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住宿部管理制度.docx
7页谈谈住宿部管理制度 摘要: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住宿部于2021年成立,由于其管理制度尚未完善,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存在许多管理上的漏洞与不足,影响了住宿部整体工作的正常运行笔者身为住宿部的主管,在任职期间实施多项措施完善住宿部的管理制度,力求打造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简要介绍笔者在进行学校管理制度架构的经验,以期与同侪们互相交流 关键词: 江门二中;住宿部;管理制度 1江门二中住宿部概况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住宿部于2021年正式成立,编制上隶属于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但其管理制度相对独立于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下文将从教学管理及学生生活管理两方面简要介绍江门二中住宿部的概况1.1教学管理江门二中住宿部采用小班教学模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招生时限制学生人数,至今招收初中学生两个年级,总数在150人左右在班级分配上,每年级两个班,2021级学生每班35人,2021年扩招后每班40人在教师配备上,初中13门学科教师均有配置,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各配置2名固定教师专门负责住宿部的主要科目教学而其他科目老师则为校本部教师流动教学所有教师的课题活动及科研活动均在校本部进行。
住宿部的行政管理上,仅设置主管一名,负责日常教学事务安排及住宿部校区的一切行政性事务1.2学生生活管理江门二中住宿部实行全封闭式寄宿制,为保证学生生活作息规律,学校为每个学生宿舍配备两名生活老师,负责督促学生进行早操及课间健身活动、看管晚自习以及在宿舍内部出现矛盾时进行协调而学生日常生活则需要自理,以此培养学生自理自立 2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江门二中住宿部成立之初,在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存在不少的漏洞和问题,在行政管理方面,主要问题在于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教学管理方面主要问题在于教师人员配置上;而在学生生活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一些细节问题2.1行政管理方面的问题江门二中住宿部成立时日尚短,在学校的行政管理方面并没有完善的模式与制度,而校本部从建校之初至今近百年时间均为走读制学校,其行政管理模式与住宿制学校存在一定差异,且江门二中住宿部情况较为特殊,其校舍与中港英文学校共用,这也要求住宿部的行政管理不能生搬硬套校本部的管理模式,而需要打造一套适合自身使用的管理模式与相应的管理制度及条例然而在笔者担任江门二中住宿部主管之前的职业生涯中,未曾进行过相关的制度设计,且学校领导秉承打造有活力有创新精神的住宿部的理念,也为了免除老教师们奔波劳碌的辛苦,为住宿部配备的教师均为年轻的新生代教师。
这也使得住宿部的管理模式搭建无法借鉴前人经验,只能由住宿部全体教师共同摸索前进,在建立管理模式过程中难免走弯路,也出现了部分年轻教师产生畏难情绪,申请撤离住宿部的问题2.2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由于江门二中是一所近百年的老校,其校本部坐落于江门市中心一字山上,校舍已无法扩建而江门二中校本部为完全中学,初、高中六个年级近三千名学生已经将校本部校舍分配完毕,且住宿部校区校舍需要分为教学区及生活区两部分因此,住宿部只能另行选址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江门二中由广东省中港英文教育集团承办,而中港英文教育集团江门校区因缩小招生规模,空置了一批设施齐备的校舍,因此江门二中住宿部在多方协调下落址于中港英文学校江门校区的空置校舍上文中提到江门二中住宿部在教师配置上,采用主科目固定教师、副科目流动教师的模式使用此种模式原因在于,江门二中拥有一支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且群众对于江门二中的师资力量认可度较高而学生报读江门二中住宿班的原因之一就是江门二中拥有优良的教师队伍但江门二中近几年几经扩招,导致副科目教师人才相对紧张,而由于学校现阶段为民营性质,成本核算紧张使得无法分调出一支固定的教师队伍驻扎于住宿部,因此只能采取副科目教师于校本部与住宿部之间流动教学的方式,保证住宿部的教学质量。
