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墩滑模施工偏扭问题浅析.doc
6页1高架桥墩滑模施工纠偏办法浅析山西省铁路工程公司 郭彦雄随着我省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结合我省地理环境的特点,应用在高速公路大跨高墩施工中的滑模施工技术越来越多墩高一般在 30-80 米的普遍存在,而在滑模施工方面,在滑升过程中由于种种不当的施工方法和因素,造成滑模偏扭,偏扭情况发生后由于纠偏方法不当,造成越纠越错的局面,最后造成停滑事故下面就滑模施工中经常出现偏扭问题的产生和形成的原因,如何防止问题形成及纠偏办法作一浅述一、 造成滑模施工偏扭的原因和防止偏扭措施目前我省高速公路建设中采用的都是直坡矩形空心薄壁墩,围绕这一结构特点,滑模施工在滑模的设计、制作、安装、使用中采用了模板无收坡装置的滑模在滑升过程中出现偏扭现象的主要原因和措施有以下几种:序号产生偏扭原因 防止措施1在滑模的设计时,整个滑模的刚度不够,尤其是工作平台的横、纵梁和门架的刚度不够设计时模板要满足 3T/M2 砼的侧压力,门架间隔距离不能大于 0.9m,另外要考虑堆物站人和滑升时产生的摩阻力2千斤顶位置布局不合理,有不对称偏置现象,千斤顶间隔距离过大千斤顶布置要对称均匀,尤其是在矩形的四角摩阻力增加,布置千斤顶时要考虑加强。
保证千斤顶能满足整个滑模的自重加上堆物站人,砼侧压力、砼吸附力、摩阻力的要求3在滑模模板组装时预留的锥度不一致有时一侧有锥度而另一侧无锥度,甚至反锥度安装模板的预留锥度控制在 3mm,形成模板上口小下口大的锥度,并且按砼轴线平分2控制滑模平面位置的方法不当(1)对点器垂球过轻或垂球铅直点不同心,个别施工单位用砼预制垂球精度粗糙垂球的垂直线和铅直点必须在同一垂直线上且垂球重量不能小于 8kg,垂球锥头不能大于2mm2)对点器设备和安装不当A 滑模平台上的调位器,不在墩横、纵轴线上对称设置B 地面基准点不在墩横、纵轴线上对称设置对点器安装必须对称,滑模横纵轴线的对点器必须和墩纵轴线地面基准点相吻合C 地面基准点设置在浇筑承台回填的人工土上遇水下沉基准点移位地面基准点需设在已筑砼承台顶或墩身上(但只能设在基顶,否则设高了有一段盲滑会造成偏扭)D 只注重横、纵轴线对点的准确,而忽略工作平台的水平控制,或者只注重了工作平台的水平控制而忽略了横、纵轴线对点的准确性从滑模安装到滑升既要保证工作平台的水平又要保证对点器的准确除过纠偏时,工作平台始终要保持水平状态,对点器垂球锥头尖与地面基准点的偏差最大不能大于 8mm。
每提升 300cm 检查一次铅直点(简称对点) 4E 对点器垂球线跳槽或与吊架、步板等物接触使垂球偏离铅直线每次对点前检查放线器部位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及时排除浇筑砼的方法不当 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操作A 工作平台上荷载不均匀堆物站人没有均布工作平台上钢筋焊接设施、砼振捣设施、工具、备用的钢筋要均匀存放不得偏载,人员要均匀地站在平台上5 B 砼入模浇筑顺序不当,砼浇筑方法不当砼坍落度不能大于 3cm,砼浇筑层厚度不宜大于35cm,筑砼顺序要分段对称,绝不允许自一端向另一端逐渐浇筑振捣时不允许将振动棒插入下层已筑好的砼内振捣工作必须紧紧跟上散砼作业滑升方法不当 专人负责,制度健全A 当工作平台上偏荷载时提升滑模 工作平台荷载要均布B 当遇有大风时提升滑模 如遇 6 级以上大风暂时停滑C 当千斤顶不是 100%完好时提升滑模始终保持千斤顶 100%完好D 当液压滑升机分路及电器元件有故障时提升滑模及时排除故障或更换分路,滑升前要备足分路备件,确保分路有足够的富余量E 滑升速度过快 滑升高度每天不大于 8m(夏季) 、6m (春、秋季) ,砼脱模强度不小于 0.2MPaF 滑升速度过慢 滑升速度每天不小于 4m(夏季) ,3m (春、秋季) ,砼脱模强度不大于 0.4 MPa。
