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对两汉教化与传统核心价值观进行研究.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10544375
  • 上传时间:2022-06-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对两汉教化与传统核心价值观进行研究=“news_bd”>   围绕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两汉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人士大夫均做出过积极的努力,创造出了颇具特色的两汉伦理文化,其影响渗透到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方方面面   1 两汉教化与传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历史背景在中华民族的封建历史上,形成过稳定而又影响深远的核心价值观,这就是主导中华民族文化史、思想史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所倡导的道德理想,包括以‘仁义礼智信’作为规范人和社会的道德基础,把‘忠孝节义’作为鉴别一个人处世的标准,这就是中华民族建立的借以维系封建统治的核心价值观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不仅奠定了中国历代疆域的基础,而且确立了历久弥新的中华大一统传统   由于政治统一与文化统一的相辅而行,给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提出了确立统治思想、建设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任务秦始皇削平六国之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统一措施,如建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等,同时在意识形态领域确立了法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认为私学而相与非法教,则主势降乎上,即与法家相异的各种学术思想存在和争鸣就会降低皇帝的威信并破坏大一统的局面。

      于是实施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的政策,进而做出焚书坑儒的骇人举措秦以法治国并走向极端,专任刑罚而致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所以很快就失去了天下从历史角度看,秦朝,未建立起一套进取与守成兼备的思想体系和伦理型文化,而真正完成封建意识形态建构的则是在两汉时期代秦而起的汉王朝,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实现长治久安《史记平准书》记载: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汉书食货志》也说: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汉初经济萧条,农民流离失所,部分旧贵族伺机谋反,封国诸王也挟势并立,此时人心不稳,对中央统一政权构成严重威胁面临这种形势,从汉高祖至文景之时一直推行黄老无为政治,通过励行节俭和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凋敝的民力迅速得到了恢复但是汉初的社会问题不只是经济上的,更大的社会危机还有秦朝所留下的颓风败俗因为秦起西戎,本来俗尚功利,商鞅变革违礼义,弃伦理,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虽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然不知反廉耻之节,仁义之厚,信并兼之法,遂进取之业,凡十三岁而社稷为墟,不知守成之数。

      秦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汉初全面继承了秦的政治法律制度,汉承秦制的同时也在接秦之弊,但如何重建伦理道德秩序以实现长治久安? 汉代统治者及其思想家开始认真总结秦亡教训,重新认识德治与法治的关系,肯定道德教化对于巩固政权的重要作用,从而在几经反复后建立了以儒为主、综合各家的思想文化体系,同时使得儒家的价值观念上升为占统治地位的核心价值观   2 两汉教化理论的发展与传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汉高祖刘邦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认识到文人士大夫的社会功能,建立统一政权之后又深刻反省到仁义德治的重要性,于是多次下诏书要求士人献计献策,以稳固其统治《汉书高帝纪》记载: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 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联意陆贾首先告诫刘邦:居马上得之,宁可马上治之乎!然后奉其命,积极探讨秦之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指出治世当以仁义教化为本,圣明的统治者,应当推行道德教化,使民不罚而畏罪,不赏而欢悦他在《新语无为》中说: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者,教化使然也。

      在《新语怀虑》中又说:教化不行,而政令不从说明通过教化才能形成民风淳厚和社会安定的局面,如不能教化百姓,国家的法令政策也不会得到服从   陆贾驳斥了法家反对仁义道德的错误,提醒汉代统治者要从道德教化和民情舆论的角度,吸收秦亡教训为此刘邦才会在立国不久隆重地以太牢之礼祭典孔子,开始把道德教化作为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贾谊在对秦王朝的兴亡进行深刻反思之后,明确提出教者,政之本也,有教,然后政治的结论他认为对于巩固政权而言,道德教化有着刑罚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所以正身行,广教化,修礼乐,以美风俗,兼领而和一之,以合治安为此贾谊向汉文帝提出改革建议,要求兴礼乐和制订新的典章制度等接着继位的汉景帝依旧坚持勤俭持国,注意弘扬文教礼仪和端正社会风俗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会安定,百姓富裕,史称文景之治虽然陆贾、贾谊对于如何构建传统核心价值观未曾作深入论述,但他们向汉朝统治者和后人昭示了一条真理:必须重视道德教化,加强文化和精神秩序的建设,这对于移风易俗乃至巩固大一统国家政权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仅仅依靠强制性的暴力手段来加以维护,那是十分危险的   3 两汉教化的途径与传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意义首先,两汉道德教化的目的是保证封建王权的合法性以及大一统政权的稳固,教化不只是针对老百姓,也针对汉王朝的统治者及其官吏。

      所以汉王朝的统治者一方面要以教化民,另一方面必须通过自身的德行表现来感化百姓,移风易俗要做到以上化下和下以上为准陆贾对此有言:夫王者之都,南面之君,乃百姓之所取法则者也,举措动作,不可以失法度故上之化下,犹风之靡草也王者尚武于朝,则农夫缮甲兵于田故君之御下民,奢侈者则应之以俭,骄淫者则统之以理,未有上仁而下残,上义而下争者也董仲舒也说: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说明君主能够为百姓臣下做表率,其德行修养对社会风尚具有重大影响   其次,将儒家伦理规范纳入官制,道德要求成为汉代选官的主要标准汉代察举制先由皇帝下诏,令三公九卿、地方郡守等按一定标准,把各地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下级官吏或平民推荐给朝廷任官,或者通过考核面试等方式择优录用这不仅为朝廷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扩大了封建王朝的社会基础,而且地方官员道德文化素质的提升对推广教化和地方施政也会产生重要影响汉儒为政以德必然导民以德,如此把德政与德教统一起来,加强自身修养并对社会民众进行管理和教化,就成为士大夫为政一方的指导思想,他们劝学兴教、劝课农桑、尚俭去奢、移风易俗、息讼化民,对巩固封建政权、发展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