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污染物危害监测中全元素分析指.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杏**
  • 文档编号:298315629
  • 上传时间:2022-05-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8.07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污染物危害监测中全元素分析指污染物危害监测中全元素分析指(一)环境监测练习题 环境监测练习题 名词说明 1.环境监测: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改变趋势P1 2.限制断面: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p38 3.大气采样效率:在规定的采样条件〔如采样流量、污染物浓度范围、采样时间等〕下所采集到的污染物量占其总量的百分数P169 4.土壤背景值:又称土壤本底值指在未受人类社会行为干扰(污染)和破坏时,土壤成分的组成和各组分(元素)的含量.P265 5.总悬浮微粒:〔TSP〕指漂浮在空气中各种不同粒径,在重力作用下不易沉降到地面的液体或固体微粒 6.土壤污染:进入土壤的污染物质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的承受的容量和净化速度时,就破坏了土壤环境的自然动态平衡,使污染物的积累渐渐占据优势,引起土壤的组成、构造、性状变更,功能失调,质量下降,引起污染P267 7.一次污染物:干脆从各种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P147 8.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在空气中相互作用或它们与空气中的正常组分发生反响所产生的新污染物。

      P147 9.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P7 10.COD:〔化学需氧量〕在必须条件下,氧化1升水样中复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P109 11.BOD:〔生化需氧量〕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的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P114 12.何谓混合水样:p43在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混合后的水样 13.何谓优先监测:P7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展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限制对象这一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环境优先污染物,对优先污染物进展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14.何谓硫酸盐化速率:P183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S02,H2S,H2SO4蒸汽等含硫化合物,经过一系列氧化演化和反响,最终形成危害更大的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速度 15.地表水:聚集在地球外表的水如海洋,河流,湖泊,水库和沟渠等地的水 16.系统误差:指测量值的总体均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是由测定过程中某些恒定因素所造成,在必须的条件下具有重现性,并不因增加测量次数而减小系统误差。

      P414 二、填空题: 1.二次污染物是指进入大气的〔一次污染物〕之间相互作用,或与大气的〔正常组分〕发生化学反响,生成比原来〔颗粒小、毒性大〕的污染物 2.粒子态污染物是指分散在大气中的液体和固体颗粒,粒径大约在〔0.01~101〕μm之间,其中大于10μm的叫〔降尘〕,小于10μm的叫〔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IP〕 3.大气布点时,在城市的功能分区比拟明显的状况下,宜采纳〔功能区〕布点法 4.大气采样方法从大的方面讲,可以分为二类,即〔干脆〕采样法、〔富集〕采样法 5.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可以分为三类,即〔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的监测〕和〔探究性监测〕环境监测的开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被动监测〕、〔主动监测〕、〔自动检测〕 6.河流三断面布设法中的三断面是指〔参照〕、〔限制〕、〔削减〕 7.废水监测中,可依据废水采样是否混合测定,以及废水排放量是否恒定,可以分别采纳〔瞬时水样〕、〔平均混合水样–时间等比例〕、及〔平均比例混合水样–流量等比例〕通常所说的三氮是指〔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 8.大气中的高架点源,应采纳〔扇形〕布点法;当存在着多个污染源,并且分布比拟匀称时,采纳〔网格〕布点比拟合理。

      9.土壤样品的预处理可以分为两大过程:〔样品的烘干〕和〔磨碎和过筛〕P27811.索氏提取器是提取〔有机物〕的有效仪器,它主要用于提取土壤中〔苯并芘〕、〔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和〔油类〕等 10.总悬浮微粒的粒径是指粒径在〔101〕μm以下的液体或固体颗粒,缩写代号是〔TSP〕 11.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_小于等于5m〕__时,可设一点,详细位置在〔水面下0.5m〕,当水深〔5~10m〕时,应设两点,详细位置分别是〔水面下0.5m和河底以上0.5m〕; 12.水样预处理的两个主要目的分别是〔浓缩样品〕、〔消退干扰〕;p50 13.氰化物造即刻中毒的缘由是〔氰化物进入人体后,主要与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生成氰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而失去传递氧的作用,引起组织缺氧窒息〕p95; 14.大气采样时,常用的布点方法分别是〔功能区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扇形布点法〕; 15.4氨基安替比林是测〔酚〕的显色剂,测六价铬的显色剂是〔二苯碳酰二肼〕; 16.大气采样时要求相对高度是〔1.5m〕; 17..水质监测可分为〔环境水体监测〕、〔水污染源监测〕两种。

