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富里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8页2021-2022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富里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A.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性质 B.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C.上海即将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D.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参考答案:D2. 1981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其中“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指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参考答案:B【详解】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故B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并不是“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的社会变革,A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不是促进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C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21世纪初,D错误。
3. 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我国新型人民民主制度的最终确立是在(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参考答案:B4. “人类文明的进步过程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既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据此应给予正面评价的历史现象是A.明清禁海政策 B.义和团运动C.世界市场形成 D.斯大林模式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论断的核心含义是: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危害和罪恶,但其积极意义大于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最符合条件只有C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A、B项并没有带来所谓的“罪恶”,排除;D 选项斯大林模式应根据不同的时期,具体分析其影响;故选C项5. 下图是1984年中国人民郎政发行的以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建筑为内答的组邮票,从三权分立政体的角度去看,你认为还应有一幅图片的名称应该是A.议政厅B.五角大楼C.最高法院D.华盛顿广场参考答案:C根据所学,美国的三权包括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图中涉及到了立法和行政,缺少的是司法,即最高法院,所以C项正确,其他错误。
6. 晚清时期在交易中,一些店铺所有权、经营权的转让,票股、信票、栈单的遗失等,其主人往往在报上登报声明或登报“声明作废”,公告示人这说明当时A.报纸涉及面广广告功能增强B.民众普遍拥有经济意识和法律意识C.政论性报刊广受民众的欢迎D.报纸已成为少数群众利益代言人参考答案:D【详解】据材料“晚清时期在交易中,一些店铺所有权、经营权的转让,票股、信票、栈单的遗失等,其主人往往在报上登报声明或登报“声明作废”,公告示人可知,晚清时期一些店铺利用报纸进行店铺所有权、经营权的转让,或者票股、信票、栈单的遗失往往在报上登报声明或登报“声明作废”,公告示人,这些说明晚清时期一些人已经用报纸这种大众传播媒介维护自身利益,D正确;据材料没有体现报纸涉及面广,A错误;据材料反映的是一些店铺,因此说民众普遍拥有经济意识和法律意识是以偏概全,B错误;据材料反映的不是政论报刊,而应是商业报刊,C错误点睛】报纸的种类:传播洋教西学为主的报纸;商业报纸;政论性报纸;通俗性报纸7. 《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 )A.确立于秦朝,汉武帝时期完善 B.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C.极大地削弱了君权,突出了臣下的作用 D.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 参考答案: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试题解析:从材料“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可见说的是三省六部制,从材料可看出中书、门下相互牵制、分工明确,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D项正确三省六部制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A项错误;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B项错误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有利于加强皇权,C项错误答案:D8. 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民族工业尚未起步 B.孟买的棉纱质优价廉C.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D.家庭纺织业逐步解体参考答案:D注意限定信息“实质问题”,由材料中“(甲午战争后)…农户,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的信息可知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正在解体,实质上反映了在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自然经济正在解体,故D项正确.ABC三项材料均未体现,应排除.故选D.9. 我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斗争实践中得到的最深刻教训是: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 B、必须将斗争的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C、必须建立人民革命军队 D、必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参考答案:B10. 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精神的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B.优先发展轻工业,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C.优先发展农业,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D.以工商业为主,加快手工业的合作化过程参考答案:A11. “正统(明英宗年号)十年,始命内阁与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会议,遂为例……。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出现这一现象的制度性原因是()A.确立三公制B.建立三省制C.废除丞相制D.设立军机处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明朝时期内阁和六部“掌印官会议,遂为例”,其原因是明太祖时期废除了丞相制度,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AB项错误,D项是清朝时期设置的12. “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经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参考答案:A13. 下列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背景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连年战争导致国内经济严重困难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政治危机C.列宁务实的政治策略和探索精神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参考答案:D14. 古代民间谚语“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反映了( )A、封建社会农业产值高 B、封建社会以农为本C、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 D、封建社会商业兴盛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农业的概况及特征,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题干材料强调“生意”、“买卖”都不如“翻地块”,反映出当时社会意识对农业生产的极度重视,即以农业为本,B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提及农业产值的问题,排除A;C项材料信息没有提及,排除;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故选B15. 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30年前农民年纯收入133.6元;如今增加到4140元,30年前,我国的贫困人口大约有2.5亿,如今在耕地减少、人口增加的情况下,贫困人口已减至2500万……导致中国农村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是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变革农村土地所有制度③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④改革农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C16. 明清之际,思想界异常活跃,出现了一些著名的进步思想家,他们对儒家思想批判吸收,对时政提出自己的看法,形成以顾炎武为代表的A.重农抑商思想 B.民贵君轻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D.经世致用思想参考答案:D略17.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共有四卷,第一卷规范人的行为;第二、三卷是关于财产所有权的规定,占篇幅最大;第四卷对契约和诉讼程序做了详细的规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规范人的行为说明法律的严苛B.物法占篇幅最大体现了其核心是维护私有财产C.详细规定“契约和诉讼程序”保证了法律结果公正性D.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参考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了罗马法规范人的行为说明法律的严苛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实际,故排除A项;详细规定“契约和诉讼程序”并不一定就能够保证法律结果的公正,故排除C项;题意中没有体现人们权力的内容,也就没有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排除D项。
根据“第二、三卷是关于财产所有权的规定,占篇幅最大”可知《查士丁尼法学总论》的核心是维护私有财产,故选B18. 明中期以后,政府开始在江南地区大规模加派丝织品,尤以嘉靖、万历年间为甚由于派织数量远远超出官营作坊的生产能力,各地方织染局为了完成任务,便纷纷实行“机户领织”制度这是一种通过中间包揽人,利用民间机户生产的“加工定货”的生产形式上述材料反映明朝时期( )A.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B.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参考答案:D19. 当今世界出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表明 ( ) A.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强 B.各国的利益趋于一致 C.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淡化 D.民族主义思想逐渐减弱参考答案:A20. 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A.《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C.《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D.《中外古代政治制度的比较》参考答案:C21.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参考答案:B22. 下面邮票所纪念事件反映了A.反法西斯战争胜利B.新中国“一边倒”政策C.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D.华约建立参考答案:B依据邮票信息可知该邮票是为纪念1950年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与苏联为首的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所以选B选项。
A选项不符合要求;C选项时间晚于1950年;D选项错在中国没有加入华约组织,且时间晚于1950年23. 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这主要是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