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题的解题策略.docx
3页计算题的解题策略1.审题流程化(1)通读构轮廓读后头脑中要出现物理图景的轮廓由头脑中的图景(物理现象、物理过程)与某些物理模型找关系,初步确定研究对象,猜想所对应的物理模型2)细读现情景读后头脑中要出现较清晰的物理图景由题设条件,进行分析、判断,确定物理图景(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变化趋势基本确定研究对象所对应的物理模型3)选读挖条件①通过对关键词语的理解、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之后,对题目要有清楚的认识,最终确定本题的研究对象、物理模型及要解决的核心问题②常见的审题误区a.没有明确研究对象;b.没注意物理量是矢量还是标量;c.没搞清哪些量是已知量,哪些量是未知量;d.没注意括号里的文字;e.没抓住图象上的关键点;f.没看清物体是在哪个面内运动,是竖直面还是水平面;g.没注意是否需要考虑重力,有些题目明确说明不需要考虑重力,有些题目需要自己分析判断;h.读错或没看清文字,如位移(或位置)、时间(或时刻)、直径(或半径)、轻绳(或轻杆)、物体在圆环的内侧(或外侧或圆管内或套在圆环上)等;i.没看清关键词,如“缓慢”、“匀速”、“足够长”、“至少”、“至多”、“刚好”、“最大”、“最小”、接触面“粗糙(或光滑)”、物体是“导体(或绝缘体)”、物体与弹簧“连接(或接触)”、电池“计内阻(或不计内阻)”等;j.没有挖掘出题目中关键词汇的隐含条件,如:“刚好不相撞”表示物体最终速度相等或者接触时速度相等;“刚好不分离”表示两物体仍然接触,弹力为零,且速度和加速度相等;“刚好不滑动”表示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绳端物体刚好通过最高点”表示绳子拉力为零,仅由重力提供向心力;“粒子刚好飞出(或飞不出)磁场”表示粒子的运动轨迹与磁场的边界相切;“物体轻轻地放在运动的传送带上”表示物体初速度为零等。
2.思维模式化(1)选对象,建模型①通过对整个题目的情景把握,根据整体法与隔离法选取研究对象;②采用抽象、概括或类比等效的方法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或物理运动模型,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受力分析;③选取不同的方法和运动规律解题比如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选用物体的平衡条件解,变速直线运动选用牛顿运动定律或动能定理解,类平抛、圆周运动选用运动的分解或动能定理解,非匀变速曲线运动选用动能定理或运动的分解或微元法解2)多阶段,分过程①根据问题的需要和研究对象的不同,将问题涉及的物理过程,按照时间和空间的发展顺序,合理地分解为几个彼此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阶段;②根据各个阶段遵从的物理规律逐个建立方程;③通过各阶段的联系综合起来解决问题,从而使问题化整为零、各个击破3)用规律,列方程在对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寻找题设条件与所求未知物理量的联系,从力的观点或能量的观点,根据物理规律(牛顿第二定律、能的转化与守恒等)列出方程求解3.答题规范化(1)文字说明、必要必有①物理量要用题中的符号,涉及题中没有明确指出的物理量或符号,一定要用假设的方式进行说明;②题目中的一些隐含条件或临界条件分析出来后,要加以说明;③要指明正方向、零位置;④列方程前,对谁在什么过程(或什么状态)用到什么规律,要简要说明。
2)分步列式、联立求解做综合大题一定要树立“重视过程,分步解答”的解题观,因为高考阅卷实行按步给分,每一步的关键方程都是得分点以下几个技巧可有助于大题尽量多得分:①方程中字母要与题目吻合,同一字母物理意义要唯一,出现同类物理量,要用不同上下标区分;②列纯字母方程方程全部采用物理量符号和常用字母;③列原始方程列出与原始规律公式相对应的具体形式,而不是移项变形后的公式;④依次列方程不要写连等式或综合式子,否则会“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每个方程后面标明①②,便于后面“联立×××得”进行说明3)结果表述、准确到位①题中要求解的物理量应有明确的答案(尽量写在显眼处);②待求量是矢量的必须说明其方向;③用字母表示的答案中不能含有未知量和中间量凡是题中没有给出的都是未知量,不能随便把g取值代入用字母表示的答案中,用字母表示的答案不能写单位;④若在解答过程中进行了研究对象转换,则必须交代转换依据,如“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例] 随着沪杭高铁的全线开通,我国的高速铁路技术又创下了350 km/h的新纪录,同时旅客的安全工作更引起人们的关注假设某次列车在离车站9.5 km处的速度为342 km/h,此时向车站发出无线电信号,同时立即开始制动刹车,使列车匀减速到站并刚好停住。
若车站接收到列车发出的信号后,立即利用广播通知站台上的全体旅客需要50 s的时间,则:(1)该列车进站时的加速度多大,方向如何?(2)全体旅客从听到广播通知,到列车进站停下,还有多长的登车准备时间?[规范解答] (1)列车初速度v0=342 km/h=95 m/s,与车站距离L=9.5 km,列车刚好停住时v1=0,对列车向车站发出信号到刚好停住的过程,设列车加速度为a,由v-v=2aL ①由①并代入数据得a=-0.475 m/s2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列车运动方向相反2)设列车减速运动时间为t1,广播通知全体旅客的时间为Δt=50 s,由L=·t1 由②并代入数据得t1=200 s 旅客的准备时间=t1-Δt ③由③并代入数据得t2=150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