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spf的区域间和区域内选路问题(案例分析-牟家勇).ppt
7页OSPF计算路由过程------最短路径优先LSDBLSA 的 RTALSA 的 RTBLSA 的RTCLSA 的RTD(二)每台路由器的链 路状态数据库(一)网络的拓朴结构CABD123CABD123CABD123CABD123(四)每台路由器分别以自己为根节点计算最小生成树(三)由链路状态数据库得 到的带权有向图CABD1235RTCRTD3215RTBRTA观察AD的选路变化•根据SPF算法:•ACBD cost=30 Cost=100Cost=10Cost=10Cost=10Cost=50Cost=10ABCDEArea 0Cost=100众所周知,OSPF是链路 状态算法,它根据链路状 态数据库形成网络拓扑结 构,再以自己为根采用 SPF算法,计算出最短路 径观察AD的选路变化•当B和C作为ABR时,把网络分 为area 0和area 1时,AD的 路径:怎么计算呢?•ACBD Cost=30•ABD Cost=60•ACD Cost=110Cost=100 Cost=10Cost=10Cost=10Cost=50Cost=10ABCDEArea 0Area 1Cost=100•在A上show ip route ospf•发现下一跳是C,cost=30•采用traceroute发现A到D的路 径是•ACD 为什么??????问题分析•对于A来说到D的最短路径是A- C-B-D,所以A到D的第一跳走 C是没有疑问的.•C到D的下一跳最为关键。
•因为C是ABR路由器,C同时属 于area 0和aera 1,它有两个 LSDB,C到D的路径在area 1 内是可达的,所以C不会选择 从B到D,因为如选择了从B到 D,也就是经过了两个区域, 根据DV算法,肯定优选经过一 个区域的路由,所以C会选择 COST=100的路径直接到达D•结论:在同时存在两条路径到 达目的地时,OSPF优选区域内 直接到达的路径,可以理解为 OSPF在进行区域间选路时遵循 的是DV算法Cost=100 Cost=10Cost=10Cost=10Cost=50Cost=10ABCDEArea 0Area 1Cost=100那么D A的路径由是怎么的呢?解决办法•在B和C之间的接口创建一个子 接口或者是添加一组连接,让 它属于area 1即可Cost=100 Cost=10Cost=10Cost=10Cost=50Cost=10ABCDEArea 0Area 1Cost=100Cost=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