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咨询心理学第8章--心理咨询中的会谈技术.doc
88页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咨询心理学第8章--心理咨询中的会谈技术第八章 心理咨询中的会谈技术第八章 心理咨询中的会谈技术 会谈是心理咨询(门诊咨询和现场咨询)的主要形式会谈的咨询和治疗的基形式和手段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咨询者一般都很重视会谈技术,认为它是一种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对于咨询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 会谈概述 一、什么是会谈 从外行人的角度看,会谈似乎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会谈不就是谈话吗?谈话的能力谁没有?其实,事情远不是这么简单咨询会谈是一种特殊的会谈,它必须能够有效地促成来访者的良性改变因此,咨询和治疗者应该是懂得会谈的道理,会娴熟运用会谈技巧的专家有位美国记者开玩笑地说,心理医生为什么仅靠微笑、点头就能挣大钱,就是因为他们知道在什么时候微笑、点头!这话虽有点刻薄和言过其实,倒也有几分道理。
1、含义:会谈是指两个人或多个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在彼此之间进行的一种以对话为主的交流咨询性会谈是指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进行的会谈2、意义:在心理治疗工作中,人们很重视会谈技术有人说高超的会谈技术是与生俱来的,也有人说是后天习得的;有人说这是一种艺术,也有人说这是一门科学无论怎样说,会谈都是包含有许多知识、技巧的一门学问,值得专业工作者去学习和钻研每个人都有过会谈的经历,但心理咨询中的会谈,亦即咨询性会谈要比日常生活中的会谈复杂得多因为咨询者的会谈对象(来访者)有着形形色色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咨询者必须在不太长的时间内通过与来访者之间的言语和非言语互动,去发现错综复杂的心理问题背后的根源,并最终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增进心身健康,提高适应环境能力,促进个性发展与潜能发挥 二、咨询性会谈的特点 (1)会谈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咨询目标 (2)共情、积极关注、尊重与温暖、真诚、具体化、即时化和对峙等影响咨询关系的因素(亦即咨询特质)都是通过会谈发挥作用的 (3)咨询者在会谈中起主导作用4)会谈的技术既体现出咨询者个人的风格,也与咨询者所依据的咨询理论有关三、咨询性会谈的主要类型 根据会谈的目的和功能,可以将会谈划分为诊断(或评估)型会谈和解决问题型会谈 1.诊断(或评估)型会谈 它通常在会谈的初期进行,一般占用一次会谈即可,有时咨询者需要更多时间来了解来访者。
目的首先是要区分来访者是否适合进行心理咨询,其次是要分清来访者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什么是对方的主要问题与此同时,咨询者还要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2.解决问题型会谈 这类会谈的目的是帮助来访者产生某种改变咨询者要运用不同的心理咨询的理论、技术与方法达到这一目的这是心理咨询中耗时最多的一类会谈二)根据会谈有无固定的程序,可以将会谈划分为标准化(结构式)会谈和非标准化(非结构式)会谈 1.标准化(结构式)会谈这种会谈有着比较固定的程序,问题事先准备好,咨询者以同样内容和同样顺序向每个来访者提出同样的问题 2.非标准化(非结构式)会谈 这类会谈没有固定的程序,咨询者提问的内容和顺序都取决于对方的回答这种会谈给双方很大的主动性,有利于咨询者了解来访者的深层次问题及细节内容 三、影响咨询性会谈的环境(情境)因素和时间因素 (一)环境(情境)因素 会谈的环境(情境)对咨询效果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对会谈场所要有一定的要求会谈的环境(情境)应有助于来访者处于适度的唤醒水平如果来访者觉得不够舒适或者过于舒适,以致抑制自己探讨问题的愿望,则说明会谈环境使来访者处于较低或较高的唤醒水平,甚至出现过度应激反应。
