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家乡-嘉鱼.doc
7页嘉鱼县 - 基本概况历史由来 嘉鱼古名沙阳堡,位于长江大片沙洲之南,又名沙阳洲夏、商、周属荆州,春秋战 国属楚,秦属南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 201)置沙羡县,属之南唐保大十一年 (953) ,以县治西北有鱼岳山,又盛产“嘉鱼“,因取《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义, 命为嘉鱼县,属鄂州元属武昌路,明、清属武昌府,民国元年(1932 年)属第一行 政督察区1949 年 5 月 25 日解放后属沔阳专区1951 年 7 月改属大冶专区, 1952 年 2 月属孝感专区,1959 年 12 月撤销孝感专区后属武汉市;1960 年 4 月合 于武昌县,属武汉市;1961 年 6 月恢复孝感专区,属之,1961 年 11 月复置为嘉鱼 县,属孝感地区;1965 年 5 月建咸宁地区,属之于今位置面积】 嘉鱼县位于湖北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面积 1018.4 平方千 米/1017 平方千米/977 平方千米【人口民族】 2004 年底,人口 363581 人嘉鱼县古名沙阳堡,因取《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义而得名,公元 280 年设县, 距今已有 1700 多年历史县境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地属武汉城市圈,北与武汉接壤, 南近洞庭岳阳,东邻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和 107 国道,西与荆州洪湖隔江相望,史称 “武昌上游之邑,湘湖要冲之区”。
全县国土面积 1017 平方公里,现辖 8 镇 1 场, 164 个行政村,总人口 36 万人,耕地面积 42 万亩,大体形成“一山三水四分田,两 分道路与庄园”的地貌格局 境内有 20 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7 万亩优质螃蟹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美国叉尾鱼回种 苗繁育基地,常年蔬菜种植面积达 45 万亩,水产养殖面积达 25 万亩有亚洲第一、 世界第二的粘土型黄金矿藏;有享誉全国的高性能磁性材料、桥用缆索、电子光源等 产品的科研与生产基地;有国家定点建设的“中国博士后”基地;有国家 A 级产品联乐 牌席梦思,有嘉鱼麻糖等一批荣获国优、部优和省优称号的名优产品有万里长江向 东流,独此西流 30 里的长江第一湾——牌洲湾;有湖北第一组——官桥八组;有名冠 古今的三国古战场和周瑜智取荆州的大本营——陆口,有风光旖旎的休闲旅游圣地— —三湖连江风景区,还有人文景观荟萃的南宋文化古迹现已初步建成蔬菜、水产、 意杨、畜牧、优质水稻、苎麻等 10 大农业产业基地和黄金、纺织、化工、机电、食品、 森工、皮件等 9 大支柱工业体系2003 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29.01 亿元,完 成全口径财政收入 1.53 亿元,外贸出口创汇 3000 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627 元, 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居全市第 2 位,全省第 22 位。
为“锦绣江南、鱼米之乡”的嘉鱼赢得 了“蔬菜之乡”、 “螃蟹之乡”和“黄金之乡”的美誉 嘉鱼县 - 自然环境地貌 地处幕阜山脉与江汉平原结合部,可划分为长江冲积平原、西南垅岗平原和切割残丘 三种地貌,大体形成“一山三水四分田,两分道路和庄园”的地貌格局地势从东南向西 北倾斜,海拔高程最低 18 米,最高 243 米,其中大部分高程在 19-50 米之间地形 嘉鱼地属长江冲积平原,地面高程都在 18-26 米之间东南部有鱼岳、大岩、牛头、 蜀山等残丘 39 座,最高的大岩山为海拔 243 米地势由南向北倾斜河湖密布,较 大湖泊有大岩湖、蜜泉湖、白湖、蜀湖、西梁湖、斧头湖等嘉鱼县 - 旅游资源三湖连江水库 三湖连江水库从东、南两面旁绕县城,地理位置在北纬 29°55′~30°00°,东经 113°53~113°56'水库因其由人工将原来的白湖、梅懈湖、小湖(又名金虾湖)疏通, 并与长江相连而得名——三湖连江三湖连江建有牛头山森林公园、岳公亭、观音阁、地藏殿、南如寺、湖心娱乐岛等景 点是湖北境内湖光山色相映成趣的著名风景游览胜地水库库域在白云山、牛头山、 马鞍山一带的残丘洼间,承雨面积 30.64 平方公里,库面 14.4 平方公里,库底海 拔高程 19 米,总库容为 10468 万立方米,控制库容为 8224 万立米,有效库容为 5650 万立方米。
