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工智能或跨学科融合创新学习类网络精品课程项目说明及报送要求.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tang****xu3
  • 文档编号:304284781
  • 上传时间:2022-06-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25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工智能或跨学科融合创新学习类网络精品课程项目 说明及报送要求人工智能或跨学科融合创新学习类网络精品课程是为 响应“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号召,鼓励教师充 分发挥在网络教学资源开发中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同时为培 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而设计开发 的网络精品课程人工智能或跨学科融合创新学习类网络精 品课程应围绕科技创新进行整体设计,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 限制,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与“以学习为主线”的教学理念, 支持个性化学习与差异化教学一、内容说明基于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智慧共享社区搭建的人工智 能或跨学科融合创新学习类网络精品课程,课程体系完整, 应包含课程大纲、学习资源、讨论、测验练习等教学内 容与活动,具有一定教学成效课程容量不少于8个课时可选择下表内的一个专题进行申报:A.人工智能学习类A1.编程语言学习专题为培养中小学生编程的核心能力(即算法、变 量、控制结构、模块化、程序开发、技术的影 响等)的网络课程,帮助学生掌握程序设计语 言的基本知识,提升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如 腾讯扣叮、编程猫等A2.人工智面向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掌握人工智能算法实能学习专题现过程,展示指导学生使用开源开放的人工智 能模块搭建,通过编程、制作,实现人工智能 创意应用系统或作品的过程,如人工智能典型 应用(如机器学习、自动翻译、人脸识别、自 动驾驶等),人工智能技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过程等。

      A3.机器人 学习专题面向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了解机器人设计原 理、人工智能基本概念,掌握机器人与人工智 能算法实现过程,展示指导学生通过开源硬件 设计与实现机器人或人工智能系统的过程,如 人工智能典型应用(机器学习、自动翻译、人 脸识别、自动驾驶),机器人设计与人工智能 的基本算法(启发式搜索、决策树),机器人 与人工智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过程等B.跨学科融合创新学习类BB项目学习专题以学生为中心,面向素养形成,基于有一定挑 战性真实问题进行持续探究与实践,达到对核 心知识的再建构和思维迁课程结构完整,学 习活动环节明确,应包含项目式学习实施的全 流程环节,具体包括:体现教师指导分组、提 供指导与监控项目进度、提供个别化帮助、组 织交流活动、组织评价等环节设计;体现学生 选择项目、小组分工、自主探究、合作讨论、 小组作品创作、小组作品汇报、作品评价等环 节设计;课堂外资源,包括社会性人员、设施、 环境等项目实施的支持和辅助B2.STEAM学习专题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工 程、艺术、数学的兴趣,基于问题情境,开展 STEAM学习的网络课程,帮助学生掌握综合 运用等多学科融合的知识、方法和技能,如桥 梁、交通工具、航空器、开源硬件设计解决实 际问题。

      B3擞字化 作品创作学 习专题面向培养学生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应用 能力以及伦理道德,提升信息素养的网络课 程,旨在帮助学生提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表达 自身的创想与创新的创作能力,如电脑绘画、 网页制作、电脑动画、微视频、3D设计、平 面设计、电子板报等创作B4.创客学 习专题面向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设计思维、跨界合作 交流精神,在互联网技术运用、计算机辅助下 进行设计和创作,制作出体现多学科综合应用 和创客文化的创客作品,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过 程等二、活动对象全省各级各类教育部门、教育机构、共同体、普通中小 学校(团队或个人)三、格式要求1. 直接在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智慧共享社区()课程栏 目搭建人工智能或跨学科融合创新学习类网络精品网络课 程,课程容量不少于8个课时2. 填写人工智能或跨学科融合创新学习类网络精品课 程申报书(见附件)四、 报送清单1. 作品登记表,PDF格式(签名并盖章扫描后提交);2. 网络精品课程申报书(见附件),WORD格式,要求 图文并茂,网页可以截图或链接的形式呈现;3. 相关材料:提交与网络精品课程密切相关的截图、数 据等辅助性资料以上文件名请以第一作者+标题+网络精品课程命名。

