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铜仁市江口县消防救援大队政府专职消防员招考聘用11人强化训练卷(第6卷).docx
110页贵州铜仁市江口县消防救援大队政府专职消防员招考聘用11人模拟卷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00题)1.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医学典籍是_____A: 《黄帝内经》B: 《神农本草经》C: 《本草纲目》D: 《伤寒杂病论》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A【解析】《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经典著作之一,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分,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期,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故本题应选A2.没有稳定收人的人士很难申请到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因为银行信用卡是_____A: 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B: 商业银行对拥有房、车等资产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C: 商业银行对年满18周岁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D: 商业银行对喜欢提前消费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A[解析]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b、c、d三项说法均与发卡对象不符,故排除。
本题正确答案为A3.据统计,85%的互联网用户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88%的用户年龄在18~35岁之间;大多数用户具有专业技能,掌握外语,且有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大多数用户集中在上海、北京、天津、江浙和广东等发达地区,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这些人才正是跨国公司物色的对象据此,可以推知_____A: 跨国公司主要集中在较发达的地区B: 跨国公司要求其招聘的人才具有国际意识C: 跨国公司在互联网上进行招聘,成功率会比较高D: 互联网招聘手段在跨国公司的招聘中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招聘手段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结论推出型题目四个选项都涉及“跨国公司”,而从题干“这些人才正是跨国公司物色的对象”只能推知,“跨国公司物色的对象”是“这些人才”,即“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的人才故8符合条件选项A错误,因为是“大多数用户”而不是“跨国公司集中在……等发达地区”C、D两项为无关项,题干并未提及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甲扬言杀害乙全家,乙报案后公安人员即尾随追赶,在通往乙家的公路上,将携带凶器的甲截获甲的行为属于_____A: 犯罪预备B: 犯罪中止C: 犯罪未遂D: 不构成犯罪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本题中甲在前往犯罪地的途中被擒获,未能着手实施犯罪,即属此类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下列可以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依据的是_____A: 未成年人作出的各类证言B: 当事人李某的妻子向法院作出的有利于李某的证言C: 原告提出的字迹清晰的合同文书复印件,但原件已丢失,且被告否认有该合同文件D: 原告王某向法院提供的其采取偷录的方法获取的证明被告杨某借其人民币2000元的录音带,但有些关键内容不清楚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D【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有关司法解释,只有D选项符合要求ABC均不正确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某地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较快增长,全年共完成23186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投资额所占比例分别是23%,13%和64%,这说明_____A: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B: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C: 多种所有制经济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D: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资企业、民间企业投资额所占比例不同说明多种所有制经济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A、B与题目无关,D的说法是错误的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7.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缔造了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为了使皇帝的地位神圣化,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尊君”措施,在此过程中,他极力推崇的思想学派是_____。
A: 道家B: 法家C: 儒家D: 佛家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秦朝时期,法家的理论得以全面实践,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我国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存款利率不利于_____A: 增加储蓄存款B: 刺激消费C: 扩大内需D: 拉动经济增长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存款利率会导致储蓄存款减少,而不是增加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刘某为某县级市印刷厂工人,他向该市纪检委举报了该市人大副主任郝某收受钱物的行为,三个月后见市纪检委未采取任何措施,又向检察院报案经查,郝某没有收受钱物的行为那么刘某的行为属于下列哪种情形?_____A: 法的解释B: 违法C: 法的适用D: 法的遵守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法的遵守,即守法,不仅包括消极、被动的守法,而且还包括根据授权性法律规范(如《宪法》第41条)积极主动地去行使自己的权利,实施法律,无论此行为是否恰当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下列说法符合生活实际的是:_____A: 小满时节,我国东部由低温导致呼吸疾病明显增多B: 芒种时节,我国南方居民发现春困的感觉有所加剧C: 处暑时节,我国北方医院里中暑病人相对有所减少D: 雨水过后,我国西部蚊蝇所传播的疾病开始明显增多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A项,小满过后,全国各地渐次进入了夏季,温度升高,降水进一步增多,呼吸疾病减少,该项错误;B项,芒种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温度升高,大麦、小麦开始成熟,将要收割,此时节春困的感觉应该减少,该项错误;C项,处暑天气由热转凉,北方尤为明显,中暑人数减少,该项正确;D项,雨水时节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但仍处于初春低温时期,蚊蝇较少,该项错误。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权为民用,纵然是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利为己谋,即便有豪宅千顷,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这副对联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A: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B: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价值观指引C: 个人应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D: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C【解析】题干中的对联告诫人们不要只考虑个人,应为大众办事从人生价值的角度看,C项符合题意本题所属考点-《马哲》12.-5,-3,5,37,165,_____A: 332B: 466C: 664D: 677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等差数列变式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说法,下列选项不符合《劳动合『可法》规定的是_____A: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B: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C: 非全日制用工终止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D: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劳动合同法》第69条第1款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第70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
第71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第72条第2款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故本题答案为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_____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____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讲故事或作报告,____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____不写稿子,____应像一篇文章A: 虽然而却即使也B: 尽管可是而虽然但C: 尽管可是而虽然也D: 虽然相反可即使但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由“不写稿子,应像一篇文章”可知,两者之间应为假设关系,由此可排除B、C再看第一空与第二空,二者之间不存在转折关系、对比关系,可排除D故本题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甲以出卖为目的,将独自玩耍的4岁孩子乙骗到自己家中,后因找不到买主又主动将乙送回到原地方甲的行为_____A: 可不以犯罪论处B: 构成拐卖儿童罪中止C: 构成拐卖儿童罪未遂D: 构成拐卖儿童罪既遂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拐卖儿童罪,是指采用蒙骗、利诱或者其他方法,使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
《刑法》第240条第2款规定,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题目中甲已经具有拐骗孩子的行为,所以构成拐卖儿童罪既遂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6.感觉是把物理能量转换成大脑能够识别的神经编码的过程根据这一定义以下不属于感觉的是_____A: 我看到了白色B: 我闻到了香味C: 我碰到了硬物D: 我看到了你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白色”“香味”和“硬物”都是我们通过身体器官接触物理能量,然后转换成大脑能够识别的神经编码,即属于感觉D项中的“你”,需要我们动用抽象思维,且不能把物理能量转换成神经编码而形成感觉所以本题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7.从物质内容来看,社会财富是由_____A: 资本构成的B: 交换价值构成的C: 价值构成的D: 使用价值构成的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从物质内容来看,社会财富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D项正确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8.下列哪项成语与哲理对应正确?_____①白璧微瑕——看问题要分清主次矛盾②叶落知秋——事物是普遍联系③掩耳盗铃——发挥意识能动作用④过犹不及——矛盾的对立统一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白璧微瑕洁白的玉上有些小斑点比喻很好的人或物有些小缺点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优点和缺点是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看问题要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叶落知秋,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掩耳盗铃违反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从对立统一规律的角度看,“过”和“不及”是对矛盾,并且能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也就是没把握好“度”的话,反倒使得“过”还不如“不及”(即过犹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