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戏曲的网络新媒体互动研究.docx
12页广西戏曲的网络新媒体互动研究 滕婕妤【摘 要】当前,丰富多彩的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也使得文化消费趋向越来越多样化,戏曲艺术逐渐被边缘化基于此,利用好新媒体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内容的整合性、便捷的交互性,有助于激发观众的兴趣和共鸣,从另一个角度解决戏曲传承和发展的危机Key】非遗戏曲 新媒体 视听互动 心理需求 传播媒介:J614.93 :A :1008-3359(2023)13-0183-06戏曲来源于生活,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和生动载体,蕴含着最朴素的生活感受,是对历史的最直接、最有感染力的认知,表达着自己的民族性格、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观众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决定着戏曲的现实文化选择在选择多样化的背景下,传统戏曲由于其表演形式和内容不够丰富,与现代观众的审美心态以及当下的流行元素和网络文化产生了诸多冲突,导致戏曲演出市场面临萎缩,观众流失,在多元文化的竞争中处于下风市场关系到剧团的生存状况,当剧团处于窘迫的市场地位时,就可能出现表演人才断层、传承后继无人的隐患总体来看,戏曲的保护和传承面临重大挑战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利用网络媒体观看各种娱乐节目、发表自己看法已经成为很平常的事情。
网络媒体可将终端用户进行无障碍连接,并在各个用户之间对等地来回传达信息,达到共享信息效果网络媒体快速及时、传播范围广、能发挥观众主观性的特点,给了传统戏曲一个改变当前市场地位的好机会戏曲的生命力在于表演和传承网络传播的特性,加大了戏曲与媒体的互动性,模糊了演员与观众的界限不断与时俱进,注重现实题材的开发,从生活中汲取优秀文化基因,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的互动融合,创新戏曲活动内容和形式,对保护和发展戏曲有着重要意义一、网络新媒体对戏曲传播的影响(一)改变大众的审美情趣当前,大众文化兴盛,电视、网络这些大众传播媒介越来越注重大众的审美情趣,反映他们的生活状态,以他们的喜好程度和收视情况作为衡量节目成功的重要标准相对而言,有一定艺术内涵、情趣高雅的传统娱乐在不断减少,特别是慢节奏的戏曲,因过于程式化的演出套路,缺乏现代感的布景,成了老套死板加无趣的代名词戏曲要更好地生存,需要不断创新与突破,既要迎合市场口味,利用好高科技影像,结合声音带来更具沉浸感的视听享受,满足大众的感官需求,又要坚持平民化的创作理念,形成自己新的风格,关注时事,贴近生活,激励人们积极向上二)改变大众的欣赏习惯近十年来,光纤高速网络的普及使上网看视频变得日常化,人们不仅可以看到已经上传的戏曲作品,还可以看到戏曲的直播。
众多专业性强、内容丰富、注重用户体验的视频平台纷纷出现,在网络交流过程中的戏曲为了满足观众的喜好,戏曲内容逐渐变得大众化、互动化二、网络新媒体与戏曲的互动策略繁荣发展广西的戏曲艺术,人才、理念、资源缺一不可一)深化人才培养,优化交流机制第一,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人才是决定性因素和中坚力量,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广西传统戏曲之所以在传承中出现传承困难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戏曲传承受市场和人为因素影响大例如,传统戏曲传承相对保守,表演一脉相承,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口传较多,完整的文字传承记录较少,一旦承继者发生意外,就很有可能造成戏曲的衰落甚至失传因此,广西戏剧院应持续推进非遗传承人剧目传承工作,促进基层文化发展和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在演员培训方面应稳步推进“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工作,邀请专家老师为人才戏曲培训班、壮剧乐师班、戏曲表演等培训班授课,让学员们在戏曲人物分析、戏曲表演技巧、戏曲理论知识等方面得到提升第二,要优化交流机制在演出方面,广西各级剧团要积极组织各种比赛,提升青年演员的实践能力,通过参加广西戏曲青年演员比赛、文化和旅游部的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等,不少演员获得了省级或国家级相关奖项。
