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减少能源产业碳足迹行动方案.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刘****2
  • 文档编号:331054997
  • 上传时间:2022-08-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21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减少能源产业碳足迹行动方案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力争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一、 构建开放共赢能源国际合作新格局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坚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能源开放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一)拓展多元合作新局面巩固拓展海外能源资源保障能力完善海外主要油气产区合作,优化资产配置持续巩固推动与重点油气资源国的合作,加强与重点油气消费国的交流,促进海外油气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以油气领域务实合作促进与资源国共同发展增强进口多元化和安全保障能力巩固和拓展与油气等能源资源出口大国互利共赢合作增强油气国际贸易运营能力加强跨国油气通道运营与设施联通,确保油气安全稳定供应与平稳运行与相关国家加强沟通协调,共同维护能源市场安全二)深度参与全球能源转型变革推进能源变革与低碳合作建设绿色丝绸之路,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绿色产能合作,积极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储能、智慧电网等领域合作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在电网互联及升级改造方面加强合作推动核电国际合作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

      积极探索与发达国家、东道国和跨国公司开展三方、多方合作的有效途径,建成一批经济效益好、示范效应强的绿色能源最佳实践项目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加强与有关国家在先进能源技术和解决方案等方面的务实合作,重点在高效低成本新能源发电、先进核电、氢能、储能、节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先进技术领域开展合作积极参与能源国际标准制定,加快我国能源技术、标准的国际融合三)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完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运营好“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合作平台,办好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在中国—阿盟、中国—非盟、中国—中东欧、中国—东盟等相关能源合作平台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指导下,加强联合研究,拓展培训交流加强与国际能源署、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国际能源论坛、清洁能源部长会议等国际组织和机制合作,积极参与并引导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G20)、APEC、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多边框架下的能源合作加强能源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推动中美清洁能源合作,深化中欧能源技术创新合作,形成能源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绿色发展合力,推动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

      积极开展能源领域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发展合作,支持发展中国家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升能源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彰显我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大国担当二、 优化能源发展布局统筹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强区域能源供需衔接,优化能源开发利用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农村能源转型变革,促进乡村振兴一)合理配置能源资源完善能源生产供应格局发挥能源富集地区战略安全支撑作用,加强能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基地建设,提升国内能源供给保障水平加大能源就近开发利用力度,积极发展分布式能源,鼓励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优先本地消纳优化能源输送格局,减少能源流向交叉和迂回,提高输送通道利用率有序推进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电力外送,提高存量通道输送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新建通道输送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优先规划输送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更高的通道加强重点区域能源供给保障和互济能力建设,着力解决东北和“两湖一江”(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区煤炭、电力时段性供需紧张问题加强电力和油气跨省跨区输送通道建设稳步推进资源富集区电力外送,加快已建通道的配套电源投产,重点建设金沙江上下游、雅砻江流域、黄河上游和“几”字弯、新疆、河西走廊等清洁能源基地输电通道,完善送受端电网结构,提高交流电网对直流输电通道的支撑。

      十四五”期间,存量通道输电能力提升4000万千瓦以上,新增开工建设跨省跨区输电通道6000万千瓦以上,跨省跨区直流输电通道平均利用小时数力争达到4500小时以上完善原油和成品油长输管道建设,优化东部沿海地区炼厂原油供应,完善成品油管道布局,提高成品油管输比例加快天然气长输管道及区域天然气管网建设,推进管网互联互通,完善LNG储运体系到2025年,全国油气管网规模达到21万公里左右二)统筹提升区域能源发展水平推进西部清洁能源基地绿色高效开发推动黄河流域和新疆等资源富集区煤炭、油气绿色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合理控制黄河流域煤炭开发强度与规模以长江经济带上游四川、云南和西藏等地区为重点,坚持生态优先,优化大型水电开发布局,推进西电东送接续水电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科学优化电源规模配比,优先利用存量常规电源实施“风光水(储)”、“风光火(储)”等多能互补工程,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最大化利用可再生能源十四五”期间,西部清洁能源基地年综合生产能力增加3.5亿吨标准煤以上提升东部和中部地区能源清洁低碳发展水平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为重点,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开展能源生产消费绿色转型示范。

      安全有序推动沿海地区核电项目建设,统筹推动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大力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加强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供应保障,稳步扩大区外输入规模严格控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煤炭消费,在严控炼油产能规模基础上优化产能结构十四五”期间,东部和中部地区新增非化石能源年生产能力1.5亿吨标准煤以上三)积极推动乡村能源变革加快完善农村和边远地区能源基础设施提升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持续加强脱贫地区农村电网建设,提高农村电力保障水平,推动农村用能电气化升级提升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在具备条件的农村地区、边远地区探索建设高可靠性可再生能源微电网在气源有保障、经济可承受的情况下,有序推动供气设施向农村延伸支持革命老区重大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具备条件后按程序尽快启动建设加强乡村清洁能源保障提高农村绿电供应能力,实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积极推动屋顶光伏、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风电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和地热能,推动形成新能源富民产业坚持因地制宜推进北方地区农村冬季清洁取暖,加大电、气、生物质锅炉等清洁供暖方式推广应用力度,在分散供暖的农村地区,就地取材推广户用生物成型燃料炉具供暖。

