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市寻甸县编制教师招聘高频考点四.doc
7页120162016 年昆明市寻甸县编制教师招聘高频考点四年昆明市寻甸县编制教师招聘高频考点四一、单选题(育萃教师招考与你一路相随)1、20 世纪以后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变化包括( )A.教育的民主化 B.教育的世俗化C.教育的全民化 D.教育的终身化 E.教育的多元化2、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A.制定教育目的者的哲学观念 B.制定教育目的者的人性假设C.制定教育目的者的理想人格 D.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3、[2011 年真题]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思想是( )A.应试教育 B.素质教育 C.特长教育 D.继续教育4、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A.学科专业素养 B.教育专业素养 C.品德专业素养 D.职业道德素养5、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6、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体现了教学中要贯彻(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7、备课是教师的课前准备,备课内容包括( )A.钻研教材 B.了解学生 C.课外 D.制订教学进度计划8、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 )A.备好课 B.上好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29、[2009 年真题]下列原则中既属于我国中学教育原则又属于德育原则的是( )。
A.导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0、学校进行德育的途径有( )A.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 B.劳动 C.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D.班主任工作 E、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11、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包括(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集体管理 E.目标管理12、[2010 年真题]文艺复兴时期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著名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奇 C.赫尔巴特 D.埃拉斯莫斯 二、填空题 1、教育学是以研究______________为对象的一门社会社会科学 2、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____ 3、科学教育是以传授____,培养____为主的教育 4、[2010 年真题]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____作用5、[2010 年真题]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6、[2011 年真题]教师的神圣使命是( )7、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__________,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____________。
8、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一的发展过程 9、据代经典记载,我国最早的学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名称 10、儿童从出生到青年期有三次身心发展的高峰,第一次是______,第二次六、七岁六、七岁 ,第三 次_______._______.11、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大体上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312、西方国家奴隶社会的教育有两个典型: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13、___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14、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____”的领导方式,二是“____”的领导方式三、简单题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2、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____所说的一句话:“____ 3、简述运用练习法应注意的事项四、论述题 1、试论述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 2、简述直观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五、案例分析题 1、[案例]一次关于作业的讨论 一次,我正在布置作业:“每个生字写 5 遍”就听有个同 学小声说:“都会写了,还让写!”我没说话就下课了但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在班会上, 我提出了“教师怎样留作业?”的问题经过商讨,同学们一致同意:常规性的作业应该写, 但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决定多写或少写,其他时间可以做自己更感兴趣的事经过 一段时间的尝试,绝大多数学生都在不同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写作业成了他们自己愿 意做的一件乐事,再也不是苦差事了 问题:结合这位教师的做法,谈谈怎样组织学生自 主学习 [参考答案]一是对学生现在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能力高低、兴趣、爱好、性 格特点、特长等有一个准确的评价二是在完成学校统一教学要求并达到基本培养规格的同时, 有所选择和有所侧重地制定进一步加强某方面基础,扩充某方面知识和发展某方面能力的计划、 调整、优化已有的知识三是按照既定计划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四是在实践中能不断修正和 调整学习目标 21.[案例]“差生”的成绩 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我也曾努力过,刻苦4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 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教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 好。
于是,我加倍努力,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 我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的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 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 问题:透过这份案例,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现行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的恐惧,不满与无奈现 行课程评价存在哪些主要问题?2、[2009 年真题]某初中三年级一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止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请用所学的德育规律分析该案例2452 参考解答 一、单选题1 1、、【【育萃专家解析育萃专家解析】】ACDE2 2、、【【育萃专家解析育萃专家解析】】D53 3、、【【育萃专家解析育萃专家解析】】 B4 4、、【【育萃专家解析育萃专家解析】】A5 5、、【【育萃专家解析育萃专家解析】】B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其中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理解教 材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6 6、、【【育萃专家解析育萃专家解析】】A 7 7、、【【育萃专家解析育萃专家解析】】ABD由教学基本程序部分可知。
8 8、、【【育萃专家解析育萃专家解析】】 B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上好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12、斯巴达教育 雅典教育 1313、、【【育萃专家解析育萃专家解析】】明确的共同目标1414、、【【育萃专家解析育萃专家解析】】 教学中心,集体中心三、简单题1 1、、【【育萃专家解析育萃专家解析】】(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62、答案:孟子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3、1、提出明确要求;2、选择恰当的方式;3、做好事后的检查 四、论述题1 1、、【【育萃专家解析育萃专家解析】】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教学活动中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和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应注意以下条件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第三,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2、1、要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3、要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 五、案例分析题 1、[参考答案] 1、评价功能失调,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激励、发展的 功能,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学生只关心考试得了多少分,排在第几名,而很少关心考试中反映 出来的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过分关注活动的结果如学生成绩、教师业绩、学校 升学率等)忽视被评价者在活动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忽视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 的评价,忽视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过程的动态评价 3、评价主体单一,基本上没有形成 学生、教师管理者、教育专家、家长等多主体共同积极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忽视了评 价主体多源,多向的价值,尤其忽视自我评价的价值 4、评价标准机械、单一,过于强调 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学生、教师、学校的个性发展和个体间的差异性。
5、评价内容片 面,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对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和忽视,或者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 和方法 6、评价方法单调,过于注重传统的纸笔测验,对体现新的评价理念的新质性评价 方法不够重视 7、忽视对评价结果的反映和认同,使评价的激励、调控、发展功能得不到 充分发挥 8、评价对象基本处于被动地被检查,被评判的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 好的保护,对评价往往持一种冷漠、应付、对立、讨厌、拒斥或者害怕,恐惧、逃避的态度, 甚至出现欺骗,弄虚作假的行为 72 2、、【【育萃专家解析育萃专家解析】】 这一案例中的班主任违背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①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② 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教育者既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③ 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