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上饶市白马桥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
24页江西省上饶市白马桥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生长素浓度与芽位置关系的是(侧芽1、侧芽2、侧芽3距顶芽的距离依次由近到远)参考答案:B2. 凋亡素是人体内固有的天然蛋白,将凋亡素注入癌症患者体内,凋亡癌细胞,控制肿瘤;将凋亡素注入发育正常的蝌蚪体内,能加速尾部的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凋亡素能加快癌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B.凋亡素能激活细胞死亡基因可特异性杀死癌细胞C.蝌蚪尾部的自溶现象是细胞正常凋亡的具体体现D.蝌蚪发育过程中凋亡素能使其细胞的产生和凋亡始终保持动态平衡参考答案:C3. 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实例的是( )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与甲状腺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B.吞噬细胞对抗原处理后,以直接接触方式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D.细胞内通过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参考答案:D4. 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
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A.43% B.48% C.52% D.57%参考答案:B5.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控制人口的增长有利于保护环境 B.禁止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D.草地的水土保持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参考答案:B6. 下列关于甲型HINl病原体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型H1N1病原体能够独立代谢 B.甲型H1N1病原体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C.甲型HINl病原体只有一种类型的核酸 D.甲型HINl病原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参考答案:C7. 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过程①和④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C.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参考答案:B8. 下图是分别以紫色洋葱的鳞片叶、根尖细胞和正常叶为材料进行实验得到的现象或结果,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发生图1生理现象的洋葱细胞一般不能发生图2所示现象B.若细胞正处于图1所示状态,则B处溶液浓度一定小于A处C.图2中,与C相比,D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D.若秋天做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可能只分离到色素带1和2参考答案:B9.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B.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细胞膜基本组成成分不同C.由rRNA 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空间结构D.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参考答案:D10. 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 )①酸碱平衡 ②Na+、K+平衡 ③血糖平衡 ④体温调节⑤蛋白质平衡 ⑥CO2—O2平衡A.③ B.①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参考答案:D11. 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C.细胞膜通过蛋白质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D.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的种类及数量,在各类细胞中差异不大参考答案:A【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解答】解:A、细胞膜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A正确;B、细胞间信息交流并非都需要经过细胞膜上的受体,如植物细胞可通过胞间连丝等,B错误;C、细胞膜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错误;D、蛋白质具有特异性,不同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种类及数量差异较大,D错误.故选:A.12. 安徽省某地区大力发展了“稻→萍→鱼”立体农业。
该生态系统A.“稻→萍→鱼”体现了系统内群落的水平结构,可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B.是按照自然规律设计的生态农业,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C.弃耕后的稻田将先发生初生演替,后发生次生演替D.放养鱼的数量与萍的生长量相匹配,依赖于系统内信息的传递参考答案:答案:D 解析:“稻→萍→鱼”体现的主要是该生态系统内群落的垂直结构;该生态系统提高了能 量的利用率,但是不能大幅度提高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在弃耕农田上进行的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13. 下列动植物细胞内物质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单糖就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组成元素只有C、H、0B.无机盐在细胞内多为离子形式存在,进出细胞均为主动运输C.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具有信息传递、物质运输等功能D.ATP与ADP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在相互转化过程是可逆的参考答案:C14.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导B. 兴奋在突触后膜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化C. 神经纤维外膜接受刺激,引起Na+内流,膜外形成负电位D.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参考答案:C兴奋在神经纤维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导,在反射弧中以是单向传导,A错误;兴奋在突触后膜接受神经递质传来的化学信号,使后膜电位发生变化,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B错误;神经纤维外膜接受刺激,引起Na+内流,膜外形成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C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反,D错误,所以选C。
15. 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乙)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CD4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B.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相同C.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D.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统清除参考答案:B16. 接种过疫苗的人,在遇到同样的生物战剂(用于战争的病原微生物或毒素)时,仍然要再次接种疫苗,原因是( )A.这些人已丧失免疫力B.这些人体内没形成记忆细胞C.原来的接种不成功D.这些病原微生物突变快,变异性强参考答案:D【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基因突变的特征.【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解答】解:A、题中提出“仍然要再次接种疫苗”,说明这些人没有丧失免疫力,A错误;B、这些人在第一次接种时通过体液免疫产生的记忆细胞,只是这些记忆细胞只能识别之前的抗原,而该抗原可能发生了变异,B错误;C、这些人接种疫苗后能够抵抗上一次战争的生物战剂,说明接种成功,C错误;D、根据题意可知,接种过疫苗的人,就会进行体液免疫,通过体液免疫就会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但是这种记忆细胞只能识别这一种抗原,因此当这些抗原发生变异后,原先的记忆细胞将不能识别,因此需要再次接种,D正确.故选:D.17. (02上海卷)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色素存在于细胞的 A.细胞膜 B.细胞质基质 C.液泡 D.细胞核参考答案:答案:C18.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捕食者的存在可促进被捕食者的进化 B.生殖隔离的产生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C.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参考答案:C突变和基因重组只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作用19. 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运动大量出汗后,抗利尿激素释放少,尿量增加B.进入寒冷坏境后,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代谢加强C.喝酸性饮料后,由于缓冲物质的作用,血浆PH相对稳定D.抗原侵入机体后,人体免疫系统消灭并清除抗原参考答案:A【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等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2、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3、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解答】解:A、运动大量出汗后,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尿量减少,A错误;B、进入寒冷坏境后,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代谢加强,B正确;C、喝酸性饮料后,由于缓冲物质的作用,血浆PH相对稳定,C正确;D、抗原侵入机体后,人体免疫系统消灭并清除抗原,D正确.故选:A.20. 某紫花植株自交,其子代中开紫花、红花、白花植株的比例为9:3:4。
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 该植物的花色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 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间能够随机结合C. 子代紫花个体中有5/9的个体基因型与亲本相同D. 若对亲本测交,子代分离比为1:1:2参考答案:CA、紫花、红花、白花植株的比例为9:3:4,为9:3:3;1的变式,故花的颜色由两对独立的基因控制,该植物的花色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该植物的花色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间能够随机组合,B正确;C、子代紫花个体有1/21/2=1/4AaBb的个体基因型与亲本AaBb相同,C错误;D、因型为AaBb的开紫花的植株和开白花(aabb)的植株测交,紫花植株1/4A_B_,1/4aaB_,1/4A_bb,1/4aabb、紫花、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例为(或接近)1:1:2,D正确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21. 关于人体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只能杀灭口腔中某一种特定的细菌 B.麻风杆菌侵入人体后,只需要通过体液免疫就能将其消灭 C.肾脏排尿是人体排出水的主要途径,每天排尿量不够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D.只要不吃高脂肪的食物,就可以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