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连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完善措施探析.docx
6页大连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完善措施探析 随着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日趋完善,外来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据大连市统计局调查,在大连市总人口中,少年与适龄劳动人口的比重偏低,而老年人口比重偏高这种“两低一高”的比重特征被称为“倒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式的年龄结构,不仅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而且给养老服务、医疗保障等公共资源供给带来了巨大挑战一 大连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其影响(一)大连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大连市老年人口数量逐年递增,增速加快,城市的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第一,老龄化人口总数逐年递增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大连60岁及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数的15.8%,65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0.7%在21世纪初的10年间,大连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了31.3万人,年均增长速度为3.57%,均快于全省和全国的增速,高出全市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2.2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一位,高于副省级城市平均值2.53个百分点第二,独居老人人口数量明显增多截至2012年,大连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家庭户数为69.8万户其中,独居老人户达30.6万户,占老年人口家庭户的43.9%,比2000年提高了10.6个百分点;单身独居老人户为11.3万,占老年人家庭户的16.2%,比2000年提高了5.5个百分点;只有一对老夫妇的为19.3万户,占老年人口家庭户的27.7%,比2000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
第三,老年人身体健康水平提高老年人群体中,身体基本健康和健康程度良好的人占比82.7%,其中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的人占比90%以上第四,经济上较为独立据统计,截至2012年,全市约70%以上的老龄人口拥有包括劳动收入、离退休金和养老金、低保金和财产性收入在内的经济收入老龄人口的经济收入,与2000年相比高出约18%其中,依靠离退休金和养老金生活的老龄人口占全部老龄人口的50%,这一比重与10年前基本持平;而没有独立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老龄人口约占26%,与10年前相比下降了约18%第五,总人口负担系数有所下降据统计,2010年大连市的负担系数约为26%,即每百名劳动人口需负担近26名非劳动人口这一数据与十年前相比下降了约7%尽管负担系数有所下降,但是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低龄人口的大幅下降因此,需负担的老龄人口数量总体上依旧呈现上涨的趋势,可以进一步推测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随着低龄人口的比例下降,老龄化问题将更加凸显二)人口老龄化给大连市带来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对大连市的政府财政支出、城市发展动力以及城市家庭负担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人口老龄化不仅是老年人自身所关注的问题,它还涉及经济、文化和社会等诸多领域的发展,为城市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支出大连市老年人口的收入,有50%以上来源于政府发放的离退休养老金及低保金随着老龄人口数量的加剧,这一比重仍将持续增加其次,城市发展动力不足大连市倒金字塔式的人口结构,青壮年劳动人口比重低,这将直接影响城市劳动力供给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老龄人口比重偏高,将会影响城市或国家发展的活力,阻碍其经济发展,并对其可持续发展提出挑战再次,年轻家庭的负担沉重在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体制的要求下,独生子女在成家后需要赡养和照顾的长辈将达4~8人并且随着老龄人口负担比重的增加,城市少子化趋势的发展,“独一代”夫妻的家庭负担将日益加剧大连市的人口老龄化及养老问题已经对大连市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政府和社会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以缓和老龄人口养老的问题例如,建立不同层次的养老机构,推广居家养老理念,等等目前,大连已建成的养老院约300多家,床位数达3.1万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家庭的养老负担和老年人的自身需求然而,这一数字对于解决百万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而言,明显“力不从心”而新型养老模式的建立,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了思路二 大连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特点(一)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内涵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国民族生活习惯,选择居住在家庭中安度晚年生活的养老方式。
它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组建“以老助老”互助小组,组织社区老人开展互助活动一些乐于奉献的老人自愿腾出自己的房子,发挥自己的特长用于助老服务,并相互提供家政、娱乐、体育、医疗等各种帮助二是建立健全社区老年福利服务网络,例如,社区医疗保健站、托老所、养老院、护理院、照料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把老年社区福利服务网络建设纳入社区建设中建立空巢、孤寡老人的社会照料系统,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组织志愿者为老人提供看护和日常服务二)大连养老模式发展现状大连市的养老模式主要有三大类,分别是社会养老、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社会养老是指老年人通过在养老院或相应的养老机构进行养老的方式由于大连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较高,平均每一百名老人仅拥有不到两张床位公立的养老机构数量远不能满足老龄人口的发展大连民办养老机构数量占总数的62.5%,但发展依然滞后一般设施条件比较好的高端民办养老机构,费用较高,很多老年人无法承受而大部分条件中等的民办养老机构,由于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等问题,专业水平不高,其养老服务并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因此入住率不高。
统计显示,选择社会养老的老年人仅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0%家庭养老是指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资源的养老方式和养老制度家庭养老作为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具有自由性较高、成本相对较低以及家庭关怀度高等优点但是家庭养老同时也具有安全性较低、加重子女生活负担等缺点,对于独居老人而言其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一旦身体有恙或发生意外,容易耽误治疗时间另外,对于独生子女而言,无疑为其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压力不过,由于传统血亲伦理的养老方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有50%~60%的老年人愿意选择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介于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其自由性比较高,既为老年人提供了自由活动的空间,又有效地保护了其隐私,并且社区居家养老的成本比较低,安全系数较高,在老人生活的社区为老人提供服务,能够帮助老人实现传统家庭养老观念的心理需求,可以享受亲情,实现感情的寄托因此,有30%~40%的老年人愿意选择社区居家养老社区在提供养老服务方面独具优势首先,社区可以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社区内部的有利条件,整合养老服务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节省养老服务的成本其次,社区人员对服务对象相对比较熟悉,能够增加养老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满意度。
