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doc
4页一)震动感觉阈值(VPT)检查介绍 人体的神经系统可以在许多情况下受到伤害,常见的引起神经损害的疾病包括:糖尿病、神经中毒性疾病、神经炎症、全身代谢性疾病,等等多神经病变的临床改变常常是先从感觉神经开始,然后是影响到运动神经然而临床上,患者很少因为感觉的异常而去医院就诊,多是病变累及运动神经后才去就诊这是因为神经病变引起的早期感觉异常,往往不易被患者所察觉这样会延误神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因此,当临床怀疑某个病人有神经病变时,就应及时进行各种感觉刺激的检查,震动感觉的检查就是其中之一 震动感觉检查是感觉神经检查方法中最常使用的方法以往常用128Hz音叉震动方法检查受试者的震动感觉,虽然它可以作为一种简便的震动感觉检查方法,但是却无法提供震动阈值(VPT,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检查所需的强弱数值而且其准确性一直被许多医务人员所置疑正因为如此,传统音叉震动感觉检查只能定位为一种粗略的定性方法,正逐渐被震动感觉阈值(VPT)检查所代替 (二)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Sensiometer A)性能介绍 本产品通过数字电路控制手柄震动探头的振幅大小,可以检查受试者震动感觉阈值(VPT,Vibration PerceptionThreshold),为临床判断感觉神经功能提供客观的数值,并为周围神经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通过提供连续的阈值数值,可以针对患者就某种治疗进行长期的跟踪和观察,评价治疗效果震动感觉阈值在已知外周感觉受体正常的情况下,可以判断感觉有髓纤维的功能,或在已知感觉有髓纤维正常的情况下,判断外周感觉受体的功能 本文关键字:简单,单介,介绍,绍数,数字,字震,震动,动感,感觉,觉阈,阈值,值检,检查 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 产品简介: 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Sensiometer A)是一种定量检测身体各部位震动感觉阈值(VPT)的精密仪器,临床上用于人体周围神经系统的检测它类似一个“能自动调节振幅的音叉”,其震动头的振幅可以缓缓的增加直到人体感觉到震动(震动感觉阈值)相反,振幅也可以不断的减弱直到震动感觉消失整个测试中,各阶段的振幅都能精确的被读取Sensiometer A不仅比用音叉检测震动感觉阈值更简单、更准确 产品信息: 应用范围: · 周围神经系统的检测 · 糖尿病足病筛查 · 大脑感觉中枢产生的深感觉障碍 · 深感受神经纤维病损 · 神经再生的研究 · 性功能障碍检查 为什么要进行感觉定量检查? · 感觉运动器和周围交感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溃疡的主要危险因素 · 神经病变不能单纯根据病史诊断,必须进行足部仔细检查。
· 5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神经病变和“高危足” · 一些前瞻性研究均已证实感觉消失是足溃疡的主要“报警症状”,因此,对所有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定期的足部神经系统检查是很有必要的 ------摘自IDF糖尿病足国际临床指南 糖尿病足神经病变定量检查 震动感觉检查作为一种深感觉的神经定量检查,已渐渐成为诊断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一种标准基于Sensiometer A检查的定量感觉阈值(VPT,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由于其简单直观,结果可靠,已经在国际学术上被认可作为评价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一种标准 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早期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意义【摘要】 目的 探讨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在门诊及住院的333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美国生产的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Sensiometer A检测周围神经的震动阈值,用多元回归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Sensiometer A 在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时,早期发现DPN的存在,检测结果显示病变呈对称性,下肢受累较上肢明显。
结论 应用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可早期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DPN的存在,为早期诊断、预防糖尿病足提供依据 【关键词】 数字震动感觉阈值;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老年2型糖尿病糖尿病神经病变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最常见由于DPN可在较长时间内无临床症状,但早已发生病理改变,因此,早期诊断意义重大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简单筛查方法有单丝检查、音叉振动觉及足底压力测定等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检测结果的客观性、精确性及重复性相对较差;神经活检及皮肤活检虽然精确性及重复性较好,但属于有创检查,患者不易接受;神经电生理检测属无创检查,但其价格昂贵,精密度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Sensiometer A弥补了上述多种检查方法的不足,可作为DPN的首要筛查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应用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Sensiometer A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周围神经的检测结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科在2008年10月至2009年8月就诊的门诊及住院老年T2DM患者333例,符合1997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男152例,女181例,年龄57~78〔平均(65.6±11.4)〕岁,病程9个月~21年,除外遗传因素、其他代谢因素、药物、手术、外伤等所致神经病变。
