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高考作文评论与指导.ppt
83页2010江苏高考作文 “绿色生活”分析与指导,-------解析“绿色生活”如何写出彩,目录,2010江苏高考作文题目 一、考题分析与审题 二、考情预测 三、如何让立意再深刻一些 四、深度解读 五、从变化之中看这个题目 六、三次解析“绿色”作文 七、五代大学生“下水作文”,2010江苏高考作文题目:,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1、考题分析与评价 考题很“厚道”!人人能做,有话可说 “人人能做,有话可说,这是今年高考作文题最大的好处!”省写作学会会长、南师大文学院凌焕新教授指出,当今时代工业社会进程中要特别关注绿色社会、绿色生命、绿色生活,因此这个题目有很强的时代感,这是它特殊的亮点 考题很丰富!蚁族也能写出“绿色” 也就是说这个题目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有东西可写,有话可说,是个很‘厚道’的高考作文题在审题上,题目没有给考生设置多大的困难,对于中下等水平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大大的帮助一、考题分析与审题,何为“绿色生活”?,(提示:多层次解读) “首先,生活是一个中性词,题目就是让你关注自己生活,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整个人生。
第二是绿色,绿色有一些含义,主要从生态角度,提示语讲到生命、生态等等同时也要想到,绿色生活这种绿色也包含着某种纯洁,它可以是实际的绿色,也可以是精神上的绿色,层次比较多审题与立意:,分析话题内涵?,立意指导,“绿色可以是色彩意义上的,考生可以写青山绿水,可以写白云蓝天;绿色还可以写恬静安适的生活,如果有孩子写我去访问一个乡下老人,一进庭院就是一片绿,地面上都是植物,小猫活动空间都在屋顶上,哎呀,为什么这个老者的思考跟我们年轻人这么贴近呢?因为他就生活在绿色当中,因为他的思想带有年轻人的生命的活力,这样的立意就很不错,如果写记叙文,这就是一篇好文章这是一个层次第一层次:字面意义立意指导,“第二是象征比喻意义上的,包括绿色代表着青春;青草代表着生命,而生命是一种活泼向上的,是一种生长着的,是一种灵动的,如果考生从这方面立意,就与第一个有区别了就比方蚁族,蚁族中人的心态是不一样的,有的生命很萎缩,有的生命在螺蛳壳里面照样弹照样唱,这样的生命就是绿色的第二层次:探讨绿色的比喻性内涵?,立意指导,最高层次,就是心灵上、生活方式上的绿色,这里面的生活就变成了动词,叫‘绿色的生活着’ 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究竟是什么样的,生活既可以做名词,又可以做动词。
探讨第三个层次立意?,哪些原因最易导致作文失手? 1、太宽泛,平庸作文将泛滥 “这个题目很平实,也很有深度,但正是因为这个题目的宽泛性,让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这样一篇文章,大多数考生可能考虑得不是那么有深度,也就是说泛泛的文章会大量出现语文特级教师、南师附中许祖云老师提出他的担心二、考情预测,2、 易入套,练过未必是好事 “现在社会提倡绿色、环保、低碳,甚至形成了一种‘绿色思潮’,因此我估计学校让学生写这方面作文写得挺多,这就有可能很多中学的学生都写过类似的文章,这样的话有可能会造成事先准备,比如有些学校弄一些范文给学生看怎么写这样对这些做过、看过类似作文题的考生来说,可能心理上是比较有利的,但换个角度来说,现在很多作文训练是机械的,按套路的,这样的结果反而让作文缺乏个性凌焕新教授表示二、考情预测,对此,孙芳铭老师也表示了相同的看法:“我接触到不同学校的学生,稍微差一点的学校就跟学生讲,高考就写议论文,保证你们不偏题、不走题;还说,开头要来一串排比,三句排比、四句排比,最好排比当中再加一个比喻;甚至有的老师逼着考生用他的套路,在平时的作文中如果学生不按套路走就不给分 其实这样的后果是很可怕的,高考中‘套路作文’是很不讨阅卷老师欢心的。
