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TPA及TPANance弓支抗形式矫治双颌前突的临床研究.doc
8页使用TPA及TPA+Nance弓支抗形式矫治双颌前突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培洁 冯云霞 刘丽霞、【摘要】 目的:比较单独使用TPA和联合使用TPA、Nance弓支抗形式矫治青少年双颌前突的疗效方法:选取11~18 岁双颌前突患者20 例,随机分为:TPA与TPA+Nance弓两组;两组病例均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使用直丝弓矫治技术,一步法关闭拔牙间隙,分析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及牙颌模型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单独使用TPA和联合使用TPA、Nance弓在矢状向上颌磨牙平均近中前移量分别为3.15 mm和1.92 mm;而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PA和Nance弓是一种制作简单的、有效的、增加支抗的口内装置,对双颌前突的患者疗效显著 【关键词】 双颌前突 支抗 TPA TPA+Nance弓 Abstract Objective:Comparison of TPA alone and joint use of TPA,Nance arch forms of treatment anchorage young bimaxillary protrusion patients.Methods:Select 11~18 yearold patients with bimaxillary protrusion 2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PA group,TPA+Nance arch group.Two cases are the uprooting of four first premolars,the use of straight wire appliance technology,onestep closure extraction gap analys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lateral skull Xray film and dental cast changes in the indicators.Results:TPA alone and joint use of TPA,Nance arch in the sagittal maxillary molars to average near forward respectively 3.15 mm and 1.92 mm And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TPA and Nance arch is a simple and effective production of the increase in the mouth anchorage devices,for bimaxillary protrusion of the patients it is a very effective. Key words bimaxilhlry protrusion;anchorage;TPA;TPA+Nance arch 双颌前突是正畸临床上较常见的矢状向错牙合畸形,表现为上下切牙或牙弓明显前倾,上下唇过突且闭合不全,侧面型凸,但上下牙弓矢状向关系协调,磨牙关系为中性[1]。
双颌前突的患者前来就诊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面突,因此双颌前突的治疗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内收上下颌前牙以及牙槽突[2]通过减数治疗使用强支抗以限制磨牙的前移使拔牙间隙为前牙内收利用临床上为了增强支抗,除了使用适当的矫治力、增加支抗牙数目等与临床操作有关的方法外,还可利用口外弓、微螺钉种植体、横腭杆(TPA)及Nance弓等辅助装置本实验从三维方向定量分析并比较单独使用TPA及TPA、Nance弓联合使用的支抗效果对矫治青少年双颌前突拔牙病例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符合纳入条件的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连续就诊病例20 例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牙颌记存模型和X线头颅侧位片其中男8 例,女12 例,年龄11~18 岁纳入条件为:双颌前突侧貌,Li、Ls位于E线之前;磨牙关系Angle Ⅰ类,上下牙列无严重牙列拥挤;牙列完整、发育基本正常,除第三磨牙外无缺失牙、埋伏牙等;无明显的发育异常,无慢性全身疾病史 1.2 矫治方法 患者均采用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后带入TPA或TPA+Nance弓辅助装置使用全口直丝弓矫治器,排齐整平牙列,使用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一步法内收前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T组10 例,单纯使用TPA支抗;T+N组10 例,使用TPA+Nance弓联合支抗。