      18.〔硫化物〕测定是酸雨调查最重要的工程 19.大气污染对人体安康的危害可分为〔急性作用〕和〔慢性作用〕 20.简要表达以下符号所代表的意义:DO〔溶解氧〕、BOD5〔生物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TSP〔总悬浮微粒〕 21.水质分析结果的精确度是用〔误差〕来表示的 22.大气中的气态氟化物主要是〔氟化氢〕 23.“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中包括〔14〕种化学类别,共〔68〕种有毒化学物质 1.简述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方法P38 2.简述采纳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氮氧化物的原理P175 用冰乙酸、对氨基苯磺酸和盐酸奈乙二胺配成汲取液采样,空气中的NO2汲取转化为亚硝酸和硝酸在冰乙酸存在条件下,亚硝酸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响,然后再与盐酸奈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染料,其颜色与气样中的NO2浓度成正比 3.简述重铬酸钾法测定COD的原理P109 4.简述采纳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氨氮的原理P101 5.请作出质量限制均数限制图并说明该图的作用P447 6.什么是光化学氧化剂?它和总氧化剂之间是什么关系?P180 光化学氧化剂是指除去氮氧化物以外的能氧化碘化钾的物质。

      关系:光化学氧化剂=总氧化剂—0.269*氮氧化物 7.简述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方法P234—235 现场采样、运输车及容器采样、废渣堆采样对于陈旧的固体废物,可以分成采集等量的单个样品,对于别致的固体废物,可以依据排放量是否匀称来采集:假如匀称那么采集等量单个样品,对于不匀称采纳比例样品 8.环境监测的全过程都包括哪些内容?P1 现场调查→监测打算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输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9.水样保存一般采纳哪些措施?P48 〔1〕冷藏或冷冻;〔2〕参加化学试剂保存法:参加生物抑制剂,调整PH值,参加氧化剂 或复原剂 10.我国环境标准分为几类?请说出各类的名称P9 分为六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限制标准,环境根底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11.凯氏氮的测定操作主要包括哪三个步骤?P105 首先,取适量水样于凯氏烧瓶中,参加浓硫酸和催化剂〔K2SO4〕,加热消解,将有机氮转变为氨氮;然后在碱性介质中蒸馏出氨,用硼酸溶液汲取;最终以分光光度法或滴定法测定氨氮含量,即为水样中凯氏氮含量。

      12.影响大气采样效率的因素有哪几个方面?P1691.收集器和汲取剂;2.采样的速率;3.采气量和采样时间 13.简述化学需氧量的概念及其在水环境监测中作用P109 化学需氧量是指在必须条件下,氧化1升水样中复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复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也是作为水中有机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一 污染物危害监测中全元素分析指(二)环境监测复习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第三版〕 环境监测练习题 名词说明 1. 环境监测: 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改变趋势P1 2. 限制断面: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p38 3. 大气采样效率:在规定的采样条件〔如采样流量、污染物浓度范围、采样时间等〕下所采集到的污染物量占其总量的百分数P169 4. 土壤背景值:又称土壤本底值指在未受人类社会行为干扰(污染)和破坏时,土壤成分的组成和各组分(元素)的含量.P265 6. 总悬浮微粒:〔TSP〕指漂浮在空气中各种不同粒径,在重力作用下不易沉降到地面的液体或固体微粒。

      7. 土壤污染:进入土壤的污染物质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的承受的容量和净化速度时,就破坏了土壤环境的自然动态平衡,使污染物的积累渐渐占据优势,引起土壤的组成、构造、性状变更,功能失调,质量下降,引起污染P267 8.一次污染物: 干脆从各种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P147 9、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在空气中相互作用或它们与空气中的正常组分发生反响所产生的新污染物P147 10、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P7 11、COD:〔化学需氧量〕在必须条件下,氧化1升水样中复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P109 12、BOD:〔生化需氧量〕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的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P114 13、何谓混合水样:p43在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混合后的水样 14、何谓优先监测: P7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展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限制对象这一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环境优先污染物,对优先污染物进展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16、何谓硫酸盐化速率: P183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S02,H2S,H2SO4蒸汽等含硫化合物,经过一系列氧化演化和反响,最终形成危害更大的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速度 17.地表水:聚集在地球外表的水如海洋,河流,湖泊,水库和沟渠等地的水 19.系统误差:指测量值的总体均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是由测定过程中某些恒定因素所造成,在必须的条件下具有重现性,并不因增加测量次数而减小系统误差P414 二、 填空题: 1. 粒小、毒性大〕的污染物 2. 粒子态污染物是指分散在大气中的液体和固体颗粒,粒径大约在〔0.01~101〕 μm之间,其中大于10μm的叫〔降尘〕 ,小于10μm的叫〔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IP〕 3. 大气布点时,在城市的功能分区比拟明显的状况下,宜采纳〔功能区〕布点法 4. 5. 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可以分为三类,即〔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的监测〕和〔探究性监测〕环境监测的开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被动监测〕、〔主动监测〕、〔自动检测〕 6. 河流三断面布设法中的三断面是指 〔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