333例患者分两组,有感觉异常组201例,无双下肢感觉异常组132例对照组为 本院体检的老年身体健康者,共160例,年龄及性别组成与T2DM患者匹配 1.2 方法 震动感觉阈值检查:应用美国生产的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Sensiometer A,由专人在屏蔽、恒温(22±10)℃条件下进行患者仰卧位,分别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胫后神经的震动感觉阈值 1.3 判断标准 根据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Sensiometer A通用的诊断标准,即:震动感觉阈值(VPT)<15 V,提示无明显DPN;VPT 16~20 V,提示已存在DPN,并有发生神经性溃疡的中度风险;VPT>25 V,提示已存在严重的DPN,并有发生神经性溃疡的高度风险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 果 震动感觉阈值检测结果见表1T2DM患者感觉神经的VPT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说明T2DM患者由于微血管病变导致微循环障碍,引起神经内膜缺氧,神经纤维受损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下肢受累较上肢明显132例无任何感觉异常的患者,71%已出现阈值升高。
表1 两组VPT检测结果比较3 讨 论 胰岛素受体家族中的高亲和力同源体位于周围神经的朗飞结和结旁结构,生理浓度的胰岛素能刺激轴突外伸、感觉神经元及交感神经元的存活,而C肽则增强胰岛素的效应胰岛素和C肽功能不足可干扰朗飞结和结旁结构的一些重要分子的表达而损害这些结构,出现不同程度周围神经损害〔1,2〕其病理改变表现为神经纤维的萎缩、脱髓鞘及神经内微循环的改变早期表现为朗飞结节的肿胀和水肿,使神经受压、中毒或细胞死亡,引起轴索退行性变〔3〕国内报道,老年糖尿病患者DPN发生率高达70%~90%,甚至100%,原因是由于相当多的老年患者早期并无临床表现,而周围神经已出现脱髓鞘及轴突变性等病理改变〔4,5〕,患者却未及时就诊并得到相应治疗DPN以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型DPN最为常见〔6〕,下肢受累较上肢明显,感觉受累较运动明显〔7〕,这可能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早期常以小的纤维受累为主,而感觉纤维多数是由小的纤维组成,所以会出现感觉受累较运动明显下肢的异常率大于上肢,最早出现在足底和背侧的腓肠神经〔8〕,可能是微血管病变造成循环障碍,神经失氧,氧化自由基损害时,上肢的局部血液循环较下肢通畅,氧化自由基的损害相对小于下肢〔9〕。
美国生产的数字VPT检查仪Sensiometer A,是一种定量检测身体各部位VPT的精密仪器,临床上用于人体周围神经系统的检测它类似一个“能自动调节振幅的音叉”,其震动头的振幅可以缓缓的增加直到人体感觉到震动;相反,振幅也可以不断的减弱直到震动感觉消失整个测试中,各阶段的振幅都能被精确地读取不仅比用音叉检测VPT更简单、更准确,而且能够探测神经系统感觉的变化趋势,用音叉来检测病人的神经障碍程度则做不到如果VPT<15 V,提示无明显DPN;VPT 16~20 V,提示已存在DPN,并有发生神经性溃疡的中度风险;VPT>25 V,提示已存在严重的DPN,并有发生神经性溃疡的高度风险神经病变发展到后期,大、小神经纤维都将受累,VPT检查结果也将会随着年龄和病程的增长而增加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客观性,量化性,非侵入性和可靠性 DPN病情隐匿,数字VPT检查仪式诊断DPN的敏感和重要手段,可作为老年糖尿病患者DPN的亚临床诊断标准,大大提高DPN的检出率参考文献】 1 付 明,刘冀清,李海囡,等.2型糖尿病患者肌电图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7):423. 2 Sina AA.New insights into the metabolic and molecular basis for diabetic neuropathy〔J〕.Cell Mol Life Sci,2003;60(11):244564. 3 Czura CJ,Tracey KJ.Autonomic neural regulation of immunity〔J〕.J Intern Med,2005;257(2):15666. 4 Weigand MA,Horner C,Bardenheure HJ,et al.The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J〕.Best Pract Res Clin Anaesthesiol,2004;18(3):45575. 5 周伟英,李 莉,尹厚民.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08;20(3):1789. 6 汤晓芙.神经系统临床电生理学(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87. 7 刘明生,胡蓓蕾,崔丽英,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700例临床与神经电生理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3):1736. 8 Uluc K,Isak B,Borucu D,et al.Medial plantar and dorsal sural nerve conduction studies increase the sensitivity in the detection of neuropathy in diabetic patients〔J〕.Clin Neurophysiol,2008;119(4):8805. 9 张 娜,刘南平,孙海峰,等.1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神经电图分析〔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8;30(2):17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