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编辑招考聘用强化训练卷(第2卷).docx
119页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编辑招考聘用模拟卷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00题)1.事业单位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一般不超过_____;情况特 殊的,可以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_____A: 1个月 3个月B: 2个月 6个月C: 3个月 6个月D: 6个月 12个月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C【解析】一般不超过3个月;特殊的不超过6个月;被聘人员为大中专应届毕业生的,可以延长至12个月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运用具有代表性的、倾向性的事实教育干部和群众,通过表扬、批评、倡导或强调唤起人们的警觉与注意,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意图,指导和推动工作的公文是_____A: 通知B: 通报C: 通告D: 决定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8条规定: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A项排除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B项当选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C项排除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D项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医生在诊病时常使用听诊器,听诊器的工作原理是_____A: 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B: 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C: 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D: 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听诊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固体传声带动气体传声利用橡皮管一方面是使用灵活;另一方面是它是一个密闭的空间听诊器前端实际是一个面积较大的膜腔,被体检者体内的声波振动后,听诊器内的密闭气体随之震动,传到耳塞的一端,由于腔道狭窄,气体的震幅就比前端要大很多,医生听到传来的声音也就大了很多就好像我们拿一个贝壳放到耳朵上能听到里面气流的声音听诊器实际上是个放大器,可以使心脏震动的振幅放大但不会改变心脏的的原有振幅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_____A: 否认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 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 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的唯心主义D: 把人的意识理解为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命题是列宁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著名论断,是说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现象都统一于运动着的物质。
如果考生知道这一引言的出处,则很容易地将A项自然唯物主义的观点、C项唯心主义的观点、D项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排除掉,而选出唯一的正确答案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_____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B: 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D: 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党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坚持党的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故正确答案为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赵先生34岁,钱女士30岁,一天,他们碰上了赵先生的三个邻居,钱女士问起了他们的年龄,赵先生说:他们三人的年龄各不相同,三人的年龄之积是2450,三人的年龄之和是我俩年龄之和问三个邻居中年龄最大的是多少岁?_____A: 42B: 45C: 49D: 50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年龄问题解析三个人的年龄之积为2450,对2450做因式分解得2450=2×5×5×7×7,三个人的年龄之和为64。
所以试着把5个因数组合成3个不同的整数,使他们的和为64可知5、10、49符合要求,5+10+49=64,故三个邻居中年龄最大是49岁故正确答案为C标签构造调整本题所属考点-数学运算7.网上浏览我们会领略很多文人墨客的创作思想,特别是中国新的艺术创造既具有中国独有意向的建构与表达方式,又蕴含深刻的智慧与哲理,右图是齐白石先生的一幅画,画面上两只鸡雏为一条蚯蚓的“今日相争”,看似乎平淡无奇,但却题为“他日相呼”,让观众在错愕之际,恍然有所悟,对该画意象认识准确的是_____1)美妙的意象源于大师的丰富联想和主观想象(2)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排斥,相互斗争(3)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4)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贯通,相互转化A: (l)(2)B: (1)(3)C: (l)(4)D: (3)(4)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美妙的意象源于实践,而不是联想和主观想象,(1)说法错误矛盾的对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不是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排斥,相互斗争,(2)说法错误漫画中的两只鸡雏之间虽然有对立,但用发展的观点看,它们也会有相互依存的时候,也即“今日相争”可能转化为“他日相呼”。
3)(4)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农场养羚羊,第一年羚羊的重量的增长率为200%,预计以后每年的增长率是去年增长率的一半,则养至第_____年羚羊的重量可达到原先的12倍A: 6B: 5C: 4D: 3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依题意,各年增长率构成首项为200%,公比为1/2的等比数列设原来的重量为1,则第一年的重量为1x(1+200%)=3,第二年的重量为3x(1+100%)=6,第三年的重量为6x(1+50%)=9,第四年的重量为9x(1+25%)=11.25,第五年的重量为11.25x(1+12.5%)>11.25+1>12,故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基尼系数是用于考察_____的指标A: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B: 平均股价C: 居民消费支出D: 股票价格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它是一种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市场经济是一种实物经济B: 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形式C: 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D: 市场经济是一种货币经济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形式,它是一种货币经济,同时也是一种交换经济实物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其与实物经济并不是同以层面上的概念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民政府在本区范围内下发的《乌鲁木齐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和完善社区工作的意见》,标题为_____A: 天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和完善社区工作的意见的通知B: 天山区人民政府关于转发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和完善社区工作的意见的通知C: 天山区人民政府转发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和完善社区工作的意见的通知D: 天山区人民政府转发《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和完善社区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公文的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转发类通知的标题,当原标题中含有“关于”“对”等介词,且原文文种非"通知”时,可采用“发文机关(可省略)+转发+原标题+通知”的形式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根据上文,绿色水泥的生产有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和美好,但是其作用不包括:_____A: 绿色水泥代替普通水泥能有效减少碳排量B: 绿色水泥产生的新能源将带来能源界的革命C: 绿色水泥生产所需温度低,将有效降低能耗D: 绿色水泥技术将带动生产区域的经济发展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B选项所说的“……将带来能源界的革命”在原文中没有体现,属于无中生有项故答案为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例如旅游热就带动了旅游业和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这表明_____A: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B: 联系无处不在,联系无时不有C: 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动力D: 规律是客观的,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B[解析]题干表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无处不在,联系无时不有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著名生态学家、生物学家洛伦兹发现,刚出生的小鸭子会发生“印刻”,即模仿第一眼看到的动物进行学习这一观点支持了教育的_____ A: 神话起源说 B: 生物起源说C: 劳动起源说D: 心理起源说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生物起源说认为学习是动物的生存本能,印刻的概念恰恰体现了动物这一本能本题所属考点-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15.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_____A: 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人B: 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C: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 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结合题目内容,可判断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革命根据地已经建立,排除A、B、D项;题目中多次出现“全中国”可判断出是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6.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是_____A: 实事求是B: 与时俱进C: 破除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偏见的束缚D: 创新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7.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进行调节,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
这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_____ A: 阶段性 B: 顺序性C: 不平衡性D: 互补性 参考答案: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密切关联的,可以互相补充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18.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