然而,这样的方式存在很多缺陷首先,由于副科目的流动教师在住宿部仅仅负责教学,其科研活动和课题组活动均需要在校本部进行,且其行政关系仍然在校本部教师系统下,因此,流动教师几乎每日奔波在相距将近20公里的校本部和住宿部,其工作压力更大,也不便于校本部进行教师管理其次,副科目教师的流动性和工作压力也使得教师们不愿意前往住宿部任教更重要的是,副科目教师的流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住宿部学生学习该科目的积极性2.3学生生活管理方面由于江门二中住宿部与中港英文学校江门校区共用校舍,导致了一系列学生生活管理中的问题首先,中港英文学校实行的是香港学制,其日常作息时间及假期均与实行内地学制的江门二中住宿部大相径庭因此,在学生生活中,大到校舍设施使用,小到作息时间的铃声均有冲突,不仅使住宿部学生难以适应,也不便于学校进行管理其次,中港英文学校江门校区招收的学生大多为华侨子女或即将随家人移民的孩子,其接受的教育与内地学生接受的教育并非完全一致中港英文学校的某些课程在内地学生看来似乎就是玩耍,而江门二中住宿班的学生为12—14周岁的青少年,正是容易受外界影响或者发生青春期叛逆的时期在和中港英文学校共用校舍时,容易受到中港英文学校学生的影响,对自身学业产生抵触心理。
另外,因两校适龄学生家庭背景不同、学制不同等原因,学生之间容易产生冲突,容易酿成校园事故,也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另外,由于中港英文学校招收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其生活区校舍是针对年龄在6—10周岁的学生进行建设的,部分设施,如床铺、桌椅等并不是十分适合江门二中住宿部的学生使用尽管在第一届学生开学之前就已经更换了一批床铺和桌椅,但部分硬件设施仍然不适合住宿部的学生使用综上所述,在江门二中住宿部成立之初,学校管理的各方面确实存在不少的问题,笔者身为住宿部主管,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力求创建一个完善的管理体制,从而给住宿部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3针对各方面问题的改进措施及成果 笔者在日常的工作及与身边同事的交流中不断分析问题、汲取教训,对江门二中住宿部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3.1行政管理方面尽管笔者未曾进行过学校管理制度的设计,但笔者认为,住宿部的管理需要立足于现状,结合其他近似学校的管理制度,配合校本部的管理制度,开创属于江门二中住宿部独特的行政管理模式考虑到江门二中住宿部隶属于江门二中校本部,但行政管理又相对独立的特殊性质,结合住宿部教师队伍采用主科目固定教师、副科目流动教师的组合,笔者在对住宿部教师进行管理时采用的是球队式的管理模式,即笔者在学校中的角色对应球队中的领队,而主科目教师及生活老师为球队的主力队员,副科目流动教师则为球队中的替补队员。
这种管理模式区别于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将管理者置于团队之中而非凌驾团队之上,有利于加强整个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另外,因住宿部教师基本为新生代年轻教师,采用此种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年轻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也促进年轻教师们敢于对学校管理提出自己的建议,共同促进学校良性发展如同球队在赛场上需要球员之间相互配合一般,采用此种模式管理教师队伍,使得全体教师不仅各司其职,而且通力协作,在各个方面对学校管理进行完善,从而完成江门二中住宿部独有的管理制度的构建和促进该制度的良性运行在实行球队式管理过程中,笔者注重与住宿部所有教职工的交流,也将校本部管理中的每周行政例会改为住宿部每周交流会,所有教职工均可对住宿部的管理提出相应的意见和期望改进之处,全体教职工于交流会上讨论解决学校管理的内部事宜笔者身为住宿部主管,负责引导全体教职工进行良性交流和组织讨论,区别于校本部领导决定重大事项后指示普通教职工完成的模式在住宿部改革管理模式后,教职工工作积极性明显上升,且敢于提出学校管理及教学安排、学生管理方面的问题,使得住宿部日常教学程序形成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良性运转机制,也使得住宿部领导层与普通教师之间的距离缩短,住宿部教职工内部凝聚力大大增强,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3.2教学管理方面上文提及教学方面的问题主要在于住宿部教师的人员配置,由于种种原因,副科目教师们在校本部与住宿部之间流动,而流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也无法得到保证,同时个人工作负担明显加重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首先与流动教师交流,了解流动教师工作上