水库建于 1959 年,经过逐年配套,水库建筑物计有:主坝一座,全长 3166 米,副 坝两座,共长 1110 米主副坝的坝顶高程为海拔 30.7 米马鞍山进洪闸一座,闸 身长 23 米,高 3.5 米,流量 24 立方米/秒,灌溉干渠 3 条,渠道均建有节制闸,渠 长共 59.4 公里三湖连江水库是嘉鱼县农田灌溉骨干设施,现已形成了以三湖连江 水库为中心的一套蓄、引、提大型排灌系统,使鱼岳、官桥、新街、渡普、潘湾、婶 洲等 6 个乡镇及头墩农场共 30 万亩农田受益,其中已有 14 万亩基本实现了园田化三湖连江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是天然繁殖鱼类多品种原种基地,年产鲜鱼 20 万公斤, 鱼苗 10 万公斤建库后,县在此建有三湖连江水库养殖场,放养水面 18000 亩,精 养鱼池 274 亩,寄养鱼池 1160 亩,同时利用处于库中心的、三面环水的牛头山植树 造林,建立有牛头山林场,植树面积 700 多亩,还建有牛头山桔园场,植有桔、梨 400 多亩嘉鱼的国宝 1980 年 1 月,湖北省嘉鱼县渔民在靠近洞庭湖口的长江边捕获世界上第一头活体雄性白暨豚,其随即被送往位于湖北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人工饲养。
这条 白鳍豚就是鼎鼎大名的“淇淇”,他的发现开辟了中国对白鳍豚研究的先河活化石”——中华鲟 这种与大熊猫齐名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已濒临灭绝了,但是曾经多次在嘉鱼附近发现 其踪迹,并且也捕获过较多,更重要的是其质量都是其它地区难以迄及的嘉鱼的自然资源嘉鱼县位于湖北省南部,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含湖滨江,盛产粮、棉、油、麻、 鱼, 素称“鱼米之乡”全县土地总面积 1017 平方公里地热西南高,东北低,平原、丘 岗兼有沿长江一线为冲积平原,约占面积的 60%,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东南部 为丘岗,约占总面积的 40%,多为岭谷相间县境内河网纵横源泊众多,大体上构成 了“一山、三水、六分田”的自然格局 1. 滨江邻城,地理位置优越嘉鱼县北临长江,东近武汉,南邻蒲圻,水陆交通四通 八达水路以长江联通沿江各港;公路以嘉鱼——武汉、嘉鱼——咸宁、嘉鱼——蒲 圻三条干线,联通武汉及鄂南各地;北面以汽车轮渡联结洪湖抵达荆州、沙市,并通 过嘉鱼——蒲圻公路干线与京广铁路相联结,构成了水陆两便、内通外联的交通网络 从地理位置看,东距武汉仅 100 公里,有利于接受中心城市的经济与技术辐射,发展 城乡经济与技术联系,振兴嘉鱼经济。
2.农业自然资源富,发展前景广阔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 2.3 亩种植业资源 中,粮食作物有稻谷、小麦、豆类、包谷、荞麦、杰谷等 21 种;经济作物有棉花、芝 麻、油菜籽、花生、苎麻、甘蔗等 10 余种芝麻为嘉鱼地方特产之一,素以壳薄、味 香、出油率高而称誉全省;林业虽然所占比重较少,只有林业用地 14 .68 万亩,但 有树种资源 89 种,意杨、地杉、水杉等在平原地区尚有较大发展前途;家畜以猪、牛 为主,兼有羊,生猪中的“牌州猪”为地方良种,在全省及邻省享有盛名家禽以鸡、鸭 为主,兼有鹅、鹑等;渔业资源更为丰富全县有大小河流 16 条长江流经县境 96 公里,陆水、金水河穿境入江湖泊主要有西凉、斧头、密泉、珍湖大岸等大小湖泊 15 处,还有三湖、连江等大、中、小型水库 16 处塘堰遍布,水域阔,水质良好, 水(陆)生植物种类繁多,饵料丰富,为发展水产养殖业创造了得天独存的条件 3.矿藏资源较为丰富,工业发展前景良好嘉鱼县的矿藏资源计有煤、硅性耐火石砂、 云母石、石灰石,还有已经探明且尚待开发的锰、铁、磷及石油、天然气等,较为丰 富的矿藏资源与丰富的农副产品原料相配套,为工业的发展开创了良好的前景。
