先河,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韩国的都市青春偶像剧兴起,在整个亚洲都市流行《冬季恋歌》、《皇太子的初恋》和2007年由著名影星rain与宋慧乔主演的《浪漫满屋》均风靡一时在韩剧的影响下,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大陆的都市青春偶像剧也慢慢发展起来,最早有《真空爱情记录》、《上海之恋》、《京港爱情线》,到后来又涌现了《将爱情进行到底》、《青春出动》、《奋斗》等都市青春偶像剧。

        所谓“青春偶像剧”主要是以青年群体为表现对象,意在展现青年人的生活、思想和情感经历,无论是韩国,还是中国,其都市青春偶像剧均有如下一些共同特征:其  一、其故事主角都是青年男女,以在校的大学生和刚参加工作的青年人为主体,以青年男女的情感经历为主要的情节线索譬如由韩国著名影星裴勇俊和崔智友主演的《冬季恋歌》,展现了青年男女浪漫、美好和伤感的“初恋”,《浪漫满屋》则以用一种喜剧色彩勾勒了一对青年男女在恋爱期间的甜蜜快乐、浪漫温馨和隐藏的情感危机;其  二、通常故事男女主角具有“偶像”特征:男的英俊帅气,女的美丽清新,并具有完美理想的人格,他们的行动和思想是其他人的“典范”他们能够迷倒青年观众,甚至让一部分中老年观众产生迷恋,据说《冬季恋歌》的男主演裴勇俊在日本和亚洲大受中老年妇女的青睐,以致当时的安倍晋三首相的妻子也成了他的忠实观众;《浪漫满屋》的女主人公宋慧乔在中国不仅迷倒了无数青年男女,成为他们的“崇拜偶像”,而且也是无数中老年男性最理想的“梦中情人”;其  三、无论是日本、中国、还是韩国,青春偶像剧通常都是以现代都市社会为故事的主要空间,当然也有少量的青春偶像剧并非以当代都市为主要空间,2007年中国电视剧《乡村爱情》就是一部乡村青春偶像剧,但大部分的青春偶像剧都是以现代都市为故事的活动空间,街道、咖啡馆、公司、都市校园往往是剧情展开的主要场所。

        当然,由于中国都市青春起步较晚,以及社会发展程度低等因素,中国的都市青春剧与近些年在中国流行的韩国都市青春剧相比,存在着不小差距,有许多观众直接批评中国都市青春剧的制作水平低、表演技巧差和故事内容烂,这些批评当然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而本文则试图以客观的学术态度从“青春偶像”这一视角,考察中国青春偶像剧和韩国青春偶像剧的叙事差异  一、社会转型与都市意识的差别  无论是韩国都市青春偶像剧、还是中国都市青春偶像剧,都主要描写了各自社会转型过程中青年人的“青春故事”,同时也通过这些青年人的“人生故事”,表现各自的社会发展状况但如果拿韩国“青春偶像剧”《冬季恋歌》、《浪漫满屋》和中国“青春偶像剧”《上海之恋》、《将爱情进行到底》等剧作比较我们会发现,韩国的都市青春偶像剧的“都市气息”显然高于中国“都市青春偶像剧”,当然,这和韩国本身现代化和都市程度高有很大关系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迅速崛起,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它的城市化程度也相当高,1930年只有5%以下的人口居住在城市,1960年达39%,1970年达50%,2000年,城市人口更高达89%,城市化程度是“现代性”社会的一个重要标识,城市化程度高意味着“都市生活”已成为韩国民众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尽管在韩国还有一些乡村,但那些乡村也早已融入到都市空间中,成为都市生活的一种特别方式,这种高度都市化的生活体现在了韩国的电影、电视和其他通俗文化中,特别是在韩国的都市“青春偶像剧”中得到了很好表现,许多韩国“都市青春偶像剧”之所以吸引中国和许多亚洲观众的视线,除了在这些电视剧中有不少“俊男靓女”,剧中所展现的一种完全都市化的生活方式也让观众迷恋和向往。

