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的论文.doc
4页关于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的论文 传统的课程资源观认为书本、教材才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很少把学生看作课程资源的一局部学生被视为知识上的无知者,是知识的接收器确实,教材是经过科学筛选并精心安排的适合学生学习的前人类所积累的间接经历,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根本依据,具有客观属性但我们同时还要看到,知识是人类主观认识的成果,具有主观属性,因而也可以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共同活动可以生成新的知识学生的经历与感受、认识与见解、问题与困惑等都是珍贵的课程资源然而,在公共教育学的教学过程中,作为课程资源的学生资源却常常被忽略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承受的学习状态,许多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对学生自己的理解给予肯定课程的方案性重视控制,强迫学生学习既定的、狭窄的、缺乏他们真正关心的内容课程的开发忘记了鲜活的学生个体和他们的生活世界,使学生的课程学习失去了生活意义的根底教学过程成了游离于教师和学生真实人生之外的“虚拟生活”课堂上学生处于一种无思的状态,学生“吾不言,亦不思”成为教育学课程的一种常态漠视学生资源,使学生真正地成为了在场的“缺席者”最终结果是“学校经常熄灭了学生的天赋才能之火,靠虚假的知识骗取学生对真正理解力的渴望。
(一)重构课程资源观,建立开放的课程资源意识 课程资源观是指人们对课程资源的根本看法对课程资源的理解将直接影响人们开发课程资源的积极性以及利用课程资源的程度和效果关于课程资源,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笔者认为,但凡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都可以列为课程资源基于传统的“课程就是教材”的理解,很多教师形成了“教材即课程资源的唯一”的观念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注重文字和实物资源,淡化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只看到显性的资源,却无视了隐性的资源;过分强调条件性资源,遮蔽了素材性资源信息化社会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有开放的意识,树立“为课堂教学所用,皆为资源”的课程资源观可以说,公共教育学的课程资源涉及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环境中一切有利于达成课程目标的资源,它弥散于学校内外的方方面面家庭、社会、教师、学生等都是课程资源的一局部,重要的是如何挖掘其课程资源的价值开放的课程资源观将会使公共教育学的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给现实的课堂教学带来活力 (二)丰富学科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时空 高师院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面对复杂的教育现象和诸多的教育问题,我们必须从多个层面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因此,教育学涵盖的知识领域相当丰富,它涉及到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与人的开展、教育与社会(涵盖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科技等领域)等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丰富学科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时空,才能充分发挥公共教育学课程应有的作用1.加强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教育学课程变得更加丰实教育学原本是源于生活的,没有教育实践就没有教育学教师在运用教材的根底上要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兴趣与经历的严密联系比方在讲到教育与人的开展的关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比照现实生活中受过教育和没受过教育以及承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之间的开展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教育在人的开展过程中的作用2.利用现代通信技术,拓展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时空从高师院校现有的教学时空资源来看,要想增加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学课时、缩小教学班级规模,在短时间内很难实现因此,要想增加公共教育学的教学时空,就需要我们另辟途径现在是信息时代,教育学课程的学习不能仅局限于教室内与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拓展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时空如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进展实时交流,还可以建立沟通群,沟通群等,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教育学,探讨教育问题。
(三)创立教师合作文化,挖掘教师资源 教师既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又是课程资源的利用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教师具有极大的智慧潜能,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宏大资源宝库每一位教育学教师有着自己的教学专长和教学风格,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渗透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同时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隐性课程资源挖掘每一位教师身上所蕴藏的隐性资源,逐渐形成教育合力,不断获得丰富的课程资源将会给现实的教育学课堂教学带来活力整合与挖掘教师资源,就需要创立教师合作文化,让教师在合作文化的气氛下形成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合作型教师文化是指教师按照某种合作方式,在互动过程中相互开放、信赖、协作、支持以达成共同的合作目标,从而促进教师共同开展的关系形式教师劳动的集体性特点要求教师之间要不断合作互助,共同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开展同时,学校要为创立合作型教师文化提供政策性支持如要加强教研活动,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共享课件资源同时,鼓励教师进展课堂教学改革,允许教研组把教育学课程内容分为模块进展教学,让擅长某一领域的教师负责该模块的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专长。
教师之间相互合作,资源共享,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让合作成为一种习惯,逐渐形成教师合作的文化气氛 (四)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教育经历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更应该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来审视和挖掘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等待教师点燃的火把学生本身就是一个潜在的宏大课程资源库学生丰富的知识积累、个性化的教育体验、学生的教育经历与体悟等都是不可无视的课程资源教育与其他事物不同,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教育现象,人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开始承受教育,我们无法把教育同个人的经历别离开来教师在讲授教育理论时,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教育经历,让学生自己运用教育理论分析教育事件,在讲述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在分析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只有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教育经历,才能让教育学的课堂教学由原来的师本走向生本,回归高师院校教育学的本来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