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6高考语文试卷分析(姜美芹).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34200073
  • 上传时间:2023-06-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6高考语文试卷分析语文组 姜美芹一、 试卷评价(一)高考新动向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一卷语文试题,命题规范,导向明确,难易适中,有相当不错的区分度它基本上沿用了2014年、2015年的命题思想,继续秉承稳中有变的思路前行第一、从选材上讲1.更加注重优秀的传统文化,就连语言运用题都有关于中华文化体验的内容(第17题)2.不离经典,文言文节选自《宋史》,诗歌是李白的作品,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传主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第二,从知识点分布看全面而有重点,落实核心知识与核心能力的考查从阅读与鉴赏部分看,文本类型稳定,能力考查的倾向鲜明论述类文本阅读,依然侧重于对文中信息的筛选,文言文阅读依然侧重于断句、文化常识的积累、文意理解和翻译,诗歌依然侧重于景与情,文学类文本阅读,侧重于小说旨意,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人物传记,依然以筛选并整合信息为主,辅之以内容探究语言文字运用依然侧重于成语、病句、连贯、图文转换第三,从难易程度上看,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难度与2015年相比,大致持平而略高、难易分布点稍有调整论述类文本阅读题依然有难度,文言文较为容易,古代诗歌鉴赏题较难,思想感情考生不易答全2015年高考的选考题,小说题较容易,人物传记第三题较难,今年则相反,小说题不容易,人物传记最后一题稍难。

      语言文字运用题形式多有变化,但难度不大作文是漫画作文,平时没有复习过漫画作文的考生,可能会觉得很意外,立意上稍有难度二)试题新亮点与2015年高考试题相比,以下题目相当新,体现了新课标高考的新趋势第11题的第三小题本题是一个创新型试题,考查小说中某些词语的作用,回答时需要从词语本身的意思、相关的情节内容、小说主旨等方面去考虑第12题的第四小题本题把探究与信息筛选结合在一起,是对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解答这样的题目,无疑既要整体理解传记的内容又要具体分析传记的局部内容第13小题本题依然考察成语的使用,但改变了以前的成语考查形式,题目的容量也增加了设置了六个句子考查六个成语使用的正误,但难度上并没有增加第15小题本题依然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考点,但具体则是考查虚词的运用,并且以此为载体来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题型多年前曾出现过,这次再次出现,虽然意外,但考生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因为考察的形式虽千变万化,但其考查连贯的本质是不变的第18小题作文,要求阅读漫画,结合漫画内容和寓意写作仍然属于前几年所用的材料作文,只不过是文字材料变成了漫画材料,侧重于对读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本作文的难点在于对漫画主旨的理解,只要考生能够抓住漫画中学生分数的升降、赏罚的不同进行分析,就能读懂漫画,从而思考怎样看待分数、怎样教育子女等问题。

       二、试题详解  (一)论述类文章阅读方面,材料选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选择的材料仍然关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并且命题中规中矩,难度不大,从范围扩大,题意理解等方面设置陷阱  (二)文言文阅读方面,今年的试卷与2015年试卷结构,命题角度保持一致,考查地仍然是断句、古代文化常识、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翻译,突出稳定性;诗歌鉴赏是名家非名篇,考查诗歌的人物形象、表达技巧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名句默写题考查理解性默写,平时不仅需要扎实记忆,而且要理解句意,这样才可以借助提示性字眼来正确再现诗词三)选做题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的依然是小说文本,文本内容关注了现在社会热门的土地承包权转让问题,拆迁问题,农业种植被忽略问题,贴近现实社会,题目难度不大 并且问题设置主要从小说的三要素和主旨入手,考查题目的含义和作用,  实用类文本阅读依然选择了人物传记传主陈忠实是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作品《白鹿原》能反映上世纪80年代小说艺术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2016年春天,陈忠实因病去世,本题选择陈忠实的生平作为考点,也是在意料之中,高考卷有选择当年度去世的名家的传统 虽然如此,可是出题点依旧考察的学生的筛选、概括以及分析的能力。

        总之,选做题要先浏览自己适合写作的题型,再下笔,而且要看清楚出题考察的反向,做到有问有答,有的放矢四)语言文字运用题13题的成语题进行了创新,给出6个句子,要求选出3个使用正确的词语,与以往三选一,四选一的考查方式不同,考查内容量有了变化,但是难度不大虽然出现了这点变化,但是考生得分率不会受太大影响一般来说新出来的东西难度都不会太大,因为命题者一定会给考生一个适应的过程大家遇到新的题型,新的考查角度的时候只要冷静、沉着去应对它,看清楚它的要求是什么,问的问题是什么,再去做答就肯定是没有问题的14题的病句题,仍然选择正确的一项,其他三项分别考查“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不合事理”16题和14题一样,没有变化,考查补写句子,需要注重语言的严谨和连贯即使考点没有变化,但是出题者仍关注热点,考查与屠呦呦相关的知识点17题的图文转换延续去年题型,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非常实用  而15题考查词语(实词、虚词)的使用,这个题目属于近几年没有考过的考点这个考查内容都属于近几年没有考查过的考点,在复习备考时很多人会忽略的部分,很多学生备考时候就会忽略这部分内容,考场上一看见这样的题目,就慌了,就会导致读题不细致,从而失分。

