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善问、巧问一一中学体育课堂高效提问的技巧.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69025205
  • 上传时间:2022-03-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2.3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善问、巧问一一中学体育课堂高效提问的技巧                    教师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教学时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在动态生成型的课堂中,我们要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过程、内容、途径、角度,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实现教与学水乳交融的和谐统一,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一、善问教师要钻研教材,发掘问题,提问的内容、方法、时机、对象都要有周密的构思,同时还要预想到学生应答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处理对策1、明确目的性如在讲解“分腿腾越”,教师应围绕“直臂顶肩推手”这一技术的重点、难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只有顶肩才能完成直臂推手的技术动作以此为突破口,既问在所学动作技术的关键处,又使讲解达到学生掌握正确技术动作的目的2、吸引注意力课堂教学中可应采取“问答式”的提问,吸引学生听课注意力如前滚翻动作,教师可以用圆和方的滚动作比喻进行启发,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圆的滚动快又容易而方的不易滚动的原理,使学生从形象的比喻中得到启发,加深对前滚翻低头、收腹、团身动作要领的理解3、激发求知欲如中长跑教学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可提问:“为什么长跑后肌肉有酸痛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极点?出现极点后如何消除它?”,这样能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探求其中的道理。

      二、巧问“准”既提问要紧扣教学目的,抓住主要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又要合乎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前提下,围绕课堂课的重、难点,设计关键性的提问,突出问题的目的性、趣味性、科学性、启发性、针对性和顺序性1、注重目标性课堂提问应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问题的切入点通常应选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以及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过渡处和容易产生疑问的地方,提问应避免随意性、盲目性和主观性如初学鱼跃前滚翻时,应在团身前滚翻动作熟练掌握后,再练习远撑前滚翻,然后引出鱼跃前滚翻动作学习新动作时要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动作要领是什么?区别在那儿?各有什么特点?如何保护与帮助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从而更好更快地领会、掌握新动作2、强化针对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善于巧设疑,同时还要善于导疑、点疑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陷入困境或对某个问题发生争执无法深入时,教师就要迅速而细心地分析学生成疑的原因,及时以适当的方式点破迷津,并通过巧妙的设疑,突破难点和关键,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如前滚翻分腿起动作要领是什么,应注意哪几点既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动作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又可以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3、把握时机性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提问要收到最佳的效果,就必须把握住最佳提问时机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上课提问多少、何时提问、提问的内容等方面教师一般在课前会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好但体育教学的不确定性,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实际过程中,根据学生学练的具体情况如动作掌握情况、动作的熟练程度、学生之间的配合,做到有的放矢先讲后问、先问后讲、边讲边问,根据不同的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如弯跑道实际上是一种克服弯道离心力影响的途中跑的异同的有关问题,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认真探讨,然后在学生答问的基础上系统归纳,重点讲解,这种先问后讲解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三、活问“活”就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计出灵活多样的问题同样一个问题,因学生的素质差异,提问方式也应有所不同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1、问而有情要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提问思考,教师应善于用与学生商讨、征求意见和研究的口气发问,不要逼问、强问要善于鼓励学生与自己一起思考、讨论,甚至争辩,并与学生打成一片;要虚心倾听学生的回答,其外在表现为凝神注目、不时点头、不打断学生的回答、不做其他事情、适时给以口语性的反应;要正确处置意外回答,有的可以说明情况,缓解回答;有的可以暂时回避或者坦率相告,如学生问:“蹲踞式起跑起源于何时?最早的起跑是什么样子?”如果当时无法回答便向学生说:“这个问题以后有空再讨论”,或说“我记不太清,待查资料后再准确告诉大家”。

      尽量不伤害学生的提问积极性2、问而有别考虑到学生体质的个体差异,教师的提问应该关注到全体学生即提出的问题能引发大家的共同讨论与交流意向因此问题设计必须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就要求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与难易度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感兴趣、可回答的问题,使全体学生都能从回答问题中享受到获取新知的欢快和乐趣3、问而有谋提问要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式,注重直问与曲问相结合、正问与反问相结合、明问与暗问相结合,可结合学生学习情况采用对比式提问、上、悬念式提问、探究式提问、联想式提问等加强提问如跳远和跳高的技术重点都是起跳,在讲解跳远的起跳技术时,可问学生它与跳高的起跳技术结构有什么异同,以此来引导学生对重点技术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差异如技巧中前、后滚翻,单杠中的前、后回环,双杠中的前、后摆挺身下,可用正、反对比式提问四、智问提问也要智谋,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要善于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问到关键处1、难度适宜课堂提问必须做到难易适度难易度应当以全班1/3到2/3的学生经过思考后能回答上来为宜对那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一定要精心设计,分解成一系列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小问题。

      提问题也要设置合理的坡度在提问时,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引入求知的高度2、广度适合课堂提问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准备程度,提问必须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相关联,相衔接,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好提问教材内容纷繁复杂,教师的课堂提问既要做到重点突出,还要灵活把握,力戒面面俱到,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3、深度适用教师向学生提问,在注意广度的同时要重视挖掘深度,教师首先要明确教材到底要挖多深,做到心中有数,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超纲的不宜多挖4、密度适量提问要精简数量直入重点,一堂课45分钟,不能问个不停,应注意提问的密度和节奏提问应力求紧扣教学目的和教材的重难点,做到少而精,力戒频繁,繁琐的满堂问5、速度适当对学生的提问,在每个问题提出之后,至少要等待10秒钟,以利于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减少卡壳现象、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迟钝学生的积极性、增多发散思维的成分、增加学生回答的多样性等,同时,切忌教师一问到底,不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参考文献:[1]金传宝.“教师如何提高发问技巧”[J].外国教育研究,1998(02).[2]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江苏如东县掘港天一学校,226400)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