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doc
5页博兴县小学语文“1+3”套餐式模块备课案例模板(一)学习内容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授课人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文本解读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本文故事引人入胜,叙述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在写法上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通过从质疑、求证到公开试验这样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二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在第2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通过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和对伽利略的嘲讽的描写,衬托出了伽利略追求真理的执著精神,说明了伽利略在双方力量对比极为悬殊的情况下,他在冒着多么大的风险!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并学习伽利略大胆怀疑、相信科学、执著追求的精神;二是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伽利略试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目标确立1.认识3个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辩论、寻常、解答、信奉、容许、违背、曾经、拖住、解释、教授、宣布、固执、胆大妄为”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4.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学情分析 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灵启示,品味语言,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学生在这方面还处于较肤浅的水平,对外貌、动作描写有些认识但在本课需要多体会学 前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2.教师制作能够直观反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目标1.2,第二课时完成目标3.4博兴县小学语文“1+3”套餐式模块备课案例模板(二) --------尝试自学导航 班 级学生学习时间自学活动盘点自己的收获读一读把课文读熟练,并正确认读生字词易读错或难读的字词是: 写一写用钢笔正确书写新词语,并重点标注易写错的字。
想一想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描写了什么情景?等等),试着用几句简洁的话概括 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做了这样的修改: 查一查找一找查一查难理解的词语,把它摘录下来: 搜一搜与课文有关的资料,把重点内容摘录下来:课文中的反义词我找到了: 问一问自己还有哪些不懂不会的问题? (三)重点探究板块博兴县小学语文“1+3”套餐式模块备课案例模板(三) 基本教学设计(体现落实重点的方法、策略)设计意图1.课前如果有条件可要求学生搜集关于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生平传记或图片资料,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对人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教师可参考下面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 一是以得到的启示为主线,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即紧扣课文最后一句话──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体会当时人们为什么发出这样的感慨抓住“才”和“原来”,让学生充分朗读、勾画、批注,再全班交流,逐步深入地认识到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疑问,并执著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所得到的启示,如,怀疑也要讲科学,讲证据;坚持真理要有足够的勇气;许多科学创新和发明都是在对权威的批判中诞生的然后再让学生结合实际谈对这句话的体会 二是以人物为线索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亚里士多德,备受人们推崇的希腊先哲,说的话被人们当作不容置疑的真理,曾经说过两个铁球的下落速度与质量成正比;伽利略,年轻的教授,对亚里士多德的话由怀疑到反复验证再到公开试验;从受到人们的嘲笑与讥讽,最终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事实,使人们转变了观念 在对人物认识的过程中,注意不要扬此抑彼可以补充资料,如亚里士多德知识渊博,被誉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9页),而且是形式逻辑的创始人,在医学、哲学、物理学、美学和心理学等方面都有着杰出贡献。
这样的权威应该得到人们的尊重,但不应该盲目迷信 3. 自读自悟,释疑明理 (教学接近尾声时,教师出示句子:“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师:怎样才能把这句读懂,才能将其中所含的道理读出来呢? 生:“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我读时强调“亚里士多德”,是因为他是当时最有名的科学家,而伽利略却用事实证明了他的结论是错误的 生:“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我读时突出“大”和“全都”,是为了说明亚里士多德虽然是权威,但他有时也会犯错误,伽利略敢于怀疑大哲学家的结论很了不起 生:“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我还加一个“也”字,是为了表示大哲学家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其他人更是如此,我们不能盲目崇拜某一个人 师:那么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生:一个人无论知识多么渊博,我们也不要迷信他 生: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生:以前我很信奉学习参考书,有一次预习“辉”字时,有本参考书上说这个字用部首查字法应该先查“光”部,后来我在新华字典里根本找不到“光”这个部首,最后问老师才知是查“小”部,今天学了这一课,我更加认识到做任何事都要敢于提出疑问,有主见。
(选自《小学语文教师》2000年第10期,湖南省沙市书院路一师一附小,黄朝霞殷爱华) 五、相关链接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马克思、恩格斯称他为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他将科学分为理论的科学、实践的科学、创造的科学他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比萨斜塔 在意大利西部古城比萨城内建于1174年当整座塔体完工后,塔顶中心线已偏离塔体垂直中心线由于该塔“斜而不塌”,名声大噪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自由落体试验,使比萨斜塔更有名了比萨斜塔的斜度在缓慢增加,从1918年起,每年增加倾斜度为1毫米近百年来,人们对斜塔采取了加固挽救措施,但都无济于事前几年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办法,保护这一世界名塔 伽利略 1564年,出生于意大利比萨市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1581年考入比萨大学,遵从父命学医在大学里,伽利略深深地爱上了数学,在宫庭数学家里奇的悉心下,他把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和杠杆原理结合起来,获得了精密的测量方法,发明了用以测定合金成分的“液体静力天平”,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1589年夏天,他受聘为比萨大学数学教授,年仅25岁 伽利略给学生们讲宇宙,并告诉他们,宇宙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一成不变的,这与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正好相反。
他还告诉学生,所有东西、所有原子、所有星球都在运动 1609年,伽利略听说荷兰人发明了望远镜,他通过别人的一点描述,凭着自己独特的天赋,经过刻苦钻研和实验,成功地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架放大倍数为33倍的天文望远镜在这架天文望远镜的帮助下,伽利略探索了深邃神秘的天空,在一年之内他就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发现: 月球表面并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平滑,而是呈现不规则的凹凸起伏语文教学应大力倡导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本案把过程本身作为一个课程目标,以学生自学探究为本,在自读自悟中,让学生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已为人的崇高品质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因此,在教学中,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分析、想象、朗读,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感受老班长的高尚品质四)巩固拓展板块 博兴县小学语文“1+3”套餐式模块备课案例模板(四)巩固拓展设计(体现方法、能力迁移或有效整合)设计意图配套练习1——6题配套练习7、8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