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1编号高一学生的特点.pdf
9页相关资料:话题高中生的家庭教育相关资料:话题高中生的家庭教育 高一学生的特点高一学生的特点 1、高一学生的生理特点1、高一学生的生理特点: 高一男女的身高发育进一步减缓,体重、胸围等继续 快速发展,男女生进步向成年男女体型方向发展变化的特 点 高一学生的呼吸、消化、泌尿、内分泌等系统的功 能逐步趋向成熟的特点 高一学生的心脏仍在快速发育 的特点 高一学生的性器官与副性征发育初步趋于成熟 的特点 高一学生的高级神经功能基本趋于成熟的特点 高一学生的骨骼组织和肌肉纤维继续增粗和构成成分正在 迅速发生变化的特点 2、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2、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 各种心理品质正逐步走向相对稳定与成熟的特点 思维品质正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特点 内部道德环境正在逐步形成的特点 独立意向逐步走 向相对成熟的特点 异性关系逐步趋向理智懂事和能够 理智控制情感的特点 3、高一学生的思想特点3、高一学生的思想特点: 思想品德逐步走向相对成熟与稳定的特 理想逐 步趋向相对稳定的特点 社会意识迅速发展逐步趋向相 对稳定与成熟的特点 思想品德与行为表现容易出现两 极分化的特点 高中生心理问题及家庭教育对策(教师中心稿)高中生心理问题及家庭教育对策(教师中心稿) 一、高中生基本心理特征一、高中生基本心理特征: 高中生心理上上与少年后期相接, 下与青年中期相连, 因此, 在身心发育和社会成熟方面与之互有一些交叉。
高中阶段个 体心理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不平衡性不平衡性作为青年初期的高中生正处在从幼稚 的儿童期向成熟的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高中生 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 的发展,他们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还未达 到成熟的指标,还处在人格化的过程中也就是说,高中生 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具有异 时性和较大的不平衡性 (2)动荡性)动荡性高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 生理和某些心理发展同道德或其他社会意识发展之间的不 平衡性,一方面创造了个性发展以及道德和社会意识发展的 条件,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高中生心理过程的种种矛盾和冲 突,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动荡性 表现在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例如,他们思维敏锐, 但片面性较大,容易偏激他们热情,但容易冲动,有极大 的波动性他们的意志品质也在发展,但在克服困难中毅力 还不够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冒险混同起来 在行为举止上表现出明显的冲动性是意外伤亡率最高的年 龄阶段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上,常易出现困 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教师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 行为。
另外,生理上的剧烈变化,会带来所谓青春期骚动, 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和剧烈的性困扰,心理疾病的发病率 逐年增高 (3)自主性自主性高中生正处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断乳期 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的明显加强独立思考和处 理事物能力的发展,高中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 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积极尝试脱 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他们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热 衷于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才能不论是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 还是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自己 的主张他们已不满足于父母、老师的讲解,或书本上的现 成结论,对成年人的意见不轻信,不盲从,要求有事实的证 明和逻辑的说服力对许多事物都敢于发表个人意见,并为 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争论不休如果说生理上的断乳是个体被 动地离开父母,那么心理上的断乳则是个体主动地离开父 母 (4)前瞻性前瞻性青年是连接过去与将来的中介环节,是从 过去通向未来的过渡阶段处于青年初期的高中生有着最广 阔的未来前景和最佳的前景距离,他们对发展与未来充满了 憧憬和向往,发展与未来是高中生最向往也是最广阔的领 域 这种面对未来的前瞻性使得高中生特别地富于理想, 它引发高中生迫切地追求自我实现,这种对未来的占有优 势,使得人们总是把青年同社会的未来相联系,指出谁赢 得青年谁将赢得未来。
(5)进取性进取性由于生理上的迅速发育成熟,以心理上的 迅速发展,使高中生精力充沛,血气方刚,反应敏捷,上进 心强,不安于现状,富于进取,颇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 劲头如果说成老年人容易满足于已得到的利益,趋于保持 现状,不思进取,青年则事事正在有待解决之中,常常是满 怀希望,乐于开拓 (6)闭锁性闭锁性高中生不像儿童时期那样经常向成人敞开 自己的心扉,他们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又不轻 易表露出来,心理的发展呈现出闭锁性的特点他们非常希 望有单独的住宿房间, 有个人的抽屉, 并喜欢把抽屉锁起来, 好像有什么秘密的东西不愿让别人知道,其实里面并无什么 要紧的东西他们不大爱对长辈讲话了,在长辈面前显得寡 言高中生爱写日记,也是这种闭锁性的表现记日记既可 倾吐心声,又可保守秘密心理发展的闭锁住使高中生容易 感到孤独,因此又产生了希望被人理解的强烈愿望他们热 衷于寻求理解自己的人,找知心朋友,对知心朋友,他们能 坦率地说出内心隐秘 (7)社会性社会性虽然心理内容的社会性早在儿童时期就已 开始出现了,但是更大规模的深刻的社会化,则是在青年期 完成的小学生进入中学后,就好像在人生的旅途中,豁然 开朗地步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心理的发 展愈来愈多地接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高中生对社会现实生 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很感兴趣,喜欢探听新鲜事,很想像大人 一样对周围的问题做出褒贬的评论,对社会活动的参与日益 活跃 如模拟角色活动 “假如我是校长” 、“假如我是班主任” , 对自治、自理、自立、自行结社、创办协会、刊物等的要求, 