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江苏徐州侯集高级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10页2025年江苏徐州侯集高级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A、B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在 A 转过45°角的时间内, B 转过了60°角,则A物体的角速度与B的角速度之比为( )A.1:1 B.4:3C.3:4 D.16:92、火车初速度为10m/s,关闭油门后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则经过6s,火车前进的距离为A.60mB.24mC.25mD.30m3、一个球挂在三角形木块的左侧面,如图所示,球与木块均能保持静止,则( )A.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向左B.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向右C.地面对木块无摩擦D.若地面光滑,木块一定滑动4、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Ⅰ、Ⅱ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B.Ⅰ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Ⅱ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C.Ⅰ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Ⅱ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D.Ⅰ、Ⅱ两个物体平均速度大小都是(v1+v2)/2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与空气的密度ρ、压强p有关.根据单位制,下列关于空气中声速的表达式(k为比例系数,无单位)正确的是()A.v= B.v=C.v= D.v=6、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在不同外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地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三个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同B.甲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小,受地面的弹力最小C.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大,受地面的弹力最小D.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大,受地面的弹力最大7、如图甲所示,某人正通过轻绳利用定滑轮将质量为m的货物提升到高处,滑轮和绳的摩擦不计,货物获得的加速度a与绳子对货物竖直向上的拉力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由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线与横轴的交点P的值B.图线与横轴的交点N的值C.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质量mD.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质量的倒数8、在离地面h=15m高处,以v0=10m/s的速度同时竖直向上与向下抛出甲、乙两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小球落地后就不再弹起,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小球落地时的速度相等 B.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为1sC.乙球落地时甲球恰好运动到最高位置 D.t=2s时,两小球相距l5m9、关于摩擦力,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B.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C.静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无关D.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10、如图所示,A、B两条直线表示在A、B两地分别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两个物体得出的加速度a与力F之间的关系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较两地的重力加速度有gA=gB B.比较两物体的质量有mA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C【解析】由角速度的定义式可知故选C2、C【解析】火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则6s内的位移等于5s内的位移为:.A.60m,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B.24m,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C.25m,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D.30m,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故选C3、C【解析】以球和木块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判断地面与木块之间的摩擦力情况【详解】由于球与木块均保持静止,即加速度都为零,可以看成整体,对整体,首先一定受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没有要运动的趋势,故不受地面的摩擦力;故选C.【点睛】本题属于连接体问题,灵活的选择研究对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A【解析】AB.速度-时间图象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小,故物体I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物体II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减速运动,故A项与题意相符,B项与题意不相符;C.v-t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可知Ⅰ、Ⅱ两物体的位移都在不断增大,故C项与题意不相符;D.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如果做匀变速运动,物体的速度从v2均匀减小到v1,或从v1均匀增加到v2,物体的位移就等于图中梯形的面积,平均速度就等于故I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II的平均速度小于,故D项与题意不相符5、B【解析】根据传播速度υ与空气的密度ρ以及压强p的单位,结合“力学制单位”来求解【详解】传播速度v的单位m/s,密度ρ的单位kg/m3,P的单位kg/m•s2,所以的单位是m2/s2,的单位是m/s,k无单位,所以的单位与v的单位相同.故选B【点睛】物理表达式的产生同时也产生了表达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单位的关系6、AC【解析】设三个物体的重力均为G。
如图,将甲、丙两个物体所受的拉力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则三个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分别为N甲=G﹣F1N乙=GN丙=G+F2可见,甲受地面的弹力最小,丙受地面的弹力最大由摩擦力公式f=μN,μ相同,所以甲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小,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大A.三个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同与上述结论不符,故A错误;B.甲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小,受地面的弹力最小与上述结论相符,故B正确;C.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大,受地面的弹力最小与上述结论不符,故C错误;D.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大,受地面的弹力最大与上述结论相符,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答案,故选:AC7、ABD【解析】对货物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拉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的表达式进行分析,根据表达式结合图象,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物理问题【详解】对货物受力分析,受重力mg和拉力FT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TN-mg=ma,得:.A、当FTN =0时,a=-g,即图线与纵轴的交点M的值aM=-g,故A正确;B、当a=0时,FTN=mg,故图线与横轴的交点N的值FTN=mg,故B正确;C、D、图线的斜率表示质量的倒数,故C错误,D正确;故选ABD.【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的表达式,再根据数学知识进行讨论8、ACD【解析】甲球做竖直上抛运动,乙球做竖直下抛运动,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落地时速率关系;由位移公式求落地时间;根据乙球的运动时间,分析甲球的位置,并由位移公式求出t=2s时两者间的距离。
详解】A.甲、乙两小球抛出时速率相等,机械能相等.由于不计空气阻力,所以两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都守恒,则落地时机械能也相等,落地时的速度必定相等,故A正确;B.落地时,对于甲、乙两球,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有解得,所以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为2s,故B正确;C.甲球上升的时间为所以乙球落地时甲球恰好运动动最高点,故C正确;D.t=2s时,甲球的位移为乙球已落地并不再弹起,所以t=2s时,两小球相距15m,故D正确故选ACD9、AC【解析】A.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故A正确;B.滑动摩擦力总是与正压力成正比,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故B错误;C.静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无关,与外力的大小有关,故C正确;D.摩擦力可以是动力,如轻放在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运动,故D错误故选AC10、AB【解析】AC.图线有相同的纵截距,即两个物体外力F都为0时加速度都相同,而时两物体都只受重力作用,则所以故A正确,C错误;BD.根据变形得可知,a-F图象中斜率为由图可知A的斜率大于B的斜率,所以故B正确,D错误故选AB二、实验题11、12、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μ=0.5(2)a=2.5m/s2(3)s=20m【解析】(1)由于木箱在水平拉力下匀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1-μmg=0 解得:μ==0.5 (2)将F2沿着水平与竖直方向分解,F2沿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分量分别为 F2x=F2cos53° F2y=F2sin53° 木箱受到水平地面的支持力 FN=mg-F2y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2x-μFN=ma 解得木箱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2.5 m/s2 (3)根据运动学公式,木箱的位移 x=at2=20m【点睛】根据二力平衡求出摩擦力的大小,之后物体就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求解即可14、 (1) (2)【解析】(1)物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物块相对传送带向下加速运动,有解得(2)设物块下滑到与P碰前的速度为v1,根据运动学规律有解得物块与挡板碰撞后,以v1的速度反弹,因v1>v,物块相对传送带向上做减速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