      家庭的装饰、路边咖啡店、城市的广场、街道上的车辆,甚至男女主人公的服饰、发型,甚至在一些不经意之处,譬如女主人公挎包的装饰品上,韩剧都透露出一种浓厚的现代都市情调,《女主播的故事》中男女主角在车水马龙的十字街头相拥,繁忙的交通灯闪烁,与男女主角的越来越笃定的爱情相映成趣,《冬季恋歌》中那些精致的都市咖啡店,这种普遍都市化的生活方式,尤其让都市化程度还不高的中国青年观众着迷  当然,有人会指出,在许多韩国青春剧中也都有不少传统意象和乡村场景,譬如不少韩国青春剧也会像其韩国家庭剧一样展示韩国传统文化,街头不大的小吃店、热闹的大排档、不可缺少的泡菜和男女主角必定要点的烧酒,有时也有的韩国青春剧中也有乡村场景,但是这些传统的和乡村的景物并没有影响其都市情调,相反,这些传统景观和乡村风光很好地融入到了现代社会中,成为表现其都市性和现代性不可缺少的东西,韩国都市青春偶像剧对于“都市”理解的成熟之处在于,它并没有把“都市”简单的等同于高楼大厦、豪华饭店和宽广街道,都市生活方式已经普遍道每一个角落,而无需通过高楼大厦、豪华饭店才可以表达,其实,无论是在《浪漫满屋》,还是在《冬季恋歌》、《守护天使》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电视中的韩国并没有什么高楼大厦,而就是一些简单别致的房屋、街道和餐厅,却依然透露出一种特别的都市气息。

        但是反观看中国的都市青春偶像剧,我们会发现不少“都市青春剧”首先给人的感觉便是“都市性”的不足,前面我们说过,我国还有一些青春剧本身便是以乡村为对象,譬如2007播出的《乡村爱情》就是描写乡村青年男女的感情,这些电视剧的播出本身便表明,我国还有大量农村人口,事实也是这样,尽管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社会转型,整个社会开始了从乡村到城市的变迁,但据社会学家统计从1978年到1993年,中国50万以上的城市就从40个增加到68个不过,到2000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也只有%[1]这个比例要远远低于韩国,电视剧是社会生活的生动写照,我国城市化程度的不高也客观地反映在了最能表现都市文化和青春生活的“都市青春偶像剧”中,像《玉观音》、《一米阳光》等电视剧虽然也被称为“都市青春剧”,它们也是以城市为故事活动空间,但这些电视剧基本上是以爱情脉络或者新奇的故事为主线,观众从这些故事里实际上很难体会到一种现代都市气息,大部分中国都市青春剧都给观众以类似感受  其次,国内都市青春偶像剧对“都市”的另一种误解是以为只要剧中出现林立高楼、豪华轿车、宽阔马路和高档消费场所便具有了“都市气息”,于是许多所谓“都市青春偶像剧”,便特别热衷于展示高楼大厦、宽阔马路和富丽堂皇的酒店等场景,试图通过豪门恩怨、西餐爱情来吊起观众胃口。

      但观众看到这些豪华场景却反而觉得别扭,认为这是一种刻意制造的“虚假都市”,并不符合中国实际当然,这也是因为社会转型期许多新兴城市和城乡一体化地区对于都市文化的向往和它们居民对自身城市品位的要求,才会出现剧中对都市的过度包装,但这种“粉红俗艳”的都市观念显然带有一种“暴发户式”的特征,某种程度上它恰恰是其自身都市性不足的体现  中韩都市青春剧中所体现出来的“都市意识”的差别,从深层根源上是中韩两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发展的差异所造成,反过来,这些电视剧中的都市意识的不同表现,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两国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  二、偶像的差异:奋斗的青春与残酷的青春  上面从社会转型的语境,考察了中韩都市青春偶像剧在“都市意识”上的差别,其实这种“都市意识”的差别不仅在地点场景中得到体现,而且反映在男女主人公的身上既然本文是探讨中韩两国“都市青春偶像剧”的差异,那么就不能不提在这些在剧中无比耀眼的“青春偶像”中韩偶像剧中男女演员阵容的青春亮丽是毋庸置疑的,不过,虽同属于青春亮丽的“偶像型角色”,但中韩的“偶像们”却有着内在的不同  首先,由于前面我们说的都市空间的成熟,韩国男女主人公举手投足有一种自然的现代都市气息,他们的服饰、衣着也恰当地体现了都市风格,在韩国,大多数年轻人非常重视衣饰的个性化、都市化。