充分表明他们思考问题已远远超出学校的范围,做集体、国 家主人翁的思想开始萌发并日益强烈尤其对未来生活道路 的选择,成为他们意识中的重要问题他们在考虑未来的志 愿及抉择时,比小学生和初中生更具现实性和严肃性而这 种对未来生活道路的选择,对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社会性具有 极其重要的影响 以上是高中生普遍的心理特征,由于年龄问题,高中学 生在不同年级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也是不一样的下面就这些 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和家庭教育对策做一简单的分析和探 讨 二、高中生在不同年级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 二、高中生在不同年级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 1、 高一年级:新环境的适应问题、学习方法不当、学 习目标不明、人际交往敏感、与家长的代沟问题、学习的自 1、 高一年级:新环境的适应问题、学习方法不当、学 习目标不明、人际交往敏感、与家长的代沟问题、学习的自 信心不足、对自我的评价不完整等。
信心不足、对自我的评价不完整等 2、 高二年级:学习负担与焦虑问题、 “早恋”问题、 自我形象设计与校规冲突问题、价值观的形成与文化多元性 难以调和问题、亲子关系淡漠问题、心理的可塑性、敏感性 与教育要求的理性化之间的矛盾问题等 3、 高三年级:学习负担“过重” (主、客观)与学习 适应不良、理想的期望与现实的能力之间的差距造成的心理 困惑、各种心身疾病(焦虑症、疑病症、神经衰弱、考试恐 惧症等) 另外一些问题在高中生中也存在,大致有:人际关系紧张、 厌学、性抑郁、暴力倾向、师生关系淡漠、脆弱、敏感、辨 析力差、自私、自我中心、缺乏同情心等 造成以上心理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大致有以下成因: 1、社会心理因素 : 目前高中学生中,95的是独生子 女, 他们是共和国历史上如同其父母是比较特殊的一代 如, 生活、教育条件好,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值很高,面临的竞争 与压力较大,社会生活的变化节奏很快,接受到的信息又是 空前的与此同时,他们缺少困难与挫折的磨练,缺乏兄弟 姊妹的亲情体验,人际关系单一这些因素在客观上就容易 造成其心理素质比较脆弱、敏感、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 遇到环境变化就缺少足够的心理应付能力,造成心理失衡, 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也在所难免,这也可能是近年来社会重视 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2、家庭教育的滞后与缺乏中国俗语讲:“子不教,父 之过 ” 但是在孩子进入高中以后, 有 60左右的家长就已经 放松了家庭教育,20的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只是停留在学习 成绩上, 有 45的家长对进入高中阶段的孩子如何教育心中 没有底,更多的家长则认为孩子已经长大,他们说的再多也 没有用,只要学校教育好就可以了事实上家长的这些态度 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 据调查, 在 80的问题行为学生中, 其形成原因主要和家庭教育不力有关如离异、 寄养、 放任、 溺爱等 )另外,就孩子在校和在家的时间比例来看,在家 时间要多于在校时间若家长不注重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 没有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思想,孩子在家没有养成良好的 学习、生活习惯,他在校的成长也会受到负面影响如调查 发现, 现在高三学生和父母周平均交流时间不到2小时, 有80 的父母孩子现在除了学习还在想什么、关心什么他们无从 知晓60左右的家长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对策和措施,教 育学、心理学知识严重匮乏如果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只是一 种“教育真空” ,那么这期间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就有了极 高的概率 3、媒体传播的影响若将 21 世纪比作是伴随着网络时 代的到来而进入的再恰当不过了。
电视、、电脑、互联 网等时空网络的普及和影响,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繁小” 的信息村,人已经被各种眼花缭乱的视听信息所包围,要生 存在“真空”已是天方夜谭信息的挑战早已来临,但我们 的孩子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辨析力,某种意义上讲,他们 只是出自一种原始的本能和冲动在欣赏、接受着这些没有经 过任何处理和诠释的信息,迷恋、好奇、模仿力量是无法抗 拒的,他们在与“流行”结伴而行,价值观的异化已不再是 没有可能在笔者的一次偶像崇拜的调查中,有 35的高中 学生崇拜各类“明星” ,崇拜父母和科学家列在末位,只占 1 “现在的孩子不愿读书”这是目前家长普遍的困惑,答 案或许在这里可以找到一些 4、同伴的影响如果说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 在经济、知识和人格上的话,那么同伴则对个体的生活、学 习和心理等各方面产生影响同学、朋友之间有共同语言、 爱好,学习、生活的内容和规律相似,容易达成理解,马斯 洛的“尊重的需要” 、 “爱与归属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 需要”在同伴中间最容易得到满足所以同伴间人际关系的 优劣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同伴间人际关系的 优劣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5、学校因素事实上目前学校教育手段和方法的相对 滞后对个体心理影响较大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再次成为教育 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教师中存在体罚、变相体罚、心罚的现 象也时有发生素质教育的艰难探索也正说明了学生对真正 教育的渴求素质教育的成功之一就是要塑造出心理健康的 学生 三、家庭教育的对策 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除了学校和社会的努力外,家庭 的关怀和支持也显得十分重要 1、通过家长学校的举办端正家长的教育观念,掌握基 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2、家长以身作则,提高素质,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 氛围(平等、民主、团结、和睦、融洽) ,争取创建学习型 家庭 3、亲子对话通过写信、谈心、打等形式抽时间 和孩子沟通交流,树立“孩子,让我们坐下来谈谈”的观念 和模式 4、全面了解孩子,关心孩子心灵的沟通与关心最能 打动人通过访校和观察了解孩子的苦恼、困难和想法,体 贴入微,才能缩短与孩子的心理距离,解决他们的问题 5、尊重孩子家长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和标准来要求和 衡量孩子的成绩和决定,只要不违背原则,他们尽力发展了 即可 6、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