如壮剧《百色起义》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展演”,入选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第一批扶持项目成果展示活动彩调剧《新刘三姐》成功入选202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列入2020年全国舞台艺术重点主题创作作品计划壮剧《百色起义》、彩调剧《新刘三姐》共同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百年百部”创作计划重点扶持作品壮剧《百色起义》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辉煌百年 壮丽史诗”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网络演播彩调剧《新刘三姐》《刘三姐》参加2021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展演活动京剧《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参加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网络展演,全年共计17场网络展演,观看人数达2100余万,受到观众广泛关注和好评二)樹立创新理念,促进互动融合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内容和技术相互驱动、高度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的创新,将彻底颠覆传统媒体固有的信息传播方式网民的规模增长,自媒体用户的异军突起,各类公众号新兴媒体层出不穷,涉及新闻、社交、娱乐、生活等方方面面因此,戏曲宣传工作要积极顺应“互联网+”新常态,必须树立戏曲和新媒体融合的新理念,实施技术互补,加强互动融合,拓宽传播渠道。
相比传统媒体,戏曲节目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更为强大网络新媒体可以变“一元单向”为“多元多向”,不断创新信息传播的形态、业态和途径,快速将一个热门节目以及其在传播期间引起的各种讨论、评价和意见形成舆论,推送到尽可能多的观众面前,让更多的人浏览到相应信息并形成自己的论点和态度,同时,浏览者通过网络媒介发布自己的相关意见,进而实现互动这样的传播方式,既加快了戏曲创新理念的树立,又促进了观众消费倾向上的变化一方面,它对戏曲的传播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使传统戏曲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顽强生存下来,进入大众视野并获得普及;另一方面,它又用商业目的的功利性改造着传统戏曲,使观众对戏曲的感知和观念产生了巨大改变戏曲表演从群体性、社会性的活动变成可以躺在家里的自娱自乐的精神享受人们对看剧的态度已经从基于内容转变为更注重感官体验,更喜欢躺坐在自己沙发和床上舒适地看戏,在观赏过程中可以自由选择,依据喜好切换自己喜欢的节目网络新媒体的普及改变了戏曲的生存环境,促进了戏曲与网络媒体的融合短视频的异军突起,让戏曲从高雅艺术变成了通俗艺术短视频的出现给大家带来了很多乐趣,观众不仅能在网络上随时欣赏到戏曲最核心的表演,甚至可以主动参与戏曲表演,体验其中的快乐。
短视频成为大家自由分享日常生活、社交的重要途径,观众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传播者网络观众规模庞大,更注重对戏曲内容和表演的反馈,会通过主动评论、即时评论、留言私信等途径表达和表现出来利用好新媒体的内容集成化、便捷互动和数字化信息传递,有助于引起受众的兴趣和共鸣例如,观众在观看网络视听作品时,可以通过播放页面评论、弹幕评论等社交工具表达自己的感受此外,评论的互动性、发散性和创造性会激发人们表達情感的热情,产生进一步思考和参与的兴趣三)完善传播手段,整合媒体资源戏曲传承,节目是关键,需要优化路径,不断增强传统戏曲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多年来,为了整合资源,拓宽传播交流渠道,广西各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增强媒体融合的全程性通过建设综合服务平台、打通全媒体信息枢纽,优化媒体平台功能,规范节目加工和协同发布,网络信息整合,节目反馈收集,把流量向重点剧目倾斜,给予热门戏海量信息资源、极快的更新速度,并通过愉悦视听感受以及强大沟通性吸引众多观众二是把握传播引导的主动权在吸引大众关注、满足大众需求、实现大众消费方面,通过明确意识形态引导,打造主流戏曲阵地以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为方向,不断增大关注量,整合资源,在办好各级剧院的基础上,形成现代传播体系。
