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 专题三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课题1 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学案 苏教版选修.doc
4页一年来,虽然作了一些工作,但与上级要求和职工期望还有较大差距,现根据民主生活会的要求,结合本次民主生活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主题课题1 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一、牙膏中成分的检验1.牙膏中甘油的检验甘油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实验中的Cu(OH)2必须新制向3 mL 5% NaOH溶液中加入几滴2% CuSO4溶液,即可生成Cu(OH)22.物质检验方案的设计(1)原则①充分利用物质(或离子)的特征反应②确定检验操作顺序要“先简后繁”③确定物质检出顺序要“先活后惰”2)步骤①取试样;②加试剂;③说操作;④表现象;⑤定结论3)表达①文字叙述法(如上“步骤”描述)②框图法:根据实验现象确定的原样品用方框标出4)要求①反应特征要典型、反应速率要快,并且实验能够在实验室中进行②反应要有明显的外部特征,如溶液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气体的产生等③要排除干扰物质的影响,如用Ba2+检验SO的存在时,要排除CO、SO等离子的干扰④反应要在适宜的酸度、碱度、浓度、温度下进行例1】有四种白色粉末,已知它们分别是NaCl、BaCl2、Na2CO3和无水CuSO4试设计实验鉴别它们解析:(1)本题是对几种不同纯净物的检验,首先溶于水后根据它们水溶液的颜色鉴别出CuSO4;对于其余的三种,再根据其共性、特性进行分组,然后加以鉴别。
2)将少量的三种无色溶液分别加入三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的溶液为Na2CO3溶液,另两支试管中无明显现象3)各取少量两种剩余无色液体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溶液为BaCl2溶液,则无沉淀生成的溶液为NaCl溶液答案:1-1能将甲醛、甲醇、甲酸、乙酸四种溶液区分开的是( )A.FeCl3溶液 B.新制Cu(OH)2C.浓溴水 D.高锰酸钾溶液1-2只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苯、乙醇、四氯化碳 B.乙醇、乙醛、乙酸C.乙醛、乙二醇、硝基苯 D.苯酚、乙醇、甘油1-3用过量的H2SO4、NaOH、NH3·H2O、NaCl等溶液,按下图所示步骤分开五种离子,则溶液①②③④是( )A.①NaCl ②NaOH ③NH3·H2O ④H2SO4B.①H2SO4 ②NaOH ③NH3·H2O ④NaClC.①H2SO4 ②NH3·H2O ③NaOH ④NaClD.①NaCl ②NH3·H2O ③NaOH ④H2SO41-4牙膏是生活必需品下面是牙膏中某些主要成分的检验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①中加水、搅拌、静置后,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
2)在②中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⑤中检验Ca2+的存在,除可用焰色反应外,还可利用Ca2+和___________溶液的反应来进行二、火柴中成分的检验1.检验火柴头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的注意事项(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度应较低,教材中使用0.000 5 mol·L-1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用量要少2)方案1中点燃火柴头时,是将两根火柴伸入收集气体的烧杯中,再用一根燃着的火柴点燃火柴头,待火柴头烧完即将火柴移出,然后迅速将该烧杯扣在盛有上述酸性KMnO4溶液的烧杯上,待火柴梗燃烧时,便不要再收集气体了3)将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滴在湿润的滤纸上,然后在滤纸下方点燃火柴头熏一下效果也很好2.检验火柴头中氯元素存在的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方案1的火柴头要多(10个左右),加蒸馏水要少(2~3 mL左右)2)方案2若实验时的室温太低,可将火柴头浸于水中后微微加热,以加快氯酸钾的溶解;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AgNO3溶液、稀硝酸和NaNO2溶液后再微微加热,以加快氯酸钾与NaNO2的氧化还原反应。