再次,社区成员在养老服务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在参与专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增强服务的责任感,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最后,社区养老还可以减轻整个社会养老的压力,增加一部分社区待业人员的工作机会,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三)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在大连的实践1.大连市中山区的“代币券”模式政府每月以“代币券”的形式将补贴发给老人,老人可凭代币券自主选择明码标价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可在全市范围内随意选择机构养老,用养老金(低保金、房屋出租金等)作养老费,差额部分由政府补贴和养老院减免代币券”模式由大连市中山区老虎滩街道首创[1]这种方式用简便、直接的方式给予老年人经济上的补助,可以使老人在市场上选购合意的养老产品,优点在于灵活方便,但缺点是当养老产品市场不完善时,老人即使拿到代金券,也无法买到合意的产品2.大连沙河口的“家庭养老院”模式2002年,大连市沙河口区民权街道推出了“家庭养老院”的社区养老服务家庭养老院”立足社区,利用老人现有的住房把养老院建在家里,组织辖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对其进行相应培训,使其成为标准的养护员,在老人家里上岗,把养老服务送到老人家里大连沙河口区的家庭养老院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街道家庭养老院,第二层级是社区居委会的社区家庭养老服务站,第三层级是家庭养老院的成员,由一户居家养护对象和一名养护员组成。
家庭养老院是一种比较务实的养老形式,成本相对低,能够为老人提供最基本的养老服务但这种养老模式养护员的经济来源没有保证,养老服务管理困难老人获得养老服务的质量更多取决于养护员的个人道德素质,运行缺乏规范三 大连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推进措施大连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在试点区域的实践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社区居家养老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在大连全市范围内开展社区居家养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进一)正确处理各种养老模式的关系社区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在探索和发展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其与传统的养老模式之间的关系应充分发挥传统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主导作用,使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与传统的养老模式建立起相互合作与相互补充的良性互动二)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的作用大连城市老年人健康水平较高,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具有教育、科技、文艺等专门才能,是社会一笔宝贵的财富因此,要充分认识到这些老年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积极引导其在退休之后在居家养老模式中发挥相应的作用,鼓励健康的低龄老年人组建自己的志愿者队伍,为高龄老人、孤寡老人或其他有困难的老年人在学习和生活上提供帮助,增进社区老年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助三)拓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金筹集渠道大连市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需求与政府社会保障建设资金短缺之间的矛盾凸显。
从目前大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建设来看,其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大连市政府但是,一方面,大连市政府无法承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建设的所有资金;另一方面,由于部分老年人自身的收入偏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也无法覆盖所有的老年人为了解决资金短缺等困难,需要拓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金筹集渠道,建立多途径的投资机制在政府有计划地增加行政拨款的基础上,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对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投资,鼓励社会人士对居家养老进行捐款,开辟公开透明的捐款渠道,形成相应的捐助体系,以此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四)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将社区居家养老所需的人才纳入市委市政府应对老龄社会的人才计划选拔具有责任心的领导干部统筹社区老年工作,并积极引进具有高素质管理才能的人才从事社区老年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吸纳有爱心、有孝心、善于沟通并热爱老年工作的人才进入社区居家养老队伍,开展专业化的入职培训,加强其对老年人心理、身体健康状况的了解,提高老年人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在大连市经济发展水平允许的情况下,提高社区居家养老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解决其后顾之忧在大连市政府相关政策的鼓励下,吸引更多的外地有志青年来大连创业,加入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积极探索与发展之中,为大连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五)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制度保障完善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要以健全的社会保障为依托大连市社会保障制度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弱势群体被排除在保障范围之外;社会保障金在不同行业之间存在分配标准不公平现象等而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则必须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让社会保障体系的管理监督机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也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可靠保障综上所述,社区居家养老在解决大连市现阶段的老龄化问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条件因此,应该积极探索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以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为依托,推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让老人在安度晚年的同时,也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