二、考情预测,“多数考生看到这个题,可能想到有树、有草、有绿的环境优美生活,还有人写低碳生活、资源节约型社会,当然这些没有走题,但这个层次很浅,很容易沦为平庸 中国写作协会名誉会长、南大新传院裴显生教授表示,好的作文应该有所思考 如何让立意再深刻一些? “比如人与大自然关系,我们一方面看到绿色生活很美,另一方面到处拆迁到处改造,破坏绿色,这边挖树,那边挖树,这就是破坏绿了,因此我们更要保护绿化;比如从人的关系来说,一方面我们提倡人际关系要绿色,和谐社会大家要互相关心可另一方面,现在社会竞争那么激烈,确实也出现了很多‘灰色现象’这个思考的余地就很广阔了,你可以讲出道理来;再比如,从个人来说,内心世界应该提倡高尚道德,帮助别人、有爱心,这些都是绿色三、如何让立意再深刻一些?,1、 从道德角度写绿色生活? 现在很多人太浮躁,所以考生也可以从道德角度提倡,做一个纯净的人,这也可以大有文章可做可见这个题目还是有很多可以展开余地的话题说到这里,裴教授感叹道:“现在年轻人网上的东西看得很多,上面不是美女啊就是追星啊,但很多内容都是怪腔怪调的,这怎么可能绿色? 2、考生具有“绿色的眼光” ? 如果考生具有‘绿色的眼光’,能够联系社会实际、联系自然实际,把发展同这些现象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提出如何才能创造绿色世界,作文就有可能放出光彩。
三、如何让立意再深刻一些?,缺生活,实践太少无深度 “这个作文写得好坏的关键还是在于对‘绿色’的理解昨天我跟我们青年教师讨论这个话题,我认为这个题目基本堵死了这个作文向古人套路发展,除了陶渊明还能有所关联,其他可说的古人真的不多了 3、和谐社会的建设 语文特级教师、南京一中孙芳铭老师指出,这个题目就是要引导考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而这个其实正是现在学生所欠缺的!“比如我想到和谐社会的建设,那就是一个绿色社会的建设三、如何让立意再深刻一些?,4、关心民生 现在强调关心民生,我认为,关心民生更要关心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社会深层次矛盾不断调整和解决,底层民众生活状态不断改善,这是整个社会绿色生活发展的一个应有的含义如果谈社会问题,离开了矛盾,离开了底层民众生存状态的关注,那种‘绿色’可能是很浅的 不过现在的孩子对生活的了解太少了,因为都埋在题海里了现在作文教学的实践太少,孩子们远离生活,远离社会底层,总是古人,那不是写作的真谛三、如何让立意再深刻一些?,权威高考作文专家对“绿色生活”进行深入剖析,并分析江苏自主命题以来作文命题的变化趋势四、深度解读,1、题目是考试用的,一个高考作文题,人们首先注意的是“题面”。
这是很正常的语文么,“题面”怎样,直接影响到第一感觉可以这么说吧,社会上很少人议论数学题,大家知道,那需要专业知识可是,作为母语的考试,作文题分数多,“题面”人人都懂,议论自然就多但是,考试就是考试,作文题目是要考生“写”的,作文是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评分的,所以,作文题目的评论,就应当按照写作的规律进行这,就不是仅仅看“题面”,作印象式的论说,所能够解决的了作文,是语文考试中最基本也最简单的,也是最复杂的也最艰难的部分作文题目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当然,作文题目体现的价值取向、文学意义、生活与文化内涵等,都需要重视可是,题目与写作的关系,才是最根本的毕竟,作文题目是用来“考”学生的写作水平的 “绿色生活”,作为一种生活理念,在当今世界上具有重要作用其包含的价值观念,似乎不需论证以这个理念来作高考作文题目,自然具有价值引导的作用这是这个题目最能“站得住”的地方至于口号式的理念,是否可以直接作为作文的题目,就要看它在“考”写作之中,能否展示学生写作的能力,并且具有较好的区分度了2、审题容易出彩难,用“绿色”修饰“生活”,落脚点在“生活”,在审题上,很少难度提示语”点明了“绿色”的喻意: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