治疗前后分别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并取牙颌研究模型,由一名医师统一描图定点测量2次,取平均值 1.3 制作方法 采用0.9 mm的不锈钢丝进行弯制,TPA需离开黏膜2 mm左右,以避免压迫黏膜,U型曲朝向远中,两端与磨牙带环腭侧面焊接成一体Nance弓连接体一端焊接在两侧带环腭侧面,一端伸至硬腭前部共同埋于自凝塑胶制成的腭托内,弓丝离开黏膜1.5 mm左右 1.4 测量方法 头颅侧位片测量指标(见图1):矢状向指标[3]:6uCRPv(Pv:过Ptm作腭平面的垂线):上颌第一磨牙根分叉区到Pv的距离;6uAPPv: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尖到Pv的距离:6uPv:上颌第一磨牙近中接触点到Pv的距离垂直向指标[3]:6uPP(PP:腭平面):上颌第一磨牙颊沟到腭平面的距离;GoGnSN:下颌平面角软组织测量指标[4]:LsE:上唇审美平面距;LiE:下唇审美平面距硬组织指标:SNA;上齿槽座库角;SNB:下齿槽座角;ANB:上下齿槽座角;U1 SN:前颅底上中切牙角;U1L1上下中切牙交角牙颌模型测量指标[3]:6+6w:上颌第一磨牙间宽度(两侧第一磨牙中央窝之间的距离)。
统计学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测量数据进行组内配对t检验 2 结 果 关闭间隙疗程最短为9个月,最长为12个月矢状方向上T组和T+N组对上颌磨牙的支抗作用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T组上颌磨牙近中前移量为平均3.15 mm,T+N组为1.92 mm;垂直和水平方向上两组对磨牙的支抗作用差异无显著性T+N组牙颌模型测量及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矫治前后结果比较如表1所示表1 T+N组治疗前后结果比较 3 讨 论 横腭杆和腭托是临床中常用的增加磨牙支抗的口内装置它简单有效,作用持续,而且不依赖患者的配合,患者戴入后能很快适应,能在三维方向提供有效的增强支抗的作用 横腭杆(TPA)横跨于磨牙之间,将两侧磨牙连成一个整体,能防止上磨牙发生近中倾斜和扭转运动,两侧磨牙保持整体移动,增强上磨牙的支抗,减少上颌磨牙矢状向近中移动本实验中,单独使用TPA时上颌磨牙平均前移3.15 mm,联合使用TPA+Nance弓前移1.92 mm,未达到拔牙间隙的1/3另一方面,TPA位于牙弓后部和舌体上方,每当吞咽时舌体对其都有压入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防止上颌后牙的垂直向伸长[5]实验中两组上颌磨牙都有不同程度的伸长,但下颌平面角未出现显著性变化(P>0.05),说明对于垂直向支抗的控制,单纯使用TPA与联合使用TPA+Nance弓并无差异。
另外,TPA能保持磨牙间宽度,在水平方向上能有效稳定上磨牙宽度(P>0.05),以利于用交互牵引矫治第一或第二恒磨牙的锁牙合和反牙合一侧磨牙对另一侧磨牙可以起到限制作用,受力后的磨牙不易发生舌向旋转[6]Nance弓的基托因与硬腭接触,使上颌腭部黏膜组织成为抵消反作用的支抗组织,限制了两侧磨牙的矢状向近中移动,保持了牙弓长度,使拔牙间隙被拥挤牙利用TPA和Nance弓联合使用形成了一个三角形支架结构,更保证了支抗磨牙在三维方向上的稳定 Nance弓多用于排齐和整平阶段,在关闭拔牙间隙时,随着前牙后移,其可能与软硬组织发生顶触,阻碍前牙后移,此时需去除Nance弓而TPA在关闭间隙时仍能发挥作用,但应指出的是,此时磨牙的位置应属正常本实验中,不管是单独使用还是联合使用,矫治前后硬组织变化无显著性,而矫治后患者软组织侧貌都有了显著的改变(P<0.05) 综上所述,联合使用TPA+Nance弓在矢状、垂直和水平方向对上颌磨牙都有较强的支抗控制作用,尤其在矢状方向上优于单独使用TPA的支抗作用但单独使用TPA在垂直和水平方向同样能提供较强的支抗力,TPA和Nance弓作为青少年双颌前突拔牙矫治病例的增强支抗装置,临床疗效可靠。
参考文献】 [1]傅民魁,卢海平,胡炜.口腔正畸专科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74377.[2]林久祥.现代口腔正畸学[M].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200.[3]谈龙,叶湘玉,周洪,等.横腭弓增强支抗的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2,18(1):4244.[4]罗卫红,王壬,傅民魁.成人正常牙合与双颌前突错牙合侧貌特点的临床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0,16(3):226228.[5]颜德权,黄吉娜.Nance弓的支抗与支抗消耗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3,19(2):160162.[6]Melsen B,Bosch C.Different approaches to anchorage:a surgery and an evaluation[J].Angle Orthod,1997,67(1):2330.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