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王仙镇联校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9页湖南省株洲市醴陵王仙镇联校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著名思想家是A.孟子 B.韩非子 C.墨子 D.荀子参考答案:D2. 晚清思想家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近代企业中,其兴办宗旨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 A.天津机器制造局 B.发昌机器厂C.继昌隆缫丝厂 D.大生纱厂参考答案:A3. 有人评价它:躯干似“西”,头脑是“中”,似是而非,不伦不类它”是A.托古改制 B.中体西用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参考答案:B4. “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这表明黄宗羲A.反对实行君主制度 B.指出了废除宰相的弊端C.认为君主不能世袭 D.强调宰相职位应该世袭参考答案:B黄宗羲的思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
大体含义是宰相的设置有助于纠正皇帝的过错,维护皇权的长久安定统治,但宰相废除后专制皇权的过错便无存纠正,由此可以得出皇权与相权相互依存和制衡共生,这说明废除宰相的存在很大的弊端,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表述材料无法直接体现5. 明朝人于慎行在《谷山笔麈》中记载:“华亭相(明朝内阁首辅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徐光肩文集》载:“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材料反映当时( )A.官商勾结现象严重 B.田庄手工业比较发达C.大商入买田置地现象普遍 D.士大夫经商致富参考答案:考点:2Z: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缓慢发展.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本主义萌芽.高考对此的考查比较多,常注重对其萌芽的原因、时间、地点、标志、作用等.解答:材料中“华亭相…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启中举…(植蚕)与市为贾,骤富”,谈到都是官员经手工业、商业致富,与官商勾结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与田庄相关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植蚕)与市为贾”,与买田置地无关,故C项错误;分析材料“启中举…(植蚕)与市为贾,骤富”,即可得出士大夫(徐光启)经商致富,故D项正确.故选D6. 图2为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整理的中国城市化进程表,根据所学判断出现表中波动期大的原因是( )图2 1949——201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A.一五计划的推动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C.大跃进以及随后的调整 D.八大的正确决策参考答案:C7. 工业革命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也不仅仅意味着生产力的大飞跃,它还是一场空前的社会大革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阶级结构发生变化,阶级对立冲突加剧 B.社会财富迅速增长,工人生活全面改善C. 国家实力迅速增长,政府权力日益加强 D.工业生产发展迅速,民主制度普遍受挫参考答案:A【考点】工业革命【试题解析】工业革命是一场社会关系上的革命,它使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A项正确B项表述“工人生活全面改善”不符合史实,排除政府权力日益加强与工业革命无直接关系,C项排除民主制度普遍受挫与工业革命无关,D项排除8. 鲁桓公共有四子,嫡长子姬同后继位为鲁庄公;庶子有庆父、叔牙、季友三人鲁庄公死后,庆父、叔牙、季友联手控制朝政,被称作“鲁三桓”材料说明这一时期( )A .嫡长子继承制名存实亡 B. 世卿世禄制度始终盛行 C. 庶子辅助嫡长子管理朝政 D. 宗法制受到严重挑战 参考答案:D9. 图2是一位航海家在l 6世纪开辟的航海路线对此次航行,认识正确的是( )A.首次从欧洲直航亚洲 B.船队启航港口位于西半球C.船员曾在中国澳门登陆 D.证明“地圆说”的科学性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题目地图的信息可知,该航海家先后经过了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故反映了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其证实了“地圆说”的正确性,所以选择D项A项是葡萄牙的达·迦马,其绕过非洲到达印度,排除A项;麦哲伦航行的船队受到了西班牙的支持,是从西班牙出发的,自然位于东半球,B项错误;曾在中国澳门登陆的是葡萄牙,C项不正确10. 布哈林1928年写道:“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对建筑材料等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他认为苏联( )A.工业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B.工业化建设要遵循规律C.经济建设应强化资本积累 D.商品供求关系已经失衡参考答案:B11.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参考答案:C材料信息是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这说明清政府根本不知道舆论宣传是近代外交的一种形式,即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故C项正确;欧美舆论宣传不可能会左右甲午战争的进程,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日本企图变更中国的政体,故B项错误;D项是对材料信息“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的误读,排除。
点睛:“现实的问题历史考”一直是高考命题的思路,本题以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与日本在舆论宣传策略方面态度差异的对比,引导考生认识外交宣传在引导国际舆论方面的重要性,认识到在国际环境局势复杂多变的今天,只有首先抢占舆论制高点,才能快速反应,掌握主动权,沉着应对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可简化为“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12. 《十二铜表法》中规定“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以25阿斯的罚金”“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百人团大会的权力”,该法①是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成文法典②是平民贵族斗争结果③明确了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④成为罗马法的基本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参考答案:D 13.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参考答案:C14. 据宋人《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即早辰桥、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以至杂作人失,道士僧人,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
竹木作料,亦有铺席,砖瓦泥匠.随手即就材料反映宋代的私营手工业A.出现以雇佣为特征的个体生产 B.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加强C.以家庭手工业为主要形态 D.开始出现明显的行业分工 参考答案: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未提及到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加强的信息,因此B可排除材料中谈及的是民营手工业,并非家庭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主要依附于农业,手工业产品一般不投向市场, C可排除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候人请唤”等,可见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手工业领域出现了雇佣现象,并非强调行业分工明显,所以D错误因此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15. 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A.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 B.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C.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 D.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参考答案:B 本题以学者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经济全球化,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中“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说明经济全球化不利于经济平衡,故本题选B项A、C两项只是材料反映的一个方面的信息;D项材料中没有提及16. 2008年10月19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意味着( )A.农民可以自由改变土地的用途 B.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深化C.农民可以自由改变土地的集体所有性质 D.农村集体经济不再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参考答案:B17.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经济条件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B.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C.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参考答案:考点:A7: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竞相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解答: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主要表现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8. 1944年7-8月间,美国赴中国观察组成员谢伟思写到:“这里到处都强调民主和老百姓的鱼水关系”“人民选举他们自己的地方政府,因而他们更关心保护它们,并且通过他们自己的力量更有力量实施这种保护。
这说明A.中共领导下的边区政府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民众抗日积极性B.国民党主导下的国民政府为了抗战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C.美国政府调整对华政策,援华的重点由国民党转向共产党D.美国政府敦促国民政府防范共产党,主动制造国共摩擦参考答案:A【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主要的做题方法是利用材料主旨进行分析根据“强调民主和老百姓的鱼水关系”“人民选举他们自己的地方政府”可以推断这是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的尝试,为此选择A选项材料中涉及的主要是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民。
