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述类文本十大错误.doc
10页论述类文本十大错误设题误区一:范围(概念)不清 以部分代替整体,以局部代替全局;或者以全局代替局部,以一般代替个别,从而使考生 作出错误的判断原文:春秋战国之际,随着古代游牧民族的脚步 ,东西方之间贸易 往来已经开始,其路线被称为草原之路选项:“草原之路”是路上丝绸的前身,……是春秋战国时期由 I 我国古代的游牧民族开拓的 (概念缩小)原文:苏文提出,在《窦娥冤》中,张驴儿与窦娥“都没有提出 而且无法提出现代司法要求的可靠的直接证据” ……选项:苏文认为张驴儿与窦娥都无法提出可靠的直接证据,二人 的话究竟谁的可信,只能根据人之常情和一般的逻辑判断来确定 (范围扩大)解题技巧提示:阅读文章时,要特别注意关键名词、动词前 边的修饰限制词,例如“一些” “几乎”“除……之外” “到……为 止” “绝大多数” “全都”等,见到这些词,就用横线画出来或者 做特殊标志设题误区二:混淆时间 就是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 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高考例题]原文: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长期以 来,各个领域的学者从自己的学科出发,对此现象纷纷做出各自 的解释,但是始终未获解决2010年全国I卷)选项:与其他领域学者的研究不同,现在生物学家们另辟途 径,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 从而解决了 情绪异常的防治问题。
(试题第 5 题 C 项)解析:“了”字未然当已然理解解题技巧提示: 在阅读原文时, 考生应把 “可能”“大概”“也 许” “将来”“一定会”等这些修饰限制词语作为关注点,否则 就会造成时间上的混淆设题误区三:张冠李戴 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 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误导考生[ 高考例题 ]原文: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 再写得快一点就 是草书 草书另一个来源是从汉朝的章草, 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 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 ,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 书合流选项: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 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 ,这 是草书的一个来源 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 章草而形成的试题第 2 题 A 项)解析:提取原文主干,可以发现“再快一点就是草书”的是 “真书”而不是“行书”;草书的来源是章草,是“用真书的笔法 写草书”,而不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 原文:苏文提出:如果窦娥不认罪,而让蔡婆去挨那无情的 棍棒,如果蔡婆婆也能挺住刑讯,那么依据当时的法律,就要对 张驴儿拷刑,或只能取保放之然而笔者有理由提出两种可能性 更大的假设:一是年迈的蔡婆熬不住酷刑,屈打成招;二是蔡婆被活 活打死。
选项:针对苏文如果窦娥不认罪及蔡婆婆能挺住刑讯的假设, 作者认为这种假设更可能的后果是蔡婆婆不是被屈打成招就是被 活活打死后者是作者提出的“可能性更大的假设”)解题技巧提示:阅读原文时,要关注事物的对象,并用圈、 点、画、批的方法标出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 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选项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设题误区四:条件错误设题方式有两种,或是条件不充分, 或是将必要条件当成充分条件[高考例题]原文:生物多样性与其物理环境相结合而共同构 成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 质基础,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美化和稳定生活环境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07年全国U卷)选项:只有利用生物遗传变异特点,改造生物基因, 才能为人类创造出适宜的生存环境(试题第 7题A项)解析:选项错误地把“利用生物遗传变异特点,改造生物基 因”理解成“为人类创造出适宜生存环境”的必要前提条件原文:卖毒药给张驴儿的赛卢医 本案的唯一证人,即使是污点证人,与张驴儿对簿公堂,真凶便会落入法网选项:作者认为本案的关键证人也是唯一证人就是赛卢医, 尽管他是个污点,但只要把赛卢医抓捕归案,窦娥一案便会水落 石出。