的难题,与校本部领导共同商议,通过调整课表、安排校车接送等方式解决了流动教师来往住宿部与校本部的难题其次,与各个副科目课题组进行协调,允许流动教师的一部分科研活动在住宿部进行另外,因流动教师在住宿部停驻时间较短,学生在副科目上遇到学习问题时往往不能及时与老师沟通解决针对这一方面的问题,笔者与所有副科目教师经过细致的讨论后决定在住宿部学生中开展副科目学习小组活动,每个班的学生按不同的科目分别分成小组,由该科目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帮扶学习成绩稍落后的学生同时鼓励学生们在副科目的学习中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深入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总结能力及钻研精神在副科目教学实施学习小组的同时,每个班实行导师制取代班主任制,一名主科目老师负责十二名左右的学生,主要针对偏科进行一对一导师除了负责该组学生的学习,还负责思想教育及心理教育从传统教学制度看,相当于一个班有三名班主任,每位班主任仅负责十二名左右学生的全面教育。
上述解决措施实施后,流动教师们往来住宿部与校本部教学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且对住宿部有了归属感,工作上更为用心同时,采用学习小组帮扶方式进行副科目教学也减轻了流动教师在住宿部教学的工作压力,一定程度上使得住宿部学生对于相应科目的学习热情高涨另外,由于初中除了语数外三门主科目外,初一初二还设置有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等副科目,每一门副科目对应一个学习小组,则一个学生至少参加八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不尽相同,使得班级内学生充分交流,打破了学生之间小圈子,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使学生之间更为和谐,并且互帮互助式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同时,学习小组间的竞争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及学习积极性,以初二的叶浩文同学为例,其入学时成绩处于两个班的中等水平,在学习上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尤其是副科目,由于缺乏教师跟进,在周测及月考中不断退步在住宿部全面实行副科目学习小组制度后,叶浩文各副科目老师根据其学习情况编入了相应的学习小组,在学习小组同学的帮助及督促下,叶浩文也被激发出学习薄弱科目的信心和动力,课后遇到不懂的问题积极与小组同学讨论,充分利用时间,在副科目老师上课之时积极提问及回答,其各个副科目成绩不断进步,更是鼓舞了同小组学生一同进步,叶浩文本人的成绩一直保持班级前三,全级前一百,其所在学习小组在住宿部中也名列前茅。
而实行导师制更是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导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直接且极具针对性通过每周的定期交流,导师对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包括优势科目和落后科目,学习困难等有了详细的了解,一对一地对负责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每个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都有了短期和长期的度身定做的目标,并且通过每周的周测及时检测目标是否达成,及时调整导师指导和学生学习的策略,及时与学生落后科目相关科任老师交流,改善该科的学习方法导师制还增加学生和导师间的信任,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定期全面交流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状态、集体融洽度等,导师根据定期交流有针对性地教育不同的学生,使得师生间的情谊更加深厚,学生更加信任和尊重老师,开展教育工作也更有成效自从导师制实施以来,学生更加重视每一次周测、考试的进步,主动与导师沟通交流,如何改善学习方法,提高自身成绩,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实施导师制让老师更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对每一个学生投入的时间更为充分,这对于教育青春期的学生尤为重要尤其住宿部的学生基本都是第一次长时间离开父母生活,实行导师制让离开父母的孩子们有了另一个真正关心爱护他们的长辈以初二学生李蓉嵘为例,其入学时成绩仅在中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