      韩剧中的男女主人公提倡以完美为特征的偶像文化,极其重视仪表的修饰,她们的服饰唯美浪漫并且没有刻意的痕迹,《浪漫满屋》中的女主角宋惠乔在剧中几乎没有穿过重复的衣裙,款款都显示出独特的都会风情,令人赏心悦目的同时,甚至引发了新一轮时尚风潮但国内都市偶像剧中的男女主人公一件服饰往往穿好几集,尽管这样可以体现出节约的传统美德,但此做法却不利于“偶像的塑造”,因为偶像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使得演员就只是演员,而不能称为“偶像”  其次,当然,虽然偶像的外表很重要,但韩剧中“偶像”并不仅仅靠外在的服饰和美丽,中韩“青春偶像”真正的差异其实更在于偶像的内部世界,譬如思想、意识和行动被高度崇拜的对象才叫“偶像”,一个人如果被高度崇拜,其实不仅仅是依靠俊朗或美丽的外表,更应该通过完美的“人格魅力”而在这点上,相比较而言,韩剧中的“男女主角”更合乎“偶像”标准,剧中的男女主人公都善良单纯,正直热情,并具有坚强意志和奋斗精神、富有现代都市青春气息和强烈的自我意识所以尽管《冬季恋歌》有点凄美绝伦,《必胜!丰顺英》有点轻松诙谐,男女主人公无不在剧中展示他们对爱情的坚强信念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有过泪水,有过欢笑,一步一步的迈向温馨的结局。

      加油!”成了韩剧最经常的一句口头禅,而这句口头禅成了“青春偶像”的最好写照其实有些韩剧中的“偶像”外表并没特别出众,譬如《我是金三顺》中的金三顺,相貌一般,但其成为“偶像”是因为她在剧中所扮演的那个角色坚强自信,具有奋斗精神和青春气息另外,大部分韩国青春剧都带有喜剧色彩,比如,《必胜!奉顺英》中闵专务这一角色的夸张搞笑的行为,将他自身的带有悲剧气氛的倒霉事以一种片段式的喜剧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不但带给观众深刻的印象,更体现了韩国人乐观向上的气质《我是金三顺》的女主角是个带有喜剧色彩、缺陷明显甚至对男主角十分粗鲁的大龄未婚普通女人,但她在剧中坚持不懈的追求男主角的行为让观众们笑声不断的同时,展示了韩国社会对“自我奋斗”的肯定,韩国青春偶像剧热爱“大团圆”结局,亦体现了韩国人乐观进取、追求完美的思想  但是,反观中国的“青春偶像剧”,我们会发现许多“青春偶像剧”似乎并不那么“青春偶像”,青春显得有点残酷、沉闷,甚至有点阴暗、颓废许多青春剧多描写一些灰色的青春生活,青春是残酷的青春,偶像也是残酷的偶像例如,《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和《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仅从电视剧的题目便能感受到一种灰暗的青春基调。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中,大学毕业的主人公们,他们的青春在残酷的现实中无处安放,成长的代价恍惚却又惨痛,这些非但不能引起年轻观众向上的激情,反而容易导致他们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偶像没有起到偶像的作用尽管最近的都市青春偶像剧《奋斗》试图改变国内过去青春偶像剧的“灰色基调”,但是男主人公佟大为仍然给人一种颓废的青春气息另外,除去“残酷”的青春剧,国内的部分青春偶像剧对角色的设定还停留在“琼瑶阴影”之中,即好人与坏人都是彻头彻尾的,让观众对于这样的偶像的感到陌生和虚化  三、青春偶像与不同的文化传统  前面我们讲过,“都市青春偶像”虽然应具有现代都市气息,剧中的青春偶像也不仅英俊美丽,而且都应具有奋斗精神和强烈的现代自我意识但这些都不应该和文化传统相冲突韩剧中的青春偶像强调往往自我奋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