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文:幼儿“探究式”自然角科学区的创设与跟进.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78393071
  • 上传时间:2022-04-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6.05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莫让自然角成为“盆景园”—幼儿“探究式”自然角科学区的创设与跟进【摘要】自然角做为孩子们亲近自然,走进科学的重要场所,其科学作用却 一直被忽视,甚至于被剔除出科学领域的范畴,自然角演变成了 “盆景园”在 《指南》的引领下,我们开展了“探究式”自然角科学区创设与跟进的实践活动 以科学探究的理念创设自然角,让孩子自己想、自己做,亲身参与设计、收集、 整理、管理、推进等各个环节让幼儿在自然角中,能如常规科学探究活动那样, 带着问题去观察、实验、记录、验证等,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问题,自己得出 结论,促进幼儿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关键词】参与 自主尝试探究跟进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幼稚园需要布置一个科学环境,尽可能地 引导儿童栽培植物,从事浇水、除草、收获种子等工作……,在种植活动中孩子 们接触了大自然、在与大自然的互动中学到了本领《0—3岁儿童学习与发展 指南》也明确把自然角、种植园归类于科学领域,科学探究目标1即为:“亲近 自然,喜欢探究”,强调要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可见自然角创设的重要性,它是幼儿亲近自然的一个窗口,也是学习科学的一个 重要而特殊的场所。

      然而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我们会发现,许多教师对于科学活动的理解停留 在风、空气、影子、磁铁、沉浮等科学现象上,对自然角的科学性自动过滤,在 创设自然角时,也常常将自然角的科学功能剔除出外我们常会看到为了应付而 创设,为了检查而创设,为了创设而创设的现象,或流于形式、缺乏活力,或热 闹非凡、精美非凡、创意非凡但这热闹、精美、创意,与幼儿又有多大的关系? 与幼儿发展成长又有多大的推动作用?答案却是令人沮丧的,这些自然角多数只 是教师冥思苦想、日夜奋战,家长四处收集的产物自然角演变成了布置环境、 美化环境的工具,似一个精美的“盆景园”,高大上地站在那里,在孩子身边, 却又那么遥远而这其中多数精美的“盆景园”在经过了初期的荣华,在时间的 摧残下,在孩子们逐渐的熟视无睹中,悄无声息地衰败,最终只剩下残砖败瓦、 枯草朽木那么,如何发挥自然角的科学功能?如何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如何让幼儿 真正参与其中?如何能长久持续地关注下去,不让自然角成为“盆景园” ?我们 在班里开展了幼儿“探究式”自然角科学区创设与跟进的实践活动一、 什么是自然角科学区自然角科学区:以科学探究的、以发展的眼光来创设自然角,以科学活动的 理念来经营自然角。

      激发幼儿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让幼儿在自然角中,能如常 规科学探究活动那样,带着问题去观察、实验、记录、验证等,通过探究,自己 发现问题,得出结论二、 自然角科学区应该遵循哪些原则1. 幼儿主体意识的强化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自己去发现的,孩子们在亲身的观察和活 动中,获得直接的经验与知识因此,要以幼儿为主体,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参 与性让孩子自己想,让孩子自己做,直接参与每一步活动的细化、深化,充分 感受自己是自然角的小主人,以促进幼儿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2. 教师、家长角色的弱化弱化教师与家长的角色影响,由活动的掌控者,主要的实行者,退居为“悠 闲”的旁观者、帮助者、促进者即使成人事先都构思好了,也要等一等、停一 停,给予孩子充分的时间、空间;引导幼儿自己去尝试发现;鼓励孩子通过各种 方式去学习、去探究,自己寻求解决的办法;帮助幼儿推动活动的发展与深化, 促使幼儿去作进一步的参与、观察与探索3. 创设跟进过程的科学化《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 初步的探究能力充分发挥自然角的科学功能,以“探究”的理念指导活动, 注重创设跟进过程中每个活动,每个细节的科学性、探究性。