这时咨询者应当考虑通过移动室内陈设、改变色彩和光线、调节室温、强化语言表述来调整会谈环境的唤醒水平如果来访者对会谈环境(情境)产生低度警觉和中等愉悦的反应,则说明会谈环境的唤醒水平是适度的在这种会谈情境中,来访者感到舒适和放松,从而能够探索自己的问题及暴露自我 一般来说,适宜的会谈环境(情境)能满足如下条件: 1.会谈场所安静、隔音安静、隔音的会谈场所可以满足来访者希望保密的愿望,并使会谈不受外界噪音的干扰 2.会谈场所让来访者感到舒适首先,温度要适宜其次,座椅应当让来访者的心身感到舒适比如,座椅要软硬适中;座位的摆放尽量不要设在背对房门的位置,以免来访者因不知背后会有什么事情发生而产生不安全感;如有可能,来访者的座位应放在靠墙位置,与咨询者的位置呈直角,这样可以减少咨询者对来访者的视线压迫;室内色调要适宜,灯光不应正对着来访者的位置等等 3.会谈场所中有能说明咨询者专业身份的标记 公开咨询者的专业身份(如姓名、学位、专业职务、职业资格以及所受过的荣誉)既会对来访者产生某种暗示,有助于提高咨询者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同时也便于来访者对咨询者的监督,有助于增加来访者的安全感 (二)时间因素 按事先约定好的时间来咨询室进行有一定时间限制的会谈,是欧美心理咨询的一种模式,而对我国的许多来访者来说,随意或顺便来访且对会谈时间不加限制的方式更为常见。
还有的来访者愿意在心理诊所(室)以外的环境中会谈 第二节 会谈中的言语技巧(即倾听技巧) 咨询者在会谈中通常以两种方式作用于来访者,一种是言语表达,另一种是非言语表达所谓会谈技巧,就是咨询者在会谈过程中巧妙地使用言语表达和非言语行为,并将两种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咨询效果有效地使用会谈技巧是优秀咨询者的重要标志之一会谈中的言语性技巧包括参与技巧和影响技巧两大类 一、参与技巧 也称倾听技巧(listening skills)倾听一词的英文是Attending,有参与、专注、注意的含义它不是单纯的听,它包括更多的反应倾听来访者的叙述是咨询者在会谈中最先做出的反应,咨询者虽然处于听的位置,但这是一种主动的听,是参与式的倾听,其作用至关重要首先,咨询者的倾听强化了来访者的自我暴露、自我剖析和自我探索,否则双方就有可能讨论与咨询目标无关紧要的问题,或者咨询者就可能过早地提出干预策略;其次,咨询者的倾听表示了对来访者的关注和理解,它是建立咨询关系的必要条件;第三,咨询者可以通过倾听技巧将来访者的思路引向预定的方向;第四,对于某些寻求理解、安慰、宣泄的来访者来说,咨询者的倾听行为本身就具有帮助的作用,会产生一定的咨询效果。
所以,倾听是咨询过程的基础,是咨询者主动引导、积极思考、澄清问题、建立关系、参与帮助的过程 常见的参与技巧包括开放性提问、封闭性提问、鼓励、澄清、释义、情感反应、概述等 (一)开放性提问 一般来说,会谈开始或转换话题时大都采用开放性提问,通常以“什么”、“如何”、“为什么”、“能不能”、“可不可以”、“行不行”开始它能促使来访者主动地、自由地敞开心扉,自然而然地讲出更多的有关情况、想法、情绪等,而无须搜肠刮肚地回忆、思考,或者仅仅以“是”或“不是”等几个简单的词就结束回答 一般来说,咨询者以不同的词语开始的提问得到的来访者回答也不同具体如下: (1)“那么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当时你有些什么反应?”“还有什么人在场?”这种包括有“什么”在内的提问,可以帮助咨询者找出某些与问题有关的特定的事实资料 (2)“对这件事你是怎样看的?”“你是如何知道别人的这些看法的呢?”这类带“怎样”、“如何”一词的问题往往会引导出来访者对事情经过的描述及其对此问题的想法和情绪反应 (3)“为什么你觉得这样做不公平?”“为什么你说别人都看不起你?”“你当时为什么那样做?”通过这类“为什么”的问题,可能得到多种较为具体的解释与回答,从中找出来访者对某事所产生的看法、做法、情绪等的原因。