      实施乡村减污降碳行动积极推动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推广农用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快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生活取暖、炊事等领域用能的清洁替代加强农村生产生活垃圾、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空间积极稳妥推进散煤治理,加强煤炭清洁化利用以县域为单位开展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探索建设“零碳村庄”等示范工程三、 增强能源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强化底线思维,坚持立足国内、补齐短板、多元保障、强化储备,完善产供储销体系,不断增强风险应对能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经济平稳发展一)强化战略安全保障增强油气供应能力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坚持常非并举、海陆并重,强化重点盆地和海域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和勘探,夯实资源接续基础加快推进储量动用,抓好已开发油田“控递减”和“提高采收率”,推动老油气田稳产,加大新区产能建设力度,保障持续稳产增产积极扩大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加快页岩油、页岩气、煤层气开发力度石油产量稳中有升,力争2022年回升到2亿吨水平并较长时期稳产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力争2025年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加强安全战略技术储备做好煤制油气战略基地规划布局和管控,在统筹考虑环境承载能力等前提下,稳妥推进已列入规划项目有序实施,建立产能和技术储备,研究推进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山西晋北、新疆准东、新疆哈密等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建设。

      按照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粮的原则,提升燃料乙醇综合效益,大力发展纤维素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航空煤油等非粮生物燃料二)提升运行安全水平加强煤炭安全托底保障优化煤炭产能布局,建设山西、蒙西、蒙东、陕北、新疆五大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完善煤炭跨区域运输通道和集疏运体系,增强煤炭跨区域供应保障能力持续优化煤炭生产结构,以发展先进产能为重点,布局一批资源条件好、竞争能力强、安全保障程度高的大型现代化煤矿,强化智能化和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禁止建设高危矿井,加快推动落后产能、无效产能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关闭退出建立健全以企业社会责任储备为主体、地方政府储备为补充、产品储备与产能储备有机结合的煤炭储备体系发挥煤电支撑性调节性作用统筹电力保供和减污降碳,根据发展需要合理建设先进煤电,保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必需的合理裕度,加快推进煤电由主体性电源向提供可靠容量、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的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充分发挥现有煤电机组应急调峰能力,有序推进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建设提升天然气储备和调节能力统筹推进地下储气库、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等储气设施建设构建供气企业、国家管网、城镇燃气企业和地方政府四方协同履约新机制,推动各方落实储气责任。

      同步提高管存调节能力、地下储气库采气调节能力和LNG气化外输调节能力,提升天然气管网保供季调峰水平全面实行天然气购销合同管理,坚持合同化保供,加强供需市场调节,强化居民用气保障力度,优化天然气使用方向,新增天然气量优先保障居民生活需要和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到2025年,全国集约布局的储气能力达到550亿~600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消费量的比重约13%维护能源基础设施安全加强重要能源设施安全防护和保护,完善联防联控机制,重点确保核电站、水电站、枢纽变电站、重要换流站、重要输电通道、大型能源化工项目等设施安全,加强油气管道保护全面加强核电安全管理,实行最严格的安全标准和最严格的监管,始终把“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贯穿于核电建设、运行、退役的各个环节,将全链条安全责任落实到人,持续提升在运在建机组安全水平,确保万无一失继续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支持煤矿安全改造,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三)加强应急安全管控强化重点区域电力安全保障按照“重点保障、局部坚韧、快速恢复”的原则,以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为重点,提升电力应急供应和事故恢复能力统筹本地电网结构优化和互联输电通道建设,合理提高核心区域和重要用户的相关线路、变电站建设标准,加强事故状态下的电网互济支撑。

      推进本地应急保障电源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重要用户发展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完善用户应急自备电源配置,统筹安排城市黑启动电源和公用应急移动电源建设十四五”期间,在重点城市布局一批坚强局部电网提升能源网络安全管控水平完善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控体系,加强电力、油气行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能力建设推进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在能源行业的应用加强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究,推动建立能源行业、企业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和监测预警平台,提高风险分析研判和预警能力加强风险隐患治理和应急管控开展重要设施、重点环节隐患排查治理,强化设备监测和巡视维护,提高对地震地质灾害、极端天气、火灾等安全风险的预测预警和防御应对能力推进电力应急体系建设,强化地方政府、企业的主体责任,建立电力安全应急指挥平台、培训演练基地、抢险救援队伍和专家库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编制紧急情况下应急处置方案,开展实战型应急演练,提高快速响应能力建立健全电化学储能、氢能等建设标准,强化重点监管,提升产品本质安全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合理提升能源领域安全防御标准,健全电力设施保护、安全防护和反恐怖防范等制度标准四、 减少能源产业碳足迹推进化石能源开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