      引导幼儿进行观察、 发现、分析、比较、猜想、计划、交流、合作、记录等探究性的科学活动让每 一个活动,每一个细节在教师不漏痕迹的引导下,都是有目的、有价值、有意义 的有思而行,有行而思,以促进幼儿自主活动,向高水平活动发展三、 如何创设与跟进“探究式”自然角科学区(一)我来设计——满足自主创设的需求1. 发现问题春天主题活动《瓶子里的小芽芽》,孩子们分组将黄豆种植在沙、石、土、水 不同环境中,放于自然角中,每天去观察种子发芽情况一天,在观察中,小朋 友讨论着,“我们的花草都冻死了我们的自然角都没东西了是的,经过一 个假期,自然角的植物基本都枯萎残败了,零零落落、稀稀疏疏,与“瓶子里的 小芽芽”的勃然生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2. 展开讨论看到孩子们发现了问题,老师没有直接布置“那你们明天带些花草来啊之 类的任务,而是把问题抛回给了孩子,引导他们展开讨论:“你觉得自然角里可 以放什么呢?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发言:“可以种绿豆我们家种了葱呢 “我家有草莓可以养小蝌蚪……孩子的回答是散乱的,于是我便抛出几个问题帮助孩子梳理创设思路可以 放哪几类东四? ”“可以养什么? 可以种什么? 可以怎么种? ”“可以用什 么种? ”在这几个系列问题上展开讨论。

      孩子们热情高涨,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 创设意愿3. 形成方案我在黑板上用大表格记录的形式,记录孩子们的回答,再引导幼儿结合当前 季节、主题活动、以及幼儿能力、场地条件等进行刷选,形成了初步的创设方案 如类别里面,孩子们认为可以放动物、植物、果蔬、种子,结合季节,我们把果 蔬去掉了;又如可以养乌龟、仓鼠、兔子、小蝌蚪、蜗牛、小鱼、蚕宝宝、泥鍬 等,根据主题活动,我们选定了小蝌蚪、蜗牛;再如在种植器具上,结合幼儿的 能力水平,把竹筒、PV管这类家长准备为主的去除,轮胎、泡沫箱等我们班狭 小场地放不下的也去除,定为方便可取的、幼儿可操作的矿泉水瓶、碗、碟子、 杯子等;种植方式里,梳理出养水里、泥土、棉花、沙子、餐巾纸上等我来收集——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1. 自领任务方案定好,就是收集各种所需材料了,我们采用了 “自领任务”的方式,幼 儿自主选择种什么、带什么,然后老师在表格上,在名称的旁边标上学号,确定 任务认领如咪宝说:“我奶奶家小河里有很多小蝌蚪咪宝学号为20号,标 上小蝌蚪(20);文文与小宝说“我带黄豆标上黄豆(9、16)o2. 寻求帮助很快的,许多种类都被孩子们认领走了但是有几个小朋友迟迟没有认领, 我便与这几个孩子交流,询问原因。

      轩轩说:“我不知道可以带什么果果说:“我也不知道盼盼说:“都给别人领走了我看了下这几个孩子,有几个的 确是发展水平相对弱一点的便帮他们想办法,“别人领了的,也可以领家 里四处找找有什么不用的不漏水的东四”“回家问一问爸爸妈妈,可以种什么 并且给这几个孩子几天的准备时间,可以寻求成人适当的帮助,来确定自己的认 领任务这样降低难度,让各个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激发孩子 参与活动的兴趣3. 自主收集孩子有任务,家长是最上心的,在群里讨论得热闹纷呈,准备种什么、带什 么的甚至有动作快的家长,马上把精美的种植成品发了上来,“诺诺的家作, 奶粉罐变变变我赶紧去“制止”,“孩子的家作,是孩子的哦应该让孩子自 己想、自己做不在于多美,而在于孩子亲手操作,亲手种植、收集相信孩子, 完全有能力做好于是,家长的反馈变成了 :“我家孩子在捕捞小蝌蚪我们涵涵在种香梨 “我家超超在田里挖泥土处处把雪碧瓶剪开当花盆我们在买种子 “多多在种土豆呢……(三)我来整理——获取梳理分类的经验1. 整理归类没几天,班里的自然角就熙熙攘攘,放满了孩子们带来的动植物然而新的 问题便出现了,随手放置、杂乱无章,为后续的管理带来了很多不便,我便引导 孩子们进行分类整理,抛出问题:“怎样让自然角整洁干净? ”“怎样分类好? ” “为什么要这样分?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把相同特性的放在一起,确定了动物 区、水培区、观赏区、多肉区、种子区这几个区块。

