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docx
4页《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案主题:《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导学目标:1. 了解鲁迅先生和萧红两位文学巨匠的生平事迹和重要作品2. 分析《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的主题、结构和意义3. 感受文学名家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引发对文学作品的思考和探索导学内容:一、[简介]鲁迅先生和萧红简介1. 鲁迅先生(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2. 萧红(1912-1942):著名女作家,代表作品有《呐喊》、《呜呼》等,具有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思想深度,被誉为“新时代女诗人”二、[分析]《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分析1. 结构:本文以回忆录的方式呈现,分为多个章节,逐渐展示鲁迅先生与萧红的交往和思想碰撞2. 主题:探讨鲁迅先生和萧红对文学、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展示两位文学巨匠的精神风采和思想深度3. 意义:通过两位文学家的交流和启发,引发对中国文学传统和现代文化的思考,激励读者深刻研究文学作品和社会现象三、[感悟]对《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的感悟1. 鲁迅先生和萧红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展现了他们的思想和艺术追求,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和标杆。
2. 通过本文,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鲁迅先生和萧红的文学成就和人生经历,感受他们的文学魅力和精神力量3. 激励我们关注文学创作和社会现象,从中汲取启示和力量,努力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导学总结:通过学习《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两位文学巨匠的生平和作品,还可以深入思考他们所表达的文学与社会关怀希望同学们能够在阅读中感悟到文学的魅力和思想的力量,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思想品质愿我们能够在文学的海洋中感受生命的激荡,探索真理和美好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鲁迅先生与萧红之间的友谊和合作关系;2. 理解文章中对鲁迅先生和萧红的评价和描写;3. 分析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和描写手法导学内容:《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是一篇回忆性文章,作者透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读者展示了鲁迅先生与萧红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合作关系文章中描写了鲁迅先生的风采和言谈举止,以及萧红对他的敬重和感激之情同时,作者还通过细致的叙述和描写,展现了鲁迅先生和萧红在文学领域中的卓越才华和艰辛努力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你对鲁迅先生和萧红有什么了解?你认为他们之间的友谊和合作关系是怎样的?2. 引导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了解鲁迅先生和萧红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
第二步:阅读理解1. 学生阅读《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重点关注鲁迅先生和萧红之间的友谊和合作关系,以及作者对他们的评价和描写2.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思考和讨论,分享对文章中情感表达和描写手法的看法第三步:思辨拓展1. 学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探讨鲁迅先生和萧红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他们对后人的启示2.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写作活动,分享对鲁迅先生和萧红的敬仰和理解,提升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和感悟能力第四步:总结反思1. 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回顾鲁迅先生和萧红的友谊和合作关系,体会作者的感悟和思考2. 学生可以就“文学与友谊”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分享自己对文学创作和人生体验的理解和感悟导学案评价:通过对《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的学习和探讨,学生不仅可以增进对鲁迅先生和萧红的了解和敬仰,还可以提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同时,通过思辨和拓展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与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