并且把“绿色生活”中“绿色”成为“理念”也点明了,这就让考生可以比较轻松地进入“绿色生活”的意蕴 作为“理念”的“绿色”,当然主要是指生态主义、环保主义的理念绿色生活”,作为“理念”,指向颇多在这里,我们毋需深求 作文题目要我们写的是绿色“生活”,指向就非常广阔了学生最容易想到的,当然是“环保”、低碳之类这很切题有“生活”这个无限大的“大筐”,似乎很多东西都可以“装”进来但是,选材上,环保、生态的题材尽管很多,写起来却容易落入俗套在考试有限的时间中,选材难以出彩 换句话说,因为“提示语”明示“绿色”是“理念”,所以,“环保”题材是最佳的选择;可是,一旦选择“环保”这个看似最准确的“立意”,就很难写得出彩最易想到的难出彩,从生命、生态等方面入手,也是容易上手,难以写出新意因为,“绿色生活”作为理念乃至口号,在这里容易让考生先入为主,“主题先行”论证已经被认定是正确的理念,是最困难的事情比如,在数学中论证“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看似容易,反而艰难所以,对“绿色生活”这个理念作论述,就因为主题的宏大和堂皇,而较为困难 以“绿色生活”作诗意抒情,容易浮泛、虚假,毕竟,绿色所代表的生命、生态等,容易成为抽象的概念。
最易想到的难出彩,“容易”上手的题目,难以出彩,其实也难有区分度要脱颖而出,必须在题意之中,开辟空间,有自己的立意 “绿色”这个滥俗的比喻,甚至被人们忘记只是比喻而已毕竟,生命和生态是多姿多彩的 如何把“绿色”这个比喻,引向“生活”的具体方面,以及引向“生活”的何种方面,具有广阔的空间 (1)如以“绿色”比喻诗意的、温馨的、生机洋溢、生气灌注、原生态的……“生活”,与僵化的、冰冷的、死气沉沉、暮气沉沉的、灰色的……“生活”,形成对照,把“绿色”的喻意,向着精神生活的范围,向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等方面拓展3、独特的立意,(2)“绿色生活”,从大的方面看,是人类生活形态转变的产物——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使得人们脱离了农业社会的“绿色生活”我们高考的考生可能还难以从宏观上把握这些问题,但是,我们可以从现实的刺激中,发现许多问题如何从“绿色生活”的大命题,切入看似“渺小”的现实情境,“大道”而“小说”,就成为能否展开“立意”空间的关键 (3)此外,“绿色生活”是否可以质疑?如何从多种层面、侧面,审视人类“生活”这个超越动物“生命”的存在,必然脱离“自然”状态、原生态的历史必然,更是可以把思考引向广远深邃……,五、从变化之中看这个题目,自2004年江苏高考自主命题以来,作文命题一直在稳定之中,有着变化。
比较一下,颇有意味 “山的沉稳,水的灵动”,题面颇为精彩但是,有“山”、“水”,“沉稳”、“灵动”,构成的诗意比喻和复杂关系,写作的难度较大两两并列,比喻思维,在写作之中,容易落入庸俗辩证法的泥淖,也往往会陷入空洞的抒情 05年“凤头、猪肚、豹尾”,更复杂,更“变态”,三个关系,更难以着手还是比喻,还是并列式的关系,写作之中,难以展开思路06“人与路”,有人说:世界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有人说:世界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 还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定立意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06“人与路”评价,1、审题的难度降低 “人与路”,又是关系与”字讨厌呀!但是,审题的难度降低了这样,写记叙文变得容易写议论文有了逻辑思路 2、欠缺难度不能激发写作激情 不过,这个题目,“题面”显得平庸,审题容易,就会令考试缺乏由于一定难度而具有的激发性07“怀想天空”,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紧密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望。
请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怀想天空”设置了“环扣”,需要在审题时作思考这样,就具有一定的激发力量,显示出一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