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学年化学高二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22页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NA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标准状况下,20 g重水(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②0.5 mol Fe2+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NA个电子③将2 mol NO和1 mol O2混合后,体系中的分子总数为3NA④常温下,0.4 mol SiO2所含的共价键数目为1.6NA⑤2 mol·L-1碳酸钠溶液中Na+的数目是2NA⑥1 mol氯气溶解在水中得到的新制氯水中氢离子的数目是NA⑦22.4 L的N2的共用电子对数为3NAA.2个 B.3个 C.4个 D.5个2、一定温度下,10mL 0.40 mol·L-1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
不同时刻测定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t/min024681012V(O2)/mL09.917.222.426.529.9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A.12min时,a=33.3B.反应到6min时,c(H2O2)=0.30 mol·L-1C.反应到6min时,H2O2分解了60%D.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1·min-13、将纯水加热到较高温度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B.水的离子积不变、pH变大、呈中性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小、呈碱性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4、乙酸乙酯能在多种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已知该反应的速率随c(H+)的增大而加快下图为CH3COOC2H5的水解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A、B两点表示的c(CH3COOC2H5)相等B.反应初期水解速率增大可能是溶液中c(H+)逐渐增大所致C.图中t0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图中tB时CH3COOC2H5的转化率等于tA时的转化率5、下列各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均相同的是( )A.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 B.金刚石和石墨C.氯化钠和过氧化钠 D.溴和白磷6、某同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A.转移时容量瓶未干燥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C.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D.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2.4 g NaOH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7、下列说法或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A.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B.因氧元素电负性比氮元素大,故氧原子第一电离能比氮原子第一电离能大C.基态Fe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D.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Cu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s区8、下列各种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电解熔融氧化铝的过程B.加热胆矾得到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C.向沸水中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D..向蛋清溶液中滴入饱和硫酸钠溶液,盐析出白色沉淀9、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错误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32g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B.0.5mo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C.1molH2O含有的水分子数目为NAD.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10、有机物的种类繁多,但其命名是有规则的。
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1,4—二甲基丁烷 B.3—甲基丁烯C.2—甲基丁烷 D.CH2Cl- CH2Cl二氯乙烷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氧气的用量无关B.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C.漂白粉漂白织物利用了物质的氧化性D.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3NA12、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A.食盐熔融 B.氨气液化 C.HCl溶于水 D.石油裂化13、轴烯是一类独特的星形环烃下列关于三元轴烯()与苯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为芳香烃 B.互为同素异形体 C.互为同分异构体 D.互为同系物14、由苯作原料不能经一步化学反应制得的是A.硝基苯 B.环己烷 C.苯酚 D.溴苯15、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并灼烧,能析出溶质固体本身的是:( )A.AlCl3溶液 B.KHCO3溶液 C.Fe2(SO4)3溶液 D.NH4HCO3溶液16、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的是( )A.C5H10 B.C2H6O C.C3H8 D.C2H4Cl217、分析下图的能量变化,确定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A(g)+B(g)=2C(g) ΔH<0B.2A(g)+B(g)=2C(g) ΔH>0C.2A+B=2C ΔH<0D.2C=2A+B ΔH<018、某新型二次电池反应原理为M+3Cn(MCl4)+4MC14-4M2C17-+3Cn(M代表金属,Cn代表石墨)。
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MCl4-向b极迁移B.放电时,a极反应为M-3e-+7MCl4-=4M2Cl7-C.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Cn+MCl4-+e-=Cn(MCl4)D.电路上每转移lmol电子最多有3 mol Cn(MCl4)被还原19、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Al(OH)3B.向溶液中加入KOH溶液:HCO3-+OH-═H2O+CO2↑C.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D.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20、为了检验某氯代烃中的氯元素,现进行如下操作其中合理的是( )①取氯代烃少许与NaOH水溶液共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 ②取氯代烃少许,加入AgNO3溶液 ③取氯代烃少许与NaOH水溶液共热,然后加入AgNO3溶液 ④取氯代烃少许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21、物质制备过程中离不开物质的提纯以下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目 的实验方法A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B除去CO2中的HCl气体通过Na2CO3(aq,饱和),然后干燥C除去Mg中少量Al加入足量的NaOH(aq),过滤D除去C2H5Br中的Br2加入足量Na2SO3(aq),充分振荡,分液A.A B.B C.C D.D22、将13.7g Mg、Al和Zn的混合物溶于足量的盐酸中,产生标准状况下11.2L气体。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最多可得到沉淀的质量为( )A.19.7g B.22.3g C.30.7g D.39.2g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已知:X为具有浓郁香味、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食醋中约含有3%-5%的D,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X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2)A→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A.A+D→X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除去X中少量D杂质可用饱和Na2CO3溶液C.A与金属钠反应比水与金属钠反应要剧烈得多D.等物质的量的A、B、D完全燃烧消耗O2的量依次减小24、(12分)高血脂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治疗高血脂的新药I(C31H34O6)的合成路线如图:已知:、RCHO回答下列问题:(1)②的反应类型是___2)G的结构简式为___3)①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②写出E和新制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③写出B与银氨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4)若某化合物W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化合物C大14,且满足下列条件,则W的可能结构有___种。
①遇到FeCl3溶液显色 ②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③能发生银镜反应25、(12分)硫化钠在无机制备、废水处理等领域常用作沉淀剂,其水溶液称为“臭碱”可在特殊条件下以硫酸钠固体与炭粉为原料制备:Na2SO4+2C Na2S+2CO2↑(1)硫化钠固体在保存时需注意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2)实验室用上图装置以Na2SO4与炭粉为原料制备Na2S并检验气体产物、进行尾气处理步骤如下:①连接仪器顺序为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装入固体药品及试剂,连好装置;④加热,进行实验3)若amolNa2SO4 和 2amolC按上述步骤充分反应,实际得到 Na2S小于 amol,则实验改进方案是____某同学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固体产物中可能含有少量 Na2SO3,请设计实验证明其猜测是否合理(供选择的试剂有:酚酞溶液、硝酸、稀盐酸、蒸馏水)_____4)经实验测定,硫酸钠与炭粉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还可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和体积比为1︰3的 CO2 和CO两种气体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26、(10分)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如下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其主要步骤如下:①在30mL的大试管A中按体积比2:3:2的比例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②按如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地加热装有混合溶液的大试管5~10min③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已知下列数据:物质熔点(℃)沸点(℃)密度(g/cm3)乙醇-117.078.00.79乙酸16.6117.91.05乙酸乙酯-83.677.50.90浓硫酸(98%)――338.01.84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该混合溶液时,加入这三种物质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3)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填字母)A 吸收部分乙醇B 中和乙酸C 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析出D 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4)步骤②中需要小火均匀加热操作,其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5)步骤③中B试管内的上层物质是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6)步骤④中分离操作用到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___;可选用的干燥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