嘉鱼县 - 资源物产 嘉鱼县地处江汉冲积平原,属副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活,物产丰富,素有“锦乡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 全县盛产蔬菜、 螃蟹、美国叉尾回鱼及粮、棉、油、茶、果、麻、意杨等农产品,已 初步建成 40 万亩无公害蔬菜、15 万亩牌洲湾螃蟹、15 万亩速生意杨、6 万亩优质苎 麻、2 万亩优质茶叶、3 万亩芒苇及 20 万亩优质稻、18 万亩双低油菜、2 万亩优质 桃李等十大农业产业基地主要矿藏有金、煤、锰、铝、银、铁、方解石、磁土和耐 火砂等,县属蛇屋山金矿第一期探明黄金贮量达 40 吨,系“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型 红粘土富金矿藏全县已开采开发钙石、大理石等化工、建材产品 20 多种依托优势 资源,全县已建成黄金、纺织、机电、化工、建材、食品、森工、酿酒等八大支柱工 业产业,新建了田野高新技术产业园、十景铺工业园和新街、潘家湾蔬菜高新技术示 范园、官桥八组博士后基地 农业主要产品有水稻、小麦、棉花、芝麻、苎麻、茶叶等尤其盛产芝麻,是全国芝 麻商品基地县之一境内多湖泊,水产品以鲜鱼享有盛名,可养水面 23.6 万亩,放 养水面 13.08 万亩。
林业多为速生丰产林,有林面积 33.15 万亩,森林覆盖率为 26.4%,是全国营造速生丰产林的试点县 工业有冶炼、麻纺、床单、丝织、造纸、 化肥、水泥、陶瓷、砖瓦、造船、钢管、模具、电机等 50 个主要产品初步形成了以 冶炼、轻工、纺织、建材、机械、化工、食品等为主的工业体系 高高井架架起希望 1981 年,国家在牌洲湾进行了第一次石油勘探嘉鱼牌洲湾也能出石油?!这个消息让当地人既有几分激动,又有几分难以置信但 由于当时地质理论的限制和勘探设备的落后等原因,承载了牌洲湾人殷切希望的勘探 未获成功 2006 年底,牌洲湾再次迎来地质勘探队,随后,传出“牌洲湾地下天然气储量约为 3000 亿立方米”的消息,牌洲湾乃至整个咸宁都沸腾了 2007 年 4 月 18 日 11 时,位于嘉鱼县牌洲湾镇大垸村的牌深 1 井正式开钻 事实上,牌深 1 井的开钻,除了对咸宁人有着重大意义外,它本身还具有更深的地质 理论意义 牌深 1 井,是第一口海相深井,也是中国南方最深的一口区域性探井,它的钻探,是 江汉油田乃至中石化南方海相勘探史上的大事一旦取得突破,将迎来巨大的发展前 景,不仅能迅速扩充江汉油气规模,带动湖北地方经济发展,还有望改变我国南方能 源结构布局。
嘉鱼风俗嘉鱼的“王爷”抢着供 鄂东南嘉鱼县一带,每年六月十九要做“王爷会” “王爷会”的中心内容是祭祀靖江王丁 奉这一天长江上下 200 里江面上风平浪静,驾船人为了感激靖江王爷保佑,纷纷到陆溪口、嘉鱼口、牌州湾一带祭祀王爷王爷会上,最有趣的活动是“扛王爷菩萨”当地有不少靖江王庙,每一座靖江王庙 都有两个王爷塑像,一个固定在庙里,接日常香火;一个由附近的村子轮流抢回去供 奉这种抢供王爷的活动就叫“扛王爷菩萨”每年六月十九的清晨,沿江一带的村庄就热闹起来,上一年“扛”赢了的村民们,将 王爷从村边小庙抬出,放在村子当中,男女老少一齐动手掸尘扫土只见王爷头戴英 雄冠,身披金鳞甲,胸嵌护心宝镜,脚踏龟蛇二将,左手按一柄斩妖剑,右手持两颗 定风珠,端坐在宝座上好不威风宝座靠背雕出双凤朝阳,两边扶手刻成二龙出水 村民用四根袖木长杠将王爷菩萨绑得稳稳当当,似坐在一乘小轿上,然后抬着王爷去 庙会先由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点燃万字鞭,鞭炮声中王爷菩萨前行,后边有四人举 着长方金字木牌,上书“靖江王”几个大字牌子之后是一面四人抬的大鼓,米筛大的铜 锣,一对大钹,一支六尺长的喇叭和一对小唢呐大队人马一路吹打欢呼向前。
与此同时,周边的各个村庄同样挑选出八名棒小伙,在鞭炮锣鼓的助威声中,精神 抖擞地赶到庙会,准备“扛王爷”待四乡八里的村民汇齐后,由靖江王庙里的老和尚出来主持祭奠各村争着摆上鱼、 羊、猪头三牲,奉上一坛用新收的谷子酿成的酒祭品中间放一个大大的簸箕,各村 都把带。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