      具 体的报送清单以平台要求上传的模板为准五、 推荐数量原则上每市推荐课程不超过30个六、相关表格人工智能或跨学科融合创新学习类精品课程作品登记表作品名称所在省市广东省 市 区(县)作品课时 课时申报专题人工智能学习类□A1编程语言学习专题口心人工智能学习专题□A3机器人学习专题跨学科融合创新学习类匚B1项目式学习专题 口82.,丁£地学习专题匚B3数字化作品创作学习专题dB4创客学习专题报送材料清单口作品登记表□网络精品课程项目申报书口附件材料□若有其他相关材料,请写出 作者信息(限填三位)姓名所在单位(按单位公章填写)联系信息姓名(此处填写第一作者的相关信息)固定电子邮箱课程网址信息用户名(提供相关登录信息)密码作品简介(概括性陈述该项日的创新之处和应用效果,500字以内)共享声明如果该作品获奖,是否愿意在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智慧共享社()共享?□愿意 □不愿意出版说明如果该作品获奖,是否愿意统一制成结集出版?□愿意 □不愿意原创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参赛作品《 》是本人所取得的真实成果,除文中已注明引用的内容外,参赛作品中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 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作品成果,对本人参赛作品的创作做出重要页献的 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 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1. 2. 3. 年 月H单位意见(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盖章)年 月 日人工智能或跨学科融合创新学习类精品课程项目申报书作品名称所在省市广东省 市 区(县)使用对象口面向教师口面向学生课程作者(限填三位)作品课时 课时课程建设情况(介绍课程建设的理念思路、开课时间、课程资源具体开发方式、线上教学活动的设置 等情况)课程应用情况(介绍课程学员数量、学生参与度、师生交互数据、运营情况、教学应用效果等情况)亮点特色(说明课程在设计理念、资源建设、实际应用、支持服务、社会认可度等方面的亮点特色)应用推广(阐述在其他学校、同行或学习者之间共享情况及应用效果好,相关推广办法与经验七、评价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说明课程框架 结构 (15 分)课程定位(5分)课程针对学习对象的年龄特征、知识背 景、学习需求制定,课程目标指向培养 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学习对象的层次、知识起点和能力要求 清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体现现代教 育思想,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并具有网 络教学的特点课程结构(10 分)课程结构完整,课程模块结构清晰,安 排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容 量不少于规定的8个课时;课程知识体 系科学,提供明确的课程说明、学习进 度安排、课程考评方法等。

      课程建设 情况 (50 分)内容设计(5分)学科性质、内容范围、课程目标等基本 信息明确;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 合;课程内容规范完整,体现前沿性和 时代性以及较高的科学性,内容更新和 完善及时;无危害国家安全、涉密及其 他不适宜网络公开传播的内容,无侵犯 他人知识产权的内容内容组织(5分)课程内容符合课程目标要求,知识结构 合理;课程内容根据主题划分成多个适 合的单元模块,并根据学习者特征将主题模块按照逻辑关系进行编排资源建设(10 分)提供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资源,帮助学 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资源表现形式丰富 多样,媒体与技术运用恰当、合理,能 够适当运用文本、图表、音视频、动画 等媒体形式表现课程内容;资源质量较好,视频声画同步、画质清 晰、能够正常观看,课件、文档内容清 晰,编排合理活动组织(10 分)通过课程平台,教师按照学校的教学计 划和要求为学习者提供测验、作 业、考试、答疑、讨论等教学活动;各 项教学活动完整、有效,按计划实施课堂互动(10 分)开设交流讨论、答疑等模块,组织学生 开展自主性和协作性解决问题的学习 活动,促进学生与内容的交互、师生交 互、生生交互学习评价(10 分)课程的评价方式符合课程性质、评价覆 盖课程的主要学习目标、与课程内容匹 配;设置不同难度层次的练习和作 业,能够及时开展指导与测评,按 时评定成绩;评价从多个维度展开,注 重以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为导向;课程 所有单元均提供适当的用于自我评价的练习或测试。

      课程应用 情况 (15 分)课程活跃 度(5分)课程参与人数较多,已开设多期课程, 课程访问量大、讨论区活跃度高,在课 程讨论区的每一个话题下都能够踊跃 发言;学生学习时间符合课时要 求,能够多次登录平台学习课程,并在 教师要求下或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自 主学习师生交互(5分)师生互动充分,教师能够及时回复学生 的问题,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交流 学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够进行资 源共享、互动交流和自主式与协作式学 习作业完成 情况(5分)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基本提交了课程 练习和作业;练习与作业完成率高,得 分情况良好;学生作品及成果丰富且具 有创新性应用价值(5分)推广价值(5分)在其他学校、同行或学生之间共享范围 广,应用模式多样,应用效果好,社会 影响大,相关推广办法与经验值得借 鉴,示范引领性强支持服务(5分)教师支持 服务(3分)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详细具体的 学习平台使用方法和课程学习方法的 相关指导,引导学生学习平台支持 服务(2分)平台运行安全稳定畅通,提供明确详细 的操作说明和有效的技术支持服 务联系方式;支持移动学习功能,能够 在移动终端开展课程学习和交互特色创新(5分)亮点特色(5分)课程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技术方案、 媒体应用、交流、教学组织和管理 等方面有明显特色;能够运用信息技术 在课程体系、资源建设、教学内容和教 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且有良好 教学效果。

      作品规范(5分)务实规范(5分)材料内容真实、规范、完整;逻辑清晰、 主题突出、可读性高;相关支撑材料全 面,形式丰富,质量高,示范性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