      其中种子区是最大的区块, 根据介质不同又分为土培发芽区,与水培、沙子、棉花、餐巾纸等其他介质发芽 区,便于进行观察比较2. 文字表征然后把孩子们对每个区块的描述,用文字表征的形式来呈现,既方便管理, 又为孩子们提供了各区块管理的方法、以及观察切入点如种子区:“我要发芽 了,看看我是怎么长大的动物区:“记得给我们喂食、换水哦水培区「'瞧 瞧我的根多肉区:“我们只需要一点点水观赏区:“记得常来看我哦再用小卡片给每一样标上名称、认领人,给幼儿以存在感,责任感而对于 特殊植物,在小卡片上加上认领孩子的描述,帮助其他孩子进行观察活动如仙 人球小主人天天说:“仙人球有刺的,要小心被戳去我们便帮他写上:“小心 我有刺哦述有茉莉花“我很香哦宝石花“我只要一点点水棉花里种 黄豆“不要让我干了等,以及*华带来的,谁也不认识的豆子,大家决定给它 取名叫“无名豆”,写上我们的期待“猜猜会长出什么呢? ”(四)我来管理——体验自主管理的快乐自然角在孩子们的打理下,变得井井有条,他们常常围在自然角前,兴致勃勃 地观察、交流着然而,孩子们对自然角的热情会持续多久?会不会在新鲜过后, 就慢慢地转移注意力,直至忽视呢?我们决定用“观察日记”,让幼儿对日常管 理进行记录,激励幼儿进行持续性的观察。

      1・“观察日记本"的设计设计“观察H记”操作方式时,我们构想了很多,如可以每人一本记录自己 的认领目标、分组合作记录等但考虑到每人一本的,成果封闭式;分组记录的, 品种单一式,我们采用了更灵活、更开放、更自主的“我是小花匠”的“观察H 记”任务驱动式管理① 观察对象的确定我们设计了 5本“观察日记本”,每次可以有5个幼儿进行观察记录活动,孩 子们在自主选择记录本时,可以翻看前人的记录,获取同伴的经验,达到观察幅 面的扩大与成果分享的目的那么自然角里植物众多,如何选择呢?我们引导幼 儿进行梳理,选择变化明显的种子区与动物区,最终选定了豆类(黄豆),瓜类 (南瓜),根茎类(土豆),动物类(小蝌蚪),以及实验类(瓶子里的小芽芽) 这5种代表性的动植物,进行持续的跟踪观察、记录② 记录表格的设计表格设计,我们也让幼儿参与其中引导幼儿回忆经验,让幼儿对自身行为 进行记录,“你在照顾动植物时,做了哪些事? ”、“是怎么做的? ”、“你还会做 什么? ”然后根据孩子讲述,设计了相应的“生长过程”、“浇水”、“晒太阳”、 “喂食”这几项孩子们最常做的观察、管理行为的记录栏;以及松土、洗刷器具、 换水、除草等井日常行为的“其他”栏,配上“日期”、“小花匠签名”,并在每 一栏配上图画标记,一目了然,简单易行、便于操作。

      2•“我是小花匠”管理模式结合“观察H记本”的“我是小花匠”任务驱动式管理,让幼儿对自然角的 动植物进行统一的管理、持续性的跟踪记录,我们开展了两轮不同形式的“小花 匠”活动① 第一轮小花匠按学号轮流每次5个小朋友,1—5, 6-10号的模式进行轮流,每人每次 自选一本记录本,也就是任选一个观察对象这里采用了 “高控”与“自主”相 结合的方式,是考虑到孩子能力水平的不同我们会发现,在完全“自由”的模 式下,能力水平相对偏弱的孩子,会逃避活动,失去探究的机会而按学号轮流, 解决了这个问题,让每个孩子都有任务,都能参与并且在这轮记录中,教师作 为活动帮助者,指点孩子学会观察、浇水、晒太阳、喂食等每一项管理行为的记 录方式,后面学号的孩子也可以请教前面的,以促使每个孩子都学会记录的方法, 提高孩子技能② 第二轮小花匠自主选择在第一轮小花匠后,所有孩子都学会了如何观察、记录当孩子 知识技能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教师就需要把活动的所有权交还给孩子而孩 子们也由于能力水平的提高,更乐意、更主动地去参与活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