既要加强对网络传播的风险跟踪、监测与反馈,也要及时把握意识形态引导契机,在文化多元、价值多样、思潮多变的背景下,增强中华民族的“阵地意识”,大力弘扬主旋律,提振精气神,积极扩大正能量传播的延伸力,以多元化的传播策略开拓新市场三是用好多种媒体融合发展成果统筹网上网下,大力推进传统戏曲数字化保护、戏曲文化全媒体传播,突出舆论引导功能和信息服务功能,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有效融合报纸、影视、网站、社交平台、移动客户端等媒介,打造全方位、多样化传播渠道,实现宣传内容最大范围的有效传播,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满足多样化需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要多组织送文艺精品下基层演出等演出活动,让演员与戏曲爱好者交流互动,观众可以与演员直接对话,也可以参与到戏剧演出中来,既稳定巩固现有粉丝市场,又要赢得新受众在保留其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充分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的地方性、趣味性和文化价值例如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展的“高佬倾非遗”项目,通过幽默的真人秀形式传播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剧、桂剧、彩调剧知识,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这对传统戏剧来说是一种突破,对戏曲的传承或许更有启发作用三、网络新媒体与戏曲的互动实践传统戏曲表演是直接面向观众的艺术形式,需要经常交流才会有所进步。
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是传统戏曲传承、发展、迈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广西,由于山高路陡,交通不便,每个地方的戏曲较少有与其他地方、其他少数民族戏曲进行交流的机会,受舞台和场地影响,表演多是在附近村落和城镇范围内,且很多是依附着旅游景点存在,受旅游经济所制约随着互联网的推广和普及,网络媒体的特性赋予了传统戏曲新的传播方式,戏曲表演不再受剧场和舞台现场的限制,观众能通过、电脑间接分散地观看演出,人在家中坐,看尽古今戏在不改变传统戏曲精髓的前提下,针对观众娱乐方式多元化、欣赏倾向于“短平快”进行创新改革,成了广西各级剧院新的使命一方面,利用网络视听创新戏曲的表演形式,借助互联网技术帮助戏曲摆脱传统那种过度依赖舞台和剧场的模式,走数字化道路;另一方面,在内容上加强与观众的互动,让观众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欣赏和理解最精彩、最核心的内容一)用网络加深互动,用视听提升体验一个节目能吸引观众,前提就是以人为本,尊重观众的文化需求和情感需求,满足观众的心理和审美需求新媒体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观众主体地位和能动性得到释放,不再想单纯做戏曲艺术的接受者,而是想成为有情感和生活共鸣的戏剧传播者和创作者因此,各级剧院应合理利用新媒体的视听手段和网络传播方式,在加强服务性、互动性的基础上,拓宽戏曲传播渠道,不断提升受众的交互感和参与感。
如,为了吸引新观众,可以把戏曲从舞台上搬到网络中,通过小体量的短视频和直播节目,加强观众与演员在直播中的互动从当前艺术各门类发展的情况来看,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字展示,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舞美造型或动态影像的成像,是艺术和科技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在市场化前提下,围绕广西戏曲的传统文化内核,将现代科技元素融入广西戏曲中,可以使戏曲不再是单一的表演,而是多元化创作的结合同时,剧目具有的与电影相同的视听效果以及浓厚的民族特色,能使广西戏曲的文化符号更清晰、明朗二)用传统媒体提升权威性,借助新媒体引爆热点传统媒体是引导舆论的权威机构在新媒体的重塑下,广西戏曲坚持本土化的传播内容和审美风格,继续与光明网、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官方网络媒体以及《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广西日报》等主流纸媒合作,使戏曲事业在政府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得到了不断发展壮大2021年,《人民日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展现壮阔历程 彰显如磐初心 汲取前行力量》重点推荐报道中报道了反映新农村建设火热生活的彩调剧《新刘三姐》网络媒体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之力,与传统媒体相比,其信息传播形式、内容与模式更加多元化、丰富化、现代化与个性化。
因此,要积极利用网络媒体扩大宣传影响力、营造戏曲文化活动的积极氛围、创新戏曲活动内容和形式、加强活动团队的专业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