      其实越是新颖的题型越不要慌张,往往不会考查太难五)漫画式材料,生活气息浓,考生有话说,区分度数高这则漫画作文是继2007年、2010年漫画式作文的延续,值得点赞今年这则漫画作文,运用纵横两组对比手法,鲜明地表现了我们对孩子的评判标准:唯分论英雄,功利心太重具体写作角度,可以从家长、老师和社会切入,也可以从孩子、学生等受教育者入手文体的选择更为自由,可写议论文、记叙文,可写书信、小说,只要紧扣漫画寓意均可漫画作文审题立意有三部曲:看懂漫画内容,联系社会生活,审题立意写作前两步很容易做到,第三步审题立意是关键这一步能彰显一位考生的思维品质的高低优劣,进而影响作文分数如何做到由表及里、抓住本质去写,成为写作的重要一环清晰,是高考写作题目关键环节,也是我们评价题目的准绳因为,高考写作的原则是“据题发挥”,作为腾跃踏板的写作题目必须清晰考场作文的实质,就是要求考生筹谋、经营一条由题目到熟悉生活的纽带———思想、思维和语言的纽带总体而论,2016年的课标卷保持了近年来命题的基本形式,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做出微调,让语文试卷走向平易化,常规化,也让人感受到试卷涉及内容更加接近生活,关注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平稳中的变化也让大家感到新颖!三、反思语文教学得失 (一) 得: 1、针对高三专业考试的准备长时间、扰乱一轮复习的现实问题,在高二下半学期就渗透专题,高三年后讲套题,穿插专题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碰到困难,在想解决却解决不了的时候,老师去讲方法比较有效,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备课组长带头整理资料、研制课件,资料、课件共享 3、重基础知识、抓基本技能,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注意适当地降低难度  4、作文训练系统、较深入的讲评和指导从高二开始,每周一个晚自习进行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表达的讲解和训练,切磋琢磨范文,这是一个科学而又简洁实用的切入口二)有待探索的地方:1、如何进一步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学生整体基础不是很扎实,学习语文的时间又有限,且往往不能立竿见影,而老师能传授的只是方法,能力需要学生在实践中摸索提高,但我们的学生的时间、热情和精力极其有限,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2、如何提高学生应变力:学生往往被套路,应变能力差四、新启示与思考1.练字为骨中国有句古话:“字如其人”,可见一笔好字的重要性,字写得好不仅能在阅卷上得到好处,也会让自己看着舒服,更能培养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所以练字在语文学习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2.基础为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基础知识,就是学好语文的最好的工具,只有打好基础,才能灵活运用,才能做到心中有底其实记忆这些知识比较单调乏味,所以就要分散在每天来做,每天用20分钟记忆一小部分,积少成多,慢慢的就可以记住大量的基础知识了,也会因此有更多的自信,使得在高考中简单题部分不丢分此外,古诗文的大量积累也必不可少,背诵各种古诗词,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养成即时背诵自己喜欢古诗诗词的好习惯,丰富文化内涵3.阅读为魂阅读是提升语文成绩的最好方式,在高中阶段,要读课外书,形成了自己的读书风格,快速大量的阅读可能一时不能显著提高成绩,但长久的阅读下去,必能有所广益,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阅读不仅仅是在书本上,有时素材的积累更倾向于碎片化,高三也没必要排斥,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大量的素材积累,比如公众号的“央广新闻”“人民日报评论”“环球人物周刊”等,都有大量的好例子、好文章值得积累,这些文章能给学生在作文素材和观点上给予很大的启示4.练习也必不可少只有落到笔头上的才能内化为自己的,很多同学只是进行机械的背诵,殊不知只有多练多写才能取得质的飞跃总之,今年的试题启示我们,靠大量、集中训练来提高语文成绩的时代将一去不返。

      语文教学必须回归到多读、多写的正途,必须把培养语文素养当作核心的教学任务,实现从育分到育人的转变最后,以吴天明导演《百鸟朝凤》中焦三爷说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只有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的人,才能拼命把唢呐传承下去”,语文也当如此,只有把语文融入自己血液之中,才能够在语文的沃土上开出花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