G 滑升时环境温度太低 环境温度低于 0°C 不开滑6H 千斤顶内没有插入支承杆或墩身钢筋焊包接头与平台卡住及时检查排除故障3I 千斤顶活塞行程不一致 组装滑模前认真校验千斤顶行程,每滑完一墩后检修校验一次千斤顶二、 出现偏扭后的纠偏方法在高墩滑模施工中,有几个技术问题要严格控制,笔者根据多年的现场施工经验,总结为滑模施工的三个要素,即垂直度、光滑度、砼强度;垂直度包括了桥墩平面位置几何尺寸标高准确无误,并且垂直度控制在 0.3%H(mm)内,最大偏差不能大于 20mm.光滑度包括了平整度误差不能大于 5mm,并且砼表面要光滑色泽一致砼强度要满足或大于设计要求,并且要保证砼的整体性完好要满足这三个要素必须是滑模施工连续不断作业,桥墩垂直度往往是滑模施工容易出现的很棘手的问题是制约滑模连续不断滑升的一个关键所在1、 滑模产生偏离墩中心向一侧偏离时,在滑升过程中,只要对点器垂球锥头和基准点偏差不大于 8mm 时,就不要作调整,如果偏差大于 8mm 时,就要进行纠偏,其方法是:(1)调节千斤顶进油量以墩中心横纵轴线为准,将垂球偏离基准点一侧的千斤顶供油量调大一些(记住调节量或阀门旋转圈数) 。
进行纠偏提升,使千斤顶作一个工作行程如果这时对点器向基准点回位了纠偏就完成了,如果没有回位偏差继续加大,纠偏就用一下种办法4(2)所调整的阀门回归原位在滑升机控制柜上将对点器垂球偏移方向对面一侧的主控分路开关关闭,将滑升机千斤顶做一个工作行程 (如图 1-1 示)然后观察对点器回位情况,一般情况下,最多有两个工作行程就能完成纠偏,如果两个工作行程还没有完全回位,偏差仍然大于 8mm 时,这时,可将主控分路开关全部打开继续滑升,待两个行程完成时再观察对点器偏差情况,并对工作平台进行操平按这样的顺序边滑升边检查边调整,就可完成纠偏但是,切记纠偏不要太心急,不要连续多次纠偏滑升,要纠偏滑升和正常滑升交替进行这项工作必须是由专人负责并做好滑升记录52、 滑升产生又偏又扭的情况时(如图 1-2 示) 千斤顶主油路由 4 个或 8 个分路组成,其中(一)分路由(1)(2) (3) (4) ;(二)分路由(5) (6) (7) (8) ;(三)分路由(9) (10) (11) (12) ;(四)分路由(13) (14) (15) (16)组成6①调节千斤顶进油量方法同本文第二项第 1 条第①条相同,将千斤顶(3) (4) (5) (6) 、 (11) (12) (13) (14)的进油阀门旋紧(不要关闭) ,相反将千斤顶(7) (8) (9) (10) 、 (1) (2) (15)(16)的进油阀门放大,进行纠偏扭提升,使千斤顶做一个工作行程。
如果这时对点器向基准点回位了,纠偏扭就完成了,如果没有回位,偏差继续加大,纠偏扭就用下种办法②关闭(3) (4) (5) (6) 、 (11) (12) (13) (14)千斤顶的进油阀门,进行纠偏扭提升使千斤顶做一个工作行程这时检查对点器,垂球锥头向基准点回位了如果回位效果不太明显,偏差仍然大于 8mm 时,将阀门全部打开再作一次正常滑升使千斤顶作一个工作行程,然后再重复一次第二项第 2 条第②条的纠偏扭滑升经过以上方法,一般情况下均能满足垂直度要求,从而保证滑模连续不断地进行滑升纠偏滑升和正常滑升要交替进行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否则易使砼拉裂,或将整个工作平台倾覆,造成恶性事故在进行纠偏扭前要将本文第一项所述的问题全部排除后才可进行,否则达不到纠偏的目的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以上观点和大家共同探讨,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