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语理解十大技法.docx
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言语理解十大技法 背景铺垫法: 1.背景常展现在段首,引出下文重点,故背景不重要 2.背景的类型: (1)时间/地点状语:近年来、改革开放以来、明清之际、建国初期、目前、日前、当下;在美国、在中国北方 (2)分析形势:随着的变化/的提高/下降/紧缺/进展/日益突出,在这样的背景/趋势/形势/处境下 援引观点法: 1.作用:为了引出之后的观点,重点阅读援引之后的语句 2.类型: 前半句 后半句 (1)正向援引: (正如) 结论性引导词—因此、所以等 有人认为 大多数人认为 (2)反向援引:一家之言 有一种看法通常认为 转折性引导词—但是、然而等 传统认为 有一种观点认为 表达倾向法: 1.留神把握稳中的表达倾向性 2.类型: (1)积极的倾向性↑: (2)消极的倾向性↓:从外观上看、看上去、貌似、犹如、所谓的、可惜的是 举例论证法: 1.作用: (1)为了证明前后展现的观点,例子本身不重要,可以略读或快速欣赏。
(2)围绕例子的选项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2.类型: (1)显性:譬如、例如、xx就是一个例证、以xx为例 (2)隐形:数据、年份、人名、地名、术语 理由推断法: 1.作用: (1)为了证明前后展现的结论或观点的正确性,通过理由的位置来探索前后的主题句 (2)理由本身并不重要,因此阅读时可以快速欣赏 (3)围绕理由举行表述的选项属于干扰选项 2.类型: (1)表明理由—引出观点 (2)点明观点—表明理由 (3)点明观点—表明理由—重申观点 反面论证法: 1.作用:为了说明正面观点的权威性与合理性 2.类型: (1)正+反:不看反面论证,直接看之前的语句,如:否那么,不然等词 (2)(正)+反:通过反面论证推出正面观点,如:假设不那么不,假设没有那么没有 标点符号法: 1.冒号、破折号:解释说明 2.分号、顿号:引导并列关系 3.双引号:(1)援引观点(2)强调特称(3)反语讥讽↓ 4.括号:补充说明(略读) 5.问号: (1)设问:自问自答—引出重点话题 (2)反问:问中有答—表达倾向性 (3)疑问:举行询问—不确定性,可能带有倾向性 指代引导法: 1.前提:代词指代的是前文的宏观内容 2.运用:指代类的代词引导出一个主题句(往往就是重点,就是答案) 选项差异法: 1.选择答案前,要先对比四个选项的最大差异 2.四个选项中,摈弃两个还剩两个时,要首先对比二者差异 主题摈弃法: 1.选项的陈述主体要与原文保持一致。
2.常与“选项差异法”结合使用 排同求异法: 1.排同法:四个选项中几个选项若表述意思一致或特别相近,那么均予以摈弃 2.求异法:在议论话题与原文一致的前提下,答案很有可能在一对彼此冲突的选项中 相对十足法: 1.十足法:通常过于十足化的选项不是正确答案 如:都、全体、一切、任何、完全、永远不、十足、各个、总是、确定、全部、 不成能、必将等 2.相对法:通常相对、片面、不确定的表述是正确答案 如可能、可能、约莫、通常、往往、一般、未必、是否等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