解题技巧提示:在选项中见到诸如“只要……就a |—只有……才……”等条件性关联词语的时候,要仔细辨析设题误区五: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 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 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高考例题]原文:在现代化进程加速的时候,社会运行节奏 加快,社会竞争状态加剧,社会流动范围扩大,个体价值取向增 强等,使得社会成员对于高情感的向往和对于集体生活的需求表 现得日益突出2010年湖南卷)选项:社会成员在当前特定社会背景下对强竞争和高情感将 更为向往试题第14题D项)解析:原文中“强竞争”是原因,“对高情感的向往”是结果, 但是在选项中,“强竞争”和“对高情感的向往”都成了结果因 果颠倒)原文:唐代社会的繁荣,先进的文明,开放的文化,吸引了 世界各国来华贸易,陆上丝路弦歌不绝,海上丝路也逐渐建立起 来选项:因为唐代社会的繁荣,先进的文明,开放的文化,海 上丝路在唐代也逐渐建立起来,这与陆上丝路形成的原因是一样 的强加因果)解题技巧提示:在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要在原文 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是否因果倒置。
设题误区六:遗漏信息 在保留原文基本内容的前提下,看似不经意地漏掉原文中的某个词语,实际上是“暗藏杀机”[高考例题]原文:艺术活动,不管是创造也好,欣赏也好, 总离不开一个“我”…… 当然,离不开“我”,并不是只有“我”2010年广东卷)选项:艺术活动中决不可无“我”,所以艺术只是作者的自我 表现试题第12题A项)解析:“艺术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错,遗漏了原文中“并不 是只有‘我’”这一信息解题技巧提示:遗漏信息是最常见的错项设计方式,认真阅读,把握准确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所在设题误区七:无中生有在拼凑原文某些词语时,命题者常 常有意加入自己的“私货”,从而造成干扰[高考例题]原文:生态伦理思想要求“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和 人与自然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护自然环境,维 护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促进人、社会、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 展” 2010年天津卷)选项:生态伦理思想要求人们在处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 的伦理关系时,回归自然,不搞繁琐而无必要的礼节 (试题第6题B项)解析:“不搞繁琐而无必要的礼节”属于无中生有解题技巧提示: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 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则是凭空臆造的,属于无中生有。
设题误区八:指代不明就是指代词的指代内容模糊、不明 确,甚至是指代错误原文:作为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条实际通道,丝绸之路 有着多条路线和悠久的历史……到两汉时期,张骞受命西进通使 西域,正式宣告了路上丝路主干道的形成选项:春秋战国时的草原之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前身,两汉 时,张骞出使西域,使其发展成为主干道,到了唐代它就更加繁忙了解题指导:解答此类试题,要留心文中的“这些” “那些”“这 个”“那个” “其”等词语,必须联系上下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所 指代的具体内容,再进行判断设题误区九:逻辑错误指命题者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 合理的推断和想象题的选项时,从逻辑推理角度设置陷阱[高考例题]原文:上至皇帝、元老院议员,下至身无分文的 城市贫民,都热衷于观看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等节 目2010年江西卷)选项:竞技庆典由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三项血 腥表演构成试题第6题C项)解析:推断不合逻辑解题技巧提示:进行推断应该根据原文而又不拘限于原文, 应以原文提供的信息为基础进行合理的引申或推断,根据各选项 所涉及的内容,先回到原文中找到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合乎逻辑 的推理,看能否得到选项中的某个结论。
设题误区十:曲解原意指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 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高考例题]原文:一个人若是缺少文化修养,言辞拙朴,不 讲礼仪,便如同’草野之人’;相反,若是过分地文饰言辞,讲究 繁文缛礼,就如同那些掌管文辞礼仪的史官了这里不存在本末 内外的关系2009年江西卷)选项:“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这里“文”和“质”是 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等而言的,“野”和“史”也没有本末内外的 关系试题第2题A项)解析:从原文可以看出,“文”是重在文化修养,而“质”是 人内在的道德品质,所以选项说“这里’文'和’质'是就一个 人的文化修养等而言的”,明显曲解了原意解题技巧提示:阅读中我们要从整体上感知,准确寻找出原 文中与选项对应的语句,找出语句含有的意义,提取与答案相关 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