3.检验气体的方法(1)观察法:对于有特殊颜色的气体如Cl2(黄绿色)、NO2(红棕色)、碘蒸气(紫红色)可根据颜色辨别2)溶解法:根据溶于水后的现象不同区分如NO2和溴蒸气均为红棕色,但溶于水后NO2形成无色溶液,Br2形成橙色溶液3)褪色法:如SO2和CO2可用品红溶液区分4)氧化法:被空气氧化看变化,如NO的检验5)试纸法:如石蕊试纸,(CH3COO)2Pb试纸例2】下列各组气体或溶液用括号内试剂加以鉴别,其中不合理的是( )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品红溶液)B.氯化钠、硝酸银、碳酸钠(稀盐酸)C.酒精、醋酸、醋酸钠(石蕊试液)D.硫酸、硝酸钡、氯化钾(碳酸钠溶液)解析:A选项中,虽然用品红溶液可鉴别出SO2,但无法鉴别出CO2和CO,故不合理B选项中可将稀盐酸分别滴入到三种(已取出)所给溶液中,鉴别出Na2CO3(产生气体)、AgNO3(白色沉淀)、NaCl(无现象),合理C选项中,可将石蕊试液分别滴入到三种(已取出)所给溶液中,变红色者为醋酸,变蓝色者为醋酸钠(水解呈碱性),无明显变色者为酒精D选项中各取少许加入Na2CO3溶液后产生气体者为H2SO4,产生白色沉淀者为Ba(NO3)2,无明显变化者为KCl。
答案:A2-1下列实验能证明有SO2存在的是(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④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 ⑤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A.都能证明B.只有⑤能证明C.③④⑤能证明D.都不能证明2-2不用外加试剂,就能实现鉴别的是( )(1)Al(NO3)3 FeCl3 NaOH FeSO4 NaHCO3(2)Na2CO3 BaCl2 AgNO3 Na2SO4 NH3·H2O(3)KOH NaCl NaHCO3 MgSO4 KNO3(4)CuSO4 KHSO4 NaHCO3 KOH(5)NaAlO2 Na2SiO3 Na2CO3 NaHSO4 NaCl(6)NH4Cl Na2SO4 (NH4)2SO4 Ba(OH)2 AlCl3A.(1)(2)(3)(5) B.(1)(2)(4)(6)C.(1)(4)(5)(6) D.(2)(3)(5)(6)答案:【互动课堂】触类旁通1-1 B 解析:根据四种物质具有的官能团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甲醛、甲酸、乙酸均能与新制Cu(OH)2反应,且现象不一样。
取四种待测液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悬浊液变透明的是酸,即甲酸和乙酸,不变的是甲醛和甲醇,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变透明的一组出现砖红色沉淀的为甲酸,另一种为乙酸;另一组中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甲醛,另一种为甲醇1-2 A 解析:A选项中,乙醇溶于水,苯、四氯化碳不溶于水,苯的密度小于水的,CCl4的密度大于水的,则A可鉴别开来;B选项中三种物质均溶于水,无法区分;C选项中前两种溶于水,无法区分;D选项中后两种物质易溶于水无法区分则A选项正确1-3 D 解析:加入①时,只产生一种沉淀,故①一定是NaCl,沉淀为AgCl;在滤液中加入②后,生成两种沉淀,故②是NH3·H2O或NaOH,加入②所生成的两种沉淀中有一种在③中溶解,故②为NH3·H2O,③为NaOH,则④为H2SO41-4 .(1)过滤 玻璃棒、烧杯、漏斗(2)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将其点在洁净干燥表面皿中的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3)+2H2O(4)草酸铵2-1 B 解析:CO2也能发生①④现象;HCl等酸性气体也能产生②现象;Cl2也能产生③现象,该气体能使溴水褪色,且产物能与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只有SO2符合。
2-2 C 解析:(1)中FeCl3溶液为黄色或棕黄色,FeCl2溶液为浅绿色,其余三种分别加入FeCl3溶液中只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NaOH,产生沉淀又放出气体的是NaHCO3,剩下的是Al(NO3)3;(2)中的Na2CO3和Na2SO4与其他试剂两两混合反应,均有两次沉淀不能鉴别出;(3)中NaCl和KNO3与其他物质混合均无现象,这两组不能鉴别出;(4)(5)(6)均可鉴别出,故C项正确现将本人存在的有关问题和今后的整改方向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简要的汇报,讲得不够的地方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