(4)“能不能告诉我,这事为什么使你感到那么生气?”“可不可以告诉我,你是怎样想的吗?”以“能不能”、“可不可以”、“行不行”开始的这类问题,可以说是最为开放的问题了,这种问题可促进来访者的自我剖析、自我探索这类问题一般都会得到一个较为满意的答复,但也可能有的来访者会说“不能”、“不可以”、“不行”等等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咨询者还可以进一步使用其他开放性问题,如“为什么……”等当然这样的情况可能很少发生 虽然开放式问题给来访者的回答以较大的自由度,可能会得到不同来访者各种各样的答复,但开放式问题的目标都始终趋向于来访者问题的特殊性通过这类问题的提问,咨询者可以掌握与来访者问题有关的具体事实、来访者的情绪反应、来访者对此事的看法及推理过程等 注意:开放性提问要建立在良好的咨询关系的基础上,否则,来访者就可能产生被讯问、被窥探、被剖析的感觉,从而产生怀疑和抵触情绪有些提问,尤其是要逐一提问时,语气、语调、词语的选择既不能过于随便,也不能有咄咄逼人或指责的成分,尤其是涉及一些隐私时更是如此辩论式、进攻式、语气强硬的发问与共情式、疑问式、语气温和的发问就可能会在来访者心里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印象,前者会被认为咨询者对自己有敌意,后者则被认为咨询者是真心实意地想知道事情的真相从而帮助自己。
此外,咨询者要记住,询问是咨询本身的需要,而绝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或窥探隐私的欲望 还需要指出的是,提出开放性问题后,要给来访者足够的时间来回答问题,要知道,来访者可能没有现成的答案让来访者产生急于回答的感觉是有害的,因为他可能为使咨询者高兴而回答问题 (二)封闭性提问 当会谈内容较为深入,需要进一步澄清事实、缩小讨论范围或集中探讨某些特定问题的时候,可以适当采用封闭性提问封闭性提问通常以“是不是”、“要不要”、“有没有”、“对不对”开头,如:“你喜不喜欢学校?”“你来这儿是否因为婚姻问题?”“你确实这样想过吗?”而来访者多以“是”、“否”或其他简短的语句作答可以用来收集特别的资料,以澄清事实,由于这种提问限制了来访者的回答,所以它还可以制止来访者喋喋不休、漫无边际的叙述除此之外,封闭式问题也可以帮助咨询者把来访者偏离某一主要内容的话题重新牵引回来譬如,“我们能否继续接着讨论刚才的问题?” 但需要注意的是,封闭性提问不宜过多使用否则,会使来访者产生被讯问的感觉,压制来访者自我表达的愿望和积极性,甚至对咨询关系产生破坏性影响因为来访者前来咨询的目的之一是向咨询者表达自己的感受,若总是处于被动回答的地位,就会降低它的求助动机。
另外,一次不要提出多个问题,否则,会使来访者产生混乱,结果可能只回答了最不重要的那个问题 (三)鼓励 鼓励是指咨询者直接、简明地重复来访者的话,尤其是重述来访者回答中最后一句话,或仅以某些词语如“嗯”、“好”、“接着说”、“还有呢”、“以后呢”、“别的情况下如何”、“我明白”之类过渡性短语来强化来访者叙述的内容,并鼓励其进一步讲下去 (四)澄清 澄清是指咨询者要求来访者对于含糊而模棱两可,或意义隐藏的语句给予详细、具体的叙述它通常以疑问的形式表达,如“你是说……”“你能试着再描述……吗?”“你能澄清……吗?”“你指的是……”澄清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澄清使来访者表达的信息更加清楚,并确认咨询者对求助者信息知觉的准确性只要当你无法确信自己是否明白来访者的信息,并需要详细叙述时,就应使用澄清技巧二是通过澄清可以检查咨询者从来访者信息中听到的内容特别是在咨询开始阶段,在做出任何结论之前,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